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火把节” ...
-
我生活在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但是我却不是少数民族,我所住的部落也不是少数民族村。但是,我却能在那个春夏秋冬之际,我却足足过了一年“火把节”。
为了把农村的土路改建成水泥路,政府首先要从推平山地,砍伐掉多余的树木开始着手。
不知什么时候,我爸爸首先看上了被砍伐后,放在马路中央的树木根。于是,那个时候,爸爸心中萌生出了一个晚上燃树根的想法。
那天晚饭之后,好多人相聚在这里。还在聊着这个冬天怎么过的时候,爸爸说,他在在距离村子不远处的地方看到了马路中央的树根;他提议,把树根搬回来燃烧。经过一番意见之后,所有叔叔们都同意去搬树根。
爸爸发动了三轮牛蛙车(方言说法),叔叔们一个接一个地上了车兜。唯有四叔叔,没有上车,无可奈何,他看着所有男人都上了爸爸车,他也本能地上了车。四阿姨在旁边还说:“我们家那位,怕是不好意思一个人在这,所以才去的。”
没一会儿的时间,大伙回来了。叔叔们的衣服上都沾染了红色的泥土,我知道,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树根搬上车的。把树根滚下来,也要好大劲呢。树根的直径,差不多有两米,所以车上只装下了三个树根。
一个树根留作今晚的娱乐用,另外两个要藏起来,幸好大人们早早地收拾好藏树根的地方。
天渐渐黑下来,叔叔们开始了点火,点燃了树根,火焰旺盛地燃烧,篝火晚会就这样开始了,但我却习惯称之它为“火把节”。围绕这树根,大人们开始了山歌对唱,虽然是走音的,但是却不亦乐乎;然后跳舞。我们小孩被大人温暖的手拉着,开心地跳着。
那一次,姐姐听妈妈讲起了简单的火把节,姐姐吵着要来我们家过火把节。她带上了她的MP3一起来了我家,那个时候风靡流行的MP3,可不是一般小孩能拥有的。
姐姐在的那个夜晚,显得格外不一样。她在篝火旁,听着歌。“阿灵、阿灵,你快来听下这首歌。”姐姐把一只耳机给了我后,问我她听的那首歌怎么样我潦草地回答后,她说:“冬天,听着《冬天里的一把火》,还是在篝火旁,是不是很有感觉?”
是啊,我怎么没有到一起呢?
在我要求要双耳都带耳机听歌的时候,姐姐第一次答应了我的请求。看着她手中玫瑰红色的MP3,我却只能在火把节中听一首歌的时间,我羡慕起姐姐了。
然后,姐姐享受着她的音乐。在火苗的亮光下,我和小伙伴们玩起了呼啦圈、跳绳、踩影子、躲猫猫。
好晚了,当所有人有些筋疲力尽的时候,大人们开始了在篝火中烧洋芋(即土豆),一个个热乎的洋芋拿在手中,我们配上了酱料剥皮后吃。宵夜,这不就是最简单粗暴的吗?
这样的火把节,从冬季到冬季持续了将近一年。靠着烧洋芋就能养活我的简单食材,我却依然怀念。不是少数民族,没有过过少数民族节日,我却度过了不一样的火把节。
写于科文潘安湖
2021年11月14日星期日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