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八斤子 ...
-
八斤子
我出生的社区是80年代初流行的新公房,社区里差不多十多栋楼,虽然是楼房,可是每家每户都熟稔的很,夏天搬凉床下楼睡觉,支个桌子在楼下吃饭,妇女们交头接耳,每户人家都是一个故事。年纪大了后,有时候想起这些邻居们,觉得应该写下来,至少可以给我妈看看。
八斤子,矮矮壮壮,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大名是什么,好像从来没有人提到过。他今年应该六十多了吧,比我哥还大几岁的。
80年代初,吉他突然在大江南北流行起来,是因为那部电影《路边吉他队》吧。社区里突然多了好多在路边弹琴的小伙子。我哥当时也加入到那阵潮流中,记得我爸还给他买过一把红棉吉他。八斤子的吉他怎么来的也不清楚了,按理他家的条件在社区里属于差的,因为只有爸爸一个人在上班,家里还三个孩子。八斤子的吉他是自学的,可能是真的很有天分,他在那帮小伙子们中脱颖而出,弹得最好,连我哥都夸他。就这样突然成了社区的潮流明星。放学时经常能看到他穿着喇叭裤,身上斜挂着吉他,敞着个怀,边走还边拨弄几下琴弦,后面跟着几个小伙子,就这样在大街上走来走去。
他是不是初中毕业就在家了?我不知道,好像从来就每见过他上班过。后来吉他不流行了,他消失了好一阵,可能是出去打工了。一直到了高中,突然他开了一个馄饨店。他家在一楼,算是门面房,打通了阳台后弄出十几个平方来卖早饭。我经常早上去他店里边吃馄饨边背书然后骑车去上学,馄饨是南京特色的纸片馄饨,他妈负责剁肉和馅料,他负责下馄饨,经常隔着窗口问我上学怎么样,考试了没……后来,店里突然多了一个女人,中年女人,已经记不得具体的样子,就记得很丑很胖。女人负责做杂活,看到她一般都是在门口洗洗涮涮。再去吃馄饨,就能感觉出八斤子多了些害羞的表情,下馄饨的时候会偶尔用手拨弄一下头发,不停地和门口的女人搭着话,傻子也能看出是动情了。
记得我和我妈说过八斤子好像喜欢帮忙的女人,我妈永远都是洞悉一切的样子,喜欢有什么用,他妈不同意,嫌这个女的是农村的还是二婚。确实在上个世纪农村户口是铁幕般的存在。八斤子妈妈,又矮又瘦,眼神永远都是低垂着,没想到还是这么独断的妈妈。其实在我们这样的旁人看来,他俩真的很般配,专心经营小店,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啊。
果不其然,女人很快就走了,据说是被八斤子妈妈赶走的。我还是如常去吃馄饨,能看出八斤子不开心,不再和客人搭话了,忙完了就静静地坐在女人之前干活的地方,好像在等着她一样。再过一些日子,小店关门了,其实生意不错的啊,我妈说是八斤子不想干了。
记得是高二的冬天吧,那会放学时候天已经快黑了。经常可能看到八斤子和他妈一前一后地在路上走着,一开始我还和他打个招呼,发现他并不理我,自顾自大步朝前走,而他妈却低着头紧碎步跟着他。那会还不流行饭后出去遛弯散步,这母子是咋回事。邻居们也都不解,直到有一天出事了,八斤子在家要拿菜刀砍他妈,大家才知道八斤子疯了。
我妈说他这个很快就好,是想女人想的,叫“花jiao疯”。他家里人可能也是这么想的,并没有送他去精神病院,我觉得可能还是怕花钱。可是社区里有一个这样的武疯子还是挺吓人的啊,尤其是晚上回家的时候特别怕遇到他。好在他好像只对他妈暴力,但听不到他妈的叫喊,只是偶尔会看到她和几个熟识的老太哭诉。
21世纪飞速地到来了,我上了大学,结了婚,生了子,只有八斤子和他妈还停留在我的高中阶段,一样的衣服一样的动作,两人还是每天这么在路上走着。可是有一天突然这个节奏戛然而止了。他妈在散步的时候被一辆无牌摩托车撞死了。司机是个民工,车子是无牌的无保险,最后好像就赔了几万块钱。
八斤子的监护人变成了他的两个姐姐,两个姐姐都有各自的家庭,自然都不愿意每天陪他继续走下去。姐姐们把房子租了出去用房租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这个故事应该就这样结束了。
又是几年,突然有一天,看到花白头发的八斤子蹲在我家附近的路口,手里拿着巨大的玻璃杯,一蹲就是一上午。可能是在医院治疗得不错,回家来修养了。这附近的老人都搬的差不多了,知道他有精神病的也不多了。他蹲在那,经常还有路人和他聊两句,执勤的交警都会和他说上两句。再后来,他还收养了两条丑丑的流浪狗,和他一起蹲在路口,因为有了狗,和他搭话的人就更多了。遛狗的路过他都会逗逗他的狗,他也很平和的老年人的样子了。路过他的时候我也不会再和他打招呼,也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只是会突然想起来我小时候看到他背着吉他风光无限的样子,会怀疑是不是记错了,那是不是我看电影后幻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