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若是以往,四个丫头退出来肯定要凑一块商量下,不过眼下面临四选一上位赛,出了门,冷哼一声,各自散开去寻门路。
      李如兰自然是去寻爹妈商量。芍药自觉得了少爷偏爱,只要抱紧少爷大腿即可,她拿了些碎银子去厨房打点,要给少爷做些点心。杜鹃干娘是李夫人身边陪嫁,这事是夫人拿主意,免不得要把自己攒的那些体几全填进去。梅蕊则是找了自家亲姐——在老爷书房伺候的梅香。
      李艺自命端方君子,明面上的妾是没有的,不过身边的丫头早睡了个遍,梅香最得他心,于是收在书房,随时能解解馋。
      院子里风起云涌,“李驹”不能真由着心意把她们一个个都开除掉,只能随她们内斗去,给李夫人找点事做做而已。
      “李驹”现在想的是两条路:一是退亲,二是让姜家翻身。
      两条路都太难,退亲姜家是不舍得断,李家是不能断。
      让姜家翻身,除非李老太爷死而复生,且愿意去说明真相。要么去解决那位被冒犯的权贵——也就是乐平郡王大姐所嫁的佟家。
      乐平郡王是皇帝唯一的亲侄儿(其他庶兄庶弟的子嗣他早就寻了机会打发出京),按制该袭亲王。可惜他爹脑瓜不好使,曾被人怂恿对付当时还是太子的今上,后来被寻个错处贬了一级,还日日说醉话,让皇帝不痛快。老子糊涂,儿子却是个讨喜的,不仅主动劝了太后不必再生枝节,欢欢喜喜袭的郡王,而且为人没什么大志,打小喜武,只喜欢些江湖轶事,对朝堂一点兴致全无。
      皇帝也好,太子也罢,谁不喜欢这样闲情逸致的亲人。给他些恩宠,既是重亲重情的标榜,又全无后患,且能立个表率,让其他觊觎皇位的人看着点。
      郡王这位姐姐呢,彼时是亲王之长女,且府里没有男丁,心比天高,日常在太后跟前和公主们争强好胜,好显得自己得恩宠。皇后宠妃们心气不顺,难得齐心,吹的同款枕头风,她就被指了已经江河日下的佟家,临出嫁也只混了个没有封邑的空头县主。
      不过总有人另辟蹊径烧冷灶,何况那时老郡王还在,还有太后老人家护着。就有人给佟少爷行了个方便,才被姜太爷瞧出门道,心气不顺爆了料。
      没有封号的这个县主比乐平郡王大了十几岁,他出生时她已经嫁人,且有些传闻,好似郡王不喜她为人刻薄狠辣,并不常来往。虽然郡王不管朝堂事,但若是这点小事,由他出面做个保,应该可以重拿轻放。
      不过,李驹也刚由武将家冯公子提携和郡王搭上线,交情是肯定说不上的。
      李夫人管着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自然逃不过她耳目,立时就送了些银子来给他花用。
      两家无亲无故,冯公子当然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帮他,冯家到处行得通,就是缺银子。
      到了约定那日,“李驹”骑着马出了门,没带小厮,这是乐平郡王的规矩——他特别不喜那种主仆太亲近的人。
      虽有冯公子照顾,乐平郡王对这个贴上来的不知名人物没有太大兴趣,不过因冯公子一句“他有些功夫在身上”,才稍有些兴趣,主动走近问他学武几年,学的哪一派,愿不愿意过过招。
      若论功夫,冯公子这样的人,应该是能好好比上一场的,不过因为家里人叮嘱太多次,他身体本能就放不开。
      乐平郡王便觉无趣,所以这次出手前,还特意提醒:“不必拘束。”
      这个倒不用他说,方笩可不会心疼李家。只是李驹对外是文武双全,功夫勉强算中等,用尽全力,也只撑了十几个回合。
      乐平郡王却很满意,说:“就当如此,比武自要全力以赴才得趣。”
      “李驹”急智,拱手认输,道:“李驹学艺不精,献丑了。”
      乐平郡王最喜欢没有什么心思的人,笑道:“你学武不过五六年,也算不错了,你是哪个府上的,可是有事要求?”
      “李驹”笑道:“不敢不敢,只因家里要给我说亲,前日被对家公子好生收拾了一顿,我听闻郡王功夫了得,又善与人交,就想来见识见识,得些增益。”
      乐平郡王不喜被人夸,不过听前面的内容很有兴趣,问他:“你说亲的是哪家,功夫比你强些吗?”
      “李驹”故作沉痛状,扶额道:“两家原有些交情,不过他家……唉,他家说,说是那小姐比公子还要厉害上几分,我以后……”
      “哈哈哈哈,”乐平郡王看他这样,笑得爽朗,再问,“你就说是哪家吧,我去见识见识。”
      冯公子眼带警告在看他,“李驹”面露难色,犹犹豫豫。
      乐平郡王瞧在眼里,收了笑,板着脸,甩袖道:“无趣!”
      “李驹”连忙道:“是李驹不是,郡王息怒。只是与我说亲这家,最近遭了些事,与郡王……呃,不算什么。姜家……郡王青眼,想来他家会识抬举。郡王何时空闲了,我自领着他来见。只是,他一身的功夫,恐怕……”
      乐平郡王先前还觉得这人不错,现在看他说话颠三倒四,畏畏缩缩,世俗无趣,先前那点喜欢又去了。他不悦道:“我今日便有空,你只管领路,既是有些本事的人,我去见他就是。”
      冯公子刚要上前阻拦,乐平郡王冷眼一扫,他立刻住了嘴,跑去牵马。
      “李驹”就迫(顺)不(理)得(成)已(章)地领着他们去寻姜家现在落脚的小宅子。
      姜枰被他喊出来,虽然心中不悦,但为了妹妹的婚事,强压下脾气问:“你今日来,有何事?”
      “李驹”躬着腰提醒道:“这位是乐平郡王,还不快见礼。”
      姜枰不知其意,皱着眉头思索一瞬,恭恭敬敬朝郡王鞠躬行礼。
      乐平郡王翻身下马,拱手回礼,道:“听闻姜兄拳脚功夫好,特来讨教,还请成全。”
      姜家的事,虽然和乐平郡王也七拐八拐地扯了一点关系,但姜家人从不牵连,又见这位爷并不盛气凌人。所以,姜枰认真再行一礼,回道:“还请郡王见谅,我家需今日离京,不能违令,来日若有机会,枰自当……”
      “等等,谁的令不许你们留京?”
      若是犯了大罪,自有官差押送,乐平郡王还是头一回听说,百姓不能留京这样的处罚。
      姜枰愣了片刻,然后老实回答:“佟大人府上已经催了三回,我们不走便要关牢里去,今日便是最后期限。实是不巧了。”
      乐平郡王低头把玩着腰上挂着的小扇,道:“你家有什么吃的,我留这吃个午饭,歇个晌,咱们再切磋切磋。也让我见识见识,这天子脚下,是谁家那么大的规矩!”
      这是要管闲事的意思了,“李驹”心里欢喜,姜枰愣住。
      冯公子会来事,立刻上前推他,提醒道:“还不快迎进去。”
      “李驹”故作嫌弃道:“郡王莫不如上我家去,他家没什么好物事招待。我头回来,饮的是那粗茶……”
      乐平郡王对他的印象一下从无趣变成了粗鄙,一把拨开他,背着手跟着姜枰进去了。
      冯公子并不进,扬声道:“郡王爷,咱们这突然上门,只怕人家预备不足,不若我去置办些吃食,也省得劳烦姜公子家人。”
      乐平郡王满意,回头道:“所言甚是。”
      说罢,他摘了腰上荷包,一把丢了过去。
      冯公子知他品性,不敢不用他的钱,抓着钱袋匆匆去了。
      “李驹”则很“没眼色”地大爷样进了院子,翻凳子坐下。
      乐平郡王反倒有礼地朝院里做活的姜父先做个揖,道一声“世叔,打扰了”。
      这两厢对比,姜父心里暗叹,起身抬手略作回礼,又对姜枰说:“难得有朋友来相送,你去打些酒菜来,好生招待。”
      他转头又对乐平郡王道:“家下贫寒,委屈公子了,还请自在些,不必拘束。”
      说罢,他拿起地上的木凳,回了房,不再出来。
      这自然不是几进的大宅子,就一个小小的院子并几间房,姜家祖母一个屋,男丁是姜父带着挤一个炕,女儿家则由婶婶领着睡一屋。
      这是生人,若不是为着那点儿可能,姜枰是不打算留人的。
      他站着为难,乐平郡王略作打量,再看看“李驹”身上那精致打扮,琢磨着事应该不简单,不然这样的两家人怎么会结亲呢?看得出,这李驹不情不愿的。这个姜家人也好似对他不算热情。
      姜枰一向不大想事,拿不定的事不如留着和妹妹商量。只是院里有外男,屋里有婶婶和堂妹,他一时不好和妹妹说事,就站起身,自己去厨下倒了两碗茶水。
      虽然不是什么名贵茶叶,但姜淑霁加了些干花去味,倒也还饮得下去。
      乐平郡王饮了,“李驹”却嫌弃地拨到一边。
      姜枰咬牙,他不懂父亲和祖母为什么坚持要把妹妹嫁去那家。但婚事向来都是长辈们拿主意,他不同意也没办法。他看“李驹”总眼巴巴地瞧着乐平郡王,为了气他,故意道:“郡王,反正现下得闲,不如……”
      乐平郡王立刻站起身,道:“好,只是这里……会不会扰了贵亲清静?”
      姜枰拱手道:“无事,我们不用刀枪,只过一过拳脚,你看如何?”
      “可。”
      乐平郡王瞧“李驹”不顺眼,故意打发他干活,“还不快些把桌椅搬了。”
      “李驹”谄媚地应声是,殷勤地把桌椅搬到角落,人也贴墙站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