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圣诞节 ...
-
有很多人说圣诞节是个浪漫的节日,总该是飘着漫天大雪,人们手牵着手,眼前,身上,周围,都缀着一点儿又一点儿的红。围巾裹住的不是温暖,是彼此那两颗交织的心。其实哪里有什么浪漫,不过是遇见对的人,每天都要冠上一个特殊的名字,可是其实,只要是遇上了对的人,哪里还需要打着节日的名义浪漫呢?
浪漫的节日里,或许需要讲一个浪漫的故事才能烘托节日的气氛,可是现实生活里原本没有那么多浪漫,不过是太多太多的痴心人。
在我的记忆里,上初中的时候,有一个男孩子跑得很快,有多快呢,一千米测试年年跑满分不说,下课十分钟,从四楼溜到操场那一头的小卖部买吃的,够他两个来回。时常下课铃响了,老师还在拖堂,眼神儿一对上,他就从后门开溜,再一回过神儿来,他已经坐在位子上,开始撕零食的包装纸了。那时,穿着校服,还要把外套拉链拉开的少年,一点儿也不怕风的阻力,因为跑得够快,阻力永远也阻挡不了你。
上了高中,很不幸,我还是和他一个高中,不同班,他们班正好在我们班楼上。他们班班主任也刚好是我们班的地理老师,好巧不巧,地理老师偏偏就看中了我,活生生地让我这语文课代表再兼上地理课代表的活儿。很荣幸,这注定我的高中生涯也得和那个跑得快的男孩子,扯上联系。
在地面交通里,跑得最快的应该是G字头的高铁了吧。既然他跑得这么快不如叫他G同学。G是个很聪明的男孩子,以至于特别爱和他的班主任斗智斗勇,偷着给班里装路由器,上课偷偷玩手机,班主任收一个他买一个,买一个收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着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以至于后来实在没办法,就找我去他们班主任那儿捞他,当然,只是捞他还不够,还得带上它的那些被没收的路由器,充电宝,手机。
每次我去交作业,都能准时碰到他准时在办公室罚站,雷打不动,不畏风雨。偶尔,碰上老师不在我还会跟他打个招呼:“呦,今儿这么早就来上班啊。”他也歪着头跟我找乐子:“害,昨儿晚上压根儿就没走。”我懒得搭理他,放下作业就走。有时,碰上老师在,我抱着作业进来开始,他就开始直勾勾地盯着我,企图,像当年一下课就开始对眼神儿一样,让我救他。这时,我还得抱着交得稀稀拉拉永远也收不齐的一摞摞作业,满脸笃定地告诉老师收齐了。当然,我心软,每次都抵不过他的眼神审判。被逼无奈跟老师多扯会儿家常,扯着扯着就得扯到最近收的那些战利品上,仗着自己能说两句人话,软磨硬泡之下老师才松了口,这时候的G同学就会没人性地抱着那些他的失而复得的宝贝就跑,颇有当年一千米拿满分的神韵。就留我一人,在办公室拦着那早已人到中年想追,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班主任,继续给他收拾残局。
故事,就在那个时候开始了,在那个平安夜,G同学遇上了那个走路衣角带风的女孩子。
总是会有人问我,男孩子究竟最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有人的答案是温柔,有人的答案是可爱大方,G同学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新时代的女性。关于G喜欢的那个女孩子,我们姑且叫她小F好了,毕竟26个英语字母里,F是离G最近的。
小F是个小学霸,每次的作文都会被印出来整个年级传阅,既有理科生的理性思维也有文科生的感性的她,把G同学迷得是神魂颠倒。只因为圣诞节的一次模拟考,两人意外地在考场相遇了。
G同学是年年月月日日上历史睡觉,却又年年月月日日历史全年级第一的鬼才,班主任怎么可能会信他的成绩,一口咬定他是作弊了!可他是第一啊,第一能抄谁的?班主任偏偏不信这个邪,让他搬着桌子在走廊考,自己每场考试盯着G考,拿着G的卷子一个个对着卷子查,可怎么改怎么看怎么查,G还是第一名。班主任那儿,且不说,这么一闹,G在全年级可就出名了。
那一次考试,是按姓名的字母顺序排的,G同学和小F在同一考场,用G同学自己的话来说,在考场里独特的座位,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在场同学的注意。G同学是个人来疯,人越多他越高兴,一考完试就号召着几个同班的哥们儿一起在那儿吹嘘着自己这次又能轻轻松松拿个第一吧,班主任那套严防死守根本没用,毕竟人家是自己实打实地考出来的,最气人的就在于,每次他考完以后多嚣张,发成绩以后就更变本加厉,恨不能每次把第一名的卷子贴我脸上。
吹着吹着,整个班就乱了,又因为是圣诞节,大家都计划着狂欢呢,打游戏的打游戏,吹牛的吹牛,商量出去玩的出去玩,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本来大家,一考完就散了场,现在整个教学楼走廊就他们那个考场最热闹,甚至淹没了高年级放听力的声音,毫无疑问地,吸引了刚交完试卷的教导主任的目光。
教导主任虽是一位四十上下的中年男性,抓人的动作倒是轻车熟路,干净利落,直接从前门破门而入,目光所及之处,一位位请出去“喝茶”,G同学倒是正巧在后门儿把自己的桌子给搬回位,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些啥,就被他旁边的小F拉了一把,躲进了课桌底下,还不忘冲他眨眨眼,示意他别说话。整个教室都被教导主任请去操场喝茶了,只剩躲在课桌下的他们俩。于是,本该是考完试集体狂欢的一派繁荣景象,整个考场被留下来挨了顿骂,集体写检讨1000字,不写完不许走。
这可把G同学给得意坏了,为了报答小F这种“美救英雄”的行为,主动邀请小F看了场电影,打了场电玩,当晚,G同学主动送了小F回家以后,彻夜与我详聊,这位有勇有谋的“新时代的新女性”。
首先,写得一手好文章,观点鲜明,文从字顺,篇篇佳作,年级传阅。其次,拥有一副好头脑,危急关头,身手敏捷,出手相救,逃过一劫。此等大恩,G同学决定,“以身相许”。他自己对小F是各种夸,各种设想了他与小F的各种未来,我没理他,早早的就先睡了。
后来呢?后来他们俩也没有在一起,我说你喜欢人家你就上啊,他总是一脸不屑,挑着眉毛卖关子:“山人自有妙计。”但是一说起小F,G同学的眼神里总是会放出光来,就好像是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嘴角也会不自觉地扬起来,平常什么事儿都无所谓的他,竟一下子变得认真起来。上一次见到G同学的眼神里的那种光亮,是他给我补习历史的时候,我问他:“诶,你说你以后会混成什么样子啊?”他好像突然一下子认真起来,看了我一眼:“想成为一名大学历史老师,我的课肯定会特别受欢迎,历史本来就很有意思,我想把它分享给更多的人。或者去当历史纪实节目《档案》的主持人,诶,你知道《档案》不?”
我怎么会不知道《档案》?像他这种上课只看《档案》,看困了就睡觉的人,连说梦话都能背历史纪年表,偶尔醒了,就指出一下历史老师上课时年份说错的口误,回答一下老师抛出的比较难的提问,缓解一下因为全班没人知道的尴尬。在他身边这么多年,怎么会不知道这档他最钟爱的节目?很多年后我还记得他眼神里的光,那分明是未来的辉煌一点一点地闪耀夺目。
再后来,再后来G同学就要出国了,本来大家都说好,最后高三一年熬过去,要一起在本市读大学,等他考完驾照,还要一起开车出去玩,去野餐,去穷游,还有好多好多约定的事。可是高三的上学期,G同学给我打了整晚的电话,这次,我们俩人谁都没有偷偷先去睡。
他倒是挺蛮不在意,乐呵呵地通知了我这个消息,虽说他们家早就有让他出国读书打算,说不定还会过去定居,可没想到一下子来得这么快,电话里他还兴致勃勃地安慰我,以后咱俩还可以联手搞代购,发家致富,在此一举,等他出去了,我的化妆品他就全包了,让我以后别用化妆包了,直接多囤上几个化妆箱,估计用箱子能装下都够呛。还要给我介绍几个金发碧眼的小哥哥,看着都养眼的那种,给我练口语,只有看着都心里舒坦,口语才能说得溜。一整晚,我们俩都在说那些不着调的话,可是谁也不敢提困了,谁也不舍得先挂电话。我没敢问他那你还喜欢小F嘛,我怕他忍不住,他不可能拿自己的未来开玩笑,更不可能耽误小F,这么好的女孩子,要是真的过去定居了,那可怎么办才好。于是我们默契地谁也没有开口,就好像很多年前,我们只需要一个眼神对上就能懂彼此。
高三的课业逐渐繁忙,G同学忙着学雅思,根本不怎么来学校,我忙着补习落下的文化课,每天忙碌在老师办公室里,一整天都不怎么跟同学打交道,时常在语文办公室里都能看到一摞摞被印好的范文,小F的字也挺好的,她的总是被放在第一篇。小F个子不高,但性格特别好,挺招人喜欢,总是会在语文老师办公室碰见她,彼此总是一点头,代表打了个招呼,相比她的人我还是更熟悉她的名字,毕竟她时常只活在我和G的对话里。偶尔也会听说,小F最近和谁在一起了,又或者分手了,就像G说的那样,小F本来就是个走路带风的女孩子,我行我素,对于风言风语从不在乎。
偶尔我也和G同学在在网上聊两句,有时会聊到小F,G同学也只是说,和她有缘无份,不能强求的。
后来,高三百日冲刺,我没再用手机,也就和外界断了一起联系,再见到G同学是在高考的考场上,很意外,他也来高考了,还特地穿了一身红,郑重其事地说,要博个好彩头,等半个小时一到就准时交卷,一遍考场外冲,一边大喊:“太简单了吧!这也太简单了吧!”我翻了个白眼没理他,进考场之前他走过来拥抱了一下我,偷偷在我耳边说:“加油,好好考。”转身,就走了。后来我才知道,他其实每一场考试都会去找小F,看着她进考场,再出考场,总想再说些什么,却什么都说不出口,他只想再走之前再好好看看她,哪怕只能看看背影。
七月份,我们收大学录取通知书,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而G同学已经在家闲赋了一个多月了,他的offer五月底就定了,去高考纯粹是闲得无聊,天天想喊着一大帮人出去玩,打着要出国的名义,欢送会一场接着一场,谢师宴是一顿接着一顿,散伙饭是拉着我们吃了一遍又一遍,他倒是有理有据:“以后可能就看不到大家了,吃一顿少一顿嘛!”大家才不吃他这一套:“得了吧,就你那个德行谁不知道,估计去了没几天,就天天想着怎么往回跑。”
就在这大家聚会聚得都快麻木了的时候,G同学突然郑重其事地跟大家宣布,自己和小F在一起了,全场愕然,接下来,G同学搂着娇小可人的小F发表了一段长长的感言,他说真爱总能敌过时差和距离,虽然他们将处于南北不同的两个半球,将处于截然相反的季节,将生活在不同的温度带里,可能一个在睡觉,一个在吃午饭,可能昼夜完全相反,但是,他们的心永远的紧紧在一起!说完,抱着小F狠狠地亲了一下,众人起哄哗然。我翻了个白眼,没理他,就他这话也只能哄哄没点地理常识的理科生,总共时差也就两个半小时,哪来的昼夜颠倒?还有什么一个吃午饭一个睡觉,明明是自己赖床不肯起,每天睡二十多个小时起不来床。不过,我还是衷心的祝福他们,毕竟这一次,G同学,没怂。没了,还没忘了加上一句,“以后,谁请我吃饭,我要是没带上小F,你们就放心大胆地把我赶出去!我以后结婚,如果不是和小F,你们就都别来参加我的婚礼!”大家一听这话,都来了兴致,都站起来举杯敬酒,小F一听这话,羞红了脸,只往G的怀里钻。我借酒掩面,什么话都没说,于其去纠结男孩子在恋爱里的那些誓言是否是真的,不如相信至少是在他们说出口的那一秒时,他们是相信自己真的会做到,恋爱中的甜言蜜语,是多巴胺掺着的随时会过期的糖果,一字一句的斩钉截铁随风吹过,上帝会装作听不见的。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小F和G同学或者神仙般的日子,去远足,去度假,去野营,去野餐……朋友圈完完全全的秀晒炫狂魔。
小F考上了本市的一所挺不错的985,开学了以后,G同学就开着车送她上下学,陪她一起去听课,逛图书馆,用G同学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不到最后一刻不会走的,每天享受着最后的温存。
于是,开学的日子一拖再拖,从八月初,一直拖到了十月底,要不是G同学家里人拦着,他恨不得直接到来年一月再去开学,于是,两人依依惜别,泪洒机场,相拥痛哭,上演了一处离别大戏,G同学含泪上了飞机。
很多人都羡慕着外出镀金的留学生,仿佛国外的月亮会比较圆,可是迈出国门的那一步,其中的辛酸苦楚,始终都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咽。G同学从来都是个没心没肺的人,只要是今朝有酒雪花不倒他是不会倒的,不醉个三天三夜梦里还得勇闯天涯无数回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也就是这样的他,在那个圣诞节的夜晚,突然给我打了个电话,哭了一整晚。
他和小F分手了,突然一个人的异国生活他好像并不能适应,房租,水电,学费,押金,学校的路线,各种手续……突然让他意识到,他真的只能靠自己了,他变得易怒,浮躁,不安,他的生活并不像他从前想象的那么简单,在朋友圈晒的那些生活日常,一点不像我们看到的那么轻易,我们所看的美食,是他炒菜时触发了烟雾报警器引来火警之前抢着拍下的,不仅要出火警的出警费,还要赔偿房东的损失。好心收留一起的留学生同住,却违反了房东的合同条例,被迫收拾行李,被赶出了门。
遇上黑心的房东,临时抬价不说,还扣了押金……太多太多的事情,情绪也越来越不稳定,太多压抑了太久的情绪,突然一下子爆发出来,在那个圣诞节的晚上。到后来,谁也没有说话,可是谁也没有舍得挂,就好像一年前的那个电话那样,也许这是我们之间最后的默契。
在此之后,G同学消沉了很久,开始尝试着适应异国的生活,早起,上课,打工,租房……和所有留学生一样,虽然吃的是快餐,最想念的还是家里的热饭热菜,虽然说的是一口流利的英文,可时常下意识里第一反应,还是地道的乡音。他总是会坚持跟我操着一口方言打电话,无论是是在街头,地铁上,还是公共汽车上,哪怕会迎来老外异样的眼光,但他还是坚持。
他和小F倒是处成了很好的“闺蜜”,毕竟,跨国恋太难了,自己确实不能让小F拥有“正常女大学生”一样,随时甜甜的恋爱,随时随地的拥抱,牵着手逛校园,一起上课,一起自习,周末一起出游,太多太多了,他知道自己做不到。于是,买卖不成仁义在,大家还可以当好朋友的嘛。小F时常会向他分享许多恋爱的故事,或多的是苦恼或少的是甜蜜。不过G同学听了那些故事时常也会感叹,他们怎么舍得对小F不好啊?
又是一年的圣诞节前夕,小F和男朋友分手了,还好有G同学,打着跨洋电话陪着,小F哭了一整晚,G同学实在是心疼的不行,一个劲儿地劝她快睡一会儿,小F的一句“我好想你”,让G同学再也坐不住了,他瞒着父母买了24号第一班飞回国的机票,到机场是深夜,出关的时候,看到小F,用他自己的来说,“心都要化了”,在香港转机时,他发了一条微博,“年轻的时候,不做一点冲动的决定,老了怎么跟孩子们讲起我们轰轰烈烈的爱情”配图,是他的登机牌,他上飞机前给我发消息,“这一次握紧她,就不想再放开了。”
每一年的跨年,小F生日,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圣诞节,G同学都会飞回来过,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从夏天到冬天,总是过得昼夜季节颠倒,不得不说,他一个在外地上大学的留学生回家的日子,比我一个在外地读大学的人还勤。
在异国他会是料理好一切能独当一面的大人,可是在小F面前,他可以是永远的小朋友,要手牵手一起等圣诞节的飘雪,一起收礼物,一起开车去看最美的烟花,在日暮时接吻,在天冷时一起抱在一起烤火,一起躲在被子里,抱着他们的猫猫,愿他们永远被爱包围。
圣诞节,要的从来不是浪漫,不是节日氛围,不是漫天飞舞的烘托气氛的雪花,要的,只是你。
PS:也许会有人问我,为什么给小F的代号是字母F,之前我提过,26个英文字母里F离G最近,异国恋跨越大陆,跨越大洋已经够远了,我想,他们离得近一点,再近一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