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7、济慈院的改建工作 ...
唐.贞观六年 五月二十五
有的人看见了别人的困苦,总想着力所能及帮一把,而有的人需要用别人的困苦,来给自己的生活增加点信心。谁也没错,不是吗?
天气逐渐热起来了,长安城即将迎来一年中最好的时光。林奕收到钱之后,也没耽搁,第二天就组织魏大夫他们一起去济慈院慰问。旧衣服什么的送过去,她们自己动手改一改就能穿了。其它的米面粮食林奕也去买了不少,准备送过去,先保障大家的生活。魏大夫那边主要是有药箱,各种纸笔,以及一些常见的药材,药丸。
一大早,林奕就带着两只猫和毛驴去买粮食,这次卖得比较多,伙计主动提出给他们送过去。把地址留下,林奕回去拿了点二黑和三猴儿抓紧做出来的豆渣饼,慈善会上没吃完的面包饼干,准备一块带过去。加上魏大夫和吴大夫,一行三人,大包小包地走了过去。
“咦,好像有人来了。”
“是去大庄严寺的吧。”
“过来了。”
“来我们这里吗?”
“看样子带着不少东西呢?”
走了这么远,还是负重,越走越慢。都看到门了,还走了10分钟才挪过去。放下东西,喘了好一会。
“大娘,还记得我吗?”
“是上次来的那个小郎君吧,我说这猫怎么这么眼熟。”感情是只记得猫了吗?
“是啊,这两位是我们店里的大夫,过来给大家看看。”
“这。。。这。我们付不起诊费。”
“说啥呢,我们这是义诊。”
“真的?太好了,我马上就去叫她们出来。”
“嗯,这些是店里做的一点吃食,这些衣服是城里的人捐的。你们拿回去看看,有没有人能穿。”
“哟,这么好的衣服。这件衣服还很新呢?”
“这些好心人在哪里?我们去感谢一下她们。”
“我也没问她们住哪里,下次看见了我转达一下你们的感谢吧。”
“真是多谢小郎君你了。”
“不客气的。”
一刻钟后,两位大夫在门外摆了张桌子,开始给大家看病。林奕带着两只猫进去看了一下,地方不算大,但人挺多。
“大娘,我想找几个人来帮咱们修一下房子,你看可以吗?”
“这,这怎么使得,小郎君。”
“是啊,你每次都送粮来,还带了大夫过来。”
“不是我一个人,是很多人一起捐的钱。”
“可。。。”
“这。。。”
“怎么了?不方便吗?”
“修房子的话,我们也没地住了不是。”
“也不是都修,咱们先修几间出来,大家搬进去住了,再修另一半。”
“这样的话,会不会太麻烦小郎君你了。”
“大娘,你叫我二郎就行。不麻烦的,咱们这房子再不修一修,下雨的时候可没法住人了。”
“那就多谢二郎了。”
“不客气。这房子的房契是哪里的,需要报备吗?”
“这个,我们倒是不清楚,我们来的时候就这样了。过了这些年,也没见有人来管。”
“这样啊,那我到时候去问问看。大娘,你们也去忙吧,不用管我。”
“那你随便看,有什么问题随时问我们。”
“好的。”
林奕转了一下,墙壁破的地方不少,得用砖稍微砌起来才行。瓦片也掉了不少,用稻草加水泥糊一下不知道行不行。厕所也得改建一下,现在这样太不方便了。
看了一圈,林奕到隔壁大庄严寺去了一趟。这寺庙比济慈院看起来好多了,面积也大。里面的和尚看起来还挺和善的,颇有佛门清净之地,超脱凡尘的架势。
找了个和尚问了问济慈院的事,这些和尚果然是知道的。
“那座宅子是武德年间的一个官员的,据说犯了事,满门抄斩了。后来,有一些没地方去的人就住了进去,寺庙也多方接济,人也越来越多。十年前,这里就正式改名成了济慈院。”
“那我们现在要修这个宅子,需要找人报备吗?会不会修了之后,就被人要回去,把他们赶走啊。”
“这个,小郎君不用担心。我待会去找方丈说一下,他会去找管事的人说的。”
“那就太好了,多谢大师。”
“小郎君宅心仁厚,该是贫僧谢你才对。”
“不是的,那些东西和钱财都是别人捐的,我也没做什么。”
“小郎君没去做之前,他们可没有捐这些东西。”
“这样说的话,确实我也做了一点事。”
“这只小猫颇为灵性呢。”
“它们就是喜欢乱跑,抓老鼠特别厉害呢。”
“是啊,万物皆有灵。凡事顺心而为,少为未知之事烦恼,此乃生活之道。”
“多谢大师教诲。”
“教诲谈不上,只是自己的一点感悟罢了。”
在寺庙晃了半个时辰,参拜了各种菩萨,佛祖之后,林奕带着两只猫跟大师告别。别说,这寺庙真建得挺好的,还养了不少莲花,看起来风景也漂亮。
魏大夫他们这看病吧,人还剩不少,林奕先骑着小毛驴去找建筑队了。还是大家的老熟人,都合作过几次了。
“之前听说二郎办的慈善午会为济慈院筹集款项,本来某还打算上门去自荐,结果二郎先上门了。”
“之前大家合作得都挺愉快的,只是这次,钱不多,恐让大家为难。”
“不说那些,我们能稍微尽点力,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善意。”
“这样的话,二郎真是多谢大家了。”
“二郎客气了,咱们现在就走吧。水泥,青砖肯定都要定的。”
“嗯。”
效率颇高,带着建筑队的刘队长去定了几石水泥和青砖,回去的时候,建筑队已经在研究怎么修缮了。院里的大娘们带着大家正搬东西呢,地方小,杂七杂八的东西却不少。
大家看了一下墙壁垮塌的地方,又看了看房梁的状况,以及屋顶的状况。决定先把泥弄出去,再在倒塌的地方砌墙。屋内漏风的地方,到时候直接用木板加水泥糊一下,保证不漏风雨。等以后钱充足的时候,再考虑拆掉重新砌。
对于这个解决方案,林奕也反对不了。确实钱不多,青砖,水泥,价钱都不低,要想把房子修好,这点钱估计只能修两间屋子。先让大家住得稍微舒适一点,以后再慢慢修也不迟。
方案确定之后,大家就动手了,不少大娘都上去帮忙。别人都是过来帮忙的,没道理自己还闲着。林奕出门去买了两个陶罐,几根猪骨头蔓菁回来,准备给大家熬汤。
魏大夫他们看了之后,这里的大人,孩子都有点营养不良。昂贵的药物肯定吃不起,但食补还是可以稍微补一补的。
接下来,林奕就过上了在家做饭,看店,下午去济慈院的日子。院里的孩子也逐渐跟他熟悉起来,偶尔还会要求过来抱一会两只小猫咪。大人们眼里闪烁的除了泪光还有希望,好像之前那种麻木,等死的日子被越来越炙热的阳光都带走了。
热起来了,必不可少的当然是猫大爷的spa。天冷的时候不敢给它们洗澡,怕生病,但天热之后,还是得洗一洗的,要不然这个味道大家都要受不了了。
下午客人比较少的时候,林奕就烧了两罐热水来给它们俩洗澡。好在两只都还算自觉,柴胡虽然中间叫得十分凄惨,但也坚持洗完了。只是被它的叫声吸引过来的人,看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洗澡表演结束之后,大家也没走,留下来吃点东西。顺便打听一下给猫洗澡用的是啥?有人用的没有?
看来长安的洗发水,沐浴露推广做的不行啊。大家居然都还不知道?林奕给大家介绍了一下自家的洗发水,沐浴露,大家都很有兴趣。知道听说了高昂的价格,兴趣瞬间给荷包让路。
这也没法,虽然想买,但荷包不支持啊。大家感叹一番,纷纷撤退。林奕回去把东西收拾一番,有个老人还没走,难道是想买。
“老人家,你要买这个吗?”
“不,我找你。”
“找我?可我不认识你啊。”
“我也不认识你,现在知道了,林二郎。”我这么有名的吗?
“你是?”
“我是吴靖的师傅。”
“啊?神医吗?”
“也可以这么说吧。”
“神医我们等你好久了,咋也没个人陪你来。”
“之前有点事耽搁了,这不这个月都快结束了。他们都有事,长安也不算陌生。”
“不要紧的,我们也没啥急事。神医,我先带你去医馆吧。”
“甚好。”
领着神医回去,魏大夫和吴大夫都挺惊喜的,纷纷过来说话。二黑和三猴儿那是轮流过来送了两趟吃食,估计也是想来凑个热闹。
“小鱼儿,这就是神医吗?”
“是吧。”
“看起来年纪好大了,比我爹还老。”
“神医身体应该挺好,他自己就从终南山跑来了。”
“你说,我们能不能去问一下长寿之道。”
“我也想问这个,等过两天吧。”
神医留下来之后,大家都有各自的事要做,交集并不多。刚开始,大家好奇了一段时间,但人也没多长一只眼睛,大家也就不怎么去打扰了。神医大部分时间是待在医馆,跟魏大夫他们不知道在研究什么东西。
林奕本来挺好奇神医的医术什么的,但总不能让神医来给猫看病吧。再说了,这两只整天能吃能睡,无忧无虑的。吴大夫还定期给它们检查,完全是两只身体十分健康的小猫咪。
倒是皇上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让人来请了几次。自从家里来了个神医,好像一切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那种见到历史人物的心跳加速,心神不灵等等问题,好像只有在见了那个疑似李世民的人的时候发生过。
下午,林奕带着两只猫和小毛驴去赶集,看看最近有没有什么新鲜稀奇的东西。西市一如既往地热闹,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的声音不绝于耳。价格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还是很贵。回来的路上,看见卖海鲜的店铺,林奕进去看了一下。结果还是老熟人,陆管家。
互相寒暄了两句,聊了一会。至于他那里什么新到的海珠,江南的丝绸,他一样也买不起,只能看看稀奇。丝绸确实十分不错,摸起来光滑,还有绣娘绣了繁复的花纹。对他来说,用来欣赏比穿着可能更好一点。
“早前是听说永平坊那边开了一家杂货铺,也没时间去看看。要不然,咱们早就联系上了。”
“你们这生意忙,我们那小店跟你们没法比。”
“诶,不能这么说。好多小郎君都说那边的吃食特别好呢,也是某没有这口福。”
“是还可以,也就是占了个新鲜的名头。”
“我家少爷他们早就出发了,预计这几天就能到。这下好了,也不用心心念念要去板渚或者云中了。”
“哦,陆公子他们要到了,得空的话,到时候一定上门拜访。”
“他们来了,肯定每天都要去杂货铺的。”
“特别欢迎,那二郎就静待他们光临了。”
最后,林奕买了点海带,虾米,小鱼干这些回去吃,陆管家还给打了个折。丘比特跟陆管家倒是老熟人了,带着柴胡完全不认生,当这跟自己家一样,进去就蹭吃蹭喝。店里的海鲜,差点让它们尝了个遍。
“丘比特,吃饱了吗?”
“喵~”还没呢?再待一会就能吃饱了。
“你们俩这样,下次别人都不敢让你们进去了。”
“喵~”我看他挺高兴的啊。
“有吗?”
带着两只猫回去,吃了鱼干,估计是有点咸,回去喝了水之后才好了点。
“哟,这两只猫渴这么厉害啊。”
“去陆家的铺子里吃了鱼干,估计有点咸。”
“可以啊,他们俩出去蹭吃蹭喝,咱们能省不少钱呢。”
晚上,林奕给它们做了点蒸蛋,没放盐的那种。
陆管家的消息倒是灵通,第二日下午,陆公子他们就跑过来了。
“我们去板渚的时候,他们就说你们来长安了。”
“要我说,你们早就该过来了,长安的人多多了。”
“那不是没钱吗?”
“对了,去年说的油茶,我们着人去找了一下,真的有。”
“真的吗?我还以为别人骗我的呢。”
“那应该不能。”
“听说你来了之后,搞了不少活动。我们该早点过来的,在板渚还耽搁了好几天。”
“没啥特别的,以后有机会的话,还有的。”
“下个月端午节可以。”
“端午节搞啥活动?包粽子吗?”
“包粽子有啥好玩的?比谁包的快吗?”
“不过,我们在板渚买的马车还挺好的,坐起来稳当了不少。”
几人聊了一会天,买了点吃食回去,不久,就来了个伙计送过来两麻袋的油茶果。林奕倒出来看了一下,都是一个个干瘪的果实。应该是去年收了,放到今年才带过来的。
晚饭后,大家的闲聊时间,纷纷戴上手套来给油茶果剖开取籽。
“这个东西是用来干嘛的?”
“我想试试看能不能提炼出茶油来,之前听人说,好像是有的。”
“这个东西能有多少油嘛,还这么麻烦。”魏大夫一直十分抵制此类活动。
“不是有多少油的问题,发现这些东西总是有乐趣的。”
“看看人神医说的。”
“神医,你平时就应该多使唤他,免得他太懒。”
“于医药一途上,他还是颇为用心的。”
“神医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啥问题啊?”
“请说。”
“我们怎么才能长寿呢?”
“哈哈哈哈,这是啥问题?”
“实际上,大家都对这个问题十分好奇,但就是不问。”
“肯定嘛,谁不想多活几年呢?”
“也是,但实话说,我也不知道。医之一途,未知的还是太多了。有人说,心态可能影响寿命。也有人说,吃食影响寿命。但究竟那些东西有影响,现在还未可知。”
“那血缘关系是否也影响寿命呢?”
“也有这种说法,有的人家一直长寿,可能对他的后代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这种说法感觉好像也不多,长寿的人家里,难道就没有寿命短的吗?”
“当然也有,所以这个问题,至今犹未可知。”
“那你。。。”
“我也不知,我之前认为,是丹药造成的。但看了你们的实验之后,又担心丹药有毒。已许久没有服用了。”
“果然这不是啥简单的问题啊。”
“这是多少人一生追逐的目标。”
晚饭后的小活动结束,油茶果还没有剥完,林奕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准备把剥好的籽用来试试。先泡,后蒸,再压,最后得到了一小碗清亮的茶油。
“这个就是茶籽里的油吗?”
“这个油要用来炒菜吗?”
“我觉得都可以试试。”
“但这点也太少了啊。”
最后油茶籽剥完之后,勉强收集到了一小罐茶油。林奕分了一半出去给陆公子,毕竟这是他带来的。但他对这个东西并不怎么感兴趣,林奕只好给了他一个小蛋糕表示感谢。
这一小壶油吃肯定是吃不了多久,林奕把它给了魏大夫他们,让他们用来研制护肤品。偶尔,洗完头发,也弄点来抹一下。
济慈院的修缮工作一直进行了一个星期,房顶全部糊了水泥。剩下的瓦片全部集中到厨房那边的几间屋子,厕所改用青砖砌了一遍,看清来明亮了不少。屋子倒是没多大变化,甚至因为东补一块,西补一块,像打了补丁一样。但大家对这个完全不在意,里面不漏风,漏雨才是大家最想要的。
林奕下午去的时候,也给大家送了点院子里的红薯藤,这样,他们也可以在院子里种一点,到秋天就有红薯吃了。之前林奕送过去的旧衣服,被大家改成了小衣服。林奕看见好几个孩子穿的衣服花色都差不多,可能是同一件衣服改的。
接下来是要在卧室里都盘上炕,这样,冬天的时候要好过得多。家里的两个有做炕经验的大叔被林奕临时拉了过来,建筑队也没走,大家一起给这些屋子里都盘了炕。
之前墙倒了留下来的黄泥也有了用处,通通利用起来。建筑队的人经验丰富,看了一会也就学会了。大叔们也能安心地回来工作了。林奕倒是留下来跟大家聊了一会天,讨论了一下在地下留出管道,让热气进去来取暖的方法。
这个方法大家都没试过,林奕也只是提出来看看,万一有人想尝试呢。临走的时候,林奕收到了好几双鞋垫作为谢礼。希望她们的生活也能越来越好吧!
回去的路上,林奕看了看鞋垫。应该是用裁衣服的边角做的,看起来还挺好的。就是这个东西要用来赚钱着实有点困难,一文钱能买一双,甚至两双鞋垫。做起来却颇费时费力,一个人一天连一双都做不了。而且,现在大部分女性都会做,花钱买的人也少。连这一文钱也不是那么容易赚的。
想了一路,没想出什么好方法来。回家的时候,看见杂货铺的生意倒是还可以。晚上的时候,林奕跟大家商量了一下,把做豆腐的方法教给她们吧,这样好歹有个营生。
“那我们以后不做豆腐卖了吗?”
“做啊,大家都做嘛。咱们就做这点,也供应不了长安这么多人啊。”
“那也行吧。”
大家虽然不是特别赞同,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方法。一是没有更好的方法,二是这个方法本来也是他发现的,要教的话,实际上也不用他们同意。只是有些担心,万一他们把方子传出去了,那大家的豆腐生意不是没得做了。
隔天,林奕过去跟寺庙的大师和济慈院的大娘说了一下这个方法。两人都还挺吃惊的,对于不能随便教给别人的说法也是满脸认同。
第二日,林奕带着酸浆水过去,当着大师和大娘的面做了一锅豆腐出来。又仔细说了怎么做这个浆水,或者使用石膏的方法。
没过两日,济慈院的豆腐生意就做了起来,一文钱两块,买的人还挺多的。寺庙倒是不做来卖,只做来吃或者放在斋菜里面,增加点味道。
被新冠困扰的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作者半夜被拉去做核酸了,现在脑子还没缓过来。大家在平时一定要非常注意,戴好口罩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7章 济慈院的改建工作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