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第二章
      李老汉生财有道,闲汉打会藏祸胎。
      我在村子里游荡了半年多时间,学了不少人类的语言和习俗,现在已经开始慢慢习惯人类的生活,而且还有一个人类的名字:李大嘴,这名字是我结拜大哥给我起的,后面我会介绍他。
      平时我还经常帮助村民干农活,作为对我劳动的报酬,这些村民经常邀请我去家里吃饭,当然了这也是在谁家干活就在谁家吃饭,不得不说吃饭比起以前吃蚊子和飞蛾要味道好得多。
      虽然我已经习惯了吃米饭以及各种菜肴,但是每次在茅厕边蹲坑的时候看见那苍蝇和蚊子在面前飞舞我还是忍不住张开嘴巴将其吞入腹中,这也许就是天性使然,就好比人们常说狗改不了吃屎,这也是一个道理,我还记得很多相关的成语,比如说,江山易改本性难易,都一个意思。
      自从我习惯了人类的生活以后,就很少再回石洞里去了,那页天书纸,我将它从石洞中揭了下来,吞入了腹中,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从嘴里吐出来,然后仔细研究,尽管上面的内容我已经记得滚瓜烂熟,但是晚上研究这个天书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有点像人类每天晚上都得完成家庭作业一样,他们管这个叫做交公粮。
      村子里的人和我很熟络,每次帮他们干了活以后,对我都很热情,又是请我吃饭,又送我衣服和粮食,我因为受赠颇多,所以我感觉自己很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来堆放东西。此前孀居的赵大嫂每次见到我就拉我去她家里住,但是我觉得有些不好,主要还是我觉得她哎…,怎么说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赵大嫂的体貌特征了,赵大嫂今年四十岁,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因为她十五岁就嫁到了这里,祖籍好像是贵州的人,据她自己说是贵州贵阳的,因为家里爸妈过世得早,所以就跟随一个远房表姐来到了这边,经过她表姐做媒才嫁给了她丈夫,十年前丈夫因为生肺病过世了,此后她就一直独居。赵大嫂长得很壮实,额头很宽阔,双颊颧骨很高,厚嘴唇,如果她要是把头发剪短,然后穿男装的话,不往下看,只看脸,绝对认不出来她是女人,可是却我喜欢比较清秀的女孩,她这种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另外一个因素还是前些时候我在街边的地摊上看见一本书,那书叫:《麻衣神相》据此书中讲,额头宽阔,颧骨高的女人克夫,所以赵大嫂的面相正与书中描述相符,而且她老公确实也死掉了,想来此言非虚。另外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也和这个相貌特征是一致的,故而我对此深信不疑。通过这一点事情我总结出一个结论,但凡是长相很爷们的女人招惹不得。
      前不久村后的李老头和我结拜成了兄弟,他是我值得依靠和信赖的人,所以我今天决定去找我这大哥商量一下建房子的事情,虽然他年纪未必有我大,但是就从人类的角度来说我最多二十岁,他已经四十岁了,所以我得管他叫大哥。
      今天一大清早我顺着溪边的小路往李老头家来,行了几里山路就到了他家门口,只见李老头正在屋子旁边的石坡上摆弄些什么叶子,脚上穿了一双麻鞋,谈到麻鞋就不得不介绍一下了,很多人肯定不知道什么是麻鞋,其实所谓的麻鞋就是用一种叫麻的植物的皮制作而成,首先是将麻进行收割,然后将麻皮扭成小绳子,用这种麻绳编织成草鞋,因为是麻绳编织的草鞋所以叫做麻鞋,很多农村的人都是穿这个麻鞋,主要是便宜,自己手工能制作,有一部分人,比如女人大多都是穿布鞋,也都是手工制作的,李老头家房前屋后种植了大片的麻,他会时不时的把这个些麻进行收割,然后将皮剥下来,晒干制成麻绳。麻除了能制作麻绳和草鞋,比如工业上使用的麻袋,麻布都是这个东西制作的产品。
      李老头头上戴着个草帽,身穿一件蓝布单衣,最有特点的是那条蓝布裤子,用裤腰带系着在肚脐上方接近胸隔膜的位置,看上去很是搞笑。
      “大哥!你这是弄啥子东西哟!”
      李老头抬头一看是小兄弟我来了,忙笑呵呵的招呼道:“哟!稀客,你今天囊个来了哎,快进屋坐!”
      李老头上来热情的把我往屋里招呼,一边走一边给我说,石壁上晒的那个叫叶子烟,是将烟叶割下来晒干,我问他叶子烟有什么用,他说可以抽,我叫他抽一个给我看看,他便在屋里拿出一个尺多长的烟杆,然后卷了一张晒干了的叶子烟,接着装在烟锅里,掏出火柴划燃了,点那烟,李老头吧嗒了几口,便递给我,我试着吸了一口,感觉又辣,又难受,就跟吃了一坨屎一样。
      “大哥你没事抽这玩意干嘛,这味道太辣了,真难受!”
      “哈哈,你是没抽惯,抽惯了,就会上瘾的,上瘾了天天就想抽!”
      李老头一边抽,一边吞云吐雾起来,抽了会儿烟,他老婆,也就是我这位大嫂,便开始张罗午饭,中午就在他家吃的午饭,吃完了饭,李老头留着我不让走,其实我也没打算走,便继续听他讲别古王开天的故事,后来我才知道他讲的这个别古王开天,其实就是盘古开天的事情,一直听他吹聊斋,吹到旁晚时分,看看太阳下山了,这时候李老头站起身,将床下的夜壶提在手里迈步往外走,我以为他是要将夜壶里的尿弄去浇菜,农村人习惯用这个做肥料,我反正也没啥事,便跟在他身后。
      李老头提着夜壶来到石坡上,先走去将石坡上晒的烟叶轻轻收拢至一堆,然后提起夜壶就把里边的尿往上浇,我疑惑不解的问他这是在干嘛,他说浇了腊尿的叶子烟气味才香,这样烟叶既不会一碰就碎,而且烟焦油看上去很高,卖的时候才能卖个好价钱。我问他浇过腊尿的叶子烟他自己还抽不?他说只有浇了腊尿的叶子烟抽着才够味,想起刚才我抽了那几口叶子烟怪不得那么辣,估计就是被这尿骚味给呛得!
      据老李头说如果叶子烟不浇腊尿就不好卖,而且价钱低,只有浇了腊尿才会卖个好价钱,我十分怀疑这样的说法,所以第二天他去街上卖烟,我也跟了去,他来到集市上,把装着烟叶的背篓放在街边,不多时就来了个中年人,穿着一身蓝色的中山装,脑袋很像个冬瓜,只是多长了些毛而已,这个冬瓜头走过来先是蹲下身子,从背篓里拿出一把捆好的叶子烟,将其拿到鼻子上使劲的嗅了好半天,我猜他肯定是被尿骚味给熏背过气了,哪知道这冬瓜头闻了半天点着头说道:“嗯,够劲!好烟,油质也不错!”
      李老头似笑非笑的道:“那可不是!我这叶子烟味道好得很!你抽了就晓得!”说着话就把手里的烟杆递给冬瓜头,冬瓜头接过来吧嗒了几口,对这股子尿味深以为然,点头称赞:“好烟,有力!”
      后来这冬瓜头买了两斤烟提着走了,不多一会儿陆陆续续有人来买烟,都是对李老头的尿味称赞不绝,我就不明白了这些人怎么就这么钟爱尿味,或者这就像有些人喜欢吃臭豆腐是一个道理,闻着臭吃着香,后来我果然听说有做臭豆腐的人每次要把豆腐先混合一些屎发酵两天,这样做出的臭豆腐最是臭得有劲!
      李老头再三叮嘱我不能泄露他制作叶子烟的秘法,说这是他的秘方,卖烟全靠它,我不以为然的道:“不就是尿嘛,还秘方呢。”
      话说李老头家的厕所在屋后的猪圈边,猪圈是用黄泥和条石砌成的,猪圈下面挖了一个大坑,然后在上面铺上二米多长的大条石,每块条石间隔有三寸宽的缝隙,这样是为了便于将猪粪弄进下面的粪坑中,不得不说这一点是很科学的,条石整个铺满了猪圈的地面,所以猪圈可以用水冲洗干净,然后那些粪尿水都流入了下面的粪坑中,这个粪坑有半米宽延伸到了墙外,这是为了便于用粪桶在外面舀粪出去浇菜或者给庄稼施肥,人要上厕所的时候就在粪坑边上蹲着上。基本上整个村子的猪圈和厕所都是这样的结构和布局,男子在外面上厕所还无所谓,特别是大姑娘小媳妇在外面上厕所难免会春光乍泄,或者有时候一个女的正在蹲坑,突然来了一个男的也来蹲坑,当然了一般情况下男的就会尴尬的走开,等女的蹲完了再去。其实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懂,有一次在杜连长家干活,然后住在他家里,第二天早起我去蹲坑,刚巧他老婆也在蹲坑,我也不晓得那些讲究,便就在她旁边挨着蹲下了,然后我说道:“早啊嫂子,拉屎啊!”弄得他老婆红着脸提着KU子就跑了,我连忙提醒道:“嫂子你忘了揩PI股了!”可是她头也不回,也不理我,当时我还心里直犯嘀咕,我又没得罪她,干嘛就跑了呢,后来杜连长把我叫过一边问起这个事情,问我为何调戏他媳妇,我说没有的事情,他就把早上蹲坑的事情来问我,我说不知道男女不可以在一起蹲坑。
      吃晚饭还有一会儿,大嫂正在张罗炒菜,通过气味我可以判断因该是炒的腊肉土豆丝,李老头正在门口坐着摆弄那些烟叶,我突然有些内急,想去后边粪坑上个大号,便起身往后面猪圈来,来至猪圈外粪坑边,……….刚蹲下解手,突然两只苍蝇在我面前飞舞,一个没忍住张嘴吐出舌头把两只苍蝇卷入口中,咕嘟一下就吞了进去,转头一看,见李大嫂目瞪口呆的在旁边看着我,见我转头看见了她,她立即红着脸走了。
      我心里有些郁闷,也不知道他看见我吃苍蝇没有,我起身穿好裤子,走回来,李老头眼神怪异的看着我。
      “大哥,你看着我做么子,又不是没见过!”
      李老头意味深长的叹了口气道:“兄弟,虽然说哈,这个苍蝇再小也是肉,不过确实不卫生,那个苍蝇又叫屎蚊子,毕竟是从屎里长出来的,以后就不要吃那个玩意了,实在想吃肉跟哥说,我家里虽然不富裕,但是一年还是要杀一口年猪,家里的腊肉也还能吃一年到头,三不知时的还能称点肉改善伙食,我看你也别整天在村子里游手好闲的了,老大不小的人了,也还是要成个家,我两个既然结拜了兄弟,我又是你兄长,你听我的,以后你就在我家里住着,有哥哥我一块肉吃,就有你一块肉吃。”
      我听了李老头这些话真是很感动,便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哥!我正想找个地方建所房子,你看我总不能老是住在你家里,你们家也不宽,就这两间房,晚上你房间里总是传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吵死了,我听到也睡不着,我这个人喜欢清静。”
      李老头听我这么说脸刷的一下就红了,笑道:“兄弟说得是,这样吧,你看就在我家旁边,我给你盖两间房,咱们说干就干!”
      李老头这么说,我很高兴,第二天一早,李老头又在村里叫了几个朋友,然后大家伙砍树的砍树,挖黄泥的挖黄泥,因为没钱买砖和瓦,所以屋顶是盖的茅草,墙是用黄泥和条石砌成的,窗子和门都是木板做的,整个建房子的过程用了一个星期,虽然没用砖和瓦,但是这些人,这些天在李老头家吃吃喝喝,也耗费了不少酒肉和粮食,我真是太感激他了,从此我也有了自己的房子,后来李老头又陆陆续续的给我找木匠制作了床和桌子等家具。
      其实李老头,我因该称呼他李大哥,但是他年纪不是很大,看上去却很老,按照正常的来说,李老头今年也不过才刚四十岁,俗话说得好四十岁可是男人的第二春,可是李老头看上去脸上布满了皱纹,而且总是驼着背,通常情况下他嘴里总是叼着一个烟杆,时不时的吐出两口白烟,方圆一公里之内都能闻见他那秘制的叶子烟味道。
      如果你以为李老头就只会秘制叶子烟,那你就错了,在这个地方人们普遍都很穷,当然这得除去附近的几个大财主以外,可以这么说,除去了几个大财主以外,就属李老头算得上有钱人了,他的钱不像那些财主是靠着收租放印子钱得来的(这些财主自从解放后就已经不复存在了),李老头的钱主要是靠他辛勤劳动得来的,一部分主要收入就是每天早上五更天就起床和几个结拜弟兄去煤矿挑煤炭去街上卖,一般情况下早上从家里出发到达煤矿,装好煤炭,然后挑到街上,回来就是下午五点多钟的样子,一担煤炭能赚几个铜板,这也是村里很多年轻人的赚钱门路,只是太辛苦。
      所以李老头还会种烟叶去卖,另外他还有一个生财之道,那就是种果树,他可是种果树的好手,经过他种出的柑桔树,长得又粗又大,在他家房前屋后,都是柑桔树,还有很多桃树,杏子树,李树,柿子树,枇杷树,樱桃树,这还不算完,李老头特别精通养蜂,他家里养了很多蜜蜂,每年春秋两季,李老头就会到街上去卖蜂蜜,所以李老头算得上是有钱的人了。
      李老头还喜欢交朋友,因为他在这村子里是单姓人,没有亲戚,为了不受别人欺负,所以他深懂一个道理,那就是穷人得抱团取暖,他和一起挑煤炭的几个年轻人结拜了兄弟,遇事互相帮助,不得不佩服他的深谋远虑。
      李老头祖籍不是本地人,据他自己讲,爷爷那一辈从湖北逃难到这里,因为那一年长江发了洪水,他们家被洪水冲了个精光,所以他爷爷就拖家带口的走到了这个地方,先是给村子里的地主家干活做长工,然后才在这山坡上建起两间土墙房子,最初只不过是两间茅屋而已,所以李老头小时候就是从苦水里泡大的,苦日子塑造了他坚强勤劳的性格,虽然生活这么苦,但是他从来对朋友没有吝啬过,只要朋友需要帮助,找他借钱借米,都是慷慨解囊,有时候为此自己就得勒紧裤腰带节省。虽然不及古人为朋友两肋插刀,但是能为了朋友饿肚子,这一点就很难得。
      躺在新家的床上,一觉睡到自然醒,想起诸葛亮的那首诗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对于这首诗的意思我是没什么疑惑,疑惑的一件事是这个诗到底是诸葛亮写的还是罗贯中写的呢?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边说是诸葛亮在家睡懒觉,一觉睡醒后便口里这么念叨,按照这个说法,这首诗的作者就该是诸葛亮,可是详见于各种书籍文献记载,这首诗作者却是罗贯中。
      我慵懒的从床上起来,准备去看看李老头,好几天没去他家里了,洗脸刷牙毕,出了门,一路径直往李老头家来,行不多几步早到门前的柑桔树下,这个时节柑桔树上已经挂满了指头大小的青果子,我正往前走,却听见屋里传出一个男人粗旷的说话声。
      “家明!{家明:重庆方言,对同姓的人称呼},本月十五我要打个会,你可一定要来哈!”
      这时候就听见李老头说道:“你不是年前才打过会嘛,囊个又要打会!”
      (打会:旧时候,穷苦人邀请朋友聚会,吃过饭后,参加打会的人都要捐赠一定量的钱物。)
      我继续迈步往前走,不多几步来至堂屋里,李老头嘴里叼着烟杆,正吧嗒着烟,堂屋门口坐了个马脸大汉,身上穿了一件青布短卦,两只眼睛很大,好像两个大鸭蛋,鼻子很长,这主要是因为他的脸很长的缘故,从体型上看,他算得上是很魁梧的了,约莫有一米八左右的个头。相比之下李老头在他面前显得很弱小,这一点后来也得到了印证。
      我走进堂屋,李老头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没说话,低着头吧嗒着烟,旁边这个马脸大汉看了我一眼,然后又说道:“最近手头紧,老哥到时候一定要来哦!这年头日子真的不好过。”
      李老头没说什么,看得出来他心里很不高兴,中午这个马脸大汉和我一起在李老头家吃了午饭,约莫下午三点过点,李老头说是要去地里干活,那马脸大汉方才起身走了。
      晚上的时候我问李老头这马脸大汉是谁,他说这人叫李森发,平时好赌钱,整天游手好闲,就因为和他一个姓,年前的时候喊他去打过一次会,当时他捐了一些钱,这才过了几个月,又来喊他去打会,他不想去。
      当天晚上我在李老头家吃晚饭,吃晚饭的时候我问他道:“最近闹土匪闹得凶,你住在这里前不挨村后不挨店,万一要是来个土匪可咋办?”
      李老头思索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也正在想这个问题,所以准备去买一支火铳。”
      “对,这个事情你可得抓点紧!”
      晚上我吃过晚饭就回自己屋里睡下了,我住的地方和李老头住的地方挨着大概不到半里地,虽然离着不是很远,但是中间隔着一个山包,所以回去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李老头给我弄了些向日葵的茎秆,绑成个火把,点着了,我就这样一只手拿着火把一只手拿了个木棍回家了。到家的时候火把燃烧得正旺,我住的房子是茅草盖的屋顶,那玩意见火就着,所以我走到门前还隔着一米多远,就把火把丢在地上踩熄灭了,我可不敢举着这玩意进屋去。
      回到家里,摸索到堂屋正中的木桌边,掏出火柴来把桐油灯点着了,然后将门杠子插好,走去卧室倒在床上,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发现油灯已经熄灭,油灯里边的桐油也已经耗尽,我便去床下找到油瓶,准备往油灯里边加些油,当我把油瓶子提起来的时候,才发现里边早就没有油了,原来上次给油灯里加的那些油已经是我最后的家底了。眼看今天晚上没有灯油点就得打瞎摸,我必须得上哪里搞点灯油!我想去找李大哥家要点,转念一想他也不容易,不能总是去麻烦人家吧!或者去村里给村民们干点活,然后找他们要点灯油,但是似乎很不划算,对了!我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上次去街上赶集,那个街上黄桷树旁边不是有个关帝庙吗?里边有很多人送去的香油,虽然说那是给菩萨点灯的油,是菜油,菜油点灯也不错,而且还能炒菜吃!对对对!我干脆去关帝庙弄些菜油来点灯,不需要太多,就拿两瓶就够了!
      打定了主意,我便兴匆匆的出了家门,一路径奔关帝庙,因为从我住的地方到达关帝庙有五七里的距离,所以我走了一个多小时方才来到关帝庙门前,我来的时候,关帝庙门前的两扇大门正关着,走上前轻轻一推,咿呀一声门被我推开一条缝,正要闪身进去,只见里边有个和尚正在哪里扫地,所以我就连忙退步出来了。
      刚从里边出来,就被街对面摆摊算命看相的牛瞎子看见了,这个牛瞎子其实也不是真瞎,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只能算是半瞎,因为他左眼是瞎了的,里边安装了一个玻璃眼珠,右眼其实还能看得见,此人长得很瘦,头发挽起来扎在头顶,中间插了一根银簪子,这个银簪子很有些意思,你仔细看,就能发现那银簪子露出来的这端有一个骷髅头,据他自己说是祖师爷传下来的门派信物,因为我有时候经常在他的地摊上看看书,他的地摊上摆着很多书,有《三命通汇》、《子平八字》、《鲁班书》、《茅山符咒》、另外还有些奇奇怪怪的书,甚至还有什么玄冥神掌。牛瞎子冲我直招手,我见他招手便只得走了过去:“咋!你今天生意咋样嘛?”
      牛瞎子一边打量我的面相一面说道:“今天生意还没开张呢!我给你算一卦吧!”
      我有些不屑的道:“我又没钱,你给我算卦,找不到批事做!”
      牛瞎子听说我没钱,但是他还是不死心:“你今天没钱嘛,先赊账就是了,改天等你有钱了还我就是,平时你小子白在我这个看书,今天就不该给我开个张吗?”
      我因为心里有事,被他纠缠不过,便怼他道:“你要给我算,也可以,我也不赊账,只要你算得准了,我把身上这衣服鞋子都抵押给你,但是呢,给我算之前我要考一考你,你能算准了,我就让你给我算。”
      牛瞎子诧异的问道:“你要考我啥子,你说来听听!算命看相,解梦推八字,我可是得了真传的,还怕你考!”
      “行,你得了真传的就好,我今天就考你一考,看你有没有真本事,你就算我,这会儿,是要向前走呢?还是向后退?算得准了,我就让你给我算,算不准,那可不能怨我没照顾你生意。”
      牛瞎子听了这个话,哑口无言,然后从他嘴里蹦出一个两个字:“滚蛋!”
      摆脱了牛瞎子的纠缠我站在门口琢磨,如果我就这么进去直接提走菩萨面前的油瓶子,那和尚肯定不会与我善罢甘休,这岂不是老虎嘴里拔牙!看来要想弄出一两瓶菜油必须得费一番手脚,想个什么主意呢?我苦思冥想了好一会儿,突然就看见黄桷树下有别人丢弃的一个酒瓶子,这种瓶子正是那些来上香的人用来装菜油的瓶子,简直和刚才看见菩萨面前的那些个菜油瓶子一模一样,我脑子里一道灵光闪现,有主意了!
      于是乎,我走上前去捡起那个酒瓶子,喜得这个瓶子还是个好的,没有破损,今天可算是捡到宝了,我先是将瓶子里装满清水,不过看上去不像菜油,倒是很像一瓶白酒,只可惜庙里的和尚因该对白酒不感兴趣,要是被和尚看出破绽就完了,所以我想了想,便又往瓶子里加了些黄泥,然后使劲摇匀,看上去里边黄黄的,不仔细看,绝对和一瓶菜油差不多。
      我右手拿着刚捡来的酒瓶,然后推开了庙门,和尚见我手里拿了一个瓶子,里边又黄黄的,以为是一瓶子菜油,多半以为我是来给菩萨上灯油,所以便上前来道了一声阿弥陀佛。
      我点头示意算是给他打招呼了,这时候我走到正殿,将那个酒瓶子放在地上,然后来至蒲团上跪下给菩萨叩了三个头,起身看那和尚时,不知上哪里去了,一瞅机会来了,便去菩萨面前拿了一瓶菜油,当然了这个装菜油的瓶子和我拿进来的瓶子是一样,随即我又将拿的那一瓶子黄泥水放在菩萨前面,完成这些操作我仅仅用了不到十秒的时间,所以我从正殿出来的时候,和尚虽然看见我手里拿着一瓶子菜油,并未上前来阻拦,只是好像不怎么高兴而已。
      这一次计谋的成功让我尝到了甜头,后来我才知道我这个计谋在三十六计中叫做偷梁换柱,又或者可以叫做李代桃僵,又或者可以叫做瞒天过海,虽然当时我没学过三十六计,但是却能如此巧妙的使用出这计谋,不能不佩服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俗话说计谋不能重复使用,当然了这句话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对此我深以为然,就恨怎么没有早点听见这句话,如果早点听见这个说法,我也不会挨打了。
      说起我挨打的事情还得从第一次偷粱换柱把关帝庙菜油搞到手后的十天以后,话说我那天成功把菜油搞到家,然后当天晚上我就有了不花钱的灯油用,这还是其次,第二一点是我第二天就把刘瘸子家的鸭蛋拿了几个,然后晚上整了一碟子韭菜炒蛋,接着我便把李老头请来喝了两杯,所以那一瓶菜油没用几天就没有了。
      故而十天以后我又故技重施,刚到关帝庙门口,牛瞎子又冲我直招手,没办法,只得走至跟前问道:“你有啥子事!”
      牛瞎子盯着我脸上左瞧瞧,右瞧瞧,然后点点头,又摇摇头,半晌没说话,我心里遭急着办事,见他如此故弄玄虚,我可不吃这一套,扭头就要走,牛瞎子忙叫住我道:“等一下,我看你今天,印堂现出赤红之色,主有口舌是非之灾呢!很可能会被人打哟!”
      “滚你M逼!清早八晨的,你咒老子被打,我R你屋仙人!”
      “我好言提醒,你还乱诀我,真是不知好歹,狗咬吕洞宾!”
      牛瞎子所说的印堂现出赤色有口舌是非,这也不是虚妄之词,麻衣神相上就有论述,赤色和红光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印堂显红光是好运,这种红光是红而润泽,从皮肤里边透出,很自然和谐,而赤色是皮肤表面发红,很不自然的一种,通常赤色主有是非口舌。牛瞎子的话让我心中有点忐忑。
      我拿着一个装满黄泥水的酒瓶紧张的走进关帝庙,发现门口那和尚看我的眼神怪怪的,当时我也没有当回事,等我来到菩萨面前,又快速的施展偷梁换柱之计后,拿着一瓶菜油迈步往外走的时候,就被前面这个和尚给拦住了。当时和尚很气愤,嘴里嚷嚷道:“你小子上次用一瓶黄泥水来换走了一瓶菜油,害得我们好惨!今天又来!真是胆子不小啊!”
      我见事情败露,连忙分辨说这是我刚才拿进来的,本来是在街上打了菜油准备回家去,路过关帝庙进来给菩萨磕个头就走,旁边一个年轻和尚不等我话说完,劈手夺去我手里的菜油瓶子,将瓶子底亮起给我看,这时候我才发现瓶子底部被他们用红色朱砂打了个记号。
      “傻眼了吧,自从你小子上回来换了油,我们就把每个瓶子打了记号!”这年轻和尚说完又走进屋,把我那一瓶装着黄泥水的瓶子拿出来,然后揭开盖子,将里边的泥浆水从我脑门上淋了下来。
      “给你长长记性!”
      我被庙里的三四个和尚按倒在地狠狠的暴揍了一顿,然后被他们轰出了门外,我当时就搞不明白了,不就是拿了一瓶菜油嘛,至于如此吗?直到很久以后,一次我在街边的茶坊里闲坐,听见别人讲,说是关帝庙里的和尚们有天晚上下面条,面条煮好以后,拿了一瓶香客送来菜油,往锅里倒,结果倒出来的是泥浆水,弄得一锅面条都吃不得了,听了他这话我才弄明白和尚们为何要揍我这么狠了,原来那不仅仅是一瓶子菜油的事情。
      牛瞎子在街对面笑嘻嘻很得意:“我说你今天印堂有赤色,要挨打,你还跟我吵,咬暖犟!”
      “关你暖事!”
      因上次在关帝庙里挨了揍,我在家里躺了好几天没出门,今天早上觉得身上的伤都好得差不多了,决定去李老头家串串门。
      行不多几步路早到李老汉家门首,只见桌子板凳丢在门外,大门也开着,猪圈里的猪也不见了,这不过年不过节的也不可能杀猪啊,即便是杀猪,我不可能不知道,凭我和李老汉的交情,他肯定要请我来吃杀猪饭。厨房的门大大的开着也不见嫂子,也没看见李老汉那瞎眼的老娘,一般情况下李老汉那瞎眼的老娘每天早上都坐在厨房的门口,更奇怪的是平时一向很淘气的李林木也不见踪影,这一家人都去了哪里?屋子里好像到处都被翻动得乱七八糟,李老汉一家人似乎都失踪了,我从堂屋转到卧室,又从卧室来到厨房,所到之处都是被翻得乱七八糟,值钱的东西都被洗劫一空,所剩下的都是些不值钱的粗重之物,很显然这是被土匪光顾了,但是李老头一家人去哪里了呢?
      人们常说好奇害死猫,很多人可能没明白这句话的含义,说是猫有九条命但是如果好奇心重,就是九条命的猫一样会死掉,很多事情不能去深究,因为里边包藏着秘密和危险。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