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公元前294年 ...
-
且说齐王听闻燕使者来,心内疑惑,传令让人安排燕使者住下。燕使者到达齐国的第三天,被齐王宣进了宫中,按照应有的礼节接待了他们。迎接宴会上,齐王先是和燕使者寒暄了一番,而后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使者从燕至齐国,奔波一番,好不幸苦,孤左思右想,实不知是何等大事,须要各位来齐,亲自与孤陈说。”
燕使者翟方听见此话,从下席站起,走至中央,又行了一遍礼,方才开口说道:“不知大王可曾听闻苏秦先生之名?”
齐王一听,便回道:“自然听过,苏先生美名在外,各国当权者,都理应敬重方是,怎么敢没有听闻过他的大名。只是他如今与齐国并没有往来,反在燕国,不知使者为何要忽然提起苏先生来?”
燕使者忙道:“此番前来,正因苏秦一事,各国皆仰其大名,知其才高不可量,故多番求之。苏秦今侍于燕,燕尤甚感激,而今燕欲与齐结好,视齐如视已,故求见,欲将苏秦先生送入齐国,为齐效力,方成两国之美。不知大王可愿允许,自此同燕成盟,定不相欺。”
齐王闻言大喜,刚想同意并封赏使者,却望见国相正冲自己使眼色,心下不解,改口道:“啊,此事关系重大,应细细考虑一番,还请使者暂时住于齐都,十日之内,孤必再设宴,烦燕使者再等些时日。”
燕使者听了,又回至席上,群臣再饮一回便各自散了。
至次日,齐王召见国相,问:“国相昨日何故频频示意,今燕欲与齐结好,实乃幸事。”
“大王,这燕使者此番言辞,实在古怪。今齐强,未免不成他国之患,昔日有秦晋之好,却互伐不断,况如今齐燕之间,并无深情厚谊,岂可随意让燕人入齐,且只需令燕使者回国,赐予金银珠宝,表示愿与其结好,至于燕臣入齐一事,恐为燕人之计,不宜贸然同意,留患于齐。”
“可是……孤实在是不想错过此次机会,苏秦之才,世所罕见。齐若得此人,再不惧秦楚等国。”
国相连连摇头:“大王三思啊,此事岂可冒险!”
“唉……国相之意……孤再考虑一番……改日再议吧。”
————————————————————
再说燕使者这边,迟迟得不到回复,心也不安定,只想找个方法逼齐王速速同意。
付礼宴后次日下午找到翟方,与他道:“今唯有让苏秦入齐,方可乱齐,否则齐之强,必危及燕,翟先生,如今齐王犹犹豫豫,多半是因齐国国相的极力反对,这国相处事不愿冒险,对各国防范极重,再不想想办法,只怕我们……无法回去面对大王了。”
翟方也正在为此事忧心,道:“那么,我们要先去说服齐国国相吗?”
“不,他对我们防范的紧,只怕我们对他是无从下手。现在我来找大人,因为我想到了另一个人,想必可以助我们成事。”
“哦?何人?”
“张尽!”
“张尽?为何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此人?他是齐国的臣子?不知道现任什么职?何故觉得他可以帮我们呢?”
“此人现在担任的是齐国工政,是齐司寇张沿之弟。”
“哼,一个管车服的,如何帮得了我们呢?”
“大人先别妄下定论,且容我把其中道理讲给您听,如今齐王所重用的臣子当中,有国相,司寇,南史等重臣,可惜大多都与国相站到一起,唯张氏兄弟和管成此三人与国相不甚亲厚,那管成是将军,先年他父亲死于齐燕之战,他又多次提议攻燕,别说是说服他帮我们,我们若去拜见他,只怕他连门也不让进。再说这张氏兄弟,虽然此二人都得齐王重用,然其兄自攻秦后深得齐王之心,为人正派,出言谨慎又有谋略,恐怕不愿插手此事,而张尽则嫉妒成性,乐于奉承又无谋略,只顾讨好齐王,为人又贪钱财,只要先生让我备上百金临门拜访,我必让张尽顺燕心意,劝齐王让苏秦入齐。”
翟方听了,默默不言。
“大人!再不行动,只怕真的要失败而归了!”付礼见翟方呆住,急忙出声。
“那就,由你去办吧。我现今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
张彧这几日忧心仲仲,他听闻燕使者进齐都,便知道不久“伐齐”就要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了。
唉……实在是为齐国担心。
纪行如今对张彧已不似先前,自上次的事情后,他偏觉得张彧谋思不比寻常小儿,因此下学后常常拿出些旧史或时事,与张彧谈论。
张彧并不是很想要这样的优待,更何况纪行对他的夸奖实在是让他心虚。
这日送走了老师,张彧就上正厅去给自己的父亲大人请安,不料张沿竟未等他开口,就把他轰了出去。张彧退出来后,分外疑惑,也不知发生了什么。只好退出来。
待几日后在祖母处方才知晓了张沿生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