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5.
10月21日早8点。
苏颂之按约定出现在城市广场。她今天换了一身剪裁极好的黑色风衣,迎风而立,更显得挺拔。肩背一只驼色大包,样式极简,看上去又价格不菲。
庄屿摇下车窗,挥手向她示意。苏颂之快步走来,庄屿甚至听到高跟鞋撞击地面的咚咚声。
见到我这么急迫吗?庄屿为自己的魅力暗中欣喜。他忍不住出言调侃:“苏教授,昨天没睡好吗,脸色不太好?”
苏颂之故意忽略了他话里的调笑,强制转移话题:“一早各大公众号发的新闻,你看看。”说着递过包里的pad给他,才注意到副驾还坐着个白孟,冲她热情打招呼。苏颂之觉得他莫名熟悉,一时又想不起熟悉在哪儿。
“闹市区恶意碰瓷,一人竟骗保千万!”
“揭露豆某死亡真相!大图慎入!”
“震惊……”
庄屿不断向下滑动,类似消息看得他一脸凝重,问:“这是什么软件?”
苏颂之解释道:“是我们学院参与研发的舆情热点系统,根据所设置的时限和地理范围,自动抓取。你现在看到的界面,展示就是目前本地公众号的热点。当然,系统还在试验阶段。”
庄屿想了想,问道:“那这个系统能查到信息源头吗?是哪家自媒体先发出的新闻?”
“无法得知。”苏颂之摇摇头,又提供自己知道的线索:“但公众号联动推送类似消息,背后应该是有势力在操控……”
“我知道了。”庄屿示意苏颂之先上车,接着他拨通李九章的电话。
此刻箭在弦上。
庄屿大概略看了其中一篇,里面不少豆青的隐私信息,这是在干扰破案,也是煽动群众。
电话很快接通,庄屿不容分说:“昨天晚上辛苦了,但有件事很紧急。我待会儿发几张截图给你,根据截图马上锁定消息来源,报告给我。娜娜来了吗……好,那让她快和宣传部门和网信部门沟通,消除影响。抓紧啊!”
庄屿挂断电话,指指手机,“苏老师,麻烦你给截几张图,我发给同事。”
“刚才那位是个计算机专家?”苏颂之问。
庄屿和白孟不约而同点头。李九章,江湖人称“机算子”,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机算。
“那我发你个网址,让他用管理员权限直接登陆后台。”苏颂之调出手机里的指导文件,摘出有用的部分发送给庄屿。
“谢谢。”庄屿说完,车里顿时陷入一阵尴尬的气氛。白孟还没见过庄屿表现地这么客气,简直像换了个人。
庄屿清清嗓子,大拇指一撇说道:“对了,苏老师,忘了介绍,这是白孟……”
“小孟,我知道。”苏颂之微笑,也是白教授的孩子。
“哎呀屿哥,我们刚才已经对上信号了!”白孟秀出微信上刚添加的苏颂之。
“……”动作可真快啊,庄屿感到牙花子有点酸。
“OK,那我们谈正事。苏老师说说你的方向。”庄屿正色道。李九章那儿或有突破,他们这边万万不能落下。
苏颂之首先抛出个问题。“你们有接触过红学索隐派吗?”
庄屿点点头,他想到了警校时的舍友,天天念叨要娶一个黛玉似的姑娘。舍友曾经提到过红学研究的几大类,大概就是点评派、索隐派和考证派。白孟则一脸懵逼不知所谓,这是什么功夫门派?难道豆青还是个混江湖的?
苏颂之看了两人的反应,继续说:“你们应当都记得,豆青那首诗,总体来看,只是首普通的借景抒情诗。所以不妨换个思路,用索隐的方式看这诗。”抓住只言片语,以测字猜谜式地从中“索”出所“隐”的人或事。
庄屿若有所思,似乎看得见曙光:“有根据吗?”
苏颂之示意庄屿把pad递过来,她调出相册中,最新的几张正是昨天傍晚拍摄的城市广场。
“我跟庄组长也说过,昨天出现在那儿是巧合,但也是必然。根据白教授提供的资料显示,这个广场是豆青最常去的地方,而且在家也能一眼望见。从心理学角度,豆青已经把这片土地纳入私人领域,那时我就认为,他的这首诗和广场有关。”
苏颂之的语气有些天然的薄凉。或许这就是学术理性,庄屿猜想,然后继续听她讲,“昨天我站在广场中央,看到石刻的水域图的那个瞬间,这种感觉更强烈了。尤其是这里,你们看。”苏颂之在照片上一点。
“龙湾?”白孟听了半天,没明白怎么跳到了这个地方。
庄屿回想起那首诗的第二句,脱口而出:“浅湾似龙行?”。
苏颂之赞赏地看着在驾驶位转过头的庄屿,对他的认知又刷新了。
有了“龙湾”这个突破,其他的语句索隐工作势如破竹。
“所以,清风抚苑过指的是……”庄屿回想起上学时被语文课支配的恐惧。
“大概是南苑湖。”白孟边没像庄屿似的凑过头去看pad上的水域图,充分发挥了自己在交警岗位上的优良素质,胸中有丘壑,脑中有GPS。
“芳华没白堤……”庄屿放弃挣扎,甘心做一个背诗小达人。
“那就是姜家堤,正南方向。”
“虹桥卧波上。”
“桥……那边有湖南路大桥,正好在姜家堤和龙湾新城小区中间!”白孟像在和庄屿做游戏似的,兴奋不已。
苏颂之在旁边瞧着,第一次发现庄屿放松的模样,纯粹得像个孩子。
此时电话铃声无情介入,庄屿偏头拿手机,从后视镜里瞥到苏颂之正观察他,无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