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梦醒时 ...
-
扬州城,草药林。
“元佗,你这又是何苦?”
司徒玉生手执黑棋,大有进攻之势。
对面的布衫男子默不作声,不知是思索他的话,还是思考落子之处。半晌,才落一子。
“他毕竟救过我。”
男子声音有些颤。
司徒玉生微微抬眼,手上不停,白子劣势。
“你心不定,落子毫无章法,就到此吧。”
司徒玉生收手,正襟危坐。
“师兄,我错了吗?”
男子眉头紧皱。
“师傅一向不让我们掺合朝堂之事,你倒是把自己卷得越来越深。这法子也只有你能想出来了。”
司徒玉生心绪也有些复杂。
“行医者,当济世救民。我却把他们推向深渊。”
男子一脸惨白,额上也冒了细密的汗。
“元佗,可有不适?”
司徒玉生也察觉到了异样。
“我愧对师傅,下了九泉亦无颜见他,如今这样,我心里好受些。”
男子似乎很痛苦,只能侧倚着。
司徒玉生走上前,替男子把了脉,心下暗道不好,连忙从怀里掏出药丸要塞他嘴里,被男子挡开了。
“师兄不必徒劳,求死之人何处不能求?我来时服的毒,并未研制解药,也无其他解法。你听我说,培育七彩莲非我本意,我只知花在莲花岛上,还有护着花的灵兽,是我以草药喂养,没想到成了祸害。十里香……不止这一样,那女子爱用的玲珑香,也用了七彩莲。其他再没有了,不会有了。若真有那么一日,希望天子能饶兄长一命,我愿一人赎罪……”
男子双眼紧闭,似睡着了般。
自此,世上再无孟之平。
……
司徒玉生师从医仙天苍子,是孟之平的师兄。
初见时,孟之平还是京城里的小公子,颇有些顽劣的司徒玉生,以为他是金玉其外的纨绔子弟,把刚学来的手艺以药试人,戏耍于他。没成想腹泻三日的孟之平,反来向他请教,后来更是以身试药。司徒玉生觉得,师傅说的医痴,也许就是孟之平这样的。日渐熟悉了,司徒玉生才摸清了孟之平确实是表里如一,生性纯善。
孟家落难之后,司徒玉生曾找过孟之平,再见他就是在安南侯府了。他说安南侯对他有救命之恩,也有知遇之恩。
司徒玉生当时也未细想,如今查来,安南侯真是下了好大一盘棋。
孟家乃忠良之后,与安南侯府不对付。安南侯为铲除异己,借他人之手谋害了孟家。又看中兄弟二人的才能,招入府中,利用痴迷医术的孟之平,为他培植失传已久的七彩莲,而孟之齐更是成了侯府爪牙。孟之平到死都蒙在鼓里,他的恩人,只不过是他的仇人。
……
“经年,你去找阿喜,带着你母亲,到滇西避避,京城恐要大乱了。”
顾珩见京中局势不妙,语重心长地拉着顾经年谈话。
“父亲宁愿与那狗皇帝守卫京都吗?他罔顾万千战士的性命,何况这些年黎民百姓因他尚武,也没少受罪。”
“经年慎言!那安南侯又是什么善类吗?他与胡人勾结,里应外合,他才是那通敌叛国之人。银索镇失守,乃至那香料之事,他为了一己私欲,置黎民百姓于水火中,残害兵民,毁人心智。若他登台,百姓又能有什么好日子?天子尚武,但胡人时常骚扰百姓,唯有彻底收复,才能还天下太平。他并非不信你,他是想保你。他若是信安南侯,当年又怎会让世子进京当人质?”
顾经年有些错愕,一时间呆楞住,半天才开口道:“所以江南贪污案的实情,他也是知道的……”
“是。为了引蛇出洞,委屈了林家。林兄耿直,再查下去,查到安南侯,就前功尽弃了。不过前头被查出贪污那些人,也是确有其事。”
顾珩叹了口气。
“安南侯坐镇江南,恐怕开战,生灵涂炭。江南水路众多,也不是那么好攻的。何况现下官兵都对香料上瘾,整日魂不守舍的,如何有斗志?”
顾经年说道。
“傅梁如今是安南侯府谋士,他也是圣上的人。”
“傅先生?”
顾经年相当震惊,他查到的这些线索,不过是给了皇帝出击的机会,而他也是卷入朝堂的一枚棋子罢了。当年因为探查江南案,被安南侯眼线察觉,将他送往偏远的墨北城做个低阶小官。如今看来,都是皇帝默许的。什么寒窗苦读,庙堂登高,家国壮志现在听起来都是笑话。
“经年,朝堂远没有你想的那般简单,世上身不由己的事很多。这些话我是看你年岁渐长,也颇稳重些才对你说的。你别怪父亲。”
顾珩看着顾经年一幅受伤的厌世模样,开口道。
“父亲,我明白了。我这就叫母亲收拾行李,你多保重。”
顾经年说罢,重重地行了个礼,转身离去。
“哎。”
顾珩深深地叹了口气。
……
马车驶向滇西的时候,顾经年心情很是复杂。
听父亲所言,一切都在皇帝掌握之中,可他分明觉得哪里不对劲。七彩莲之事,皇帝分明不知道。眼下官兵羸弱,军心涣散,父亲让他们离开,独自坐守京城,想必是做好了赴死的打算?
“停车!”
顾经年朝外面喊了一声。
“老爷吩咐,彻夜赶路,不调头不停车。”
马夫用力挥了一鞭。
顾经年就要冲出马车,被顾母拦了下来。
“经年,你爹为了保全我们母子,不得已为之。你现在回去,也帮不了他,还会让他分心,听娘的,我们去林家。”
“阿娘……”
原来娘都知道……他现在理解赶阿喜走时她的心情了。
……
暮冬,胡人继续挥师南下,直逼京城。安南侯自江南起兵,与胡人里应外合,两面夹击。
一时人心惶惶,民众逃窜。皇帝下令封城,官兵皆食一味草药,抵御心智迷幻。
严守半月,攻城不破。世人皆称,仙人庇佑。
安南侯集结江南余力,形成合围之势。太子率兵自蜀山倾巢而出,攻占金陵城。西郊兵营兵分两路,一路逆风而上,断胡人粮草。另一路南下,引水断安南侯后路。
挣扎数月,安南侯气急败坏,吐血而亡。
世子侯锦率众投降,天子欲斩,太子拦下,称侯锦入京伴读时,可见其心性,改为圈禁。世人皆称赞太子仁义。
酒仙孟之齐与拂雪阁阁主冉意本欲逃窜,被官兵截下,入狱。
审讯之下全盘托出:《美人图》乃噱头,引客至拂雪阁,以玲珑香迷惑之,谋取银钱作军饷。揽月楼乃安南侯安插蜀地查探信息之地,而孟之齐四处游走,也是为刺探情报。
没成想其弟孟之平深觉害人颇多,良心不安,以《杏林杂记》以示有缘人,揭露安南侯叛乱称帝之心。此书自傅梁之手,转到了顾经年,他成了那有缘人。
京师平定,举国欢喜。
……
顾经年到了滇西,将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解释给林家人听,又时刻打听京师情况,听闻太子调兵遣将出神入化,这才放下心来。
“说好要给我做菌菇煲的,怎么说话不算话!”
放了心的顾经年,注意力都集中在阿喜身上。
“这季节哪来的菌子?你不要胡搅蛮缠!”
阿喜忙着帮胡姜准备婚事,丝毫不理会顾经年找存在感的心。
“我不管,你答应我的,还要跟我一起回京。”
顾经年黏着阿喜不放,就在她周围绕来绕去。
“你走开!我何时答应你了?”
顾经年嘴角上扬,坏笑道:“你盖了我的章,不许赖。”
“那你先来提亲,不要耍嘴皮子!”
阿喜下意识回答道,说完脸上浮起一层红晕。
“就等你这句话呐!我去找阿娘。”
顾经年抱起阿喜转了几圈,蹦着就直奔顾母房间……
……
次年,圣上病情好转,但称太子降敌勇谋皆备,有经世治国之才,传位于太子,退居太上皇。
太子登基,复诏顾经年入朝为官,立顾珩为右相。顾经年及顾珩一众官员奏请为江南贪污案翻案,林彧君官复原职。
林家举家迁回京城柳盛巷,阿喜见到了儿女成双的江曼,也见到了她信里时常提起的夫君秦岱川。
“无柳公子”的名号也在京城流传开来。
京城人都说,无柳公子绘的《美人图》,可不缺俊俏公子呐。
……
“阿福哥,去捉蚂蚱!”
“走!这次我走前面。”
“不许骗我!”
“我怕我孤寡一世,苍天在看着呢。”
“他胡说的,老天有眼,这辈子要和和美美的。”
阿喜朝着天空虔诚地拜了拜,顾经年也闭眼学她。
……
七岁那年,满眼只有糖人的阿喜可能还不知道,柳盛巷里来了个满腹经纶的“小骗子”。后来啊,他好像就成了她生活里的一部分,剪不断,舍不得。
年少相遇,缘分都要比别人来得早些。
后来走遍山河,也难忘初心旧人。
她时常问自己:
心中的桃花源找到了吗?
在何处?
山海?花林?大漠?水乡?
或许,就在画笔下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