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雾水来历 ...
-
已是秋冬交际,万物凋零,雾水山仍鲜花争艳。
群山环伺,薄薄的水雾缭绕其间,风过,万叶千声,如聆圣音。
“这究竟是人间?还是仙境?”
青衣女子坐在溪岸,望着远处的景致发呆。
“师姐?师姐?师姐你在哪儿?”
远方传来清脆的呼唤声,主峰玲珑玉阶也随之叮叮作响,悦耳动听。
但见一红衣女子长眉微蹙,从雾竹高处拾阶而下,四处张望,好似在寻一人。
等她下了穿云玉阶,向不远处的小溪望去时,蹙拢的长眉不禁舒展,气愤地向小溪跑去。
“师姐,原来你躲这儿来了,害我好找!”
红衣女子喘口气,拍了拍溪岸望山发呆的青衣女子,声音响彻溪涧。
青衣女子却恍若未闻,仍只望山发呆。
“师姐?”
红衣女子伸手在青衣女子眼前乱晃,心中不住疑惑。
师姐怎么了,平时可不走神的啊?
看着青衣女子呆呆的模样,红衣女子跺脚:“师姐,你魂儿丢啦?”
青衣女子仍不回应。
红衣女子叉腰,两眼微眯,灵机一动。
有了!
纤细手指使劲扯着青衣女子耳垂,她低头冲青衣女子耳里喊道:“哎呀!不好啦!掌门师伯来啦!”
青衣女子吓得跳至一旁,回过神来怒瞪作恶之人:“凌纱,想谋害你师姐啊!”
红衣女子一脸得逞笑容:“呵呵,谁叫我满山寻你你都不应我的。”
青衣女子痛苦的捂住耳朵,无奈道:“那你也不能冲我那么大声喊嘛,你师姐我会聋的。”
“哦,我忘了,下次会注意的。”
红衣女子摆摆手,贼笑着露出两颗亮闪的虎牙。
青衣女子一翻白眼,有没有搞错,这也可以忘的?
“对了,师姐你刚想什么呢?对山发那么久的呆?”红衣女子疑惑问道。
青衣女子道:“我在想啊,雾水山会不会是离传说中仙境最近的地方呢?”
远处主峰高峻挺拔,环山的雾气为本就秀奇的山巅蒙上了一层更为神秘的面纱。
青衣女子抬头仰望,明亮的大眼此刻似乎也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水雾。
红衣女子嗤笑一声,道:“师姐,你都在胡思乱想些什么啊,雾水山是不是靠近那传说中的仙境我不知道,但它一定是这世间最美的一处所在,知道这一点就好啦!”
略微一顿,她犹豫着说道:“再者,这世上真的有仙界吗?自古以来又有谁亲眼见过?”
青衣女子不禁泄气,长叹一声:“或许,真的没有吧。”转而继续望着山顶,眼里的雾气更加浓重。
“哎呀,好了师姐,与其在这儿想些有的没的,倒不如一起去捉弄二师兄呢!!”
红衣女子拖拽着青衣女子袖摆,不许她再胡思乱想。
青衣女子心里无奈,低头微瞪红衣女子,食指轻点她额头道:“你啊,尽爱欺负二师兄。”
“唔,那还不是师姐你调教有方吗?”
红衣女子不在意地摸摸额,贼兮兮回怼。
青衣女子恼火,“好啊你!竟敢拐着弯儿来嘲笑师姐,没大没小的,看我不修理你!”
她伸手欲抓红衣女子,怎料刚在跟前的人转瞬便不见了踪影。
放眼四处张望,原来那红衣女子早就逃到玉阶之上、雾竹深处,她连忙追上去,眨眼就抓住了那抹红影,一时间求饶声、嬉笑声荡漾山间。
“哎,师姐,饶命,下次再也不敢啦!”
“下次?你还有下次?”
二人就这样嬉笑打闹着上了主峰,至玲珑殿时不幸撞着一灰袍白发老人,忙躬腰行礼。
“拜见师父!”
“参见掌门师伯!”
异口同声。
“免了。”
白发老人扶须含笑,继而望向青衣女子:“慕宁,近日可有好好习剑,为师所传剑谱心诀练至几重?”
青衣女子闻言面色一红,犹豫道:“回、回师父,弟子近来......未曾习剑谱心诀。”
话一说完她羞愧的低下头。
白发老人略略蹙眉。
红衣女子见此赶紧解释道:“掌门师伯,师姐近来病了一场,身体很虚弱,所以未曾习练剑术。凌纱可以作证,师姐并非是因偷懒而不加练习的!”
听了红衣女子一番解释,白发老人上前替青衣女子诊脉,片刻神色稍缓。
“看来是师父大意了,慕宁,得病为何不告知为师?”
“原本无甚大恙,况且现在也好多了,师父不必为我担心。”青衣女子轻声答道,愈发惭愧。
白发老人明白她是不愿多谈病症,便也只点头道:“那便好,身体为重,修炼不急于一时,你好生调养,以免留下病患。晚时到聆音殿二楼拿些养身聚气的药,早服晚调,虚弱之症自然得解。”
“是,师父。”青衣女子俯身恭敬行礼。
红衣女子见此心内一松,不觉长呼口气。
还好自己解释的快!不然师姐又得闭关修炼三个月了,那谁来陪她玩儿呢?
等等!糟了!差点儿忘记大事!
“掌门师伯,凌纱还有一事禀告。”
红衣女子再次行礼。
“哦,凌纱有何事?”
白发老人扭头。
红衣女子道:“师父请掌门师伯前去贪念阁,说有要事相商。”
白发老人道:“你师父可说是何要事?”
红衣女子摇摇头:“不知,师父只说请掌门师伯赶快前去,此事干系雾水基业。”
说罢,红衣女子蹙紧眉头。
其实她也很好奇是何要事让懒懒散散的师父如此紧张。
“干系雾水基业……”白发老人沉吟,不知想到什么,面上一凝,转头令红衣女子起身道,“我即刻便去,凌纱,你与慕宁习剑去吧。”
两人皆俯身道是,等抬头时白发老人早已不见了踪影。
原来那白发灰袍的老人是雾水山掌门,素有慈目悯怀、白眉鹤颜的逆云天。
某日逆云天携爱禽飞鸣救得姜芸,因着缘分将她带入雾水山收她为徒。
那青衣女子便是姜芸,而那红衣女子名唤月凌纱。
姜芸初入雾水山时因丢失记忆,又是掌门逆云天亲自带回,所以备受门派弟子关照,一年后入雾水派修习基础剑法,并由大弟子吴仇暂为教导。修习一年又因天资卓绝顺理成章被逆云天收归门下,悉心教导。
然门中弟子在拜师前皆须寻查出处,惟掌门弟子来历不明,纵然可怜这位师妹不记人事,大家仍是颇有不满。
众口铄金,面对弟子长老们的诘问,逆云天只得以掌门之位担保姜芸身世清白,悠悠众口这才就此堵住。
不过仍有一些人好奇姜芸因何而失忆,询问她父母是谁祖籍何地。每每问及姜芸便只微笑摇头,不加言语。众人问得多了也觉无趣,便渐渐看淡。
其实,大师兄也曾问过她同样的问题。
犹记那日大师兄吴仇领她去雾水山后山习剑,那时她刚入雾水山,看着那满山雾云,小小的她忍不住感慨一句:“多美啊!”
那时大师兄浅然溢笑,收回长剑,转头也看向那飘渺的云雾,轻言道:“是啊,好美啊!”
“吴仇师兄,你说雾水山为什么要被隐藏在世间啊?”
“这得从两千年前说起。”
吴仇盘膝坐于开满鲜花的草地,仰望云雾之中屹立于雾水山主峰的玲珑殿。
姜芸也随之俯身趴在上面,小手撑着红扑扑的脸蛋望着吴仇,细心聆听。
“雾水一派由来已久,传至逆师伯已是第二十六代,雾水掌门皆是道法高深、武功卓绝之人,因修习本门心法寿命极长。”
“哇!这么说逆掌门岂不是很厉害,而且寿命很长啰。”
“是的,雾水山原本未被隐住,两千年前立派祖师因厌恶尘世丑陋携弟子踏遍千山万水,历尽艰辛,最终寻得一处与世隔绝之地。”
姜芸眨了眨水汪汪的大眼睛:“立派祖师找到的是雾水山吗?”
“嗯,当年祖师寻得与世隔绝之地喜不自禁,当即决定在此修习授徒。因这里山水环绕,一年四季风景如画,花木不凋,且云雾缭绕终年不散,祖师故而取名‘雾水山’,雾水一派也就此而来。”
小小的脑袋越凑越近,一缕发丝调皮的扫着他手背。
吴仇疑惑垂眸,只见小人儿圆溜溜的大眼正全神贯注的盯着他,不禁噗嗤一笑,抬头望山继续讲道:
“雾水山逐渐壮大,各门派开始有意干涉,一时间派内为心术不正的弟子掌控,祖师花费了大量精力清除门派恶瘤,第二年便集众弟子,合力将雾水山五方封印隐匿,雾水山就此消藏于世。虽有外人依旧可以寻到,但终究不再为大多俗世所扰,亦不必搅入门派纷争。
此地本就云雾飘渺,更兼有奇花异卉、珍稀鸟禽,如今又藏在世间,实为人间仙境。到如今,掌门逆师伯又将雾水山剑法心术发扬光大,逆师伯本人又为众派之首,雾水山更成为众人心中向往的圣地。”
姜芸听着听着,觉得有些不对劲:“吴仇师兄,雾水山不是厌恶尘世,讨厌门派纷争吗?逆掌门又怎么会成为众派之首?”
吴仇摇摇头,笑道:“雾水山终归属于尘世,又怎会一概的不管不问?当年祖师一味避世,功法再无长进,他只以为是自己不够潜心,便建悟心院静修数十载,严令弟子不得靠近,门派要事悉数交付大弟子。
祖师如此力求上进,最终功法也未进半分,他苦寻因果,到最后离世方才领悟其中原由——入世中避世,方为上道,不能入世又何谈避世之说?
世间悲欢离合尽皆尝遍才可以懂得人之可贵,才可以体悟到万物生生不息、纳天地灵气的生存法则。祖师悔不当初,因此告诫后辈弟子切记入世之道,不可一味避世不入凡尘,历代掌门也严守此训。”
“哦,原来这样啊。”姜芸一脸恍然,“那逆掌门便是遵着祖师训诫,入世而练啰?”
吴仇又是轻轻一笑,他没有回答姜芸,只伸手摸了摸她头顶:“慕宁,这几日可曾记起什么?”
姜芸思索半晌,随即无奈的摇了摇头。
她的脑袋里一片空白,什么也记不起来。
“吴仇师兄,我什么也想不起来,”姜芸敲了敲自己额头,“我总感觉自己像被什么东西捆住一样,一想过去头就晕得厉害。”
“哦,那没关系,想不起来便不去想了,顺其自然便好,说不定某天就想起来了。”
吴仇笑着安慰,温柔清澈的眼睛里却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真的会想起来吗?
姜芸掀开眼帘,透过玲珑殿门,看那静立的清风树,被雾气笼罩下的清风树是那么的朦胧神秘,看不清也摸不透,一如自己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