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芜安 ...

  •   姜矣自苍山北下,一路行至芜安,此地周围所及之地只能用混乱形容,有些类似“三不管”地带的袭州,帝王因此地位于修仙山界,且又和江湖之人云集的袭州相接壤,难以管制而放弃管制,修仙众门被山界所隔,芜安地蕴灵气又十分稀薄,修行之人同样看不上这里,唯独闯荡江湖之人,行走南北,常驻留此地,亦或流浪逃亡人士徘徊此处,这也导致芜安混乱不堪。

      不知为何,芜安分明处于云州,洛城两大名地之间,按照《仙灵地域志》和《中州风水谈》等书作所述,此地本应该蕴含大量灵气,甚至帝王之气,断不该如此惨淡,可数位游侠学者,甚至诗人经过这里后,却是道不出原因,连连叹气离开。

      凡每至上领筹办盛会、处于云州的天林城开放天林会试,以及京都四朝参拜之际,此地作为枢纽地带,才会发挥作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前朝之时,受一位皇子的关顾,这里曾有过一段繁华的过往。

      姜矣来到这里后,打算找一家客栈歇脚,过几日再继续前行。

      当她迈进客栈时,里面的堂客纷纷抬起头,模样装扮多是颠沛流离之人,姜矣望向他们时,那些人也在观察她,见她一身素衣,无珠宝之饰,手无佩剑,又都低下了头,想必是发觉姜矣既不名贵,也无斗志,对她没有兴趣。

      姜矣不在意这些,她径直走到柜台前,翻开储物袋,在灵石和铜钱之间犹豫片刻,选择了几挂铜钱,放到案上。

      旁边,扫堂的人看见铜钱后,也没说什么,只问了句:“客人想必是闯荡江湖之辈?”

      姜矣淡淡嗯了一声,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她不愿多言。

      扫堂的人大概见她是孤身一人,年岁又不大,便善意提醒道:“少侠可至江川百里,那里刚好开武林大会。”

      姜矣猜想他可能是把她当作外出历练的江湖后辈了。

      这倒也不错,姜纵月偶尔外出,曾有一次回来时背部带伤,姜矣问起时,她害了一声,说江川百里有人雇她去解决一件棘手的事,这件事多方插手,她的确轻敌了。
      话间,姜矣的目光落在了她肩上被斩断后剩下一半的缎带装饰。

      眼下,她冲柜台前的人道了声多谢,待他递给自己房间木牌后,扫堂的人又突然想起什么,开口问道:“冒昧的问一句,少侠可有带剑?”

      姜矣摇头。

      见他还打算向自己介绍那些被仙门称作“假剑试”的论剑之地,便又多放了几枚铜钱,出声打断他:“我去云州。”

      扫堂之人露出纠结的神色,江湖之人并不被仙门所重视,十几年前入仙门的武林世家公子就是典型的例子,但看见铜钱之后,他十分敬业的挪了个地方继续洒扫。

      姜矣拿上木牌,刚准备上楼,却突然听见楼阁之上传来一道声音:“少侠行于江湖,安能无利剑乎?”

      姜矣顺着声音望去,好巧不巧,那人也正看向她。

      这就对了。

      方才姜矣进门时,许多道视线落在了自己身上,等自己走到柜台前交谈时,那些视线大多都移走了,唯独有三道,依旧落在自己身上。

      她瞥向一旁,一道,是扫堂人好奇的目光。
      另一道,是西北角那桌上落单的人,他的目光带着探寻。

      而最后一道,她短时间没寻到的目光,原来在这里。

      出声之人着一身红衣,两鬓墨发垂下,正隐于二楼横栏木珠交接之中。

      扫堂之人闻言抬头,尊敬地唤了他一声掌柜,后者却仍然目不转睛盯着姜矣,须臾后,才露出和善的笑容,然后从楼梯缓缓走下。

      姜矣看了他一眼,没有停下自己的动作,她朝楼上走去,与他擦肩而过,却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漠声道:“若行苍生,非必以剑。”

      掌柜一愣,复恢复笑意,并未言语。

      踏进房间后,姜矣合上门,垂眸思虑片刻,谨慎起见还是布下了一道剑阵结界。

      方才她于那掌门擦肩而过,感到他身上缠绕淡淡的灵息,十分孱弱,探及灵识之中,生机暗淡。

      而他说的那句话,似乎是在怀疑自己并非出神江湖。
      但是他并未察觉到自己的灵息。

      人生而诞灵,灵由人而生,修仙者自幼开辟灵脉,吸收灵气转化为灵力,化作灵息存于灵识中。

      每个人的灵息各不相同,正如每个人的体质与性格,姜矣是纯脉剑骨,世上罕见至纯,如钟乳琉璃,但灵息却相当暴虐,一旦倾泻更是难以抑制,所以姜矣在姜纵月的教导下鲜少动用灵息,十分收敛。

      仙道之门以灵脉为量,灵息作为门槛,收天下之才。

      这掌柜的灵息已锋芒毕露,若他想要步入仙门并不难,只是不知为何居于此地,开这一间小小客栈,还在刚才刻意探查她的灵息。

      还好姜矣体质特殊,寻常修道者并无法辨别她的灵息。

      布置完结界后,姜矣并没有休息,这还是她第一次独自离开苍山。

      她自幼难得下山,虽说姜纵月曾致力于带她游荡四方,可第一次便惨遭追杀。
      那次她把姜矣夹在腰侧狂奔两百里才停下,对此姜矣表示,为了避免自己的生命受到危害,(特别是腰部),下山之事还是就此作罢,更何况,她对此也并不算有兴致。
      而有关山外的一切,都是由姜纵月依靠修为灵力幻化的凝象珠看到的。

      ……

      姜矣打开窗户,她将手扶在窗框上,向外望去。

      方才日落薄暮如今被暗夜笼罩,窗外是皎皎明月,周围树影映在墙上,随风来回摆动,空气中是泥土于植物的潮湿气息,带来阵阵凉意,相较于山上,这里的温度还要更暖些,姜矣对此并不感到冷。

      目光流转,姜矣看到距离客栈不远处的街道中央,有一尊方台,上面竖立着一把黑色巨剑,看上去像是一处装饰。
      此时已过戌时,街上的灯渐渐亮起,人却不见稀少。

      在一副安逸的景色中,姜矣突然想,若是寻常之人,想必会因此景而思怀吧。
      她的目光浅淡,略过一众景象,突然有些怔神。
      师傅没有教过她如何会思乡,即便她在书中看过,她也并不感觉到孤独。

      随后,姜矣的指尖敲了敲木头的窗框,手中出现流转的白色光芒,突然化作一把剑。
      此剑全身通透,像白玉色的石乳钟,亦如天然的上好琼玉,却可见其锋利无比。

      正是姜矣的灵息剑。

      相比于其他人脆弱到难以化形的灵识剑,姜矣的灵识剑可谓钢筋铁骨,刚化形凝聚被她握在手里时,不是用来砍柴就是劈树,即便是同为修行苍生道的姜纵月都无法做到,因此看的又惊异又心疼。

      在怀息剑第三次用作砍柴后莫名飞离姜矣掌心时,姜纵月告知姜矣,若非到无力回转之地,还是不要用灵识剑了。
      不是怕你怎么样,是怕你的剑跟你绝交啊!姜纵月如是想到。

      后来,怀息剑驻于姜矣心间,却随着她日益精进的修为而愈发强盛,她也始终明白,怀息剑由心而生,自己的道在,她便永远存在,当自己需要它的时候,它便会化形而现。

      姜矣的目光落在剑上,只一息,这把剑又消散了,转瞬即逝。

      她又重复念了一遍刚才跟掌柜说的那句话:“若行苍生,非必以剑。”

      ……

      姜矣在后半夜睁开了眼,在纷乱发生前,似乎有所感知的坐起身,随机便有破门的声音从楼下传来。

      她下床准备出门查看,经过窗户时,却发现不远处那尊巨剑的四周充萦殷红色的血气,通身都散发着怪诞的气息。

      一开始,姜矣本想尝试用灵力直接破了此剑,她正欲起势召剑,却听见楼道中传来掌柜的声音。

      “诸位客人请移至堂厅,我谈某定会护大家无恙。”

      即刻,姜矣便收起剑势,同一众人一样来到堂厅。
      她发现,不仅有穿着简单的江湖人士,还有几个她来之前已经歇下的仙门弟子,他们皆穿着统一颜色的门派校服。
      另外,还有一位青衫女子较为突出,即便此人面色苍白,却也不难看出容颜姝丽,不必探查灵息便可知晓她的体格十分微弱,像是在病中一般。

      此刻,那几个仙门弟子正在交谈。

      “师兄,外面这是什么阵法?还有,那剑上的篆文,竟是如此怪异……”
      “这种灾象,书中从未记载过啊。”
      ……
      为首的师兄倒算镇定,他先是礼貌询问掌柜:“以前这里也发生过这般情状吗。”

      掌柜摇头,神情严肃道:“并未有如此之象。”

      那师兄还欲开口问些什么,却被一道明媚的声音打断:“想必是你阅历不够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