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花开一夏 ...
-
夏天来临,意味着放荡的季节到了。
梅驰回到了农村,他就是个农村娃儿,再加上这两年假期都是补习,他已经很久没玩过了。
愉快的一天从睡到自然醒开始。
今天自家的大黄没有趴在床边舔醒他,着实睡了个好觉。
梅驰起床穿好衣服,脚上随便整上一双拖鞋,也不怕正夏太阳当头,就往隔壁家跑去。
“谦了~起床了没,出去玩?”
梅驰站在他家楼下扯着嗓子喊。
儿时的玩伴回的也及时,立马就传出来了他的声音。
“来了,来了!”
并伴随着下楼梯咚咚咚的声音。
真是两只心急的小猴子。
谦了和他打扮差不多。会心一笑,不用多言,就径直去摇儿家。
两人顶着暴晒,眯着眼睛穿过滚烫的水泥路面,再经过一条小桥来到了河对面,他们沿着河边的树走,这样不用晒太阳。
看着摇儿家门直接开着也不见外,一脚就踩了进去。
“走?钓龙虾去?”
谦了开口说。
“好。”
摇儿现在在看《喜羊羊与灰太狼》,正在精彩处,也不觉得惋惜,直接关掉电视三人一起出门。
当然了,摇儿的穿着和他们又是统一的。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至于为什么都是叫的“儿”名字,是因为乡下都这样,用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加上“儿”字。
他们三儿分工很明确,摇儿直接从他奶奶的卧室的针线盒里扯了三根几米长的棉线;梅驰从他家偏房翻出了三根细竹竿;谦儿跑去菜园子阴凉处就去翻一下砖块瓦砾寻找蚯蚓,看见了直接用手抓出来然后丢进盒子装的草木灰里。
简单搞完三人便拿着绑着棉线的竹竿,一个水桶,几条盒装的蚯蚓直接去水塘水沟。
毫不夸张的说,在他们这里,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会有小龙虾!
为什么他们敢在烈日当空的情况下去钓龙虾?其实也是跟农村的环境有关的:到处都是树,并且大部分还密密麻麻,树下面很是阴凉。
不像钓鱼,一把小板凳一坐就要耐心的等待。钓虾是需要你去找龙虾的位置的,看见小龙虾在哪儿了直接把饵料往龙虾旁边轻轻一放,龙虾就会直接去夹。除了有些特别精明的龙虾有一点风吹草动它就跑,其它的还是很好钓的。
一抹日光逃过树叶的封锁在他们的身上照耀出了一块光斑,头上的树木还一直传来悠扬的蝉鸣声,偶尔还能在远处传来一声鸟叫,一声公鸡打鸣以及犬吠。路上行人较为稀少,不知多久才有一辆摩托或者一辆三轮驶过。
“快看!快看!我钓到了好大一只龙虾。”摇儿兴奋的招呼他两过来看刚钓起来放入桶里的大龙虾。
他两头抵着头向桶里看去:确实大啊,整个桶内都没有几只这么大的。就是那种市场里面见到的全身深红色的那么大。
其实这种大龙虾夹人也很痛,它的钳子能直接夹破人的肉,跟牵牛一样。
梅驰看着它的钳子就一阵后怕。显然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被龙虾夹了。
时间就在他们仨跑来跑去的时候慢慢度过。
“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啊!”
谦了看着小半水桶的龙虾。
“是的。”
“走吧,回家吧,我们去处理龙虾,然后要我妈做了咋们一起吃。”
摇儿一脸笑容的说。
已经五点多钟了,但还看不见一丝太阳落山的征兆,谁叫太阳才到北回归线不久呢?
梅驰这样想着,他还真是个书呆子!
他们把龙虾全部倒入一个大水盆中,然后小心翼翼的一只只抓住龙虾的双钳用牙刷刷着龙虾壳。他们清理得极其认真且小心,虽是如此。也偶有一声:嗷的声音传出。随后就是其他两人的嘲笑声。
笑的声音很大,梅驰也是。他现在是真的开心,也许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才能笑得这么大声这么放松。
龙虾最少要刷两次。当然了,夹过人的龙虾是最惨的,这意味着它的双钳要被当场扭掉,没了钳子的龙虾还有什么威胁?只是粘板上的鱼肉罢了。
农村里面吃龙虾相对于城里来说也是极其奢侈的,农村里面孩子勤快的话他们会直接把全部的壳去掉,只留下尾巴上的一点点肉。虽然小半桶龙虾最后缩水成了一大碗虾尾肉。但是吃起来的时候很满足啊!不需要耐心的一个个剥开,只需要一大口一大口伴着饱含汤汁的米饭下肚。香辣充斥着味蕾,一大口都是满满的幸福。
起锅烧油,爆香姜蒜再放入虾肉爆炒……梅驰已经想不起来这道菜具体怎么做了,他只记得那年夏天他们确实十分快乐。
……
这只是快乐的一隅。
农村的夏天,各类瓜果都熟了,最受孩子惦记的当然还数西瓜!
祸祸三人组看着一望无际的西瓜地,口水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深一脚浅一脚的踩在西瓜地里,他们小心翼翼的挑着西瓜。
他们在挑那种大瓜,尤其是接触泥的部位是黄色的,拍打起来砰砰砰的有种空洞的声音的最佳!因为这样的瓜十分香甜!
并且有些瓜熟的不能再熟,有可能你只拍一下就直接随着嘣的一声就裂开了。
农村的娃儿,谁不会挑瓜呢?
但是又因为他们不认识自家的地。有些时候他们三儿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猹,那些地的主人是谁想必也不用我多说。
大人们没什么恶意,他们知道小孩儿也就是嘴馋,再加上大家都认识,一个瓜而已,不值钱。
把带回家的话放在水桶里用井水浸泡着。因为井水很凉,泡冰了的瓜留着晚上吃最佳。
一切做完,三人组又向田里面进发。他们打算去寻获一种夏天独有的美食——莲蓬。如果能在水下摸到嫩藕那就更棒了。
田里面大部分是水稻,是需要水的农作物,而莲也是,所以一般来讲莲在田里居多。
莲池很好找,在水稻田里除了树木就只有莲叶长得最突出。一片绿油油的其中还点缀这或粉或白色的莲花,至于野生或者家养的也好认,白莲花一般是野生的,粉的红的则是家养。但是这三人的目的不是白色的,而是红色的。
这三人祸祸完别人家的西瓜又来祸祸别人家的莲蓬了。
至于为什么?那是因为野生的结莲蓬比较少且个头相对较少还不太甜。而家养的就相反了。
他们赤着脚踩在莲池的淤泥地里,选一个大莲蓬从接近水的根茎掰断做一根棍子,然后采一片荷叶当做帽子放在头顶。剩下的就只要莲蓬然后一个个串在莲蓬棍子上。采摘的不多,也就一人两三条吧,一条十来个。
随着他们从莲池里艰难的走出来,因为淤泥太吸住脚了,每走一步都有点东倒西歪。
其实莲蓬只有清晨的才最嫩最好吃,但是没办法,这三儿起不来。
互相看着对方手上拿不下的莲蓬以及腿上手上逐渐干涸的泥浆。收获真大啊。
“走咯,先把泥巴洗干净咯。”
“好。”
这次玩的有点晚了,大人们呼唤他们回家吃饭的声音他们都没听到。其实在田里也不可能听得到。
天际的太阳慢慢的落入西山,把附近的云朵渲染的一片潮红。夕阳下的三人并排走着,影子被无限拉长。风吹动着四周的芦苇树木沙沙作响以及强烈的蝉鸣。
另一端的天空黑云密布,要下雨了。
夏季的雨就是老天爷对着大地筐了一盆温热的洗脚水。
随着电闪雷鸣,雨来的大且急,不出多久就停了,最关键是雨后带来的潮湿闷热。
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只是各在各家守着电视看动画片或者跟着爷爷奶奶看抗日片,那个时候电视台播放的抗日剧其实还没有那些手撕鬼子,□□藏雷这些神片段。
梅驰记得最有趣的一次是和谦了在一堆棉杆旁边打赌:你敢不敢直接点燃?
谦了表示:有何不敢?
棉杆就是棉花被采摘之后留下的棉树身,在农村这也是用来烧火煮饭的好材料。
可能是激将法管用了?谦了真的直接点燃了棉杆,这是长五米,宽两三米,高两米的棉杆堆啊。
这下好了,闯祸了,因为他点燃的是铺在棉杆堆上面的稻草,干燥的稻草遇火即燃,火焰随着稻草向上熊熊燃烧,燃烧速度之快压根就拦不住!
两人实在是扑不灭只能溜之大吉。万幸的是旁边的村民及时发现直接提着水桶就来灭火,到最后只烧了一小部分,没有良成大祸。
……
农村里面好玩儿的太多了。但就算玩的太多也有玩完的一天,只是啊,就算重复玩也玩不腻。
……
在农村他们可以用稻草加细树杆就直接搭房子;玩个捉迷藏直接能把自己埋了,就为了找不到。当然了,不是埋土里,而是棉杆堆里稻草堆里啥的,上面再要同伴盖着;还在江河里面游泳,江河旁边的石堆下翻螃蟹;爬树掏鸟窝等等等等。
……
当然了,最让他们快乐的时光还是过年。那时候的年味儿很浓。
不过最为关键的是他们的父母会回来,一年没见了啊。新年他们会有新衣服穿,会有压岁钱,会有很多好吃的饭菜和零食……
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孤独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梅驰话少内向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你怀恋小时候的生活吗?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真的超级想念那个时候。那个时候的一切。梅驰如此想着。
花开了一夏又一夏,却不年年相同。
谁会知道这样的情况存在多久?谁又会知道以后他们还会不会像现在一样玩的这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