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第四十八章 山路原无雨(二) ...
-
承明宫立政殿
夜桓单手扶额,无力的瘫坐在龙椅上,最近两国战事让他焦头烂额,边境大军遭到穆王军队重击,节节败退,将士折损严重。
上书求和的折子一道接一道,替他解忧的人却一个也没有。
夜离殇的归来,更是让他的出兵彻底成为一个笑话,而后宫中,贵妃柳氏又闹着让他早日立长子为太子,断了某些人的非分之想。
前朝后宫,没有一个清净之地。
只有这立政殿能让自己小憩片刻。
忽然听到殿外太监禀报:“二皇子求见陛下。”
原本才平静的心情瞬间翻腾起来,愤怒的起身:“让他进来,朕倒要看看他怎么处理这番局面。”
夜离殇缓缓走进殿中,看见自己的父皇垂手背对着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的下跪请安:“儿臣叩见父皇。”
夜桓没有回头,也没有让他起身,一旁的大监上前尖声提醒,二皇子来请陛下安。
“安,如今是谁弄得这番局面的,他是盼着朕不安吧”。说着转身,正欲发作,不想对上夜离殇寒厉的目光,一丝恨意一闪而过,让人不禁觉得是错觉,责备的话生生噎在喉间。
他打量着这个多年未见的儿子,身上竟没有一丝往日痕迹,纵然是跪在殿中,浑身散发出着尊贵和傲气也不容忽视,只一瞬的对视,他竟然感到几分害怕,对,害怕。
瞬间的慌乱打乱了他内心早已组织好的言语。
动了动嘴唇只没好气地说了一句“平身吧。”
夜离殇直直起身,挺拔立于殿中。
“你可真是我的好儿子,居然敢私逃”
“东辰遇刺,保命罢了。”
“是嘛?那你也算命大逃过一劫!”夜桓心中恨道。
“父皇为儿臣出动大军,儿臣岂能辜负父皇的心意,当然要好好活着才是。”
“你,放肆!如今这番局面,全因你而起,你不思悔过,倒在这揶揄你的父亲?!”夜桓有些气急。
“战事是父皇挑起,大军听的也是父皇的指挥,于儿臣有何相干?”夜离殇双眼泛着嘲讽直视夜桓。
夜桓看到他这无惧的模样,只恨自己不能当下拔剑砍了他,慢慢拉回理智呵斥:“这战事终究因你而起,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停下是不可能了,再者东辰新帝登基,内政不稳,正是夺回我边境众城之时。”
“所以,儿臣的死不过是个借口,父皇为这场战事怕是筹谋已久了吧!”
“要不是落氏出了你舅舅这样一个蠢材,我边境十三城又怎会丢?”夜桓顾左右而言他。
夜离殇只紧紧攥紧双拳,让自己没有当场发作,最后轻轻的反问一句:“边境十三城难道不是落老侯爷打下来的?”
“夜离殇!你姓夜,你不姓落,你竟如此帮着落氏说话。”夜桓气的颤抖,一旁大监赶紧上去替他顺气。
“儿臣是姓夜,可这皇姓带给儿臣的却是八载流离,朝不保夕。”
“你的意思朕委屈你了?整个皇室委屈你了?”
“委屈~呵”,夜离殇冷笑:“儿臣只是不想再违逆本心,这场战事起因究竟如何,父皇心知肚明。”
“好,好,好”,夜桓气极:“不愧是落琮瑶的儿子,你今日来此恐怕不仅仅来指摘朕的过错,你是来逼朕的。”
“儿臣不敢,儿臣但愿为父皇分忧。”
“哦?如今众人皆上书求和,求和,难不成朕还能再送个质子过去?”
“求和乃是下策,正如父皇所言,东辰内政不稳,儿臣在京都八年,对他们朝局也算了解。武帝这个人,刚愎自用,嫉恨穆王拥兵自重,自然会设法打压,如今穆王坐镇边境,如若此时他吃了败战,武帝自然有借口制衡他,届时于我们夺回十三城岂不有利?”
夜桓听他分析的有理,心中仍有不解:“说的容易,穆王纵横沙场多年,如今反扑,吃亏的反而是我西启将士。”
“西启如今带军的是柳氏宗亲,虽从前为父皇亲卫,终究缺乏实战经验,西启蛰伏数年,兵败并不是因为将士势弱,而是主帅无能,更换主帅才能重掌局势。”
“那你觉得换谁?”夜桓眯眼试探到。
“永宁侯落琮琤”。
“朕就知道,你的心永远向着你的母族,我告诉你,落琮琤闲赋多年,经验更缺,朕不可能让他领兵,边境十三城就是丢自他手,还妄想重掌大军?”
“那父皇可有合适人选?没有那便求和。”
“求和更不可能!”
“那,父皇信不过舅舅,儿臣自请领兵。”
“你?你可从未带过兵”夜桓看着他轻笑道。
“儿臣虽未带过兵,但儿臣在东辰这八年也不是白在的,对穆王用兵之道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当真?!”
“自然,儿臣也指着这次立功,好求父皇嘉奖。”
夜桓有些犹豫,但好像这个方法是眼下最佳的方案,片刻后说道:“容朕考虑考虑,你先退下吧。”
夜离殇行礼退下,他知道,陛下一定会答应的,虽分别多年,但他很清楚父皇的性情,永远猜忌他人,永远贪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