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临瑞国,茶馆。
“要说当今天下啊,有两样奇物。一样令天下文人志士竞相追捧,一样啊,令这江湖纷纷扰扰,人心惶惶。”
“那这两件东西到底是什么呀,哎呀,你就别卖关子了!”一旁听故事的那些人显然已经等不及了,纷纷焦急的望着台上的老者,盼望他能继续往下说。
只见那位说故事老者慢悠悠地端起茶碗,虚抿了一口茶道:“要说这两样东西啊,其实也不难猜。那便是风云曲、浮沉令。要说这……”
“这风云曲,近几年在四国流传甚广,上至宫妃,下至歌妓,皆以习得此曲为荣。”老者未说完的话让人群中一位不知名的男子抢了去。
想那老者在茶馆说故事也已有十年之久了,自然是看不惯这般抢他饭碗的人。
“哦?这位公子年纪轻轻,怎么会对风云曲的了解如此之透彻?想必定是在哪里听过吧?”老者看着那不自量力的男子,露出一丝轻蔑的讥笑。
“此曲,虽然名气之大,但却没有流传下来,只因所谱之人现已不知所踪,”男子听出了老者的刁难,但没有理会,只是自顾自地把玩着手里的一块玉佩,不急不缓地说道。
“那……这曲子的所谱之人,是谁啊?”
“你俩就别一唱一和地卖关子了!快点告诉我们吧!”听客们只想听个乐趣,可不在乎这个乐趣出自谁口。
“天启宸妃,四国六绝之首,楚音离。”男子说完,便收起玉佩,径直走出了茶馆。
男子走后,老者却乱了阵脚。只见刚才的听客分成了三拨。一拨急急忙忙追着男子问:“这位公子,这风云曲让你说的这么详细,那你再讲讲那个什么令,好让我们过够了瘾啊!”
“刚才那老者说,好像是什么浮沉令”有人应和道。
老者见状想要溜之大吉,却被另一拨人抓了回去。“今天这故事还差着呢,我们可都是交了钱的,你必须讲完了再走!”
剩下那一拨一会跟着去追那男子,看见老者要跑又赶回来抓老者,好不热闹。
此时的茶馆可是热闹非凡,就连楼上品茶的人都禁不住诱惑想看看这场闹剧。
“浮沉令,乃一分为二的令牌,一半在寒星宫,一半在孤影楼,因此江湖人士不认盟主,只以寒星宫、孤影楼为尊。”二楼隔间里,姜天正说完这些,便看向对面的一位女子。
那女子双唇紧抿,眉头微皱,一双似水的眼眸在姣好的面容下,更显柔弱。女子旁边有个三岁的孩童,正一眨不眨地盯着她。
“师兄,我们……一定要这么做吗,我的安宁,她才三岁呀”
“没时间了,星天监已经窥测出来了,孤星命格,大凶。再者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失踪的孩子全都是三岁孩童!这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你的意思是……失踪的孩子并不是真正被绑匪劫去的,而是……皇上的意思?”女子看着姜天正,不敢置信的问道。
姜天正不置可否:“有传言说“孤星一出,四国尽”,圣上是不会允许这样一个威胁存在的,不管传言是真是假,她的命格一旦被发现,整个沈家都会万劫不复!”
“所以,我就要放弃我的女儿吗,就因为一个莫须有的传言?”
“柔儿,你没的选择。”
良久的沉默之后,女子轻轻问道“被抓走的孩子,会如何处置?”
“让星天监测命格,但凡命格不显或命格与孤星相似,便处死。”
!!!
“才三岁的孩子,命格哪里会完全显示出来?星天监也说了,测星命的最佳年龄,是十二岁。那些孩子的命便不是命了吗”女子颤抖地说
“孤星命格,从出生起,就注定了。比起三岁孩童的命,圣上更在乎临瑞王朝。”
“师兄,大臣们的子女到十二岁都会去星天监那里测星命,我的安宁才三岁,是不是可以……”
“没时间了柔儿!到了十二岁真正要测的那一天呢?怎么躲?!”
女子看着身边的孩子,抬起手抚摸着孩子的脸颊,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却依旧睁着眼睛,好像要把孩子的样子深刻印在脑海里。
姜天正不忍看见女子这样:“寒星宫最近也在各国寻找孤星,只不过他们的目标在于无父无母、流落街头的乞丐,或者出生就没人要的孤儿。这几天他们就在京都附近,或许可以……”
“你的意思是……要把安宁送入寒星宫?不行,若安宁的身份被他们发现,定会把她当做光复玄赤帝国的棋子。我的安宁,我宁愿她平安顺遂度过这一生,哪怕不是朝臣闺女,只是布衣百姓。”
“不,我的意思是,混水摸鱼。先找一个孩子代替安宁,把她送到寒星宫的马车上,制造混乱,在所有人都去追寒星宫的马车时,再把安宁放到另一辆马车上,从北门离开。”姜天正解释到。
“……好。”
见女子终于妥协,姜天正看着快要变黑的天说道:“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寒星宫的人马上就经过,去准备准备吧”
一刻钟后
沈安宁看着自己身上穿着的破布衣服,看向女子,撇了撇嘴:“娘亲,这衣服好破啊,都是洞,还有很难闻的味道,安宁不想穿。”
女子温柔的哄着她:“安宁乖,一会我们去城外看烟火,吃糖人,穿的太好看的话被坏人盯上,把你抓走了,你再也见不到娘亲爹爹怎么办?”
孩子听见要去城外看烟火,吃糖人,开心的直笑,也就不管衣服破还是不破了。
“安宁,到城外还要很远的路呢,你先喝点水,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下,等爹爹过来,我们一起去。好不好?”
女子把放了迷药的温水送到孩子嘴边,看见她一滴不剩的喝完,狠了狠心,把孩子交到姜天正手里。
“可都计划好了?”女子忍不住问道。
“嗯,等到去北门马车一过来,就把她送到车里,让她走的越远越好。”
女子看着努力睁开眼的安宁,她的女儿,眼皮止不住的打架,却还强忍着困意。直到马车缓缓停在他们面前。
“师兄,安宁的命格判语是什么?”
“长歌纵马,众望所归”
姜天正说完便把手里快睡着的孩子放进马车里。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女子飞快地跑到孩子面前抓着孩子的手臂。就在姜天正以为她要改变主意时,听见她用温柔的声音说道:“安宁,记着,长歌纵马,众望所归,记住这句话,知道吗?”
孩子迷迷糊糊的,就看见自己娘亲的嘴里一张一合,但还是点了点头,然后沉沉的睡去。
“走吧,往北门的方向走,走的越远越好”姜天正看着车夫道。
“长歌纵马,众望所归。长歌纵马,众望所归。长歌纵马,众望……所归……”女子一遍遍重复着这八个字,浑身颤抖着,双手紧握,哪怕泪水模糊了视线,依旧喃喃着。直到马车越走越远,再也看不见。
从此,世上再无沈家二小姐,沈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