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十上 ...
-
洪武三十五年七月初一,皇帝在南郊告祭天地。他的祝文如下:“嗣天子臣棣,敢昭告于昊天上帝、 厚土皇地祇:昔我皇考太*祖高皇帝,当元季之乱,平定群雄,受天明命,奄有天下,海内又安,三十余年。允炆嗣登大位,崇信奸回,委政近侍,改更祖宪,戕害诸王,祸机之发,将及于臣,臣不得已举兵,清君侧之恶,以为万姓请命,允炆自弃于天,阖宫自焚。臣荷天地眷佑,身命获全,军民稍安,宗王大臣推臣以长,臣不敢辞,于六月十七日即皇帝位。谨用今日敬率臣僚,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恭祀于大祀殿,备兹燎瘗,皇考太*祖高皇帝配神。臣首膺重器,不遑自宁,简在帝心,永惟相佑。”
祭祀完毕,皇帝驾临奉天殿。下诏说:“过去我皇考太*祖高皇帝,龙飞淮甸、汛扫区宇、东抵虞渊、西踰昆仑、南跨南交、北际瀚海、仁风义声、震荡六合、曶爽阍昧、咸际光明,三十年间,九州安宁,他去世之日,万方叹息哀悼。他建立的辉煌功业,堪比商汤和周武王,他的恩德和仁慈广为流传。少主继位的时候年龄幼小,心思不正,崇信奸邪,更改成宪,戕害诸王,放逐罢免师保,把政事交给宦官,淫佚无度,上天大变也不畏惧,发生地震也不害怕,灾害接二连三地发生却掩饰自己的罪过,蝗虫多到能遮天蔽日也不改变自己的德行。当时祸机四发,将要危及到我,我是高皇帝的嫡生儿子,祖有明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王得兴兵讨之。’我遵守规章,举兵以清君侧的罪恶,这是出于不得已。即使我不举兵,天下也会有人指责他们的罪过。少主竟然不反躬自责,肆意抗拒。在天地、祖宗之灵的保佑下,我战必胜攻必克,在坝上捣毁他们,在白沟歼灭他们,在沧州攻破他们,在藁城击溃他们,在夹河与他们鏖战,在灵上辗压他们,六战之后他们已无反手之力。我于是驻师京郊,索要奸邪,希望像周公辅佐成王那样辅佐少主。但少主不明白我的一片苦心,竟然阖宫自焚,自绝于宗社,他这种行为真是天地所不庇,鬼神所不容。事情已不可挽回,我于是整师入京,秋毫无犯,诸王大臣说我是太*祖嫡子,顺天应人,帝位不可以长时间虚置,神器不可以一日无主,他们上书劝进,我再三拒绝都没成功,最后顺应舆论,在六月十七日即皇帝位,所有进行政务,一并实行:
一,今年仍纪为洪武三十五年,明年改为永乐元年。一,建文以来,凡是更改祖宗成法的,一律恢复旧制,诉讼一依大明律判罪。一,自洪武三十五年七月初一日黎明之前,除犯有谋反大逆、谋杀祖父母、父母、妻妾杀夫、奴婢杀本使、故意杀人、蛊毒、魇魅、毒药杀人和被提名奸恶不赦之外的罪犯,不管是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无论罪行大小,全都赦免,如果有人敢以赦免前的事告发,按照这个罪名来治罪。一,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以后,周、齐、湘、代、岷五府被诬陷时,被连累获罪的文武官员军民等人,官复原职,如果已经死亡,是文官的就优待免除他们家,是差役武官的就子孙承袭官职,充军的平民就恢复原籍,被发配到边远地区的民军就让他们返回原卫,为奴的就立即释放回家,充公的田产按照原数奉还。一,每年从事煎盐、买马、当站及囚充、递运、水夫、皂隶、膳夫数人,一起赦免,各自释放回家。一,建文年间上书陈言,有冒犯之词的,全部不论出处,按照榜文条例,全部销毁。一,怀才抱德的山林隐士,有关部门按照礼仪寻访,敦促他进京,根据他的才能任用,那些有志向现在闲逸不想出任的,报上他们的姓名来。一,鳏寡孤独,有关部门依照规定救济,不要让他们失去住所。七十岁以上的百姓及重度残疾人,允许命令一丁赡养;有饥寒不能养活自己的人由官府救济。一,山东、北平、河南府州县人民中有被战争影响不能耕种的,一并免除三年差税;没被战争影响到的与直隶凤阳、淮安、徐州、滁州、扬州一起,今年秋夏税粮全部免除。其余直隶府州、山西、陕西、浙江、福建、江西、湖广、两广、四川、云南,免除一半。其中有洪武三十五年七月初一日以前拖欠的一切钱粮、盐课、段匹、木植、芦柴等项以及军民所养马、牛、羊等没有繁殖就死亡的,禁止追究陪偿;弓兵不备办芦柴的,优免二年。一,河南、山东、北平、淮南、淮北流民百姓,各回原籍恢复生产,应该置办的种子牛具由官府提供。一,北方学校依旧开设,不要致使学业废弛。一,建文帝任命并升调的文武官员仍依原职不动,军官中有升职务的不止终于本人,子孙仍继承原职。一,各地方新收的勇士、壮士,全部释放为民,各自安居乐业,所设卫分及军民指挥司,全部革除;指挥、千户、百户、卫所镇抚有从民间和舍人中选用的,也都罢官放还。一,凡诸类人匠,除轮到正当班外,其余全部聚集起来各自放回,剩下的依次轮班。一,各地方有造军器、军装、船只的,一切不紧急的事务,全部停止。今后有关部门除非是奉上级明文,不得擅自向老百姓征收一丝一毫的物品。一,从洪武三十五年七月初一日以前,军官因为战事充军和罢官闲置的,赦免他们的军役,恢复他们的原职,已经死亡的由子孙继承;总小旗革役充军的各自恢复原役。一,北平卫分官旗军有一人因公差或被拘禁不得已赴京的,都免了他的罪。一,各处守城官兵中有从其他卫所调到并被征进的,以及出现在其他地方的漫散军士,各自回到原来的卫所,本地官员不许扣留刁难阻挡;遵照差遣守城的文武官员和朝廷官员等人,诏书到达之日,都各自回京。一,凡是被官军掳掠的男女人口,由官府赎回。一,递年逃军和被征进的躲藏在山林中的漫散军士,从诏书到达的日子开始计算,限一个月内去官府自首,首告无罪,所在官司发回原卫所服役。一,荒废土地,除有人租种纳粮外,其余无人租种的荒田,有关部门调查清楚,开除税粮,以免包荒损民。一,城市乡村,凡有骸骨,有关部门就地收殓埋葬。一,天下各都司卫所官军,都是受太*祖高皇帝养育之恩的人,他们被奸臣胁迫,调遣抵抗,冲锋上阵,情有可缘,现在都回到原来的卫所,其中有阵亡、伤故、失陷、病死的,官位由他的子孙继承,旗军每户赏钞五锭,家里如果没有壮丁补充劳役,遗下孤寡,有关部门好好照顾,想依靠亲人或者回乡的,都可以。有男童的发给粮食并记录,长大后服役。一,沿海军民人等,近年来,往往私自下番与外国交往,今后不许,有关部门依照洪武条例禁治。一,奉天征讨将士,数年以来,跟随我披坚执锐,栉风沐雨,忠勇奋发,屡战屡胜,翊辅武功,非常辛劳,这些全在我心中,应该尽快论功升赏,以酬前劳。呜呼!文帝入汉,还发扬节俭之风;周武王继承皇位,愿推广至仁的风化。布告天下,请体谅我的心意。”
皇上写信告诉世子高炽说:“我在五月渡过淮河,六月十三日渡过长江到达京城,秋毫无犯,市场营业照常。建文君阖宫自焚,诸王大臣齐声劝进,我再三拒绝,而大家心志更加坚定,就在十七日,他们置办宝玺法驾,从正阳门进入,我即皇帝位,诏告天下。我每天与诸王兄弟在一起,这才知道建文帝的一些过错。他生长于富贵之中,不知道太*祖皇帝创业的艰难,肆情纵欲,又被奸臣愚弄侮辱,戗害骨肉,昏悖如此,怎么能久居帝位?然而我之所以起兵,原本是为了诛锄奸恶,肃清朝廷,希望他能醒悟,改过自新,哪想到他会自杀?这可是天地宗社之灵所不容啊。我想到和你已经离别很久,担心你日夜想念,特意派遣海寿报信给你。我即位以来,谨遵皇考成宪,不敢有一毫私用,你还要努力。一切都要恭敬谨慎不要懈怠。何况现在天下刚刚安定,正应当居安思危。古人有言:‘敬胜怠者吉。’你要深深地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癸未,修周、齐二王府宫殿。二王在建文时期被废黜之后,宫殿荒芜有所损毁,所以命令有关部门修缮。
命令礼部:凡是朝廷内外各部门恢复旧制的,都铸印赐予。
升湖广行都司都指挥同知薛鹏为河南都指挥使,都指挥佥事徐义为都指挥同知,镇守兖州,各赐钞百锭。
升福建都指挥使郑祥为右军都督佥事。
召前北平按察使陈瑛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陈瑛,建文年间因藩邸事获罪被贬谪至广西,所以召用他。
赐天地坛奏礼官陈希道、赞祝官杨显宗钞各十锭。
甲申,享太庙。
吏部说:“建文年间改旧官制,如六部尚书旧制中是正二品,升正一品,又增设侍中二员,正二品,所属诸司,旧制中有清吏二字,都除去;户、刑二部属旧十二司改为四司;工部增设照磨所;兵部旧制中设典牧所,户部设赃罚库,全革除掉。都察院改为御史府,旧制中设十二道,改为左、右两院御史,止设二十八员;通政使司改为通政寺,旧制中设通政使左右通政、左右参议,改为卿、少卿、丞。翰林院官在旧制中设学士及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其中侍读、侍讲、五经博士、典籍、侍书、侍诏为属官,修撰、编修、检讨为史官,孔目为首领官。旧制中书舍人在内府,另有印信,在翰林院不是统属,建文在翰林院增设正官学士承旨一员,在学士之上,又改侍读学士、侍讲学士都为文学博士。设立文翰、文史二馆,文翰馆有侍读、侍讲、侍书、五经博士、典籍、侍诏,其中侍书升正七品;文史馆有修撰、编修、检讨,改孔目为典簿,创置典簿厅条记,革除中书舍人,改为侍书,隶属翰林院。又增设文渊阁待诏以及拾遗、补阙,增设五军断事、五军制禄仓,罢除大理寺左右寺寺正、寺副,增置本寺首领官典簿及太常寺赞礼郎二员、太祝一员,光禄寺少卿从五品升四品,寺丞从过去的六品升五品。又增设监事及司圃所,改司牲司为孳牲所,升其品级。太仆寺寺丞从过去的六品升五品,又改了它的首领官职名称,而提升其品级,又增设录事和典厩、典牧二署、骕騻等十八群,滁阳等八牧、监龙山等九十二群官。鸿胪寺少卿从原来的五品升正五品,寺丞从原来的六品升正六品,又改了它的首领官职名称,也提升了品级。革除司仪、司宾二署而升其鸣赞、序班品级。行人司在旧制中另有衙门印信,在鸿胪寺不是统属,革除行人司,以行人隶属鸿胪寺。升国子监丞为堂上官,罢除学正、学录,增设钦天监五官监候,增设选士院及应天府知候所。改五城兵马司指挥、副指挥为兵马、副兵马。升各卫经历品级,又增设知事,增设旗手等四十四卫武学及设置锦衣卫带管,优给武学所教授。增设各王府宾辅、伴讲、伴书。各布政司布政使从原来的从二品升正二品,参政从原来的从三品升正三品,参议从原来的从四品升正四品。改各地方提刑按察司为肃政按察司。凡中外大小衙门有创革升降、官员人数有增减的,及所更改的文武散官,一起按旧制恢复。”
皇上说:“与军民利害密切相关的,可以根据时势增减。既然与军民利害无关,用得着更改吗?况且前人创立制度都有深意,到现在施行已久而且没有弊端,擅自更改做什么?这是他败亡的原因,全部速速改复旧制。”
夜,有二星如鸡子大:其一赤色有尾,出紫微西藩外,西北行入文昌;其一赤色有光,出西北云中,西北行至云中。
乙酉,皇上对刑部官员说:“朕清除内难,犯罪的人已经伏诛,无罪的人各安本职。但内外军民多次逮捕无辜的人,希望得到赏赐。这种恶不可被助长,告诉他们赶快停止,违者抵罪。”
设靖江王府咨议所,置咨议一员、记室一员,全是从七品,其中属官奉祠、典膳各一员,都为正九品,典仪一员,从九品。
命令右军都督佥事郑祥充统兵官,镇守云南,云南都指挥使卢旺担任左副统兵,都指挥佥事欧庆担任右副统兵。遇有军务,相机调遣。等到边境安宁的时候,郑祥留守并掌管云南都司事务,卢旺、欧庆各就本职。
命令都指挥使何清前往浙江都司苏州等卫整肃兵备,安抚人民。
恢复翰林院侍书黄淮、芮善、刘彦铭、邹进、吴均、唐怒、王遂、吴胜、鲍麟为中书舍人。
命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董伦退休。董伦,宛平人,端厚质实,志存利人。洪武年间,为右春坊大学士、河南布政司参政,受牵连获罪被贬去云南。建文年间被召回,官职是侍郎兼学士,礼遇甚厚。董伦忠厚老成,多次恳切劝说建文与亲人和睦相处,不听。到现在,年龄已八十多岁。皇上命令退休,出京几天后去世。
大理寺言:“本寺原设左、右二寺,其中左寺评事四人,审录在京城军民衙门及直隶卫所、府、州、县刑名;右寺评事八员,审录在外十二布政司都司卫所、府、州、县刑名。后因二寺所设评事多寡不等,所管理的事务繁简不均,将二寺评事均分六人,依刑部、都察院十二司道各带管,直属地方审查。现在吏部仍然按照旧制登录在事,劳逸不均。”皇上命令曹国公李景隆、兵部尚书茹瑺等人讨论此事。李景隆等人上奏认为均设评事繁简适宜,皇上听从了。
夜,有二星如鸡子大:其一青白色有光,出帝星旁,东北行入紫微西蕃内;其一赤色,尾迹有光,出八榖,东行入五车。
丙戌,为已故湘王改谥号为献,妃吴氏为献妃,派遣官员拿着谧册及宝,在荆州坟园祭祀。湘王名讳柏,太*祖高皇帝第十一个儿子,母亲是顺妃胡氏,豫章侯胡美之女。湘王明敏好学,博闻强识,文章写的好,尤其擅长道家学问,自称紫虗子。建文年间,有人告发他府中有隐秘之事,湘王害怕,阖宫自焚。湘王年龄有二十八,妃,江阴侯吴高之女。当时给湘王的谥号是戾。到这时,皇帝怜悯他无辜,下诏改为现在的谧号,而且亲自撰写碑文。
升翰林院侍讲王景为本院学士,提升吴府审理副杨士奇为编脩。
丁亥,升给事中黄耕为吏科左给事中,朱纮为右给事中,徐奇为户科左给事中,李时为右给事中,欧阳以恭为礼科左给事中,仝希颜为右给事中,郑遂为兵科左给事中,舒孟名为右给事中,周璟为刑科左给事中,吴让为右给事中,段子勤为工科左给事中,王哲为右给事中。重设都察院十二道,以御史杨得安任江西道,朱懋广东道,王煜湖广道,刘从政浙江道,李乐陕西道,俞士吉广西道,张寿四川道,李贞、刘履节山西道,罗贯、徐新福建道,李祥河南道,王振北平道,康郁山东道。
礼部言:“建文年间,改天地坛祠祭署为南郊祠祭署,山川坛籍田祠祭署为籍田祠祭署,泗州祠祭署为泗宾祠祭署,宿州祠祭署为新丰祠祭署,又设钟山祠祭署,非旧制。”皇上命令泗州宿州山川坛籍田祠祭署仍恢复为旧制,天地坛祠祭署定为郊坛祠祭署,钟山祠祭署不可撤消。
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有尾,光烛地,出天市西垣外,西南行入心宿。
戊子,祭太社、太稷,分别派遣官员祭祀旗纛之神、汉秣陵尉蒋忠烈之神及中山武宁王、岐阳武靖王。
夜,月入氐宿,有星如鸡子大,赤色,尾迹有光,出宗星,南行入天市东垣。
乙丑,赐给周王朱橚钞二万一千锭。
楚王朱桢来朝。
庚寅,赐给周王朱橚生日礼物:冠一、通天犀带一、彩币三十疋、金香炉合各一、玉观音金铜佛各一、钞八千锭、马四匹、羊十、羫酒百瓶。
升鸿胪寺鸣赞严朝贵为本寺右寺丞,改右寺丞樊敬为左寺丞。
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光烛地,出天苑,东北行至近浊。
辛卯,派遣江阴侯吴高祭祀开平忠武王,神乐观提点周原初祭祀北极真武之神,后军都督陈旭祭祀汉寿亭侯之神,礼部员外郎宋礼祭祀都城隍之神。
册封宁河武顺王邓愈之女为齐王榑妃。
提升儒士曾日章为翰林院侍读,升国子助教邹缉为侍讲,改任给事中金幼孜、王洪及桐城县知县胡俨一起为检讨。
壬辰,写信召见代王朱桂。
司礼监请求依照旧制铸造出入精微印,从之。
癸巳,改封懿文皇太子第二子吴王朱允熥为广泽王,居福建漳州府;第三子衡王朱允熞为怀恩王,居江西建昌府;第四子徐王朱允熙为敷惠王,随母吕氏居懿文陵园。都在正确的日子出发。
因为滁州知州房吉首先到军门拜见,泰州知州田庆合谋效仿归顺,江都县知县张本率领全城归降,全部升为扬州府知府。吏部大臣说:“现在扬州已经有知府谭友德。”皇上命令姑且一同治理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