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捞一捞文野普希金。
私设的内务省大人物普希金对标三次元文豪。文野原作中的普希金对待天才们嫉妒又挫败,但对于与自己同名同姓的普希金非常崇拜,是那种“普希金/大丈夫当如是也!”的崇拜。年幼时期的文野普希金曾把大人物当做自己的成长目标——后来就被现实磨平了棱角。
②“他内心感到庆幸的是,他可以不再理会生活提出的讨厌的、折磨人的要求和威胁,离开了闪着充满巨大欢乐的闪电和响着充满巨大悲痛的雷鸣的地方。在那里,虚假的希望和幸福的美妙幻影诱惑着人;在那里,人被自己的思想折磨和煎熬着,被激情吞噬;在那里,理智有时胜利,有时失败;在那里,人不停地搏斗,遍体鳞伤地退出战场,却仍然不满意,不餍足。”
“假如每一次机会都被当成错误从身边推开,那么到什么时候才不会有错误呢?”
——摘自《奥勃洛莫夫》伊万·冈察洛夫
这时候的伊万还不是后来的痴汉,脑子没动过手术,对小费也防了一手:他没告诉小费自己也是异能者。
在私设背景下,如今俄国的能力者暴露身份是很危险的,除非本身有权有势,比如屠格涅夫不会去迫害自己的同僚与上级,但伊万这种小商人的孩子,暴露出有杀伤型异能,就得被逮起来,或者像伊甸们一样到处躲藏。
危 普希金 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