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二中报道 ...
-
转眼就到了高中入校报道日子。
秦明一次也没有去过二中,中考也是在一中考的。到是武涛,对二中比他熟悉。话说武涛中考最后一天考完,特意在二中转了转。武涛的想法是,自己恐怕是二中无望了,怎么也要把二中好好参观参观。拽着同班同考场的王佳,把二中里里外外好一通巡视。
一早,武涛和涛妈就到了秦明家门口,喊秦明一起去报道。秦母和涛妈的意思是早点去,免得赶上人多,等着排队。刚过上午9点,两家人就到了二中。缴费处已然站了两名同学,其中稍矮点的一名男生正在在窗口缴费,另一名比近一米八的武涛看上去还要高一些,似乎是已缴完,在一旁看着。秦明身高一米七三,即使矮一些正缴费的那个男生,比秦明也要高小半个头。
秦明心里嘀咕:真不知道人家是吃什么长大的。
身高问题,在秦明看来是他最大的硬伤。一大家子里秦明身高是最矮的,就连秦明小姨家的表姐都一米七二。有时回想,秦明觉得自己六年级就是现在这个身高,初中其他同学小葱苗似的猛往高了窜,自己好像一点也没长。
这万一定格在一米七三,对于男生来说,这身高得算是二等残废了吧。秦明越想越是糟心,看来只能将希望寄托到高中三年,自己的身高能使劲的窜一窜。
“等下去看宿舍,小叔还在车上等着,直接拿着行李去宿舍”站在一旁,个子稍高的男生说道。
“恩,行”,在窗口缴费的男生将收费老师递过来的单子折了折放在屁股口袋,说着两人转身准备离开。
脑袋里天马行空的秦明终于回神,正好对上稍高男生转身看到自己后登时一怔的视线,眉毛微微挑起,很快又恢复了原样。
“秦明,你们先缴”站在一旁的武涛说道。
秦明和武涛是同龄,生日也是都是在10月份,秦明是10月2号,武涛是10月29号生日。但为数不多的这几天也被武涛忽略,在武涛眼里,同年同月那就是一样大。加上两人性格以及身形的差异,一个魁伟、直爽,一个清瘦、冷淡,大多时候,武涛对秦明照顾更多。但凡有点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第一个就想到秦明。
“哦,秦明”。钟月臻刚收回视线,就看到眼前和自己身高差不多的男生对另一个男生喊道。心道,这名字可真是容易让人记住,不禁余光又瞥了一眼那散发着生人勿进气场的清瘦男生。嘴角含笑,和钟月川去找小叔。
秦母也没推辞,上前给秦明缴费,秦明站在身侧。不由的回头看了一眼刚刚那两位同学渐行渐远的背影,心里泛起了嘀咕。
刚刚那位高个男生看到自己的神情,分明是好像认识自己。可秦明拧眉怎么想,对那人也没什么印象。不由得纳闷,估计是认错人了。接过秦母递过来的缴费单签字,并未把刚刚的事放在心上。
一切顺利,没几分钟秦母和涛妈帮他们缴完学费,就先回了。秦明和武涛继续在学校找公告栏,看公告栏分班名单,顺便打算去教室看看,熟悉熟悉校园。
高一年级一共有二十多个班,两人一个从前看,一个从后看。武涛个子高,眼神好,一目十行,转眼就看完了5个班。
“6班,秦明,你6班”武涛喊了一声,又将6班的名单自后向前看。
看完1班的名单后武涛就发现,每个班的名单是按成绩排序,以秦明和他的成绩。秦明可定在班级名单的前几个,他自己的就的从名单倒数看了。他眼睛一扫,果不其然,6班名单第一个就是秦明。
“真是缘分深的天理难容”,武涛喜眉笑眼“哈哈,我也6班”。
秦明也高兴的笑了。
两人去找了6班教室,没有正式上课,教室门依旧锁着。在武涛的张罗求下,又去了操场,校内及校外周边都转了转,中午前,两人坐车回家。下午还可以好好休整半天,第二天正式到学校上课。
钟月臻陪堂弟钟月川交完学费后,去校门口停车位找小叔。
钟月臻和钟月川同岁,钟月臻2月出生,钟月川是11月底。因为生月小,钟月川险些比钟月臻低一年级。一听说同岁的钟月臻比他早上学,还要高一年级,死活不干,没办法钟月臻他小叔把小川送到了学校,为此还找了找关系。
钟月臻打小就聪明,用他同学的话,钟月臻即便是上课睡觉,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都能答对。在钟月川心里,他堂哥钟月臻从小就是他偶像,白月光,学什么都快。不过就是忒爱睡觉,对不待见的人嘴也是真毒。
钟月臻他爸钟庆国是家里老大,还有个弟弟钟庆民,也就是钟月川他爸。钟庆国是钟家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在山城一家公司做对外贸易工作。
大学毕业那年国庆,钟庆国和同学校新闻系的女朋友林素云着急结了婚。第二年年初,钟月臻就出生了。两家自然也知道,两人结婚时,林素云已经怀孕了。
林素云出生于书香门第,家住山城南区。知书达理,秀外慧中。结婚时,钟庆国同学都调侃赖汉配娇妻,一朵鲜花……
其实钟庆国长得也不算差,但站在林素云身边,相貌普通的钟庆国还是稍逊色了些。好在生的身形魁伟,一米八六的大个站在人群里尤为突出。在学校篮球队是响当当的人物,凭借这一点,加上钟庆国殷勤、嘴甜,最终俘获林素云芳心。
钟月臻4岁的时候,钟庆国辞职和和家住邻省的大学同学合伙做起了煤炭生意。
邻省是国内知名的煤炭大省,而汾城周边地下到处都是煤炭,钟庆国大学宿舍好哥们宋培安就来自汾城。宋父一直做煤炭生意,和他老板一起干了20年了。那年,宋父老板有意卖掉一个焦炭厂,问宋父接不接。宋父心里蠢蠢欲动,但碍于手头资金不够,有些犹豫。
宋培安听宋父说完,一拍大腿,当即和宋父说一定要接,稳赚。一个人接不下那就合伙,宋培安第一个就想到了前几天还通电话的大学同学钟庆国。
钟庆国大学就在山城,虽说是本地,但钟庆国他们家不住城区,是在山城临边的县里。做公共汽车要一个多小时,那时交通也不太方便,所以钟庆国也只能住校。
钟庆国宿舍同学不是山城的那也是本省的,唯独宋培安家在邻省。钟庆国每周都会回家,每次返校从家里拎一堆吃的,对离家较远的宋培安也是颇为照顾。两人性格脾性也相仿,宿舍里钟庆国和宋培安关系最好。
钟庆国是个头脑灵活,敢想敢干的人,两人一拍即合。钟庆国和老婆一商量,把家里的积蓄都拿了出来,从钟老爷子和林素云娘家又凑了点,将将够。
那年代,全国供暖主要就靠烧煤,地方百姓也是家家需要烧煤过冬。接手第一年,钟庆国一年也没能回两趟家。好在设备、工人都是一起转过来的,能顺利继续开工。即便这样,钟庆国他俩也是忙的焦头烂额。转眼第二年底,仰取俯拾般,钟庆国和宋培安赚了个盆满钵盈。
把当初钟老爷和老丈人的钱都还上后,在城南区钟母娘家附近买了一百多平的大房子。钟月臻一家,终于搬出了租住在钟母报社员工楼的房子。40来平的一居室,钟月臻一家在这住了6年。
那几年钟父生意越做越大,经常一个月才回家一两次。钟母忙不过来的时候,就把钟月臻送到姥爷、姥姥家。钟月臻从小就是个小机灵鬼,又特别懂事。林姥爷经常背着林母,给钟月臻买小零食吃。
赶上钟月臻放假,钟父忙的时候,钟母就带着钟月臻去邻省。为了生活方便,手头富裕后钟父在邻省汾城买了套小公寓,钟母过来探望也方便居住。
又过了几年,钟父出钱,把老家钟老爷子和钟月臻小叔家房子,一起翻盖成了二层小楼。
钟月臻小叔上的技校,和钟父是双胞胎。一个随钟老爷子,一个随钟奶奶,并不太相像。钟父大学还没毕业,钟月臻小叔已经开始工作了。钟父大三那年,老家隔壁要卖房,钟老爷子就买了下来。钟月臻小叔有个高中就谈的女朋友,和他家就隔着几条街,两人计划女方大学毕业就结婚。
可当时钟父也着急结婚,钟老爷子一句话,兄弟俩婚礼就凑一块办了。小叔婚后住在钟老爷子隔壁。
钟月臻陪小叔和钟月川办理完住宿,简单收拾了下,中午要一起去钟月臻家吃饭。原本钟母是要钟月川和钟月臻一起住家里,钟月臻小叔钟庆民强烈婉拒。说是照顾两个孩子太辛苦,再者钟月川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从小太娇惯。用钟月臻小叔的话说,早该练练他(钟月川)了。
钟月臻小叔驱车带着哥俩回钟月臻家。吃罢中午饭,钟月臻小叔就要回去了。下午钟月川回学校,而钟月臻要去一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