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朝局惊变 ...

  •   故国战败,王公贵族,乡绅豪杰,平头布衣,都是奴隶。
      一些达官显贵奉上黄金千两万两,破财消灾,免了这苦役。
      琴师一袭素衣,背着一把桐木琴,上了去都城的车。
      他受上天眷顾,因一曲故乡南音被留下,又于皇帝设下的颂雅宴上大放异彩,却不料与十四皇子撞了琴音,抢了皇子的风头。
      夜色朦胧,雨声和着琴声幽幽萦绕,琴师于屋中弹琴,皇子悄悄躲在屋外的角落,细细听着久违的琴音,琴声柔曼悠长,温柔了岁月。
      雨夜过后,琴师的院子里,就多了一件蓑衣。
      如此几番,本该剑拔弩张的二人却成了伯牙子期,日日以琴会友,吟诗抚琴。
      然,好景不长,一次进宫面圣,琴师抚琴之时只弹乡音不弹舞曲,皇帝震怒,鹤唳云霄被砸碎,好在捡了一条命回来。
      自此哪怕琴再好,哪怕琴师弹着同一首曲子,却没了先前的韵味。
      夜,雨打芭蕉,琴声悠悠,余音袅袅,琴师于相府抚琴,浅唱故乡南音,半阙曲揉杂着雨声,妙音绕梁,娓娓动听。
      “琴面为桐木,琴底为梓木,冠角、岳山、承露由硬木所制。”一曲毕,琴师回头看了看倚在窗边的皇子,“难为你寻得这等宝物。”
      皇子眼角弯弯,笑到:“好琴配琴师,琴韵润人心。琴是好琴,可唯有阿锦是伯乐。”
      琴师起身曲礼。
      这是故国臣子对君王行的最高礼仪。
      鹤唳云霄由故乡桐木制成,而今故国沦陷,在都城寻得故乡桐木几乎就是海底捞针。
      可他带来了故国太子曾用的独幽古琴。
      太子蓖命,独幽古琴因由已逝琴圣佛珏所制,被收入皇宫,就此成了一个装饰物,令无数人爱琴之人扼腕叹息。
      于琴师而言,这不仅仅是琴。
      然而这把琴,却成了战争的开端。
      “陛下,那琴师与十四皇子母妃同为南陵人,十四皇子私自取独幽古琴相赠,怕是早有了结党叛乱的念头啊。”
      “父皇,十四皇子与那琴师早有奸情,书信为证!”
      “陛下,大理寺已经查清,南陵太子并未死去,而是潜伏在都城,等待时机报复。此人,便是琴师谢锦!”
      弹劾奏折一封接一封,高高堆砌在天子的案牍之上。
      国子监数百学士跪于宫门口,高呼奸贼不除山河不稳。
      百姓众说纷纭,流言蜚语漫天飞舞。
      一日之间,地狱业火烧至人间
      皇子闭门思过一月,琴师一月之后斩首。
      琴师被关押进皇宫的监狱,受尽凌辱。
      那个夜晚,琴师永远不会忘记。
      琴师身上鞭痕累累,血肉翻涌,只剩还要示众的脸需要干干净净。
      琴师手上无一完好之处,修长纤细的手指扭曲变形,疼痛无时不刻在告诉琴师,他此生与琴,再无缘。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小雨汇成了水潭,汇成了小溪,汇成了大河,汇成了飘渺无垠的大海。
      这一夜,皇宫的监狱安葬了一只旱鸭子,他是被按进水中溺亡的。
      他在水中扑腾挣扎着,在水中悄悄啜泣,可周围高高在上的天鹅都围着他嗤笑
      “奸贼!”
      他不是……
      “乱党!”
      他从未想过颠覆这王朝……
      “细作!”
      他从未想伤害他的秦十四…
      似是要把琴师永远封在冰面下,那冰越结越厚,模糊了外面的世界。
      当狱卒送上了断头饭,琴师恍惚间想到,初识的时候,他在房中抚琴,他宁可淋着雨站在房屋外,也要听完曲子。
      当初他悄悄为他准备了一件蓑衣,不知他还留着吗?
      月光洒下,透着那月亮,琴师又忆起了那一尘不染的禅院,蒲团之上,常常有一袈裟佛衣,抚琴弹奏。
      那稚子总爱缠着袈裟琴师,求他赐教点拨。
      袈裟琴师看似不染尘埃,可终究还是倾囊相授,赠予独幽,这便有了如今的琴师。
      琴师因琴逃过一劫,又因琴祸患无穷。
      月亮隐去,云层覆盖,雨,又下起来了。
      突然,一只手打破冰面,水花四溅,炙热的阳光照射在这里,冰面融化。
      狱门被打开,皇子解开琴师脚腕上的枷锁,背起琴师离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