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盛夏的乡间鸟鸣蝉噪,烈火般的太阳高悬空中。
      陆英是被舅舅舅妈吵架的声音逼出来的。
      他神思不属地跑到河边钓龙虾,但主要的精力并不在龙虾上,而是刚刚舅舅舅妈吵架的内容上,那段对话不断地盘旋在他的脑海里——
      “老两口的钱都拿去给他读书,凭什么?”
      “你话怎么那么多,这不管你的事。”
      “怎么不管我的事,我还是不是这家的媳妇?”
      “又没让你拿钱,你嚷什么?”
      “我怎么不能说?陆英他又没考上中专,读高中那么多费用,怎么读?读完高中不考大学就等于白读,要继续往上读,钱哪里来?你爸妈年纪大了这不就是我们的事?”
      “哎呀,你这个人怎么话这么多,你给我闭嘴。”
      “我闭嘴什么闭嘴?陆英他这样的,养大他就不算亏待他了,现在还拿全家的资源拼命供他读书,这说得过去吗?真当是亲孙子了不成?亲孙子不也就读了初中吗?”
      “阿辉他是自己考不上又不是不让他读,跟小英能一样?”
      “是啊,你弟一家往镇上一搬,什么事都推给我们,他们倒是轻松了。你去问问他们,可同意陆英继续读高中?”
      “哼,他们凭什么说话,这钱是爸妈的,我们都管不着。现在说陆英,你扯什么别人?”
      “哼哼,我看着费用能不能够,反正想要我出钱是没门。”
      “孩子考上了高中,身为舅舅一分不掏的有的?你不要脸我还要,这钱肯定要给!反了天了,家里你做主了?你想骑我头上了是不是?”
      “哎呀,你个没良心的,你给给给!你给了后你女儿的学费你有吗?”
      “……”
      陆英是个无父无母,被外公外婆收养的孩子,本来并不姓陆,是随父姓钟。自从他母亲去世后,外公就给他改了姓,让他跟着自己姓陆。从此也不让他叫外公外婆,只让叫爷爷奶奶,说他不是外孙,是孙子。
      他爷爷奶奶生了两对儿女,大舅跟他们一起住村里,有两个女儿;二舅娶了岛最北边的新丰镇上的媳妇,搬到了新丰镇上住,不常回家,有一个儿子。
      小时候二舅的儿子陆辉跟他一起在爷爷奶奶家生活,比他大3岁,一直养到7岁读小学才离开。虽然当时陆辉是爷爷奶奶唯一的孙子,但他身为外孙也没受到过不平等的对待。
      到他妈妈去世,他被外公改了姓,从此更没有亏待过他。
      他今年刚参加了中考,成绩排名在前10%,自然有机会参加中专考试。可没想到考中专时发挥失常了,差了一分没到中专的录取线,离跳出农门一步之遥。
      中专毕业生是包分配铁饭碗的,直接进入行政部门或者国企当技术干部。虽然这年头公职人员工资不高,比起做生意的人来说差远了,但跟他们农民比就不一样了,城乡待遇差别极大。
      次一级的选择是中师,可他之前一心考中专,并没有参加中师的考试。如果想读,就要复读一年,这是他不能接受的。而且,老师的工资较低,也不算吃香。
      他没考上中专是有原因的。
      因为他考试那几天发了高烧!他怕吃了感冒药会导致昏沉,只打了几天的退烧针,但效果不大,上考场仍然精神萎靡。
      考完出来他就觉得要完,很多题目都是凭着感觉做的。
      而之所以那么倒霉,不是他时运不济,是有人从中作梗!考前三天,倾盆大雨,他在镇初中的图书馆里看书复习,下午四点他打算回去的时候,发现放在自己包里的雨衣不翼而飞了。
      有人翻过他的包,偷走了他的雨衣。
      他又惊又怒,却又没有办法,总不能为了一件雨衣报警吧?至于找老师告状,那就更不会了。
      哎,现在回想,他当时应该去找老师的,不告状,起码也该借一件雨具。
      这样他就不用在苦等两个多小时都不见雨小之后,直接骑着自行车冒大雨回家了。也就没有后来因为淋雨而感冒,导致一场来势汹汹的高烧了。
      他一直没找到偷他雨衣的人,但心里是有怀疑对象的——顾文杰。当天顾文杰和他一样在图书馆,但比他早走了一步。他后来去找顾文杰逼问雨衣的事情,对方当然死活不承认,他又找不到丢失的雨衣做证据只能罢了。
      成绩出来后,爷爷的意思让他去读岛上最好的重点高中,反正他因为超过了他们本岛重高的录取分数线52分,早就被重高录取了。但他自己不愿意去读,因为高中一学期要500的学费,70的杂费,一年就是1140元。
      这费用对爷爷奶奶来说,是很大的负担。
      而且关键是如果读重点高中的话,那要读三年,三年后高考进入大学还要再四年。爷爷奶奶都老了,爷爷今年也因为年纪大杀不动猪了而彻底回村务农,靠着田里的一点出息,替他付学费太辛苦了。
      他想出去打工,他不想成为大家沉重的负担。
      他已经十六岁了,村里多的是十六岁初中毕业就去村里领了证明,到海市甚至深城等地打工的同龄人。
      可爷爷坚决不同意,一定要他继续读书,因为爷爷笃信读书改变命运,且说学费的事情不是小孩子该担心的。即便他已经十六岁了,但在爷爷的眼里,他还是个小孩子。
      舅舅舅妈吵架就是因为爷爷坚决要送他去读高中。
      舅舅陆正兴家并不富裕,在村里的十字路口开了一家小店,生意马马虎虎,连温饱都不太能混上,得加上种田才行,时而需要爷爷奶奶的补贴。
      他们两个女儿,大的在读中师,小的还在读初三,负担已是极重。舅妈大约是打着小的如果能考上,就让爷爷奶奶帮一把的主意。但如果陆英也读高中的话,很明显就轮不到她女儿了。
      毕竟,老两口的实力也有限。
      所以最近陆英很烦恼,他恨自己不争气,没考上中专,又恨自己太渺小,不能一夜长大。
      “唉——”他长长叹了口气。如果自己有很多钱就好了,其实他知道奶奶也不是那么想让他读高中的,奶奶想存钱造楼房。
      住爷爷奶奶家后面的顾家去年盖了座两层半的大楼房,如今气焰嚣张,走在村里的路上,头都比别人家高昂三分。
      这个村里历来如买自行车、收音机、造青砖瓦房等等大事情,都是由爷爷奶奶家拔头筹,如今,却被顾家超了前,奶奶心里是不服气的。
      奶奶一直跟顾家媳妇沈春花不对付,看不惯她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没法容忍她在自己面前秀优越感。别的村民在她家男人当官发达后就惯爱拍沈春花马屁,但奶奶跟她这么多年吵吵闹闹,根本不可能向她低头。
      自从去年顾家成了整个村里最早盖楼房的人家后,奶奶就一直气不顺,认为他们顾家在东边墙上刻意雕刻的那条大龙镇压了自己家气运了。一直憋着气,想筹钱造楼房,一定要比他们造的还高一尺。
      顾家的男人顾石岩在镇上当着小官,顾家媳妇沈春花在村里的小学里当年级主任和数学老师——实际上沈春花不过是小学毕业,靠着老公的关系才当上的老师。
      顾家一共两个孩子,大女儿顾文静中师毕业后,走了关系在镇上的初中当老师,小儿子顾文杰跟陆英同年,也是今年中考过了后考中专,他考上了。
      平日里陆英的考试成绩都比顾文杰高,却偏偏最关键的考试里他败北了。
      这件事让奶奶呕得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坚持认为都是因为那座楼房、那条龙压住了他的运势。否则怎么会平时都考不过陆英的人偏偏最重要的考试里却赢了,而且陆英还考运那么差,考前生病发高烧。
      眼看顾家的一家子都要脱离农门,这让奶奶很恼火,认为自己家的气运被顾家完全抢走了。
      奶奶跟顾家并不完全是意气之争,也不是因为嫉妒。
      当年爷爷还是八厂团支部的书记时,正是因为沈春花从奶奶这里套取了爷爷在海市工作的地址,然后顾家的当家人——她的公公顾国才,摸到海市厂里,告密说爷爷私藏手榴弹。
      偏偏爷爷恰好又有一个被拉壮丁当了果党退到湾湾的亲弟弟,本着宁杀错不放过,就被撸了下来。
      而实际上,手榴弹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爷爷当叛徒当然就更不可能了。但那个年代,不讲实打实的证据,告密就是极为有效的打击手段。
      所以两家可说是仇怨很深,即便后来顾国才得了肝癌早早去世,这恨也没有随着人死而灭。两家女人间三天一顿小吵,五天一顿大骂是长年累月的事。明明是前后邻居,但两家各种了一排篱笆,互相隔开,眼不见为净。
      现在如果自己读高中的话,奶奶想让家里造楼房以改变运势的愿望怕是不知道要推到什么时候了。
      想到这,陆英就觉得愧疚难当,神色微微黯了。
      “呦,我以为是谁呢,躲在树荫下像个蔫头耷脑的包子似的。”一声阴阳怪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陆英冷冷说了一句。
      不用回头他也知道来人就是顾文杰,两个人在镇初中一个班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