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少年侠心 ...
-
武林大会结束了,没有推举出新的武林盟主。群豪各自散去,回去自己门派。刘喻皓眼见元凶被除,又亲见高手过招,自忖不是对手,打消了讨伐白莲教的念头。秦思君拉着秦天,把自己与杨乐康的姻缘,悄悄告诉给父亲。秦天点了点头,黯然道:“你和恒儿已经长大了,想过怎样的生活,就用心去过吧。为父做了很多错事,不敢奢求你们原谅。”随即先行一步,返回开封府,捧着亡妻的牌位和骨殖,到大相国寺削发出家,从此青灯礼佛,静思己过,不再过问江湖之事。
秦思君、杨乐康、秦子恒、范芊云、杨珍、江湖道等人结伴同行,一起回到三昧园。秦思君、杨乐康两人挑选良辰吉日,在女方家中举办婚礼。成亲当天,三昧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秦思君身穿凤冠霞帔,杨乐康身穿状元袍,两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杨乐康掀起秦思君的盖头,与她合卺交杯,永结两姓之好。秦思君把酒喝下,娇嗔道:“以后你就是我的人啦,可不许欺负我,要一心一意对我好!”杨乐康笑道:“遵命!”园内大排筵席,众人把酒言欢,不醉无归。
常言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众人在三昧园欢庆了五七日,心中都在思考未来的去处。江湖道离家日久,又不愿多作打扰,提出要回老家淄博一趟,看望年迈的双亲。众人强留不住,一路送他到驿道上。江湖道道:“各位朋友,临别在即,不知大家未来有何打算?不妨分享一下,好让小生挂念。”秦子恒牵着范芊云的手,道:“说来惭愧,这么多年,我都是在家父的安排下生活。突然让我自己作主,我反而不知该干些什么。未来几年,我希望能和芊云一起,游历江湖,了解世情,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范芊云道:“你想当侠客也好,当平民也好,我都愿意陪你。”
江湖道点了点头,道:“贤弟、弟妹,你们又有什么打算呢?”秦思君笑道:“我和康儿商量过,想先护送娘亲回桃花村定居,看看他从小到大成长的地方,给乡亲们派些喜糖,顺便尝尝鲜甜的荔枝!”江湖道有些惋惜,道:“以后就在岭南乡间隐居,不再踏足江湖吗?”
杨乐康摇了摇头,一板一眼道:“不是的,我们还会回来。自我离开桃花村那天起,我就渴望成为一个大侠,也在苦苦思考什么才是侠义。我曾经遇见一个老者,他在石头上刻了八个字: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我以为这就是真正的大侠。我听君儿说,近来北方瓦剌诸部不时侵扰我国,百姓深受其害,边境并不太平。我愿利用自身所长,到边境保家卫国,抵御外敌。待到战事平息,政治清明,就到大理寺去当捕快,侦查案件,除暴安良。虽然我脑袋不太灵光,但在君儿的帮助下,我相信我俩定能伸张正义,为民效命,成为真正的大侠!”
江湖道闻言大喜,道:“说得好!以贤弟、弟妹的能力,无论是投身行伍,还是入职衙门,都能发挥所长,造福一方百姓。”转念又道:“不过到了部队或官府,就得服从那里的规矩,不像江湖人士那般自由,要是碰到个黑心的上司……”秦思君接口道:“那就揭竿而起,闹它个天翻地覆!让那些当官的人知道,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杨乐康憨笑道:“对,闹它个天翻地覆!”
秦子恒又道:“江师兄,你呢?你又有什么打算?”江湖道沉吟道:“其实我一直有个梦想:写一本通俗小说。我自小爱读《水浒传》,尤其喜欢‘武十回’。我想以此为蓝本,创作一本新的小说,去描绘人间万象,书名我已想好了,就叫《金瓶梅》!”杨乐康喜道:“大哥这么喜欢读书写字,去写书实在太适合你了,这事我可干不了!”秦思君祝福道:“江师兄才华横溢,定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好作品。写完记得通知我们,我们认真拜读!”江湖道脸上一红,笑道:“借你吉言!”众人又同行了一段路。江湖道道:“江湖有言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各位已送了我很远,不如就此别过。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咱们江湖再见!”众人送上拥抱,依依惜别。
天色渐渐黑了,江湖道独自前行,来到一处驿馆,投栈寄宿。他吃过晚饭,上床歇息,刚合上双眼,便恍恍惚惚睡去。迷糊之间,他来到一处幻境,但见绿树清溪,琼楼玉宇,真乃人间仙境。江湖道心中欣喜,往前走去,忽见前面有一座书楼,两边一副对联,上书:
千古文风光史笔,万年气运盛才猷。
江湖道正驻足细读,又见楼中走出一个仙人,面容和善,长须飘飘,与凡人大不相同。江湖道施礼道:“小生名号江湖道。请问先生尊名?这里是何处?”那仙人道:“吾乃文昌帝君,是掌管文运功名的神仙。此处是文昌楼,存放着全天下所有的珍贵典籍。”江湖道忙跪拜道:“原来是文昌帝君,小生参拜仙人。未知小生是因何故,来到此处仙境?”文昌帝君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一心想著书,本君感念其诚,特让你来此书楼,翻阅典籍,寻找灵感。”江湖道大喜道:“感谢帝君!”抬头一看,仙人已飘然而去。
江湖道走进文昌楼,只见有数十个书架,放着过万本典籍。江湖道漫步其中,忽见架上有一本精美的画册,封面上书“江湖人物录”,孤零零地立着。江湖道大感好奇,取在手中,逐页翻开。
但见首页画着一个少年,正在乡间蹴鞠作乐。判词曰:
质朴小子豪情梦,江湖浪急志却恒。
少年侠心思报国,神州大地任驰骋。
后面又画着一个少女,正对着铜镜梳妆易容。判词曰:
名门闺秀多贤能,形象百变性情真。
独当一面敢追爱,天涯相伴共此生。
后面又画着一个少女,正笑着逗怀中的婴孩玩儿。判词曰:
青梅竹马结亲朋,千里寻君情意深。
成人之美胸襟广,会得月老赐良辰。
后面又画着一个少年,正在窗前遥望,若有所思。判词曰:
成才重压哪堪负,克己慎行心孤苦。
善恶面前须抉择,遵循本心侠作主。
后面又画着一个少女,正捧着一本佛经向人讲解。判词曰:
莲出污泥心洁白,兰居杂草气幽香。
只要多行仁义事,是正是邪又何妨?
后面又画着一个男人,正痴看着一个牌位。判词曰:
仇恨蔽目终成魔,是非不分铸大错。
众叛亲离幡然悟,皈依佛门静思过。
后面又画着一个男人,正举着匕首,目露凶光。判词曰:
为攀高位绝情义,禁宫蛰伏谋凶逆。
善恶到头终有报,多行不义必自毙。
后面又画着一个妇人,正在庭院内采摘荔枝。判词曰:
文君夜奔自难忘,痴心错予薄情郎。
咽苦吐甘育麟儿,女本柔弱为母刚。
后面又画着一个妇人,黯淡的双眼流出两行泪水。判词曰:
幼逢不幸埋祸根,雨打红梅落孤坟。
郎心似铁君似蝎,枉为阴间添冤魂。
后面又画着一个少年,正在青楼寻欢作乐。判词曰:
纨绔子弟性骄纵,声色犬马倍荒淫。
青楼寻欢遭不测,祸福原是命注定。
最后也画着一个少年,正在灯下奋笔疾书。判词曰:
少学孔孟有仁心,志比司马写春秋。
万里采风阅世态,著书立说显风流。
以上十一人,是为《江湖人物录》画册所载。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