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二章 ...
-
贺知楠回过神来,连忙低头掏出手机给陈停发消息。
平凡之路:停哥在吗?你怎么还不来教室呀QAQ。
平凡之路:[鹦鹉摔地.gif]
TC:我在等煎饼。早读还没下吧,第一节课能到妥妥的。
平凡之路:…早读副校长来了。
TC:来就来呗,只要我够猛男,她就整不到我。
平凡之路:不是这个意思。哎,怎么说,今天副校长估计都没注意到你没来。
TC:我懂了,胡燃来了是吧。
平凡之路:?
平凡之路:你怎么知道?
TC:[藏狐无语.jpg]
陈停收起手机,摊主已经尽职尽责地把这份囊括了鸡排、鸡柳、烤肠、辣条和碎卤蛋的煎饼包好并切成了两半。拎过这份内容物过多的煎饼,陈停边吃边往学校走。
他只是懒得打听,又不是消息闭塞,胡燃要回英华上学的消息早就传得沸沸扬扬,估摸一下也就这几天。
胡燃来上学,大概率是体验高中生活、不留遗憾一类的理由。就算不参加考试,校长也能偏心眼子地把他的照片挂在英才榜榜首。但陈停猜这人估计也呆不了多久,英华中学每一个人都知道,校长图胡燃高考拿省状元光耀学校门楣,这位人生开挂的天才,不想玩角色扮演游戏的话,明年就可以下场考试。
自招班唯二两个不走自招的,就是陈停和胡燃。
可这又关他陈停什么事呢,就算是34班唯二的特例,也不会被人放在一起比较。陈停的光环在别人眼里早已不复存在,胡燃却是在自己能力领域内被奉上神坛的不可说。
走到英华中学东门,陈停轻车熟路地把袋子里另外半个煎饼给了保安,然后电控门开了一个能过一人的小缝,他走进校园,打算先去宿舍楼收拾几本书。
上周是压了半个月的开学激励考,题难量多,知识点杂,作用是打压一下学生们野了一个暑假的玩心。除了国际班因为教材不一样没考以外,别的班的教室都得腾出来。懒得把书带回家,陈停抱着他一沓包着课本皮的课外书,一股脑丢进了寝室。
第一节课打铃,教数学的马老师才从教师办公室往外走。
教自招班的苦,每个教过的数学老师都懂。一道题发散一节课是日常,上数学课学生们不带数学书都是平常事。马老师经验丰富,早就被千锤百炼到麻木,端着保温杯慢悠悠地从五楼往下走。
还有一点他不会明说的是,晚到一两分钟,可以让那个总是迟到的兔崽子安安稳稳坐下。高一的时候这孩子还是一股上进又不服输的劲儿,几何上的天赋很不错,后来出了一些事之后,似乎自己也自暴自弃了。
陈停并不差,可他现在都不相信自己其实挺好了。
自觉非常温柔和关爱学生的马老师刚拐过三楼拐角,就看到了站在34班门口,拎着个绿色书包的陈停。
这可不是马老师经验之内的场景,但他有老师身份加成的淡定,走过去和气地开口问:“陈停,怎么不进去呢?”
陈停木着张脸,说:“老马,我位置没了。”
马老师探头从前门上方的小窗口看了一眼,一张让他午夜梦回都能想起教师尊严反复丧失的恶魔脸出现在他视线内。恶魔朝他一笑,身子都没起,屁股挪了个位,坐到了靠窗的位置。
马老师已经是个经验丰富的成熟的老师了,就算内心已经纠结出了一张痛苦面具,表面也能维持师长应有的平和。
于是他回头,对陈停说:“陈停,你今天迟到这个行为太恶劣了,这节课你在外面罚站吧。”
陈停:?
马老师:“你这种行为冯老师和我说了好多次,她让我找个恰当的机会和你聊聊,就今天我们谈一下有关迟到的问题吧。”
陈停:“…老马,你今天被夺舍了吗。”
马老师微微一笑:“请叫我马老师,陈停同学,要有礼貌。”
“如果一定要这样互相伤害的话,”陈停开口:“是从要用极坐标算二重积分的曲面积分开始的吗?还是胡燃用偏导数和全微分把你教师尊严玩…”
门被推开,马老师把陈停推进去,说:“下次不要迟到了,快点回座位上吧。”
陈停无语,他看到那个规规矩矩的大个子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于是走过去用袖子抹了一下凳子表示谴责,才把书包放进桌兜里。
马老师说了一下卷子还没判下来,今天这节课分享一道国际班的拓展题训练一下抽象思维。
刚掏出一本《红楼梦》,手机又振动了一下。陈停按亮手机,是就坐在后桌的贺知楠的消息。
平凡之路:停哥,你刚才在门口挨老马训了吗,你不是他亲儿子吗?
TC:是挺奇怪的,你今天也迟到,他凭什么不训你。
平凡之路:[鹦鹉歪头.gif]
平凡之路:我没迟到呀。
TC:你没迟到,让胡燃屁股给我捂热了凳子?
平凡之路:!
平凡之路:停哥不是我的错是不可说下蛊!
陈停收起手机,开了飞行模式就不管了。没过一会儿,贺知楠居然扔了个小纸团过来。
陈停往后撞了一下课桌,贺知楠老实了。
翻开手上的《红楼梦》,凤辣子的话伴着马老师催眠式讲题特别助消化。肚子不那么涨之后,嗓子眼里的腻味的感觉突然格外清晰,压都压不住。
胡燃突然凑过来,只来得及在陈停把书面扣下前看到了“王熙凤”三个字。他问:“停哥,你看到哪儿啦?”
陈停撇他一眼,冷笑道:“刘姥姥逛大观园。”
胡燃推过来一本书,是他上节课还在翻的《堂·吉诃德》。这个人矛盾得要命,青年的锋利气质,却有因为色浅容易显得天真的双眼,一开口又是堪比马老师的看破生活的中年和气。十七岁的年纪,一副已经走过一生的浑然。
“感觉你不像是看《红楼梦》的人。”胡燃说。
“难道我适合对着大风车发起骑士冲锋吗?”
胡燃又露出那种不太真诚的、营业式笑容,说那本书是赔礼,然后从桌兜里又掏出来一本书。
陈停不用刻意就能看到封面是两个大字:《围城》。
马老师圈起来“非欧几何”四个字,滔滔不绝地讲,底下的学生和吸血鬼终于找到失踪一个月的血仆的脖子一样求知若渴,桌面上三本书集本国与外国文学于内,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
好家伙,这节是数学课的实感几乎体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