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奉命追捕 ...
-
话说,自李建成兵变失败,其五子尽数伏诛,唯有一女李长歌逃脱在外,另有其麾下旧部,人人自危,如坐针毡,京城官员亦皆在观望,人心不稳。
遇此乱局,新晋太子李世民宽宏仁厚,特向圣上请旨大赦,昭告天下曰,“首恶已除,其余人等只要主动归附,便可免罪,概不追究。”
一时之间,百官感佩,万民敬仰,传为佳话。
不料,永宁郡主李长歌一身傲骨,竟不肯善罢甘休,她一直潜伏在长安城内,伺机复仇。
事有凑巧,杜如晦为替太子拉拢原本处于对方阵营的魏徵,曾赐其子魏叔玉一枚鱼符,作为出入宫门凭证,没想到却被长歌机缘巧合下得到,她借此混入太子府,企图刺杀李世民。
失败后,李世民念其自幼与己亲近,还曾教导她骑马射箭、武功兵法,一时舐犊情深,不忍降罪,遂坚决不顾杜如晦劝谏,只是下令将其关入厢房,等候处置。
此后,在房玄龄的周旋下,乐嫣带着吃食前去探望长歌,想要借机游说她趁着雨夜离开。
长歌却并不领情,不仅冷言相对,末了还打晕乐嫣,披上斗笠扮作她逃走。
也是很久很久以后,乐嫣才明白,当时长歌的冷漠,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庆幸的是,那时自己虽然不懂,却从未想过舍弃。
在外巡查的皓都发觉有异,急忙进屋查看,却见乐嫣晕倒在榻,想她定是为了掩护李长歌而故意诓骗自己,不禁暗暗有些生气,但还是不忍一走了之。
上前轻轻摇晃,却发现并不是装晕,只好赶紧传召御医前来诊治,且仍然放心不下,便一直守在床旁,并未亲自追捕长歌。
却不曾想,长歌离府之际,转至书房,拿走了原本属于她阿耶的太子玺,终酿下弥天大祸。
李世民震怒之余,急招房、杜二人书房议事,一番争论,最终决定派遣亲信暗中追查长歌,寻找太子玺,却仍嘱咐不要伤其性命。
在书房门外等候的皓都,见义父出来时眉头紧锁,面有愠色,便未多话,一路随行,至一僻静亭台,两人驻足,并肩而立。
“义父,发生什么事了吗”,皓都见四下无人,便轻声询问。
“殿下太过仁德,怕终会反噬其身”,杜如晦有些忧心忡忡。
“义父指的可是永宁郡主?”
见其默认,皓都接着说,“永宁郡主,自幼与殿下最为亲近,人人皆知二人关系更胜其父,殿下下不了手,也在情理之中”。
“糊涂”,杜如晦微怒,“这李长歌,从小就飞扬跋扈,偏偏还教辅以文治武略,先前刚刚脱险,平常人必是惊魂未定,她却能旋即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若不尽快除其根本,将来必成大患”。
“可是,太子殿下吩咐,不可伤其性命”,皓都略有迟疑,若非必要,实在不想对一个女子赶尽杀绝,何况还是她所珍视之人。
“只要殿下有仁德之名就好,我的名声如何,不重要,如果能够保我大唐社稷安定,十个八个李长歌,也杀得”,杜如晦语气渐重,神色凛然,已是动了杀心。
“那义父的意思是……”
“此事,为父觉得,只有交付于你才放心,你可会让我失望?”杜如晦殷切的看向皓都。
“孩儿定不负义父所托。”
皓都领命而去,杜如晦看着他的背影,一时思绪万千。
皓都自小来到府上,自己便一直悉心教导,又寻以名师指导武功剑法,他自己也是十分争气,弱冠之年,便已能力超群,做事也极有分寸。
殿下任他为统领之职,负责全府安危,其实只是明面上的幌子。实际上,他是大唐皇室的战狼,是弘义宫最利的剑,这些年来,自己暗中交代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差事,无论多么艰难险阻,他总能不负所望。
思及此处,杜如晦心里有了一丝慰藉,凭栏远眺,内心澎湃。
阳光普照,也有阴影相辅,仁慈之心,也需雷霆手段,就让我们来做殿下不想或不便做的事吧。
皓都率领亲信,在长安城内暗中追捕李长歌,一番斗智斗勇,长歌虽得人相助混迹出城,但仍被拦截于城外十里亭,逼至一处断崖,再也无路可走。
“李长歌,你还不快快束手就擒,随我回去向殿下请罪”,皓都厉声喝道。
“请罪?一个弑兄之人,他也配?”,长歌短剑在手,仍欲负死顽抗。
眼看皓都挽弓搭箭,欲下杀手,被迫一同前来的魏叔玉急忙抢先放矢,自然是故意避开了要害,想保其性命。
不料性烈如斯,长歌负伤后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转身向那深渊跳去。
魏叔玉急忙下马奔至崖边,俯身探看,只见崖下巨浪翻滚,哪还有长歌半分踪迹,一时悲痛万分。
皓都最是瞧不上魏叔玉温吞犹豫的性子,总想着鱼和熊掌兼得,既想护佑李长歌,又放不下家族荣辱,做出了选择,又觉得悔恨,世上哪有那么多两全其美之事。
“怎么,伤心了,你不要摆出一副好像被我利用的样子,你竟然来到了这儿,不是已经做出了选择吗,我没时间跟你在这耗着,要想收尸,赶紧下去”,皓都冷言嘲讽,噎的魏叔玉说不出话来,只觉心中憋闷难忍,差点背过气去。
众人在河流下游仔细搜寻半日,仍未见长歌踪迹,皓都只好命人在周边继续搜寻,而自己先回府复命。
杜府
杜如晦静坐案前处理公务,皓都恰好回府,详述了一路种种,又自请罪道,“孩儿无能,未能将李长歌带回”。
“无妨,她本就狡猾多诈,又总有人暗中相助,想要抓捕,确非易事,不过你要留心,长安城内恐混杂有其他不明势力,而且你说她落崖时身无长物,想必还有同党”,杜如晦察觉到了一丝异常。
“孩儿明白,定会加紧排查,但现下这李长歌生死不明…”,皓都再次询问义父态度。
“李长歌,她若是还活着,必会后患无穷,她若活着~她会~京城局势已定,再无翻身可能,那她会~逃往幽州,幽州都督李瑗与其父一向交好,再或者,她可能会去找魏叔玉,也罢,你先尽快摸查长安隐患,做好离京准备,余下我自有安排”,杜如晦已成竹在胸。
“孩儿领命,不过我不明白,这李长歌为什么能得这么多人庇佑?”
“有人护犊情深,有人姐妹情深,也有人…”杜如晦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语重心长的嘱咐,“皓都啊,你可要记住,做大事者要不拘小节,千万不要被儿女情长绑住手脚”。
“是”,皓都恭敬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