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应许之声(二) ...
-
青阳和丁朔感到一阵晕眩,然后是脚踩在实地上的触感。
眼前一片茫茫的白雾,抬头不见月光,裸露在外的肌肤被打湿。
丁朔感到一直抓着他的手松开了,身旁传来了低低的吟咒。接住,一道白光从旁边飞出,漂浮在半空中,照亮了眼前的一片区域。
青阳借着纸符发出的光亮打量着他们所处的环境。周围是深深沉沉的雾色,阻碍了光线的穿透。两人站在一条小道上,旁边是高高的黝黑的林木。这里安静极了,除了微风吹动叶片持续的娑娑声,耳边连一丝蝉鸣鸟叫也没有。
引路的小雀在青阳和丁朔面前盘旋着,啾啾的叫了几声,然后一头栽下,丁朔忙用手接住。宽大的掌心里,原先活泼柔软的小雀已成了一件死物。
“祁氏术法,转死为生,转生为死。”丁朔抚摸着雀雕的翅膀刻纹,环视着身边遮掩月光的大片迷雾,“话说祈小姐这是把我带到哪来了。”丁朔轻笑一声,“不会是真的要伙同我私奔吧?祁氏世家大户,我一介布衣可得罪不起。”
这里是何处,青阳也无法把握。祁氏有一门玄奥的秘法,名唤八方之术,以水中月为镜,以某地的独有之物为引,再施以手势口诀,便可形随意转,到达任何你想要去的地方。
青阳以相传的涂山族的水牛角为引,施八方之术,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看能否寻到有关涂山族的更多消息。毕竟八方之术虽然精妙非常,却无法去往一个不存于当世的地方。青阳打量这弥漫的不详雾气,一时拿不准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青阳脑中的想法来来去去,面上却没有显露分毫。拉上丁朔是一时兴起,也是为了借他的气运增加自己成功的胜算。
“被一个不相识的人贸然拉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你倒是显得很从容冷静。”青阳往前走了几步,“不过,我也不知道这是哪里。”算是回答了丁朔的问题。至于他信还是不信,则与青阳无关。
然后她感到自己的手被拉住了。“既然小姐也不知道这是哪里,我想我们还是不要分开比较好。”
丁朔拉住她的动作并不轻浮,只是阻止她继续前行。青阳想起这人口头上喜爱戏谑调笑,但即使是化作女子同行的两日,他也没有过什么逾越的举动。
虽然面庞里含着习惯的笑意,但丁朔的语气平和诚恳,令人不自觉信服。
丁朔说的没错,两个人确实要比一个人行动安全的多,互相也能有个照应,不过青阳从始至终都没打算抛下丁朔。她瞧着面前目光专注的英俊男人,眼前的这个人,是她的后路。
“你说的对。”青阳抽回了她的手。
两人顺着脚下的羊肠小径往雾气深处走去,纸符在湿雾中消耗的很快,青阳扔出一张又一张的光照符探路。身边的男人走在青阳的左侧,似乎并没有要帮忙的打算。
约莫走了半个时辰后,青阳察觉到,光照符的照明范围变大了,视野也比之前看的更远了。这说明,雾气正在慢慢的消褪。
果然,又走了一段时间,雾气稀薄的宛若透明的纱纸,四周的景色悄然的恢复原本的面貌。应该是破晓了,周围的树木脱去黝黑的怪状,披上青翠欲滴的深浅不一的绿色。两人的靴子和衣摆都被野草的露水打湿,小径的真面目也出现在两人面前,细细的通往前方山谷的深处。
难得一见的清晨的美景,清新的山谷的空气更是让人精神一振,但行路的两人并没有因此降下警惕。
“你不觉得,这林子里安静的有些出奇吗?”丁朔轻声道。
除了两人步履摩搓的声响外,整个山谷安静的如同一座坟场。
破晓的天光下,青阳留意到小道泥泞里的一抹白色。她弯腰捡出,发现是经常出现在坟地的纸钱。举目望去,小道两旁的野草泥土中是星星点点的白色。
丁朔捡起一枚白色纸钱,戏谑道,“你到底作的什么法,该不会是领我到阴曹地府里来了吧。”
有可能。她施法去往的地方是涂山,而涂山族人,早已在三百年前就魂入地府了吧。
一丝如泣如诉的哀唱声忽然幽幽的从远处传了过来,唱调凄绝哀婉,阴气森森。乍然在这寂静的林中响起,把两人都惊了一惊。
是人是鬼?丁朔一时拿不准要不要靠近。再一看,青阳已经往声音传来的方向去了。
离的近了,那哀唱声也愈发清楚。丁朔放下心来,听出来那是出殡时吹奏的挽歌,前方想必是有人在吹打着往山上送葬。嘈杂的脚步声和衣服摩擦的声音也被风送了过来。
那是一列长长的送葬队,送葬的人都穿着白衣,头系白绳,当中抬着一口棺材,棺材旁白幡飘动,铜形的纸钱撒向天空。
见到突然出现在山野中的青阳和丁朔两人,送葬的脚步一瞬间停了下来,吹奏的乐声截然而止,像是晨啼的公鸡突然被掐住了喉咙。
若是叫青阳用一个恰当的比喻来形容对面这些村民的表情,那就宛若是地球人乍然见到了外星居民般。
虽然丁朔和青阳被村民们的表情弄的摸不着头脑,但在这个奇怪的地方走了这么久的路,终于见到了熟悉的活人,好似是看到了沙漠中的绿洲。丁朔立时扬起一个容易获取好感的笑容,走近队伍中领头的一位老者。
“这位老丈,打扰了。我们兄妹二人误入此地,好几个时辰都没寻到出路,请教老丈这里是什么地方。”
青阳看见被询问的那位老丈堆满褶皱的浑浊双眼费力的睁开,眼神一刻不停的在丁朔和青阳身上扫来扫去,干枯的嘴不停的翕张,吐出含混不清的话。
丁朔只好把他的问题重新问了一遍。
“我活了七十年,还是第一次见到生人!”
丁朔终于听清了那老丈的话,后背窜起了一股寒气。不知道什么时候,送葬的村民已经将他和青阳团团围住了,一边神色诡异的打量两人一边窃窃私语。抬着的棺材、飘荡的白幡还有低低的私语声,一种瘆人的不安感从丁朔心中猛然升起。青阳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的背后。
那老丈看出了两人的紧张和戒备,哈哈的大笑起来,一下子扫清了这种紧张的氛围。
“两位小友,你们别害怕,我们没有恶意,只是太久没见到外来人了。你们都散开,别把年轻人吓着了。”老丈挥手让围着两人的村民散开。接着把视线转向丁朔,声音里透着老人的慈祥和温和,”这位小友,你们是怎么进来的啊?”
丁朔把事先想好的说辞一五一十说给了老人,说是兄妹两采药为生,昨天在林中采药被一只野猪追赶,慌不择路的跑进林子里在树上睡了一晚,醒来后却发现迷路了。
老丈沉吟了一会儿。围住的人散开,青阳这才看清棺材不止一口,而是抬着三口棺材。看这情形,似乎是三户人家同时出殡。有三户人家同时有亲人去世,是否有些巧合了?
青阳观察着几位家眷打扮的人面上神情,除了痛失亲人的悲痛之情外,似乎还多了一种疲惫的认命的情绪?说起来,一直没看到有亲人哭丧,至多不过是眼眶红红。
经过一番沉吟后的老丈开口,“我们这里“我们这里已经几百年没有外人进出了,你们竟然能到这儿来,实在是一件新奇事啊。”一边用看到新鲜事物的眼光打量着两人。
“请问老丈这里是哪里呢?”青阳开口问道。
“这里啊,是涂山。”
老丈的话如惊雷般响在了青阳耳边。一旁的丁朔也朝青阳投来讶异的目光。
“涂山,是三百年前消失的那个涂山吗?”青阳追问。
丁朔突然想起自己曾听闻过妫州祁氏有一道唤“八方之术”的秘法,借水月穿梭通道能到达这世上的任何一处。又想起青阳在马车上给他说过的涂山一族的传说。涂山氏竟不是杜撰,而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在涂山一族在三百年前不就葬身火海了吗?如今在两人面前的涂山又作何解释?还有这位祁家长女,行为难测,她如此在意涂山族的事情,是为了什么,想从涂山氏得到什么?
但是,这些又与我有什么干系呢?丁朔的眉头大大的舒展开来。是啊,蜉蝣鲲鹏,皆有所求,又与他丁朔有何干系呢?
青阳的询问让老丈惊讶,“小友你也知道我们涂山族的事?”他还欲再开口时,原本安静抬着的棺材突然响起一声刺耳的抓挠声,接着又是小小的砰撞声,像是有人发力想从内部顶开棺盖。
送葬的人们神色顿时慌张了起来,慌慌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长长的送葬队伍又敲打着继续前进。人们用力的抬着棺材快步往前走,吹奏的挽声盖过了棺材的刺挠声,纸钱撒向天空。谈话的老丈领头开路,对着青阳和丁朔两人说道,往他们来的路走上一公里,会看到一块界石,过了那块界石在走上一公里,就能看到涂山村了。到了村里,去找一个叫涂山奇的男人,是老丈的儿子,他会招待你们的。
青阳从敲锣打鼓的送葬队伍上收回目光,转向一旁的丁朔。她已经准备好了接受丁朔的疑问,却没想到他一字不提的乖乖按老丈所指的方向行路。
“你没有什么想问的吗?”青阳忍不住道。
“我确实有一个疑问,”丁朔在青阳的目光下曼声道,“送嫁的第一美人半路出逃,随行的还有一位英俊潇洒的男伴,这到底是一桩流传千古的佳话呢,还是一桩坏人名声的丑闻呢?”
“也有可能既不是佳话,也不是丑闻,而是一步偶然的行差踏错罢了。”
好奇心往往害死猫,让它贸然闯进了新娘的花轿中。
果然如那老丈所说,走了约莫一公里后,就看到了一块埋在土里的界石,界石上刻着的“塗山”二字被风雨打的斑驳模糊。
一年前,青阳从家中的藏书阁中偶然读到涂山氏的事,了解到涂山族的灭族之祸,但灭族的原因却是只字未写。一年来青阳遍阅群书,走访各地搜集各处县志与传说,想找出涂山氏灭族原因,却毫无所获,有关涂山氏的记载也是寥寥无几。越是寻找不到答案,青阳心中越是生疑。后来她终于寻访到一位老者,从这位老者的口中得知了一些信息。
故事是这位老者的曾祖父口中流传下来的。他曾祖父出生在西南的东平郡吴熹县的一个偏远山村里,往山村西边走上半日,会看到一大片无尽的连绵起伏的高耸山脉,而山脚的草丛和乱石下,藏着潮湿的吞食一切活物的黑色沼泽。
村里的孩子禁止到那片沼泽地玩耍,一是危险,二是传言说群山深处是仙人的居所,不能让孩子打扰仙人清净。
仙人心善,每年会下山一次到村庄里来为人治病。仙人善用草药,熟通药理,往往能起死回生。有一回,老者六岁的曾祖父得了天花,仙人来的时候已经断气。曾曾祖父祖母苦苦哀求,仙人动了恻隐之心施法救治,竟然硬生生将断了气的曾祖父救活了过来。村中的人更加笃定这是仙人仙术了。
曾祖父修养了几天后身体完全康复了,他对救了自己的仙人好奇非常,偷偷跑到了十几里外的沼泽地,想要再见一见仙人。等他到了地方,却远远的看到有数道雷火从天上降下,落入了连绵起伏的云雾深处,远处的山壑起了熊熊火光,浓烟滚滚直冒天际,那个孩子吓呆了,他似乎还听到了细微的不绝如缕的惨叫声。
村里的人也看到了天火从天而降,焚烧大山的浓烟冲天而起。直到三日后,大雨天降,扑灭山火。后来,仙人绝迹。村里的人都说是仙人违背了仙规,救了已不属于阳世的孩子,才导致了天罚。村里的人对仙人怀有愧疚,也就渐渐的沉默了,仙人的事迹也不再流传。
青阳结合这位老者的话和自己多年搜集的资料,她推断出这位老者口中的仙人十有八九就是当年的涂山族人。涂山族人不爱与外人来往,又喜爱自然山川,因此所居之处往往是远离人烟的山峦叠嶂之处。况且涂山族人习得天地之音,能与草木鸟兽沟通,自然也是深通药理,医术了得,治病救人往往不再话下。
青阳也问过那老者,他的曾祖父有没有在沼泽地上看到过水牛的身影,可惜年代久远,故事早就模糊了。
只是能起死回生,把已经断气的人救回来,这当然是仙人手段。但青阳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仙人,只有能人异士。到底是涂山族人有了起死回生的手段,还是这只是对仙人夸大的杜撰?如果是前者,那么一切都说的通了,涂山族人篡改天命,偷换生死,违背天行,因此触怒天地,降下天谴,招致灭族之灾。那涂山族人所施行的起死回生的手段又是什么呢?
点点炊烟的山谷出现在青阳眼前,翠绿的山坳低处坐落着几十户人家,柴犬和母鸡在篱笆四周走动,孩子在房舍间追逐打闹,长长的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
消失了三百年的涂山族就这样出现在了青阳的面前,而在三百年前被埋葬的涂山族的秘密,就隐藏在这山谷里。青阳苦寻了这么久,直到来到这里,才终于有了一种接近答案的感觉。她脚步轻快的往山下村口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