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第四十九章 山路原无雨(三) ...
-
夜桓不愿落氏重掌兵权,虽然夜离殇提的方案他很满意,但他也不能将这立功的机会白白的给了他。
召了自己的几个亲信商量,最后,他以二皇子在东辰被追杀,东辰背弃两国合约为由,为雪此耻派夜离殇亲自带兵前去,协助主将重夺回边境十三城。
当然,这是个历练的好机会,所以大皇子夜离寂也一同前往。
圣旨未明,夜离殇听到后,嘴角泛出一丝嘲笑,他自然知道父皇的用意,如果此行顺利,自己战功加身,并不是简单的恩赏,西启储君未立,自己战功赫赫不免压兄长一头,以后立储的把握就更大,父皇决不会允许自己坐大。
回朝多日,他从未见过自己的这位兄长,对他儿时的记忆也早已模糊。不过在东辰时,母后送来的消息和自己暗探收集的信息差不多一致:贵妃娇宠,大皇子不学无术,于政学上毫无进益,到将夜桓的风流多疑学了个遍。
如今自己的归来早已让柳氏一族隐隐不安,他也听说贵妃在后宫撺掇陛下立储君,那傻傻的皇兄自以为贵妃陛下会替他谋好出路,对他的存在也全是不屑。
好在朝中旧臣居多,众人皆属意立嫡立贤,而父皇让大皇子同行,只怕也是为了给他镶一个贤良的名声,将来也好与自己抗衡。
无论圣意如何,他都不关心。
他需要做的是替代舅舅,重掌边境兵权,稳住边境将士的心,让众人知道这边境的军队依旧听的是落氏的军令,让自己正式地站在西启朝堂之上。
边境连连战败,将士们对帝王的决定愈发不满,如若自己此时有一场速胜,挽回的不仅是众将士对皇室的信心,也给自己树了一面锦旗。
从东辰归来,他的心便死了,唯一能让他觉得活着有意义的事,是让那些想让自己死的人亲眼看着自己把他们在乎的东西一件件摧毁。
没有几日,陛下明旨。
那个娇宠惯了的皇兄还一脸不满自己要去那艰苦的边境。
而自己除了手握陛下圣旨,皇后落氏还遣人送来落氏兵符,让他不至于受制于陛下的人,君中将士从来认兵符多于圣旨。
半月行军,抵达边境,没有歇息便上了战场,他没想到这么快就会对上穆王的军队,面对穆毅不可置信的目光,他没有丝毫躲避,穆毅送他出城的恩情铭记在心,但此刻并不是回报的时机。
他也多次想过两军对垒的场景,只是,真正遇上了,他内心还是有一丝动容,但他表情沉静,努力把那些尘封的往事压到最深处。
数月的交战,结合自己对东辰的了解,他很快就在禹城外取得一场小胜,击败了穆毅亲率的一队骑兵,大大鼓舞了西启士气。
穆王也觉得不可思议,这西启二皇子杀伐决断全然不输当年的自己,眼中闪过的淡漠狠厉却有着不可漠视的帝王之气。
此时,武帝以穆毅战败为由,暂撤他骠骑将军职务,回穆府思过。
穆烨知道厉王的心思,长久相争于萧羡伽儿不利,也于边城百姓无益,他需要想一个计策,打消厉王压迫的决心,如此才能真正专心与西启军队对抗。
可这小小的胜利却没有让夜离殇高兴,他知道,出现在这,他就没有回头路了,对东辰的一切都将割舍。
曾经有过短暂的欢愉,而后一生寂寂岁月便只他一人了。
捷报传回京中,百官皆对他赞不绝口,少年有为,颇有老侯爷当年风采,以后可堪大任。
夸奖之词溢于重口,传到西启皇帝夜桓耳中,截然变了味道,猜忌在心中越来越重。
禹山下一役,大皇子夜离寂好大喜功,想要表现自己不输于夜离殇,强行与夜离殇换了军旗,选择夜离殇既定的道路,带兵绕道抄袭敌军,后不知怎地与主军走散,困于山中,当夜离殇和主将柳忠林寻来时,夜离寂带的人马全死伤殆尽,无一生还,而他也身中两箭,只有胸口的起伏证明他还活着。
主将瞬间吓得跪地,大皇子重伤,他实在是担不起这个责任,即便自己是贵妃宗亲,也难逃责罚。
夜离殇只是奇怪,这条路线一早就让探子打探好,不会有什么意外才是,如今大皇子却在这条路上遭人截杀,如果是东辰做的,断不会直接置他于死地,活捉才是谈判最好的筹码,杀一个皇子只会加深矛盾。而且以自己对穆王的了解,穆王绝不是喜好杀戮之人。
将人抬回军营,急忙让一众军医前来诊治。
大皇子如果身陨,只怕在场众人皆无法全身而退。
军医轮番诊脉查看,纷纷摇头,齐刷刷的跪在夜离殇战战兢兢回禀:“二殿下,臣等才疏学浅,大皇子伤势严重,我等实在回天乏术,再者.......。”
见回禀的人支支吾吾,夜离殇闭眼轻斥:“说!”
“再者,那箭口淬了毒,虽没射中要害,但毒以入肺腑,药石无医。”说完将头沉沉磕在地面。
夜离殇缓缓转身,道:”那就力保他撑到回京,如若大皇子身陨此处,不用我多说,你们觉得陛下会放过你们吗?“
众人面面相觑,忙不迭地点头,就是奇药用尽,也不能让大皇子路上断了气。
主将柳忠林派了亲卫随行,护送大皇子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