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3章 ...
-
我看着叔叔婶婶边哭边说,好像要把这几十年没有说的话,全部说完一样,我也不好打断他们,静静地在一旁听着。
叔叔婶婶伤心地和玉娇说着,我听的心里也不是滋味,想劝劝老人,又不知道怎么劝,三十多年了,第一次听到女儿的声音,我想象不出老人的心里是什么感受。我不想打扰他们,因为他们想女儿的苦只有他们自己明白,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离开的时候,爹娘正值壮年,再看当下,父母已是满头银发,走路都变得颤颤巍巍了。岁月就是这样的无情,不管人间的悲于欢,只顾着一年年的往前赶,人间的苦从不过问,这就是所谓的生活,世俗有时候我真的搞不懂,为什么一个不成文的风俗习惯就能让这些老人去遵从,是他们愚昧无知吗,还是受传统的束缚。总之有些事跟老人是说不通的,也跟他们解释不清楚。年轻人说的多了,他们就会说:年轻人懂什么,我们活了一辈子了,吃的盐比你们吃的饭都多,你们只顾眼前,不往前看。经常听老人唠叨,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的事儿还真的就应验了,老话有时候也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年轻人总不能光听老理吧,那科学怎么发展,社会还怎么进步,社会的文明发展还要靠年轻一代,去创造,去改革,才有进步。
”丽丽,你今天回来吗?“玉娇在电话头问。
”晚点就回去,什么事儿你说?“我回答。“还有什么要我告诉老人的吗?”
”电话里好些话也说不完的,等你回家来,我到你家去。“玉娇说。
\"好吧,等我回去,我们再商量吧。叔婶,你们不要太伤心了,玉娇这不是挺好的吗,等我回去和玉娇说好,找个时间来看你们。三儿家两口子应该不会再拦着了,毕竟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又不是什么多大的仇。再怎么说玉娇也是亲姐姐吗。他们不会这么不讲道理的,放心吧您二老。“
”丽丽啊,你是个好闺女,我和你婶子从小看着你长大的,你什么脾气秉性我们都一清二楚的,做事儿很稳当,又仔细,说话很在理,说实话,这些年我们也去看看玉娇,又怕她恨我们,加上三儿他们两个经常闹,所以我们一直闷在心里,谁也没有提起过。苦啊! 你说谁家当爹娘的不挂着孩子,更何况玉娇走的时候什么也没有陪送她,连一寸花布也没有给她,我对不起她呀!“叔叔老泪一直往下掉。
”叔叔快别再说了,我们理解您老的心情,事情都过了这么多年了,往后玉娇能经常回来也好啊。我回去和玉娇说说,来看你们。“我安慰他们说:”别哭了您老,只要你们身体好好的比啥都强,玉娇回来还能看见你们,也算是老天开眼了。“
”玉娇娘,给孩子做饭了吗?“
”不用了叔叔,我嫂子做好了,不麻烦了,我先走了,二老保重,别舍不得吃。一辈子了,可不能再节约了。“我叮嘱二老。
我在回来路上,感觉走了很久,不知道为什么,四十里的路程感觉很远很远,是心的距离越来越远的缘故吧。没有了父母,娘家就是走亲戚,平时没有什么事儿,基本就不回来了。再也不像小时候在外读书那样,一到星期天就盼着念着回家了,父母不在了,家也就不是自己的家了。每次回老家,我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想想这么多年没有为父母做过什么,心里特别的难受,每次问他们有什么需要没有,他们总是说什么都好,什么也不需要,难道当老人真的什么也不需要吗?还是他们害怕给儿女添麻烦,所以才这么说的,直到现在才明白老人的心理,他们永远都希望自己的儿女生活的好,不想让儿女为他们担心什么。只是希望孩子们多有时间陪陪自己,哪怕是吃一顿饭也好。我越越想心里就越乱,不知不觉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把车靠边停下。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哭吧,也许哭出来,心里会好受些。
不知道过去多长时间,我才让心平静下来。看看路上急匆匆赶路的行人和车辆,我提醒自己,好好开车,不能分心。车速很慢。车辆一辆接着一辆的从我面前错过。路边的白杨树生长的十分茂盛,遮挡了半个马路,打扫卫生的师傅,在不停的扫着,扫着。马路上的工作是很危险的,又脏又累,工资又低,遇到那些无聊的人还看不起,总是说些难听的话。没办法呀!为了生活,为了一家老小,没有什么技术,只有做这些了。其实什么工作都是要有人来做的,没有这些环卫工人,我们还不得生活在垃圾堆里了,每一项工作都有存在的价值,不能看不起他们,他们都是些年过半百的老人了,我觉得他们很值得我们去尊重,而不是去贬低。对面驶来一辆三轮车,声音很大,我老远就开始躲着,车上有六七个人,都带着安全帽子,看来是进城干建筑得农民工,黑天收工了,往家赶。三轮车速度很快,我心里说,开慢点儿,安全第一。现在这个年代没钱是不行的,每个人都拼了命挣钱,仿佛把钱都挣回自家才满足。时间总是不够用,加班加点的干,城市的一座座高楼平地而起,也是这些农民工的功劳,他们盖的是最漂亮的楼房,可是他们住的却是工地的板房,冬天冷,夏天热,吃的最简单的饭菜。有一次我路过一个建筑工地,正好是中午的饭点儿,这些人就蹲在路边的树下吃饭,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几个馒头,面前放着一小盆菜,吃的是津津有味。没有餐桌,没有几菜几汤,他们的辛苦是为了儿孙日后有个好的房子住,老人很少有搬到城里来住的,用他们的话说是住不习惯,可是我明白不是住不习惯,而是把好房子留给了子孙后代,让他们来享受的。这就是老人,是父母。我感慨了一路,回到家里,感到无比的累。
玉娇和父母通完电话,哭的像个泪人一样,看她五十几岁的人了,还是那么的标志,不难看出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很漂亮的女人人。烫过的短发,几个大卷,不土也不算太洋,很合适她的年龄,穿一件卡其色的套装,看上去很得体。额头有几条浅浅的皱纹,十分的成熟。几十年了,头一次听见爹娘的声音。他们都老了,生音也没有年轻时候那样有力气了,她开始责怪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听他们的话,如果听他们的话嫁给那个男人,爹娘也就不会遭这些罪了,是自己不孝,她自责着。别人家也有换亲的,不是也在平静的过吗,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坚决呢,和谁过不是一辈子,到头来,爹娘不能见,兄弟姊妹变得像仇人一样,几十年没有来往过。她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错了,为的是什么,是不是自己太自私了,只顾自己的幸福,根本没有考虑家人们的感受。千错万错都是自己的错,这些年来自己也饱受思念亲人的痛苦,有苦没处诉,还落得跟人私奔,让村里人都笑话,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得话题,造孽!,真是造孽啊!为什么要给父母这么大得伤害,老天爷你惩罚我吧,我没有怨言。自己当年为什么这样任性,从一个乖乖女,变成了没有家教的坏女人。回想这些年,父母不一定经受了多少别人的冷眼,他们有什么错,他们只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娶上媳妇,完成他们做父母的责任,给陆家传宗接代而已,他们没有做错什么。做儿女的不应该给父母分担忧愁吗。玉娇把自己怪了个从头到脚,好像自己成了千古罪人了,所有的错都怪自己,与任何人无关。说什么都晚了,再也会不到那个让人怀念的年代了,一切早已时过境迁了。这一切仿佛很遥远很遥远,再不是骑着自行车扎麦秸垛的年龄了。
她埋怨着自己,开始不能原谅自己。她好想时光能够倒流,她一定听从父母的安排。不让父母这么伤心难过,时常的陪在他们身边,让他们开心,快乐!
玉娇家里生活条件还是不错的,儿子英豪大学毕业后和朋友开了一家服装公司,公司做的不算很大,但是在当地很有名的,有几百员工。所以玉娇给儿子看看孩子,收拾收拾家务,也没有什么经济上的压力。生活上也算事是小康了吧。
”妈,我们回来了。“英豪下班了回来。父子两个高高兴兴的进加家了,小孙子进门叫奶奶。“奶奶。”
玉娇赶紧的擦擦眼泪,回答着,”回来了,妈还没做饭呢,我这就去做。你们先玩儿会儿。“
英豪看看妈有点儿不对劲,平时回来妈总是很开心的抱孙子,今天这是怎么啦。他放下孩子,跟着母亲进来厨房,他们家房子够大,楼上楼下的小别墅。
“妈,你怎么了,你哭过,怎么回事儿,谁惹着你了?”英豪问她。“我爸呢,出去玩了?”
”没有,我眼里进了个沙子。\"她急忙掩饰着。“你爸钓鱼去了。”
“不对呀妈,你一定有事情瞒着我,你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儿子逼问着她。
\"你不要问了,问我也不会和你说的。“她不知道怎么和儿子开口,还没有想好。
\"我是你儿子,有什么不能说的,我是不是您亲生的?”年轻人就爱打破砂锅问到底,你越是不想说的,他非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年轻人最好奇的。
\"你还是不要问了儿子,妈心里很乱,等妈心里想明白了再告诉你行吗?“她躲进了自己的房间,把门给关上了,“你们自己弄点儿吃的吧,让我安静安静。”玉娇明白,儿子从小不知道还有个老爷,姥姥,和他说,一下子又不知从何说起。从来没有提起过的事情,突然跳出来还真的无从谈起。如果告诉英豪知道了,不知道他会有怎样的反应,还是再想想吧。这些年英豪也常问她,别家孩子过年的时候,爸妈总是带外孙去给姥姥姥爷拜年,回来的时候拿着压岁钱显摆给英豪看,脸上都乐开花了。高兴地和英豪说:这是姨给的,这是舅舅给的,一张张地拿给英豪看,这是姥姥姥爷给的。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姥姥他们,每次问穆青的时候,母亲总是含糊其辞地搪塞过去。现在成大人了,不好糊弄了,该从何说起,告诉他,和他爸爸私奔的,好像不是很妥当,也觉得很难为情,英豪会怎么看他们,做为长辈不好开这个口,这回还真的领教了什么叫难以启齿。保密几十年了,眼下要揭开这个谜底,还真的需要有勇气才行。她希望儿子能够理解自己当初的决定,错也好,对也罢,都已经成为过去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