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古耽世界9 ...

  •   内殿。

      等楚一慎再睁开眼,已是一刻钟后了。他顾不得正照顾着他的太医,猛地从床上坐起来,面目狰狞地道:“快快快,暗龙卫呢?去杀了那牛御史,和那几个给他作证的贱人们。”

      “快快快!”

      他是大楚唯一的皇子。

      只要杀了牛御史和证人们,把所有事情捂住了,他一定能坐稳这江山的。

      众太监皆讷讷不动。

      楚一慎呵斥地催促道:“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去啊。”

      所有人皆垂头敛声屏气。

      老太监递给楚一慎一封信:“陛下,方才一只白雕带来了一封信,提醒了陛下江南赈灾款的事,署名是罪臣楚一争。”

      楚一慎缓缓睁大了眼睛,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后,脑袋一阵一阵地嗡鸣:“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不可能的。”

      江南水患赈灾款。是他与三十万军饷,一起贪墨的赈灾款。

      ——前一世这些赈灾款照样是被贪了的。既然别人可以贪,为什么他不可以?

      至于受灾受难的江南百姓,那是他们命里该有这一劫。

      因知道事情事关重大,这事他做得隐蔽极了,甚至未假宁坡之手,本应无一人知道才对的。

      楚一争是怎么知道的?

      不。

      楚一争怎么还活着?

      他是先帝嫡长子,是当之无愧皇位继承人,亦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因此他甫一回大楚,就令人一把火烧死了他。

      他怎么会还活着,还要曝光他挪用赈灾款的事?

      楚一争还活着,并气势汹汹地卷土重来与他针锋相对!

      挪用军饷被曝光!

      挪用赈灾款被曝光!

      他顺风顺水的命运,竟一夕之间变得四面楚歌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
      大周国。

      书房。

      黄昏。

      一名探子恭敬跪地禀告着:“因当日牛御史在朝堂的质问,如今的大楚朝堂,人人皆知楚王挪用了三十万两军饷的事了。以成国公为首的武官们,皆群情激奋忿忿不平,军中气氛亦是大哗……”

      一名官员问道:“楚皇有何反应?”

      探子道:“楚皇自那日在朝堂晕厥后,便一直告病,已经连续辍朝五日了。”

      一人嗤笑道:“恐怕是没脸见人,躲在皇宫里装死吧。”

      探子低眉不语。

      众人皆看向周有茗。

      因庞太傅的教导,周有茗并不好外物,书房内摆设低调朴素。

      他身着一套玉白暗龙纹常服,端坐在宽大龙椅上,手指摩挲着甜白瓷茶碗,微微垂眸沉思时,眉目间皆是君子端方的俊美,仿若笔直青绿的竹。

      他抬头望向众臣:“你们怎么说?”

      众臣七嘴八舌地开口,意思皆大同小异。

      “周楚两国交战百年,彼此间有着血海深仇。如今楚国内乱,乃是大周进攻的最佳时期。”

      “老臣不敢断言,大周百年基业将始于今日。但这的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趁他病要他命,如今大楚国武官皆有离心之意,只要我们适时发动袭击,便能从楚王那儿咬下一块肉来。”

      “陛下莫要错失良机。”

      ……

      因大周先帝好战,群臣亦皆斗志昂扬。纵然有主张休养生息,观察一段时间的官员,声音亦皆被压得听不见了。

      周有茗皱了皱眉,眼瞧着天色已晚,便借故道:“此事事关重大,不可有半点轻忽。探子继续探查此事,不可有遗漏。诸臣们则皆写一个帖子,明日一早交由朕,朕再行定夺。”

      说罢他迅速拂袖而去。

      众臣面面相觑地离开,心里皆有了一丝疑惑。

      以往都要勤政到深夜的陛下,最近为何都如此‘养生’?

      一刻钟后。

      周有茗站在无为殿门口,小花园的鹅卵石小径上。望着自无为殿窗户透出的橙红灯火,心不自觉地暖了。

      太监推开大门。

      他大步跨入殿内,一眼就看见了,正在伏案在书桌旁,认真写着什么的班衣。

      陈班衣身着月白常服,长长鸦羽般的睫毛低垂着,面庞柔顺且羸弱,长长泼墨般乌发垂在背上,瘦削背脊弯出脆弱弧度,一瞬间令周有茗恍惚间,仿佛又看见了那经历过噩运后,自卑隐忍谨小慎微的人儿。

      他心倏地一痛。

      但……

      “周有茗你回来了。”陈班衣听到了身后动静,迅速翘着二郎腿,叼着笔杆扭头招呼道,“快快快,过来帮我看一看这篇文章。我觉得我写得可好了。”

      眉宇间的神采飞扬。

      理直气壮的自信。

      颐指气使的气势。

      无一昭示着,这是那个十四岁时未遭受过噩运,最明亮意气骄傲的少年。

      周有茗轻轻呼出一口气,唇角忍不住上扬,走到了陈班衣身旁,拿起了桌上的文章,然后竟看得愣住了。

      陈班衣斜坐着道:“怎么样,写得不错吧?”

      周有茗点头。

      的确写得非常不错。

      作为大周一国之君,他是看过不少进士的殿试文章的。班衣这一篇文章,比起那些不仅不差,甚至水平略高。

      他惊喜地看向班衣:“班衣,这是你写的?”

      ——此前班衣行事谨慎处处如履薄冰,不肯行差步错半步,更从不过问朝政与写文章。

      他竟从不知班衣竟还有这等才华。

      陈班衣登时板下了脸,一把从周有茗手里夺过文章,气咻咻地拿背对着周有茗,重重哼了一声。

      不理人了。

      周有茗愣了一瞬,才明白是他方才的怀疑,令这如小狮子般骄傲的少年班衣生气了。

      他一时又是好笑又是欣慰,手放在陈班衣肩膀上:“班衣,我不是故意怀疑你的。”

      陈班衣肩膀一抖,将那只手甩下去了,再次重重哼了一声。

      周有茗无奈地笑,温和地再道歉:“班衣,我知道错了。我只是太意外了,所以一时说错了话……”

      陈班衣这回没抖肩膀了,却仍重重哼了一声。

      周有茗微微蹲下了身,让视线与坐着的陈班衣平行,带着惊喜地道:“我只是没想到,班衣你的文章竟做得那样好,比之殿试上那些进士都不差了,所以才一时……”

      “我如今什么都不记得,明明是你说我是国子监监生,我才想写一篇文章让你看……”陈班衣生气地猝然扭头,嗤笑一声道,“结果你还……唔……”

      望着近在咫尺的俊美面庞,感受着唇上猝然擦过的温软触觉,陈班衣的话登时卡住了。

      周有茗亦愣住了,下意识地摸了摸唇。

      ——温软的。

      似乎与那日亲吻时的触觉一样。

      方才……

      二人一齐扭头时,唇好像擦在一起了。

      空气寂静了一瞬。

      随即二人皆反应过来。

      “对不起,班衣,我没看见你也要扭头……”周有茗耳朵尖红了个彻底,一面忍不住回想着那温暖触觉,一面更为唾弃自己地退后了两三步,猝然站起时却摇晃了一下,一脚踢到了椅子,发出一声巨响。

      刺啦声响在寂静空气里格外刺耳。

       空气安静又尴尬。

      周有茗耳朵不自觉蹿得更红了。

      垂着头别过脸的陈班衣,闻声不自觉翘了翘唇角,在心里低低骂了一声:“真是个蠢蛋。”

      ——讨人喜欢的蠢蛋。

      瞥了眼始终别过头的陈班衣,周有茗总有种自己欺负了少年的错觉,尴尬地咳咳了一声道:“班衣,我是说真的,你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便是拿去参加太山诗会,亦必能够脱颖而出的。”

      ——太山诗会。

      是大周文人们每年举行的集会。在三年一轮的科举期间,任何身份的参赛者皆可将自己的文章寄去参赛。

      比赛期间文章将会被封住名姓,文会时将由全体文人们,一齐实名投票决出最优秀的作品。只有作品脱颖而出后,作者名姓才会被揭晓。

      文会前三名,就算在科举时名次不高,亦能凭着文会名气混得如鱼得水。

      因评比方式的公平合理,这一诗会得到读书人的追捧。每年都有浩若烟海文人将作品,被寄到了文会里,期待着一*夜成名。

      陈班衣登时忘记了尴尬,高高昂起脖子道:“那是当然。我本来便是为了太山诗会写的。”

      周有茗一时惊讶,又温和笑了道:“好。那我便等着班衣的好消息了。”

      陈班衣骄傲地哼了一声。

      太监们摆了膳。

      周有茗与陈班衣坐在了膳桌旁。周有茗仍沉浸在震惊中,不禁想起了方才大楚国的问题,将事情与陈班衣说了一遍:“班衣,你觉得大周朝该怎么做?”

      陈班衣不假思索道:“静观发展,暗中使坏呀。”

      周有茗一愣。

      陈班衣理所应当地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比如要劈开一个榴莲,自然是等其内部彻底溃烂后再动手,比在其全盛或只烂了一点时劈会更省力。”

      “如今的大楚国内部虽然出了问题,但只限于一小方面,其整体仍是坚硬稳固的。若是我们令人去暗中煽动民众与朝臣的反对情绪,令大楚朝廷乱上加乱。在最后再趁着其最虚弱时动手,会省力千倍百倍。”

      周有茗目不转睛地望着陈班衣。

      陈班衣奇怪看他:“我脸上有东西吗?

      周有茗压抑住胸腔涌动的情绪,露出一个微笑道:“没事,只是没想到班衣竟这么善政。”

      陈班衣随意哦了一声:“但这仍旧不是你想要的答案吧。”

      这回周有茗是真愣住了。

      “太祖与先帝都好战,多年下来,不仅国库被耗费一空,百姓亦被年年加重的赋税压得喘不过气。”陈班衣叼着筷子,难得正色地望向他道:“你根本不在乎千古流传的名声,也不在乎将大周版图再扩大一倍,成为列祖列宗前的功臣,你只是想让大周百姓能够休养生息,过上和平安稳的日子。”

      “所以你根本不想打仗,你只是想派人盯着大楚国,不让他们来侵犯大周,再在大周国内年年实行减赋,令百姓们过个好日子。”

      这不是迟崇竣从世界线里得知的,而是从陈班衣的日记里得知的。包括那一封要投去太山诗会的文章,亦是陈班衣亲手写的,预备投给太山诗会的。

      在被周有茗接回宫后,陈班衣没有一天不在认真学习,希望自己能配得上周有茗。

      只是他们俩的愿望,终究都没有实现。

      陈班衣写下这篇文章不久,便被庞太傅约着谈了一场。沉默听完庞太傅以‘对周有茗名声好’为名的诸多要求后,他默默将这篇文章烧在了灰烬里。

      周有茗从未挑起过一场战争,始终奉行着减负养民,却在五年后被大楚国攻打并吞并。

      楚一慎坐拥着重生与金手指,狂妄自大从不把百姓放眼里,在攻下大周时,便多次允许手下屠城。成为天下共主后,他更是穷奢极欲好大喜功,令百姓为他修陵墓修别院修运河,重启奴隶制度……

      不到十年,被周有茗视作珍宝的大周百姓,便死得只剩十分之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古耽世界9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