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遥远 ...

  •   保安小吴看着空荡荡的校园,再看看手机,已经九点多了,于是按照惯例招呼门房里的大吴:“吴哥,锁门了吧。刚才我和吴叔已经巡逻过了,教室里都没有孩子了。”

      小吴是这所省重点中学的门房,很巧的是常驻门房的这三个保安都姓吴,所以大家分别按照年龄喊他们:老吴,大吴,小吴。

      和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那种外包保安不同,他们都是这所学校的员工,直接从学校拿工资。像大吴,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了,而老吴则是快要从这里退休了,小吴是三年前学校招聘来的。

      “等等吧!”老吴从门房里探出头,回了一句。

      “为啥,叔,刚才不是已经仔细巡逻过了,真的没学生了。”

      大吴坐在门房前的方凳上,瓮声瓮气的搭了一句:“今天是4月13号,等那个姑娘来过后再锁小门吧!”

      “我去!今天怎么又是4月13号?”小吴觉得背后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每年的这个日子,都会有一个三十来岁的女的,在学生们都离校后来到校园里游荡。

      第一年小吴遇到那个女的在校园里游荡的时候,吓得差点跳起来。他的第一反应是不是精神病溜进来了,哆嗦着把手里电棒都举起来了。结果却被一同巡逻的大吴拉住了,貌似大吴还认识那个女的,冲她点点头后就拽着他就离开了。

      事后小吴还好奇的向大吴,那个女的是干吗的?结果不仅大吴认得那人,连老吴都认得。再细问,两个人都摇头叹息,不肯多说。

      再后来,小吴每年都在这一天遇到这个女的在校园里游荡,已经见怪不怪了。不过每次想起这件事都觉得诡异的很,就是大白天都有一种冷飕飕的感觉。

      去年有一次,小吴陪大吴到市中心那座最豪华的写字楼办事,结果在一楼大堂里又遇到这个女的。写字楼里的人都称呼她“杨总”,当时她看到一旁被大堂经理为难的大吴,还主动走过来打招呼,喊大吴“吴哥”。

      结果那天的事办的极顺利。临走时,原来一脸倨傲的办事员万分热情的把他们送出门外,不仅留了手机号码,还一再嘱咐“有问题直接打给他!”

      那时候,小吴实在无法把那个光鲜亮丽的女精英和校园里四处游荡的女游魂联系在一起。

      杨小乐在办公室里等到九点,估计母校校园里已经没有学生了,就径直下楼朝目的地走去。

      小吴看门的那所中学是这个省最著名的重点高中。建校已有百年,恢复高考以后,每年应届毕业生的高校录取率都排全省第一。

      基本上能考进这所高中,大学就是铁定能进了。

      杨小乐初中时并不是多出众的孩子,她学习也算不错,但在所在的市重点初中里只能维持在全校前八十名左右。一段时间发狠了,可以窜到前五十名,一段时间懈怠了,退到一百名以后也不意外。

      初三那年最后一个学期,杨小乐无意中发现自己的父母在暗暗凑钱,准备如果杨小乐考不上省重点就交赞助费来让她去念。

      杨小乐知道后颇受打击。

      她家就是普通的工薪家庭,虽然平时日子过得不错,可是一下拿出好几万也还是不轻松的。二十年前的两万块,都能在这座城市买个一居室了。仅仅一个学籍,就是这么多钱,更可气的是连交赞助费都有分数线。

      杨小乐也是犟骨头,明白父母为了她的前途也是要倾尽所有了。于是平生第一次,头悬梁锥刺股,苦熬了一学期,终于掐着分数线进了这所省重点。

      当时她的父母都高兴疯了,把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请来吃饭,举家欢庆。

      毫不意外,进了高中的杨小乐成了吊车尾。没办法,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每次考完试,在分数榜上她都是从最下面开始找自己。

      意外的是,全班最后一名的杨小乐和全校第一名的姚远成了同桌。

      更意外的是,两个人居然好上了。

      杨小乐都记不清两个人是怎么开始的了。

      他们两个的事当时没有人知道。

      两人人从来没有传过纸条,也确实不需要,就是同桌,啥话不能说?到最后杨小乐留下的和姚远有关的东西,就是满满一纸箱写的仔仔细细的各科的解题草稿纸。

      姚远没有送过杨小乐什么精致的礼物。每次带给杨小乐的早点,都被她在早读后利索的吃掉了;体育课后带给她的水和冷饮也是迅速的消灭了。

      两个人连手都没拉过。

      唯一一次稍微亲密一点接触,是有一回杨小乐放学后,发现自己的自行车气门芯没了。姚远当时就在边上,二话不说,把自己的自行车锁上了后推着她的自行车去找修车的。

      好不容易在一个偏远的犄角旮旯了找到一个修车的小摊后,姚远居然直接拿了打气筒要打气。杨小乐还没来的及说话,就看到少年从自己的兜里掏出一个气门芯插到车胎上,那个气门芯她怎么看怎么眼熟。

      杨小乐后知后觉的闭了嘴。等车修好后,默默的跟在推着车的姚远身后往前走。

      那天是4月13号,没几个月就要高考了。

      整整15年过去了,可一切就像昨天发生的。

      杨小乐记得少年红着脸和她说:“小乐,我们一起去首都吧,我想上清大。我看了你的成绩,现在已经在我们班中游水平了,我们一起看看能不能选个离清大近的重点大学来努力下……”

      她当时脑子里乱哄哄的,只能低着头“嗯”了一声。

      少年听了那个“嗯”后,顿时眉开眼笑,夕阳下的那张笑脸是杨小乐这一生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后来杨小乐又发挥了中考时玩命的劲头,苦熬最后的冲刺时刻。

      而同桌的姚远也很辛苦。自己的卷子做完了还偷偷把杨小乐的拿来分析,哪些是必须拿分的,哪些是可以放弃的,哪些是可以努力一下的,通通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出来,尽量替杨小乐节省时间提高分数。

      终于杨小乐在最后一次模拟考杀进了全班第十!!!

      两个人心中的愿景近在眼前。

      杨小乐最后一次见姚远是在高考前一天看考场那次。

      当时一群同考点的同学一起骑着自行车去的。

      大家都挺高兴,因为苦难的高三就要结束了。他们都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爹妈管不着,老师不会管……

      杨小乐是在高考结束那天才知道姚远失踪了,就在看考场那天。

      一开始所有人都在帮忙寻找,甚至有同学动员了家里在公检法当领导的长辈,学校也发动了有实权的校友。

      可那个少年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半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杨小乐最后以一个超高分填了本市的一座大学。所有人都在惋惜和劝阻她,她的分数去首都清北以外的名牌大学都足够了。本市这所学校虽然在省内排名第一,但终究是个二流学校。

      直到大家发现杨小乐上学期间,每月必到市里公安局去打听姚远失踪案的进展时才恍然大悟。

      可那又怎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同学们都陆续去了大学,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都在了本市。母校的校园里也迎来了一批新的面孔,偶尔有老师提起那个失踪的少年时,也渐渐只剩下一声叹息。

      第一年,姚远的父母也每个月去公安局打听消息,督促办案人员不要忘了这个案子。后来他们发现杨小乐也每个月都去时,就常常结个伴,来回的路途中姚远妈妈时常讲讲少年小时候的事,可说着说着就泪流不止。

      第三年,姚远的父母不大去公安局了,杨小乐开始还打电话过去约他们。结果有一次姚远的爸爸接电话时告诉杨小乐,姚远的母亲已经被确诊为忧郁症,让杨小乐不要再打电话过来了。

      杨小乐能理解,毕竟少年的父母有多痛她能感同身受。

      第四年,杨小乐毕业后,凭着出众的专业成绩,在本市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她的生活就从学习,去公安局,等待变成了上班,学习,去公安局,等待。

      但是有一天她惊恐的发现,她都已经记不清姚远的模样了,而她手里连一张姚远的照片都没有。

      于是她急匆匆的拨通了姚远家的电话号码,却发现那已经是一个空号。

      后来从姚远家的邻居那得知,姚远的母亲得了忧郁症后情况很不好。姚远的爸爸不得不把家里所有和姚远有关的东西通通收起来。后来还不见好,就干脆举家搬走了。

      从那年开始,杨小乐每年的4月13号都会去母校的校园游荡,寻找曾经和姚远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曾经熟悉的一切都渐渐消失了,老教学楼被推倒重建,原来的操场改建成塑胶跑道了,老教师们也逐渐退休了,连看门的大吴都变成了老吴,小吴变成了大吴,再往后又新来了一个小吴……

      只有大门进去不远处的那棵老樱花树还矗立在原地,丝毫未动。

      每月她还会去公安局,接待的人员也换了一茬又一茬……

      她真的害怕了,害怕有一天那个少年会彻底从人们的记忆里消失。

      到了母校门口,和三位保安打了声招呼,杨小乐转身要进去时,手机响了。

      来电话的是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李队长,和杨小乐是熟人。

      姚远失踪案在今天告破了。

      其实案情很简单。

      那年姚远看完考场,和同学们分开后独自往家骑。在城西他家附近的小巷子边,看到有个小混混在翻墙偷东西,他上前阻止,结果被那个小混混失手捅了。当时那个小混混惊慌失措,连扎了十几刀,姚远当场死亡。

      小混混回过神后,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把姚远的尸体藏到小巷子一堆陈年旧木料里头。晚上夜深人静之后,用三轮车把尸体运到江边,绑上石头装到蛇皮袋后丢到了江里。

      再回去花了一夜的功夫清理痕迹,第二天清晨连夜打车离开了这座城市。

      这么多年,那个混混一直提心吊胆的东躲西藏。直到年前,实在在外乡熬不住了,又回到了家乡。

      15年了,小混混变成了老瘪三,一无长技,无法谋生之后又干起了溜门撬锁的勾当。他是因为盗窃罪进来的,本来也关不了几天。可天网恢恢,李队长在去老部下那串门时看到了这个卷宗。

      李队长是在杨小乐上大学第二年进公安局的,开始只是一个小办事员,接待过杨小乐。这么多年,从办事员做到了刑侦队长,杨小乐还是每个月都来问情况,搞的李队长每次看到她都有点落荒而逃,心里异常难受。

      他看到卷宗中那个混混老家的地址和上次离开本市的时间,心中起疑,于是连夜又提审。几次审下来,终于找到了姚远失踪案的真相。

      杨小乐接到电话听李队长讲完整个案情后,整个人跌坐在大门口,吓得三吴连忙去拉她。

      这么多年,她一直憋着一口气死死的等着这一刻。可当这一刻真正来临后她却宛如被抽去了精气神,只剩下一具躯壳。

      老吴毕竟已近花甲,世事经得多了,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他看着杨小乐,叹了口气:“姑娘,可是那年那个男娃子有消息了?”

      杨小乐涕泪交加的点了点头。

      所有的人都明白那个少年回不来了,可只有杨小乐在苦苦等待着真相。

      15年,人生能有几个15年,从少女到大龄剩女,知道内情的人都不忍去提醒她,你已经老大不小了。

      老吴接着又说道:“我们老家那边一直都说,如果对去了的人太挂念,那人就不能无牵无挂的上路。姑娘,既然已经知道消息了,那就翻过这一页吧。你还有爹妈亲人,他也要去投胎轮回,好好告个别,撒手吧。”

      杨小乐看着这个熟悉的老人,老半天才明白他在说什么,她呆滞的点点头。

      这时,一阵风起,那棵老樱花树上的樱花突然都飘落下来,随风飘到杨小乐身边后绕着她盘旋不止。

      杨小乐突然明白过来了:“姚远,我会好好的,你也走吧。”

      风停了,那团花絮散落在地上,层层叠叠,煞是好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遥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