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 ...

  •   这边,皇后和刘沐叫了贾元春和她的丫头抱琴来,问她可愿出宫嫁人?
      贾元春听到这话一下抬起头,眼睛里满是惊喜,但随后很快又低下头。“谢娘娘恩典,奴婢……”她咬着下唇,不知该怎么回答。她当然想回家,想嫁个寻常人家做正头娘子,但她入宫寄托了家族厚望,银子也使了许多。此时回去,只怕遭人嫌弃。
      皇后和刘沐对视一眼,心里有数。根据他们打探的消息,贾家从未替她攒过嫁妆,倒是早早请了宫里的嬷嬷教规矩。她祖父去后,贾赦袭爵,她这个国公府嫡长孙女地位大不如前。其父贾政不过五品小官,且是恩赏的,故她未能参加选秀女。贾家便让她去选女官也不叫她嫁人,可见攀龙附凤之心强烈。
      见她为难,二人更生恻隐之心,刘沐道:“你只说你愿不愿意,你若想出宫婚嫁,自有皇后做主。”
      贾元春身形微晃,身边抱琴也扯了扯她的袖子,低声道:“姑娘多为自己想想啊!”
      贾元春这才下定决心,跪下磕头,“但凭娘娘做主,奴婢谢娘娘大恩。”
      刘沐上前扶起她,道:“姑娘安心,且先下去好好当差。”
      贾元春千恩万谢,方带着抱琴下去了。
      没了外人,刘沐才主动坐下,同皇后道:“要是直接放她归家,只怕又被贾家拿去寻别的富贵。我算是瞧出来了,那一家子男的不顶事,全指望拿女孩子拼前程。”
      皇后歪在座椅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玩着手里的玉佩,“他们家的姑娘,一天天的不学管家,也不跟着长辈出门交际,就跟着寡嫂刺绣。哦,还有一个只在贾母嘴里出现过的女先生。”
      刘沐撇撇嘴,“以前看书不觉得,真来到这个时代,才知道多荒唐。贾家的心思吖,生怕人瞧不出。”
      皇后也一脸鄙夷,“不说他们家,先想想怎么帮她。直接替她赐婚?”
      “贾家这会子在勋贵中还有点威望,皇帝刚把我赐婚给了他们家女婿,你再把他们家姑娘嫁出去。别太上皇觉得你是替皇帝拉拢世家,到时候来为难你。救人别把我们自己搭进去了,没必要。”
      皇后凑近了些瞧她,道:“你说婚事竟是真不脸红,可见确实不喜欢他。这一桩婚事,别是害了你。”
      “这话说的,难道我还能喜欢一个没见过面的男人?前后加起来也是三十多的人了,更不可能听到个赐婚,就芳心悸动吧。都说了不提了,回头我带了林妹妹来瞧你啊。”
      “呵,你倒心大。”皇后哭笑不得,便不提了。
      二人又说去贾元春的事,一是要救她,无论是按照剧情,还是以他们对皇帝和贾家的了解,贾元春待在宫里都是死路一条。但也不能牵扯自己,不能太显眼了。
      毕竟,即便是心疼原著里的姑娘们,也有个喜好偏向不是。林妹妹最要紧,所以哪怕暗示要接她入宫有些出格,他们也去尝试了。最后阴差阳错,那是意外。
      其次是甄英莲,好好的小姐成了丫头,还被薛蟠、夏金桂这一对夫妻磨搓。她已叫人盯着薛家了,待他们上京、英莲出现,她再将案子闹大。只要案子闹开了,事情便不得贾雨村遮掩糊弄过去。这个计划唯一不好的,是易坏了英莲的名声,但比起原来的命运,这也不算不好了。
      再才是四春、巧姐儿等人。至于薛家、史家、邢家、李家的几位姑娘,家里自有比贾家靠谱些的亲人。若是真命有不济,他们再想办法,如今不做考虑。妙玉也是,如今看起来并不需要他们帮什么。
      至于秦可卿这人,事事透着诡异,他们不敢乱来。
      书里王熙凤手上可有人命,作为长在红旗下的普通老百姓,他们信奉的是人人平等、罪责相当。往后想法子提醒她少做包揽诉讼、放利子钱等事,但若是她还是做了,自不该救她。万没有她是神仙妃子就比旁人命贵些,受她害的人就白死了的道理。
      贾家丫鬟里也不乏可怜人,但实在隔得太远,一个皇后怎么去管臣子家的下人,便无他法。
      喜好偏向一摆,怎么救贾元春又不能牵扯自己分毫才叫人为难。二人商量了一下,最好是能替贾元春择个比贾家好一点但又不能叫贾家能攀附的人家。且不能是皇后自己赐婚,得让人“代劳”。
      “不能攀附,那就只有嫁给庶子或是做王府侧妃了。”刘沐说完,二人对视一眼,想到了同一个人。
      皇后这几日去给太后请安,身边都带着贾元春。太后不免问道:“怎么身边换了人伺候?”
      皇后笑道:“沐妹妹如今正待嫁,怎好一味叫她在我身边服侍。只她放心不下,要交待了手中的差事,才肯回承恩公府里备嫁。难为母后念着她,都是她的福分,到时叫她来和母后磕头。”
      太后笑言:“你待身边的丫头上心,他们自然也尽心。她如今也是官家小姐,往后嫁了人又是二品诰命。都是你的恩惠,她要不尽心,哀家倒要生气了。”太后还是喜欢这个继后的,继后和她一样出身低,人又会来事,比出身名门一板一眼低原后强些。要紧地是皇帝喜欢,她如今全靠着儿子争气,自不与皇后为难。
      陆贵妃捏着帕子擦了擦嘴角,掩饰心里的鄙夷。小门小户的没规矩,义女这样随便认了。关键是皇帝也糊涂,竟还给赏赐,又给赐婚,分明是随着皇后的愿望,抬举那丫头。又成全了皇后的名声,人人夸她仁德。
      陆贵妃心里不满,面上还是笑着恭维皇后。又道:“这位姑娘瞧着眼熟,原是管着宫女衣料的女官罢。”
      贾元春上前一步,福身行礼,道:“是。”
      陆贵妃没说什么,贾元春便退下来。众人虽都在笑,心里却都在揣测皇后的意思。各宫娘娘身边的女官一般都是从身边人里提拔,好端端地去尚宫局要人做什么。
      元春的家世也不是秘密,众人很快知晓了,心思不一。
      甄贵太妃早知道贾元春,因甄贾两家是老亲,勋贵人家又都是支持太上皇的,她理所应当觉得贾家该和甄家一道帮扶她的儿子。贾家那时送元春来,她就觉得他们心思多,莫不是想两头下注。
      又不能做得太明显,以免惹太上皇注意,便只将贾元春打发到尚宫局去管宫女衣料。这差事有油水但绝无机会面圣,对于一心做女官的女孩而言是个好去处,对贾元春而言确是鸡肋。
      领了这份差事,贾家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他们不能告诉甄家:“我们也想有个皇子外孙,试试能不能当个承恩公府,你怎么把我们家女儿真送去做女官了?”他们尚得罪不起甄家。
      贾元春带了许多银钱来,又是有别的想法的,故不似前几任女官一样贪墨宫女的衣料,反倒让她在宫女中颇有些好名声。
      甄贵太妃此时想皇后莫不是想将她送给皇帝。皇后想必也知道贾家的心思,为了给她身边那个丫头弄好和原配娘家的关系,便给贾家送个顺水人情?
      贾元春长相是时下流行的旺夫相、富贵相,眉眼又精致,又是读书识字的,保不齐真能得宠。要是再生下个皇子,届时贾家为首的八公和四大家族只怕便要支持皇帝了。毕竟贾家同他们的关系,倒比甄家同他们近些。
      这些人家单论还不算什么,但聚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甄贵太妃越想越觉得没错,她势必不能让此事成了,又不能明晃晃针对贾家。思来想去,她想起了刘沐,她也可以给贾元春寻个亲事,将她风光送出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3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