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7、尔来 ...


  •   【计划·重逢】

      一年后,23岁的赵慕考上了研究生,专攻心脑血管。

      在选修课中,赵慕选修了中医药,他是课堂上的学霸,老师讲授过的绝大多数知识,赵慕都懂,老师每每投来赞许的目光,打趣道:“这位同学,你跟我来修中医吧,看你着中医药储备,都快赶超我带的博士生了。”

      赵慕含蓄地笑笑,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老师,赵慕可是我们班最爱学的人,他还没事天天看历史书,精通古文。”班里的同学补充道,赵慕总是和他们格格不入,天文地理,没有赵慕不爱看的纪录片。

      多日后,老师在课上讲起中药在古代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不可否认,中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可是在人类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对手是那么微小却致命的病毒前,人类一直在传染病防控中处于劣势。

      “在这些传染病中,留下很多药方,每种病都有它对应的药方,但更重要的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知识。”

      “这些知识,与药物,疾病无关,却是流传后世,有效的阻断病毒传播的方法,时间到了现在,医学发展到这个地步,在座的各位可以借助更先进的仪器,找到我们细菌病毒,我们真正的敌人,可以有效的阻断敌人的传播,但还是请不要忘记,我们的先人曾在这一场场疫情的战役中作出的牺牲,今日,我们通过书籍,或许觉得他们的行为是如此的笨拙,有些方法甚至愚昧,但是,他们面临的,是一群看不见的敌人,面前尸骨累累堆积,但是他们依旧选择,继续战斗下去。”

      教授注视台下,赵慕坐在第一排窗边,眼睛看向窗外,不敢直视课件。

      赵慕以为只有自己这样,快速平复好情绪,望向其他同学,其他同学也在悄悄流泪,

      这就是穿越了千百年的共鸣吧,心怀仁慈的人总是看不得他人受难。

      赵慕还选修了一门中草药课程。

      在中医药课上,老师讲起各种各样的药材,赵慕坐在最后一排出神,这些药,他早就背过,背得滚瓜烂熟,不用准备都能通过考试。

      “同学们,这服药叫做慕风。”

      正在最后一排看书的赵慕抬起头,这药怎么那么熟悉,蓝蓝的小花瓣,好像是当年钱家小女送给风游的花。

      “慕风,兰科植物,味甘,性平。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该品功效与人参相似,唯药力薄弱,宜夏季采挖,洗净,晒干。”教授说着展示照片,继续说,“这花前期是绿色花瓣,一朵五瓣,均匀分布,长成后会因为色素沉积,变成蓝色,长得像兰花,又有点像风铃花。”

      赵慕看着花出神,只听教授继续说:“相传,此花开在山间悬崖,是凉朝一位姓风的大夫在山间采药找到此花,取名慕风花,这药常用于各种药方的辅料中,因为它味道甘甜,没有副作用,不会减少药效,反倒会减少苦味。在古医药书籍中,有记载,可解相思之苦。”

      大家在底下笑了,老师继续说,确实没有药物可解相思之苦,或许发现这药物或者写下古医药书籍的人有什么故事,故事没有流传下来,它这个功能,我们考试不考。

      赵慕翻开课本第一页,在老师滑动PPT的时候,一字一句写下:慕风:味道甘甜,可解相思之苦。

      这药,可与天下人共享,可这句药效,只解赵慕一人相思之疾。

      赵慕在药房找到这朵花,拿来泡茶,望着蓝色小花在水中上下漂浮,万分感慨。

      我们什么时候会再次相见。

      你是否也在用这朵花泡茶,以解相思之苦。

      二十五岁那年,赵慕考上医学博士,要出国留学。

      这些年,他一直不敢去搜索关于风游的消息,他怕历史记载得太清楚,又怕历史上记载得太不清楚。

      如果历史上记载着详细的细节,赵慕会难过的胡思乱想,无限放大风游可能会受到的痛苦,可万一要是搜不到想要的消息,赵慕会更加崩溃,这样风游只能永远地活在过去,无法给赵慕留下一点念想。

      赵慕读博士的那一年,学院里组织参观医学博物馆,赵慕跟随者队伍走走停停,驻足了解千百年来医术的发展。

      “好的,朋友们,咱们现在进入的展厅是传染病展厅,里面详细地记载了人类历史上遇到的所有传染病疫情。”一行人跟着讲解员行进。

      “接下来我们到了凉朝,关于凉朝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在凉朝四十五年,曾经发生过一场瘟疫,但史书上只有八个字,‘是年大疫,死伤无数’,在其他的历史资料中也有零星记载‘自鄢县至长安,绝户,一千里皆瘴气浑浊,草不生’,由于缺少现代医学防疫知识,人们几乎是直接拿命抗···”

      赵慕站在史书面前,愣住了,双腿迈不动路,这么多年,自己一直避免接触历史,可还是无处可躲,“是年大疫,死伤无数”,这八个字就像刀子一样扎进赵慕的心,他亲生经历过那一场灾难,那里面惊心动魄的场景,长达两年的奋战,无法言明的生离死别,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八个字。

      赵慕眼尾泛红,想逃离展厅,宁愿自己没来过,刚要退回,被讲解员喊住:“先生,我们的展厅只允许跟着历史的方向前进,不允许逆向从入口退出。”

      一行人看着赵慕,赵慕立马走到队伍后面,不敢抬头,赵慕已经开始流泪,可又怕人看见,不停地用小动作演示擦泪的动作。

      讲解员领着一行人走到两晋南北朝展厅,“朋友们,两晋时期关于瘟疫的记载多起来,在《晋书》中记载:‘又大疾疫,兼以饥馑,流尸满河,白骨蔽野’,在《北史》中有‘丁酉,八月,北魏大疫,人与马牛死者十有五六’的记载,死伤惨重。”

      展厅中只有文字,没有视觉冲击力强烈的照片,没有让人置身之中的影视宣传,可是,在冷气充足,光线昏暗的博物馆,除了墙上有照明文物的灯光,四周一片漆黑,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赵慕使劲抿着嘴,让自己不要哭得太引人注意,往事就像猝不及防的海浪,赵慕淹没在回忆的海洋,无法挣扎。

      讲解员继续带领前进说道:“朋友们,古代疫情频率其实很高,就保守记载就多达两百多次,没有现代的医疗条件,每次死亡的人数都无法准确估计,程度最严重的一次时1232年,据史料记载:诸门出死者九十万余人。今日前来参观博物馆的都是医学生,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在和传染病做斗争的历史中,一直到近代,在现代医学,现代社会管理,现代商业,现代信息传播学共同努力,才能控制住传染病的传播。”

      赵慕不敢再听下去,他想念风游,在凉朝疫情爆发的时候,他奋不顾身冲锋陷阵,赵慕离开的时候,风游还要继续活在那个时间里,他怎么样了,疫情有没有卷土重来,他们家奉献出所有的金银珠宝,最后活得怎么样?

      这一切,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中,太微不足道,找不到任何记载。

      可这是赵慕最关心的事情,他不关心秦皇汉武的风流韵事,不关心唐宗宋祖的丰功伟绩,他只想知道,风游怎么样了,那个活泼又开朗,无聊的时候会抱着自己撒娇,工作学习起来又格外认真的风游,他到底怎么样了?

      结束博物馆的参观,赵慕特意找到讲解员,满怀期望地问道:“您好,我想请问一下,古代医生展厅里,有没有一个叫风游的医生。”
      赵慕的眼睛里泛着泪,一脸期待,讲解员摇摇头。

      “真的没有吗?”赵慕又问了一遍。

      “没有,这个名字很特别,如果我见过,一定不会忘记。”

      赵慕眼神中的光破碎,神情没落,小声地说了句谢谢,和朋友乘坐大巴回实习的医院。

      赵慕躺在宿舍里,心脏疼得难受,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觉。

      手机就在枕边,可赵慕不敢搜索,他怕搜不到人名,只会更难受。

      赵慕捂着心脏,心想,原来风游心脏疼的时候,大概也就是这个感受吧,他闭着眼睛,伸手给自己号脉,感受心脏的跳动。

      “下雪了。”同事下班后路过赵慕的房间,开心地宣布冬季初雪到来的消息。

      赵慕从床上爬起来,看着窗外大雪纷飞,已经凌晨一点半了。

      “怎么这才回来?”赵慕问道。

      “哎,有个手术,做了十个小时,今天主任还问你了,说平日里最好学的那个实习医生怎么没来,往常从来不落下一场手术,今天怎么没见到他,我这不下班看看你,学霸不来观摩手术这么复杂的心脏手术,不应该啊。”赵慕脸颊红彤彤的,同事坐在赵慕床边把手伸过去,烫得吓人。

      “你发烧了。”

      “不要紧。”赵慕看着窗外的雪,宿舍楼下一片寂静,只有雪在风中飘动,把发烫的额头贴在冰冷的玻璃上,试图降温。

      “你身体那么强壮,怎么发烧了。”同事找来感冒药,看着赵慕一人寂寞的背影,眼神神情地望向窗外,不知道在看向何方,身上有一种让人疏离的脆弱感,就像窗外的雪一样。

      “没事,我累了,我睡一会儿就好了。”赵慕喝完药,埋头继续睡。

      “哎,都这么大了,三十了,要不找个对象吧,平日里见你不是在学习,就是去学习的路上,这么大年纪了也不是个事,你喜欢什么样子的,我回头给你留意。”同事十分热情,总感觉赵慕孤身一身,叫人心疼。

      “我喜欢大雨天被风吹来的人。”赵慕嘴唇发干,小声说道。

      同事愣了一下,“什么?你说什么?”

      赵慕已经昏睡过去,同事摇摇头,心想赵慕准是让烧糊涂了,胡言乱语。

      第二日,赵慕照常起来上学,去实习,努力工作,不放过进步的每一个机会,立志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领域最优秀的医生。

      赵慕带着金属框眼睛,身上少了一分少年气,多了一分稳重成熟,眼神伤感地看着窗外地下的白雪,人们正在扫雪,时不时有阵风吹来,卷起细碎的雪粒,赵慕摘下眼睛,轻轻擦掉眼泪,继续回到工位上工作,他的背影背负了太多放不下的往事。

      人人都觉得他像个疯子,除了医学外,竟研究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赵慕主修心脑血管,其中有一门课程,是孕妇的心脑血管疾病。

      赵慕在课件上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青柠。

      青柠,凉朝人,中国古代妇产发展史上里程碑,她二十岁入朝成为宫廷接生婆,在长安城接生无数,写下数本著作,详细记录了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后代产婆接生提供了大量理论支持,终生未嫁,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医学事业。

      赵慕看到了青柠的照片,有些模糊,身边的女同学纷纷夸赞,她好好看啊。

      “这才哪到哪,这照片没有画出她万分之一的美。”赵慕说道。

      “说得就好像你认识一样。”女同学笑道。

      赵慕撇撇嘴,拍下青柠的照片,画中的青柠束起长发,眼神温柔,不似少时冷酷,身着官服,一身素净,笑容和蔼可亲。

      在青柠所著的《接生录》中,书中第一页只有四个大字:赠予吾师。

      “同学们,关于青柠的师父是谁,历史中并没有记载,青柠早年的经历,她也没有在书中写明,或许是写在其他书籍中,没有流传下来,也可能是她师父本人不方便以真名出现在书中,不过,可以看出,青柠的每一本书上第一页都是感恩师父的话,可见师父在青柠一生的行医路上给予青柠多少帮助支持。”

      老师在课上讲述青柠的故事。

      赵慕在底下说道:“她师父虽然没有姓名,不过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师父人超级好,从未发过脾气,超级和善。”

      “说得又跟你认识一样。”赵慕的女同桌把课本往边上挪挪,撇了赵慕一眼,继续听课,不想听赵慕胡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7章 尔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