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世界杯决赛直播突然被掐断 ...

  •   1.
      我出生的时候,那是2034年。
      人们总是在谈论钱、房子,当然还有爱情。
      那时候人活的很累,但好歹还活着。
      活着已经很累了,没有精力再去想其他事情。
      直到2050年。
      2050年6月在阿根廷举办第29届世界杯,那届比赛最后中国队和东道主阿根廷队会师决赛,这是世界强队亚洲班霸中国队连续两届世界杯打进决赛。
      曾经的国足属于反面教材,现在的国足入选小学教材。
      这几十年来很多事情一直都在反转。最早,学历不值钱,房子值钱。现在,学历也不值钱,房子也不值钱。
      人类从2030年代开始的不婚不育潮,不但影响了房价,也使得很多足球发达国家的足球青少年人口大幅萎缩,这直接导致世界人口第一的中国和人口第二的印度在足球运动方面迅速崛起,再加上中国队的规划球员政策,短短十几年内网罗了世界各地大量青年才俊充提升球队实力。
      如果你不喜欢看足球,那现在这个时代,你就只能看悲剧了。
      决赛当天,北京时间晚上22点,整个中国灯火通明,数以亿计的国足球迷守候在直播前。北至漠河,南及三沙,每一块大屏幕、每一台电视机、甚至手机,所有人都紧紧盯着这场比赛。期待见证中国队问鼎大力神杯的历史性时刻。但比赛只开始了十分钟,突然卫星信号就中断了。直到比赛结束,卫星信号都没有修复。
      最后这场比赛,国足顽强在常规时间1:1逼平夺冠大热门东道主阿根廷,最终依靠点球大战7:6击败阿根廷队,历史上第一次夺得大力神杯。错过见证奇迹的球迷们在网上愤怒地指责相关电视台转播工作不力,但电视台查了几天都没查出问题在哪里。
      卫星是好的,地面接收设备是好的,好像设备都是好的,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后来阿根廷方面给出了让人大跌眼镜的解释,比赛现场两辆转播车天线均出现了故障,由于当地炎热的天气和灼热的阳光,转播车天线过热出现无法发送信号的故障情况,备用转播车调派不力,导致卫星信号中断了整场比赛。
      随后,人们发现了更多不可思议的事情,阿根廷最南部城市乌斯怀亚,这个距南极洲却只有800公里的城市,周围海域出现了大量鱼群离奇死亡,连陆地上的兔子和狗都出现大量失明的症状。这一年以来,阿根廷人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比例都大幅上升。
      后来,剑桥大学布朗教授发现不光阿根廷发生了这些奇怪的现象,靠近北极圈的挪威也发生了相类似的情况,鱼群死亡、动物失明、当地居民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比例大幅上升。布朗教授推测是紫外线辐射杀死杀死了这些鱼。实验表明,如果臭氧减少10%,紫外线辐射就会增加20%,紫外线辐射能杀死10米水深内的单细胞海洋浮游生物及鱼的鱼卵,甚至直接杀死幼鱼,紫外线辐射也可能是导致世界杯决赛转播车天线过热故障的元凶。
      长得很像肯德基老爷爷的布朗教授表示,问题可能比我们想象中严重,问题根源可能出在大气层。

      2.
      随后几年,大家慢慢都知道发生了什么。科学家证实地球的大气层出现了两个大洞,一个在南极,一个在北极,这两个大洞还在不断变大。人们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灭火剂含有的溴氟烷烃、农业化肥中的氧化氮,以及大型化工厂排放出的有害气体等,这些物质都是破坏大气层的元凶。这几十年来人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南极洲上方有个大气层臭氧空洞,但没人想到那些有害物质破坏臭氧层后,居然又向上刺穿了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整个大气层被破坏出两个大洞。没有了大气层的保护,地球上的空气正在以每天约4500亿吨的速度大量消失,科学家推测地球上的空气将在20年内耗尽。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温差也在慢慢变大,白天,由于大气层阻隔紫外线能力减弱,最高温度在45℃左右,但到了晚上,由于大气层保温能力的减弱,温度又瞬间回落到10℃左右。科学家推测等大气层完全消失,会出现最极端情况白天温度高达到105℃,晚上下降到-70℃到-80℃。
      白天的高温逐渐使冰山大量融化,海平面上升开始淹没陆地,2052年,荷兰阿姆斯特丹、意大利威尼斯等低洼城市都被突然涌入的海水淹没,上海黄浦江水位迅速升高10米,中国政府动员十万上海市民,紧急在上海外滩、陆家嘴两侧建设起高达15米的防汛墙,人称“上海堡垒”,这才勉强挡住了大水,鹿晗看了之后表示很赞。
      随着大气层空洞越来越大,原本占大气21%的氧气不断流失,反倒是二氧化硫、氧化氮、一氧化碳等这些惰性有害气体挥发较慢,它们在大气中的比例不断加强。人类已经无法在户外活动了,以前卖防雾霾口罩的几家公司都开始改卖防毒面罩。全球无线通讯也大受影响,手机信号一天比一天差,卫星转播稳定性也越来越差,经常收看两分钟,断线两小时。
      仅仅几年过去,原本一个充满生机的蓝色星球,逐渐慢慢变成另一个月球。
      人类在满是毒气的地球,回忆起曾经的美好,2050年世界杯或许是这个星球的最后一个盛会。我还记得那天晚上中国队夺冠之后的狂欢,上海所有人都涌向外滩,彩旗挂满大街小巷,外滩高楼上的电子屏幕里,放着万千国足球迷夺冠后的欢呼:“国足离胸前的五星,只差四颗啦。。。。。。”
      那时,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开始,没想到却是结束。
      因为无法在户外活动,奥运会、世界杯几年前都已经停办了,终于在2060年连在室内举办的WCA世界电子竞技大赛也因为空气恶劣,选手出行困难而暂停举办,卢本伟失去了最后一次证明自己没有开挂的机会。
      从这一刻起,人们已经很少在谈论钱、房子,还有爱情。
      或许总有一天,地球会越来越像火星,大气既稀薄又寒冷还弥漫着毒气,或许也会没有生命。

      3.
      现在是2065年,大气层空洞危机爆发15周年。
      我叫周到,以前赶上升□□,后来赶上失业潮,现在直接赶上世界末日。
      上天把我的命运安排的很“周到”。
      我今年正好31,本来要到2104年退休,但可惜我很早就失业了。
      不光是我,我们大部分人都失业了。
      一开始我们上班路上要戴防毒面具,后来氧气越来越低,有毒气体越来越多,皮肤居然也会被有毒气体侵蚀,再后来人们开始穿能产生氧气并过滤毒气的氧气生化服外出,这套生化服外形和重量已经和航天员穿的宇航服区别不大了。白天上班我们要忍受50度左右的高温,晚上下班回家我们还要忍受0度左右的严寒,每天居然有将近四五十度的温差。
      平时在家里,门窗要紧闭,我们要使用氧气机产生氧气,每个月一半的钱都用来买氧气瓶。
      我小时候网络上有一个传言,某知名快餐品牌的鸡,身上长着5个翅膀4个鸡腿,这个传言一直传了几十年。直到现在,我才真的亲眼看到这种鸡。因为空气中有毒气体的污染,日本的养殖场出现了这种“三头六臂”鸡,有密集恐惧症的人千万不要去脑补。
      全球经济越来越差,各行各业除了生产氧气和农产品企业,估计都不挣钱。越来越多单位到后来挣的钱还不够在办公室买几台氧气机,企业纷纷开始了裁员,像我这种30岁以上的,第一批就被某国产通信企业裁员了。
      那段时间整个世界都乱了。
      小到当街抢夺氧气服,大到冲击政府部门。。。每天层出不穷,世界一片末日来临的景象。
      市面上能买到的食品越来越少,由于现在肉很贵,我们平时都只能吃大豆蛋白制成的人造肉,最高端的食物是温室里种植的农产品和全封闭养殖场生产的鸡鸭鱼肉。你经常能看到一根葱卖到150,一斤猪肉能卖到50000,人造肉都卖1000多元一斤。我们每天吃的是跟石头一样硬的面包,黑不拉几的,我们都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有多少小麦成分?或者可能里面根本就没有小麦。即便这样,还经常有人抢劫政府的食品发放站,抢夺这种难以咀嚼的黑面包。
      这年头抢银行的倒是真少了,都改去抢菜场了。
      我这人最赶时髦了,现在既然流行打劫,我也去试了试。某天,我带了四个兄弟一早冲到菜场,发现居然前面还有几波人在抢劫,我们这波来抢劫的还要排队等位子,搞得像吃海底捞一样。
      弄得我们最后都没耐心抢劫了,只能回家睡觉。天地不仁,连做坏人的机会都不给我们。

      4.
      全球经济已经跌落冰点,每天都是企业破产的新闻,勉强仅存的企业都在裁员,仅有的工作岗位还大量被机器人占据。别说工作了,现在人们谈恋爱都选择□□机器人,你不用担心第二天醒来你怀中的机器人会不辞而别,也不用担心它移情别恋,只要10000元你就能和伊丽莎白·德比茨基在一起,还有其他方面优点,比较黄色,这里就不详说了。我像大部分人一样失业在家,大部分时间无事可做,偶尔打打零工。
      我没结过婚,当然也没孩子,陪伴我身边的是我的女友大馒头和机器人小笼包。
      补充一句,机器人小笼包问过我为什么帮它起这个名字,我告诉它:“家里那个大馒头180斤180cm,所以你只能叫小笼包。。。。。。”小笼包外形很像远古手机操作系统安卓那个机器人图案。
      旁人一定都很好奇,我显然是这个故事的男主角怎么会爱上大馒头这么胖的女人?主角光环呢?
      我跟大馒头是初中同学,我们这所中学是上海普陀区最好的,除了我和大馒头这些开后门的之外,这里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靠考试进来的,每人还必须会一样乐器,这学校绝大部分人智商起点已经比我智商终点还高了。
      在这里十岁前考出钢琴十级根本不稀奇,像我和大馒头看不懂五线谱才算稀奇。
      在这帮“专业选手”的吊打下,我和大馒头生命的意义在于争夺倒数第二名。
      班级一共39个人,我跟大馒头争“三八狂魔”争到后来就慢慢产生了感情。
      从初中开始,我的每一次失败,大馒头都陪在我身边。如果真的有世界末日,那天她应该也会陪在我身边的吧?
      今天晚上电视台放的电视剧是《2100》,大馒头问我下个月她生日送什么生日礼物给她。
      “你想要什么?”
      “我想要的你都买不起。”
      “好了,看电视吧。”
      有时候想想女人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物种,电视里美如天仙也不要求男主角有车有房,现实中即便丑如大馒头,还对我要着要那。
      电视里放着2100年,人类一群探险者进入到一座废弃的城市,这座昔日繁华的工业城市如今变成了一堆废墟。在这片废墟中,他们遇到一位老人——这座城市唯一的幸存者。原来这里曾经是一个人工智能非常盛行的城市,于是城里唯一的工厂将工人们陆续解雇,换成机器人。结果,城里人都慢慢饿死了,而工厂也因为产品卖不出去破产了。城里的人搬走的搬走,死去的死去,工厂的老板追悔莫及,最后自杀谢罪。城里只剩下老板的儿子还活着,也就是这位孤独的老人。。。。。。
      电视剧之后是新闻,电视台的晚间新闻中播报,各国科学家联合想出一个拯救地球的办法,向天空中发射气体,重新构建大气层。
      这几年来联合国组织各国政府研制生产含有氮、氧、氩、二氧化碳、氖、氪等气体的巨型气瓶,这些气体都是大气层的组成气体。巨型气瓶大概相当于二十层楼这么高,巨型气瓶通过火箭发射到空中,企图以此重建大气层。
      这个“巨型气瓶”计划,世界各地的政府都积极参与其中。慢慢的,我们居委会就上门动员我们这些社会闲杂人员积极参与。我在上海,上海政府在远离市区的临港滴水湖建设了一个巨大的生产基地,整个工厂主要以机器人为主要员工。
      其实不光这个工厂,各行各业都这样。机器人已经取代了人类大部分的工作。一开始是司机、翻译、厨师,到后来医生、教师、基层公务员甚至体育比赛裁判,机器人在90%的行业都取代了人类。人类最顶尖的医生,都无法做到从人的一滴唾液就诊断出患者的疾病,但医疗机器人可以。
      人类慢慢在和机器人竞争中全面败下阵来,一个不算最先进的烹饪机器人,1个小时可以制作本帮菜、粤菜、意大利菜、巴西烤肉、外加一碗西班牙海鲜饭,菜品的色面和口味比肩米其林一星餐厅。
      像我家小笼包这种普通机器人,它的医疗能力基本相当于我小时候21世纪初的一个三甲医院,它甚至还能帮我动小手术,切个□□什么的(当时我就吓得终止了对话);它的外语能力几乎能听懂地球上所有的主要语言,我也记不清它到底会几种语言,50种还是70种,反正汉、英、俄、德、日、法,甚至非洲某些部落的语言都听的懂,但奇了怪了,它还是听不懂上海话,算了,我都觉得上海话快灭绝了,上海街头也没几个人会说。但有时候我还是不死心,一直教小笼包说上海话,它别的学得不好,骂人的话学的特别快,“小赤佬、小比昂子、无作呸。。。”
      要不是大馒头不同意,真想把它卖了。
      人类现在从事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创意类工作,比如:导演、画家、作家、演员这种。
      政府安排我去上海“巨型气瓶基地”工作,一开始是做大家思想工作,鼓励大家去。后来发现这没什么用,只能更改规则,变成只有义务劳动才能有资格领到食品发放站的黑面包。再后来就变成强制失业人员前去工作。我跟大馒头被分到了两个工厂,我在滴水湖工厂,她在美兰湖工厂,就这样我跟我女友分开了。
      刚到临港工厂,因为我以前学过电脑编程,一开始我在基地里面的食堂负责烹饪机器人维护,说穿了就是机器人保姆。我在厂里观察了一下,同样工作量人类员工的效率还不到机器人员工的三分之一,这样想想人类被机器人取代真的将会是大势所趋。后来,我所在的食堂老阿姨发现我吃的太多了,说我的胃口比巨型气瓶还大,硬把我调去了文艺部。文艺部其实就相当于以前文工团,唱唱跳跳给大家鼓舞士气,毕竟人类暂时还不能接受机器人唱歌、拍电影,当偶像明星。但这或许只是暂时吧,我想总有一天在台上唱、跳、rap、玩篮球的会是一个机器人明星。
      那一天,我们也会在台下喊出:“机,你太美。”
      我们这个工厂一共制造了3个巨型气瓶,算上全球其他的几十家工厂,全球在短短几年内生产出将近80个巨型气瓶。巨型气瓶是有了,但火箭发射又成了难题,地球还从没有同一时间发射过80颗火箭。美国政府率先将火箭发射设备无偿转赠给部分没有火箭发射能力的发展中国家,欧盟、中国随后纷纷跟进。全球迅速建造起来50个火箭发射基地,加上各国原有的发射基地,勉强具备了同时发射80颗火箭的能力。
      我一直觉得想出80颗火箭同时发射这个点子的人,可能是张艺谋。因为国师他最喜欢人多、热闹。
      虽然旁人不理解,但是我还是蛮想念大馒头的,我们这样分开上班已经有三个月了。我们现在每天只能回家才能见到,也不知道她在美兰湖工厂哪里吃不吃的饱?感觉她都没180斤了。
      六个月后,我们临港滴水湖工厂完成了“巨型气瓶”装配任务,全球几百家工厂也陆续完成了各自的装配任务。下一步就是火箭发射了。
      各大□□公司为一个月之后的“巨型气瓶”计划开出了赔率,基本上还是以谨慎态度为主,显然并不是完全看好“巨型气瓶”。赔率刚开出几天,就被各国政府叫停,怕过高的赔率会引发社会动荡等问题。
      火箭发射那天,风很大,太阳也格外刺眼。
      我们所有人都守在屏幕前,观看电视台转播的发射画面。
      世界各国政府同样也纷纷禁止各大赌博公司为这次火箭发射开出赔率,各大媒体对于这次火箭发射也是以正面积极报道为主。
      我已经很久没有看电视了,电视屏幕中火箭发射出的火焰像一个巨型的松鼠尾巴,我能想象如果我在太空看到80颗这样的火箭一起发射升空,那场面一定很壮观。
      火箭搭载着巨型气瓶穿过了对流层、平流层,在中间层火箭与巨型气瓶分离,巨型气瓶瞬间爆炸,气瓶内的气体顷刻间被释放到大气层中。
      整个过程,很像一个大型烟花表演。。。。。。
      5.
      世界各地的人们疯狂庆祝了很多天,庆祝“巨型气瓶”发射成功,到处都是地球已经被拯救的新闻,专家各种解释这次发射多么成功,主持人念完歌功颂德的稿子,自己都快要哭了出来,我在新闻下面留言了句“主持人做作”,账号马上就被封了。人们觉得一切又能回到从前,每个人看天空,觉得跟灾难爆发前已经没什么区别。上海市民在上海外滩的防汛墙前举行了盛大的欢庆派对,有个青年当众摘掉了面罩,脱下了氧气服,他高喊着:“空气又回来啦,空气又回来啦。。。”
      这一幕冒险之举被一个记者拍了下来,记者觉得这张照片绝对能拿年度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我们居委会也组织我和大馒头去参加上海外滩的派对,那天我跟大馒头还有小笼包都去了现场,但我和大馒头没敢摘掉面罩,我们总觉得大气中可能还有有毒气体,氧气也不可能这么快恢复吧。
      那天周围人的喧闹声,吵得彼此什么也听不见。
      越来越多的人学习这男孩,脱下面罩和氧气服,开始疯狂的庆祝,不管哪个年代,女生喜欢自拍从来没变过,女生们纷纷摘掉面罩合影自拍 。
      我好奇的跟身旁小笼包说:“真羡慕你们机器人,空气没有了你也能活,而且要是人类都灭绝了,就是你们机器人的天下了。”
      它竟然没搭理我。
      接着大馒头问我:“巨型气瓶计划成功了,我们是不是又要失业了?”
      我说了句:“嗯。”
      “我当初怎么会看上你的。。。。。。工作都没有。。。。。。”
      我自己也在自言自语,旁人看不懂我怎么会爱上大馒头的,一定更看不懂,大馒头为什么还会嫌弃我。或许,在这个世界找到一个你喜欢的人很难,还要那个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差不多是世界上最难得事情了。
      我自顾自往外白渡桥方向走,那座桥其实是我跟大馒头曾经第一次约会的地方。
      往前走着,突然人群中发生了骚乱,一大群人把我和小笼包冲散了,来参加庆典的人四散而逃,我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听见人群中的叫喊声“死人啦。。。死人啦。。。”
      刚刚第一个摘掉面罩的男孩已经倒在了地上。
      他嘴巴张的好大,却无法呼吸。
      他双手捂着脖子,青筋尽显的痛苦表情,这画面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人们惊慌失措赶紧戴上面罩,有些还没来得及戴上就晕倒在了地上。。。我回想了一下,像他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我每天担心最多的是考试会不会挂科,女朋友能不能找到,游戏能不能通关,从来没想过呼吸几口空气会不会丧命。
      转念一想,好歹他们死之前还呼吸到了几口地球上的空气,不知道等我死的那天,地球上还有空气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