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往事不弃 ...
-
欲正式成为苍山剑道弟子必须经过拜师大典御剑考核。苍山为剑道之首,对弟子的参悟性要求极高,苍山每隔三年冬初对外招收弟子,一般入门弟子会习得剑术心法接受初级御剑指导,在接下来的时间就让他们修习道学经义,融入苍山日常,在第二年暮春则进行拜师大典。拜师大典考证弟子心性和御剑之术。心性合而无御剑之能者可成为苍山经义弟子自由选择去留,心性不和而能御剑者则需接受考察。
“在秋确是个热忱的孩子。”说罢江河边笑道:“白公子和在秋日后若有什么疑难皆可询问贫道。”
“多谢师兄好意。”三白抱拳道。
江河边瞧着三白的手净白细腻,心道,“这双手恐怕是来了苍山才摸过剑。”
“贫道还有他事,先行告辞。”说完江河边便转身离开了。
“师兄慢走。”
待江河边走远众人才逐渐向三白周围聚散,有几个好热闹的凑上来问三白刚才的谈话,三白懒于说话,只道是寻常问答便朝桥道走去,没杨在秋瞧着便可早点回屋,这苍山实在是天寒,那太阳挂在天边,可却也没什么暖意。
三白才将绕过几块山石走上木桥,杨在秋却不知从那冒了出来,一口喊着三白,说修习的时辰还未到,不能回去。三白翻个白眼,只得随杨在秋回去继续练剑。
江河边走出四象广场,脑中不禁浮现白横川的样貌,细细一品,他不禁心中一颤,那蹙眉模样和三年前的李师侄竟有二分神似。
或许只是巧合,这世间就是有诸多巧合。距那孩子失踪竟已过去两年,江河边自是不满宋肃青云淡风轻的态度,但那毕竟与他算不上多大干系,说来也是奇怪,以自明竟也在不久后离开了苍山,这两人的踪迹至今是个迷。
这苍山静心修行之地也能横生谣传,可见世间需得离了人才有清净。那孩子或许是不想连累师父,然而若生情愫怎能轻易断舍,当年之事到底如何,大概也只有当事人明白。
李不弃是由李父送上苍山的。李父是实在的农人,样貌粗陋,但这孩子却皮肤细腻,唇红齿白,姿貌非凡,实在是让人不敢想象那一老一少竟是亲生父子。
江河边已经记不清李父的沧桑模样,但他永远忘不了那孩子虽一身粗麻布,置身于苍山雪间顿生的遗世独立之出尘气质。
据李父所言,有民间异士言李不弃生有仙根,此等优异体质不善加精修莫说是浪费,连天神也要愤恼。
李不弃的模样实在出尘,当时苍山一门上下皆知晓山上来了一个灵秀的小少年,掌门对其更是由为重视。
风行潮坐下弟子虽多却难有一人能媲美襄和真人坐下弟子。他有意苦心栽培李不弃,想要将之培养近宋肃青一般,于是苍山掌门将李不弃纳为关门弟子,当时苍山人人惊羡,这关门弟子之名更是传遍苍山。
然而事与愿违,这李不弃虽姿貌出众,传言身带仙根妙骨,但他就是一点但凡与仙道有关的东西一点也学不进去,苍山剑术他只可提剑挥三两招式,更进一步的御剑之术那是丝毫不会,尽管众人都将这孩子的辛劳看在了眼里。他可以说是苍山最勤奋的小弟子,却也是被人们称为最废柴的弟子。
掌门真人亲自教导却难有进展,确是朽木不可雕也。于是人们自觉受到了欺诈,这世间与仙有缘之人岂是可遇可求,想那老农也不知从那听信谗言要来如此戏弄苍山。
风行潮不甘心却也无能为力,那李不弃就如被下了诅咒一般,任他怎样努力就是无法学会基本的御剑之术,众人开始怀疑他是不是在作秀,就算再笨得掌门真人亲自指导又时常练习却毫无进展,于是李不弃被风行潮彻底放弃,也成了众人嘲弄的对象。
江河边虽心有怜悯却也难抵众心,他不可能为了一个小孩站在掌门和苍山弟子的对立面。但宋肃青不一样,他看起来只是襄和真人的弟子,苍山于他不过是师命所嘱。
宋肃青接纳了李不弃,他护着这孩子,允许他到云错峰学习。风行潮对此仿若无知,若宋肃青真能教会李不弃,他风行潮甘愿认命,然而令他安慰的是,纵使这孩子时常待在云错,一年过去仍旧无进展。
***
云错峰山远孤寒,近来苍山见了几日冬阳,诸峰冰雪已逐渐化去,唯云错及须弥北面仍多有繁厚积雪。昔时襄和真人便长居云错峰,后真人继位掌门,则迁至极元宫居住,云错则由真人亲点于其三徒弟宋肃青。
云错中冷雾缭绕,雪松上凝着冰霜,宋肃清自在房中打坐,这是他幼年时便坚持的功课,但这一次他难得地心神不宁。
他许久未做梦了。时至今日他近乎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梦境,修行者讲究清净,宋肃青很早便避免自己沉溺梦境,其实于他而言这世间也少有事物能让他心生波澜。即使是在除灭妖魔时,他也能做到毫不留情。
只是,两年前的那个少年,宋肃青也没想到,只因他一时怜心起,竟生出因果,大概这世上每做一件事都是在种因。
宋肃青心有愧疚。
“师尊。”
宋肃青耳边响起李不弃微弱的声音。纵使小心翼翼,宋肃青还是听在了心里。
风行潮没有明言将李不弃逐出师门,即便他跟随宋肃青良久,李不弃仍旧是风行潮的关门弟子。不论如何宋肃青都难以将李不弃收作名正言顺的弟子。
但李不弃多想在众人面前堂堂正正地唤宋肃青一声“师尊”。他万般敬爱这高高在上的道长,恨不得终身做个近身弟子尽心服侍,而福祸相依,彼时他被纳为关门弟子得众人艳羡 ,近得宋肃青才恨身名受困。
李不弃生来可怜,昔年灾荒严重,李家田野已至颗粒无收,家中原有五个女儿,两个都给卖了,一个病逝,至第六个,李氏也不忍再将女儿卖掉,发誓无论男女绝不弃养,果然生了个儿子取名李不弃。但到头来这孩子仍是被弃了,只是并非卖掉。而李不弃心里却有阴影,为了救他李家卖了第四个女儿。
李不弃年少,看着五姐姐被人拉走只得和四姐姐蹲在角落偷哭,那日李氏哄骗姐弟二人绕远路去买东西,恰巧四姐忘带银两,带着弟弟回家时却见五妹被强行带走。
李念都知道,她也知道有一天自己也逃不过被卖掉的命途,可她又能如何,弟弟还小,然而既不能供养为何要多多生育,李念不懂,她那日被狠狠的鞭打,因为她让弟弟看到了残酷的现实。
李不弃知道但却也不敢多问,他只能装作什么也没发生的样子,他知道父母偏爱自己,但是他的姐姐们也是亲人,为什么不能一视同仁,他想不明白,但他也好怕有一天会离开姐姐。但是李念告诉他,他叫不弃,是不会被抛弃的,他因这句话安心了好些年,但最终还是被抛弃了,他敬爱的师尊连再多看他一眼都不愿意。
宋肃清还记得李不弃那澄澈清透的眼眸,每日他在舍中打坐,李不弃总会静静地守在一旁,偶尔他偏头一看,那双眼睛就瞧着他,那么干净清明。
思绪已受波动宋肃青再难静心,他起身走出门外,玉指捏决唤起琼英飘摇而去。
***
三白回到住所,一只青鸟安静地立在灯台顶角,小青鸟见三白已回忙扇起羽翅腾在三白眼前。
三白一头倒在床上,抬手挥去空中浮现的青字,望着房梁道:“那《化尾》一书所含甚广,只看得前两章就让人稀里糊涂的,那另外两尾未能化出也没什么大碍,何必苦费心肠。”
说罢三白又腾起身,一脸难受,回府无望。
珧珏只让三白潜心修习,至于何时重返仙府并未言明,或许要在凡间待上一两年也未必。
三白越想越气,他几百年来似乎一直都拖欠着珧珏,尽管又好几次他都觉着能还清所欠情义,但马上又是珧珏帮他善后,此次下到凡尘又岂不是他造的因果?
若前世好生熬过那几十年,如今也不必为长留凡尘而苦恼。他不是胸怀大志的仙,也不为仙丹机缘烦忧,他无知无畏地存留世间好几百年,常常一醉睡过天日,他只想着和珧珏清闲地在仙界过活。但是,珧珏呢,珧珏的追求是什么?珧珏知道三白的所有,但三白却并不大了解珧珏。
现在三白脑中忽然顿生清明,珧珏有他自己的生活,往日里他二人与花下同眠,每次皆是珧珏先苏醒离开,他一日无事可肆意挥霍漫长的岁月,可珧珏不一样,他不能奢望珧珏同他一般不知光阴珍贵,即使是仙也有陨落的一天。
仰山的梨花迷醉了三白,而仰山仙道不经意的一瞥让他认为凡间都是悲苦,昔日珧珏同他说起人间,期间说得什么三白也不曾细听,只记得那时珧珏端起酒杯笑着轻摇了两下,一饮而尽。
或许人间并非尽是悲苦,三白心想就算有什么,等回府那日找个法子将前尘记忆一销,那也根本不用心累受苦,总之他仙命无期,在这苍山浪费几年也无妨,这对他而言其实也就琼碧一醉。
想罢三白当即悬空书文寄于珧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