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山深几重(下) ...

  •   夜色中两人跑到跟前,雪霁认出跑在前面的是施家的阿妹。不用看,后面的一定是表弟春生了。施家阿妹名唤阿霞,见到雪霁,才止了笑,问道:“雪儿阿姐,是不是去找春勇阿哥呀?”说毕又咯咯笑了起来。
      雪霁看她身上白衣红褂,精心梳就的辫子,圆圆的脸上满是欢喜的神色。笑道:“阿霞,你才是打扮得俊俏好看,天天的去找春生表弟罢。我明天要和我爹上山采药呢,去三舅舅家借点家什。”说毕就撇下两人径自走了。没走多远,又听得两人在后面哈哈笑了起来。雪霁心下明白,两人一定是说着她取笑呢。虽不着恼,却不禁叹了口气。
      刚到三舅舅家大门口,只见表哥春勇正扛着一大捆草去喂牛,他生得勇武健壮,浓眉大眼,一脸忠厚。看到雪霁,春勇的眼中露出了柔和的笑意,忙放下草捆,引了她进屋。见三舅舅坐在桌前吸水烟,舅母在灶间做乳扇。
      见她来,舅母也很喜悦,说道“这几天你都不来,也不想你舅母,亏你还是吃我的奶长大的呢。”说的却是白家土语。
      雪霁便以白语说道:“舅妈,这几天下雨,我和我爹忙着摘花,又在屋子里烘干,哪得空呢。明天要是晴了,我爹还要进山采药呢。”原来楚云说的是宋朝官话,寨子里的人却说本地白人土语,雪霁从小便熟习了汉话和白语。
      舅母心疼道:“又进山哪,明天让你表哥和你爹去。你一个姑娘家,要走几十里山路呢。”
      雪霁说道:“表哥哪得空,地里也要去,还要割草喂牛羊。”
      舅母叹道:“你表弟这个懒骨头,天天就知道找施家阿霞,活计全靠阿勇。”
      说话间,只见阿勇已经收拾好了背篓,药锄、镰刀、毛毡装得满满的。又摘下了墙上的腰刀,递给雪霁。说道:“进山带着防身吧,别太往深山走。”
      雪霁接过,舅母忙道:“让阿勇送你吧。”雪霁摇摇头:“不用了,表哥还一堆活计呢。”说着就走出了房门,舅母忙包了几片做好的乳扇塞进了她的背篓。
      没走多远,阿勇却从后面追上来,雪霁说道:“你快回去喂牛罢,我背得动。”
      阿勇却递给她一包东西,低声说道:“腊月的时候和阿爹进山打猎,运气好得了麝香。前几天我去郡上卖了,留了点钱,给你买了一块布,你缝件新衣裳穿。”
      雪霁诧异道:“啊呀,你竟然背着舅母藏钱啦,看我不告诉她。你这老实人也耍起心思来啦。”
      阿勇嗫嚅着,“ 我,我,火把节,看你都没件新衣裳穿,我,我……”
      雪霁不由得红了脸,却把布包推给他“我不要,天天忙着地里活呢,又不年不节的,穿什么新衣。”
      说完转身急忙走了。阿勇站在原地,直到雪霁的身影融入了夜色里,才慢慢的回家去了。
      雪霁回到家里,见屋里漆黑,只道爹爹已经睡下。却见楚云打起了火石,点上了灯烛。又见收拾好的饭桌上铺上了粗纸。楚云道,“今天下雨没做什么活,你写几个字吧。”
      雪霁只得洗了手,坐在桌前,墨已经研好,她提笔蘸墨,急急写了几个字,楚云见她写道:江雨霏霏江草齐。字迹浮躁,便有些不悦,“你这字从正月开始就没什么长进,我看反倒退步了些。”
      雪霁忙道,“爹,别生气。这就好好写着啦。”说着深吸了口气,继续挥墨写道: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竟是习的柳体楷书,已经颇得了些真髓。因楚云酷喜唐人的诗句,自小便教习背诵,雪霁提笔想到的每每都是唐诗。楚云道:“后面几个倒还有些样子,你的字还是有几分随意,骨力不够。不过你一个姑娘家倒也算难得了。”
      雪霁见爹爹高兴了,又在其后写下: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写毕笑着说:“爹爹,这可是你教我背的。你也要晏如啊。”
      楚云看着女儿明净的笑容,知道女儿又宽慰他。一转眼女儿已经长大,如此懂事能干。不由得想起亡妻,悲欣交集。
      他看了粗纸上还有空余,也提笔在后写下两句: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写毕对雪霁说,“你去睡吧 ,明早还要早起。”
      雪霁知道父亲又想念故里,那江南的烟雨是他二十年来缠绵深刻的乡愁。而对雪霁来说,江南毕竟是遥远模糊的远方,依稀似是天涯的消息,就是去想念也不知如何谈起,也只是在父亲教习的诗句里寻一点痕迹罢了。
      楚云一起思乡的心,就要闷闷不乐几天,雪霁又劝慰了父亲几句,便回房睡了。楚云却去灶上炒了些米,当作明天的干粮。忙活了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房间。屋子还是当年和阿凤成亲时的样子,床边挂着楚云给阿凤画的一张小像。
      楚云看着画像,低低说道:“阿凤,你看女儿多懂事。见我心下忧烦,总是想办法劝解。你地下有知,也看到女儿聪明孝顺了罢。她的字,写得快赶上我了。可惜咱们家贫啊,想买好些的笔墨细纸都难。明天我和女儿进山采药,你保佑我们爷俩多采些,卖几个钱,给女儿添置点衣衫,也该给她备点嫁妆啦。”十几年来,楚云每晚临睡前都是这样和亡妻说会话,到如今,已经成了习惯,仿佛妻子一直陪在身边。
      一夜无话,第二天果然天气转晴。父女二人早早出了门,日出时分已经进了深山。凤羽郡四面环山,山上多生草药,俩人一路走着,因今天运气甚好,采得不少,父女俩都十分高兴。不觉入山愈深了。
      雪霁说道:“爹爹,这几天下雨都没人进山,咱今天可没白来呢。您累不,要不咱回罢。”
      楚云看看天色,说道:“天还早呢,再往前找找。过午就往回走。”
      说着便又往山深处寻找,不觉间翻过一座小山峰,峰后两山间有条打猎、采药的人走出的一条小路。雪霁眼尖,看到路边密草深处有蓝色一闪。便走进长草处查看,果然见零星几朵蓝紫色的花,虽然早凋谢了,却留有几朵残瓣。雪霁心中一喜,忙道:“爹爹你快来看,好像是珠儿参呢!”
      楚云也忙过来查看,“看样子九成是了,小心点挖着看看。”
      父女俩人小心翼翼,用药锄铲去了浮土,又用手探着根系慢慢理出了一串球疙瘩状的棕黄色的珠子参。
      雪霁看着参,只觉得如珠如玉,似乎一下子和大山这样贴近,就如对父亲一样,有深入骨子里的血脉之亲。耳边传来的鸟鸣似乎在身边,又似是在很遥远的山那边、很遥远的天那边。山那边还有几重山,天那边又有几重天呢。
      过了半晌,楚云才道:“今天采到这珠儿参,就回吧,好运气不能贪图过多呢。”
      雪霁却又沿着长草往前探寻。楚云道,“别往长草里去,小心有蛇。”雪霁轻咦了一声,“爹爹你快来看,这边好像有条小路呢。”
      楚云便跟了过去,长草深处便接着密林,却见密林中有一条很不易看出痕迹的小路。若不是树木稍见稀疏,几乎不能发现。
      雪霁说道,“爹爹,这条小路咱们进山这么多次可从没发现。往前看看,没准还能有参。”
      楚云沉吟了一下,“这路没走过,不能太往深处。看看就赶紧回。”雪霁应了一声,用腰刀在一棵松树上刻了记号,俩人慢慢试探着前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