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春至 ...


  •   景平二年春,纪国潇湘城外。
      微风斜燕,春意正浓。

      十年未有盛事的江湖终于迎来千灯大会,湘山派一行十五人,言笑晏晏的走在砂石道上往千灯镇赶去。

      走在最前头的那人,怀中抱着一柄银纹长剑,白衣之上一道天青色襟线,自脖颈处斜斜收入腰间,腰下挂着一枚刻有“羽”字模样的岫山玉牌,莹润的玉牌下,一条流苏随着步伐来回轻晃。

      正是湘山派大弟子——覆雨手邱羽。

      他抬眼,见远山随着薄云时隐时现,霎时舒畅快意,提起手边酒壶,晃出声响,竟似还剩小半壶,悠然惬意的念出诗来。

      “最是晏然难自得,潇湘城外取丛芳——”

      仰头灌下一口酒,清醇甘洌,浓香烧喉。
      痛快!

      穿行于人群中的洛莹莹扯着沐云竹的衣袖,痴痴的问,“二师姐,师兄在念什么诗?”

      她眨巴眼,奶气未脱,一张小圆脸红扑扑的讨人欢喜。

      二师姐沐云竹,温和有礼,样貌是典型的潇湘十五湖人士,除了眉清目秀之外,带了些寻常姑娘少有的英姿,鼻翼上一颗褐色小痣,彼时弯下腰来柔声细语道,“说的是今日难得悠闲的赏花。”

      一旁的六师兄陆六儿踢飞脚边石子,嘟囔地抱怨着,“大师兄怎么还有心情赏花,都走了快两天了,怎么还没到,会不会走错路了?”

      那颗倒霉的石子掉入路边的千灯河里,连个水花都没来得及冒就没了踪影。

      四师姐惯会帮大师兄打圆场,笃定的说,“ 六师弟你可别不信大师兄,大师兄行侠仗义走了那么多地方,错不了!”

      陆六儿寻找着下一颗踢出的目标,不忘接着抱怨,“早知道我就跟师傅坐船去了。”

      四师姐道,“你一直待在掌门的上阳宫里,又不跟我们一起修习,见我们的次数还没这半个月多,怎么,后悔跟我们到岭南除恶了?”

      陆六儿突然涨红了脸,“怎么可能后悔!”

      他原本在南山苑跟大家同吃同住,过着自在无拘的师门生活,只是年少懵懂时犯下一桩错事,让他在湘山派的安逸日子突然枯燥无味起来。

      他还记得,那天门里一个师兄要跟自己过招,交手中师兄不小心划断他的吊线,而线的那一端挂着刻名的岫山玉佩。

      玉佩应声落地,四分五裂,他一时急红了眼拔剑砍了师兄一刀。

      掌门和掌门夫人赶到时,血已流了满地,掌门夫人留下一句“不通教化”后,带着已然昏厥的师兄离去,他则在掌门的叹息声中被带回上阳宫里,由莫掌门亲自管教。

      这一管教就是六年光阴。

      上阳宫里花开花落,只有大师兄来看过自己几次,这次能来千灯大会,也全靠大师兄跟师父说情。

      陆六儿看向大师兄的身影,心中感激并崇拜着,“岭南那个恶霸头子一身横肉,比我吃了十六年的肉还多,要不是大师兄带我们去除恶,山下的百姓有的苦头吃。”

      他抽出剑,在空中比划两下,仿佛是重顾当时的快意恩仇,忽然“叮”的一声金石清响,手掌一麻。

      长剑脱手飞出,掉到护河林的杂草里。

      陆六儿一时气恼,鼓着腮帮子回头看去,只见一个糟老头倒倚在一头老毛驴上,那人一身叫花子打扮,一顶破烂不堪的斗笠将张牙舞爪的花发勉强压下,顺带遮住刺眼的天光。

      驴子的年纪估计也不轻,颤颤巍巍踩着地上砂石,深一步浅一步悠悠往南摇晃着。

      陆六儿叉腰骂他,“喂!死老头!你干什么打翻我的剑!”
      老头不急不缓,声音却有些不耐烦,“挡路。”

      陆六儿性子本就急躁,听了这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照准驴屁股就是一踢,老驴受惊,一声长“嘶”,连人带驴风风火火冲到前头去了。
      留下“叮叮当当”的脖铃声和驴蹄声——还有陆六儿的笑声。

      他顺着大道望去,大声笑骂,“死老头子!这下没人挡你的路了!”

      “回来!”沐云竹皱起眉头,轻声呵斥,“刚像样了几天,不要闯祸。”
      “哪有”,陆六儿嘴一撅,不屑一顾的道,“那不就是个糟老头子嘛,况且是他先动手的。”
      沐云竹望着大道上扬起的沙尘,叹了口气,抿嘴摇头。

      陆六儿本想找回银纹剑,没走出几步,身后的大道上又响起一串马蹄声,来人骑着匹比驴高不了多少的棕马,拉着缰绳停在湘山派众人前停下。

      “哟,这不是湘山派的道兄嘛!”来人往人群中扫了一眼,目光在邱羽和沐云竹身上停了一会儿,恭敬的抱紧双拳,“——湘山双侠!幸会幸会!”

      此人一身湖蓝,一对麻花绳交叉挂在胸前,绳子末端左右各挂着一个包裹,倒像是走商跑腿的货郎。

      沐云竹和邱羽几乎同时看向那人,纷纷抱拳回礼,“幸会!”

      三人寒暄过后,那人脚下一踢,扬鞭离去。

      洛莹莹眨巴眼,望向沐师姐,“二师姐,刚才那个人是谁啊?”
      沐云竹摇摇头,淡淡的说,“不认识,看着像七谷十二岛的。”

      他们从潇湘十五湖出来,一路行到岭南,再由岭南到此,沿途遇见过不少这样的人,陆六儿早已见惯,也就懒得跟其他人一样回礼告别。

      陆六儿拨开草丛,寻回佩剑,插了几次没插进去。
      沐云竹见他动作甚是僵硬,轻声询问,“方才瓜大师那一下,可是伤着你手了?”
      “瓜大师?刚才那个老头吗?——没有没有,这是在岭南揍那群虾兵蟹将的时候用了猛力,手腕有点酸而已。”

      听到此处,沐云竹松了口气,抽出银纹剑耐心指点他。

      “你道法还不纯熟,以致于影响了手上剑招,下次若再出剑,要像这样。”
      她一边说,一边看他是否认真听着,“——手心握紧剑柄,剑尖盯准要害,若来人是穷凶极恶之辈,这一剑刺出去,务必要击中要害,切记是用臂力,而不是腕力。”

      剑已收回,她接着说,“若站在你对面的只是普通人,不必过度着力,吓一吓他即可。”
      陆六儿像模像样的试了两下,“我记住了,沐师姐。”

      其实他们所除的岭南恶霸,并非十足的恶霸,也并没有真正除去。

      早在半年前,邱羽就得了消息,只是那时刚有了一点关于钱王寨的新线索,这件事才一拖再拖,等到有一回突然想起再去时,岭南山下的村民居然改口说不需要除恶。打听一番才知道,山里的恶霸本就是村里人,被家里逼急了才落草为寇,本性不算太坏。

      邱羽想着那恶霸总归还是做过恶,为害过一方百姓,索性趁着赶路的空当,带着师弟师妹们到岭南山中教训教训他,好长个记性,也算是一次历练。

      事后湘山派几乎把寨子给踏平了,恶霸也被邱羽送回村里,可惜此时等在渡口的客船已经驶离,师弟师妹们望眼欲穿,也没等到大师兄归来。

      这才错过了去千灯镇的最后一班船。

      洛莹莹跑了过来,抱着邱羽一条腿儿,摇晃着,“大师兄,我也想骑马,想骑毛驴,想快点到千灯镇!”

      她睫毛扑闪着稚嫩的童真,“为了这个赶路大会,哦不对,是千灯大会,莹莹都饿瘦了!”
      说完委屈巴巴地指着自己的小肚皮,“你看!”

      邱羽把她抱上肩头,宠溺的说,“莹莹要坐稳了,师兄这两条腿比四条腿儿的马儿快多了!”
      “嘻嘻!”

      现如今,世上只有两国,东边的晏国和西边的纪国,两国中间是一大片巨大的山脉,世人称之为“天越群山”。
      天越群山绵延八百余里,横亘在两国中间,茫茫不可翻越,在这天越群山之中,先后有数十位武林盟主占山立派,称雄于江湖,又利用山中寒冰深潭、飞泉瀑布、崖石峭壁因势修建无数机关,号称——“十万机关库”。

      诸多武林盟主中,曾经有一位叫做玉长风的,为人耿爽豁达,为江湖后辈钦定下一个切磋武艺,提升名望的绝佳机会——千灯大会,这一盛会举办之地便是选在天越山外不远处千灯镇。
      虽然从纪国国土看,千灯镇地处东南,不算繁华,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偏僻小镇,但是从江湖势力布局图来看,却恰好处在漩涡的正中心。

      千灯镇多水,河水溪流交纵穿横,镇上屋宇青瓦白墙,顶上俱是歇山式,通常建有两层,一层临水临街、二层斜着美人靠,多是水乡的柔婉之情。

      一入千灯镇,洛莹莹就从邱羽的怀里跳出来,邱羽和师弟先去寻落脚的客栈,洛莹莹则十分欢脱,像只小白兔一样软糯的穿过街上熙攘的人群,直奔挂有青字招牌的酒楼。

      这家酒楼临街正好摆着两张空席,她跃上板凳,兴奋的挥舞手臂,圆润的脸蛋儿像笑开的榴花。
      “师姐,快来!”

      话音一落就摆了个舒服的姿势,上半身趴成个大字,脸贴桌面眯起眼来睡觉。

      其他人也依次落座,正好将酒楼门口的两张空桌占满,最后入席的沐云竹冲酒楼里招了招手。

      “小二,六碟时蔬,两盘肉,外加每人一杯清茶,要快。”

      “好勒!两盘肉,六盘时蔬,两桌客人一人一杯清茶!”小二流利地朝后厨喊着。

      坐上,陆六儿百无聊赖的踢着凳子,看向四师姐林玉修,“四师姐,你以前来过千灯镇吗?千灯大会是什么样的,好玩吗?”

      赶了许久的路,林玉修早就昏昏沉沉,支着头撑在桌上,无精打采的打了个呵欠,又萎靡的摇头。

      陆六儿转向问沐师姐,“那二师姐呢?”

      只见沐云竹放下佩剑,弹去桌上树叶,缓缓开口,“之前确实曾来过,不过不是来玩的。”

      “我知道,是不是之前追查钱王寨?”

      林玉修瞪了他一眼,陆六儿才发现自己口快错了,邱师兄是明察钱王寨而沐师姐则是暗访,拍了拍嘴,“呸,我记错了是邱师兄!”

      沐云竹从不苛责任何人,风轻云淡的接过小二送来的茶碗,依次摆开,摆完最后一个,她抬起头来。

      “千灯大会自然是热闹非凡,但是我们湘山派弟子却不能只顾着玩”,她顿了顿,“五年前那次千灯大会,尚在筹备之初,三门和其他五派书信给我派莫掌门,说是不能前来参加——”

      “一开始,是剑玄门的叶掌门递来亲笔书函,道玄门、德玄门二位长老的书信也紧随其后,没过几日,五派掌门也纷纷遣人送来手书,一并推脱了,以致那次未能如期举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