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9、城中黑烟起 ...

  •   此时的阳关城外,梁军大营主帐里,萧瑾韫面色平静地听着一众将领议论纷纷,让人看不出丝毫异样。

      “王爷,末将担心是王庭出了变故,努哈还没有这么大胆子,敢延误战机。”一名与努哈交好的将领求情道。

      “努哈一向勇莽,被谁挑拨了也未可知。”立时便有旁的将领出言反驳。

      ……

      这话刚落,众将领便没了动静,一个个沉默不语。

      努哈在战场上,确实是一名悍将,可作为杀入敌营的尖刀,但他的弱点同样明显,经不得激怒和挑衅,若没有人弹压,常常顾头不顾尾。

      想到王庭内齐王和梁帝两大派系,近来动作频频,众将领不约而同地垂首暗叹。

      王爷突然领兵离开,于这两派来说,可不就是难得的机会。好在军师尚且留在王庭调度补给,勉强能使两派之争,不至于翻到水面上来。

      “蠢货!”萧瑾韫从嘴里吐出两个字,手指摩挲着扶手,满脸冷肃地下令道,“众位且去练兵,丑时集结,进击阳关!”

      机会稍纵即逝,在努哈未能带领援军按时赶到时,大梁便已经失去了战力优势。

      萧瑾韫很清楚,倘若不能在大夏的援军抵达前,拿下阳关,为大梁取得先机,即便是他亲自统兵,也可能阴沟里翻船。

      若非立场不同,一边赶路,一边打坐调息的宋榆,倘若知道萧瑾韫的打算,怕是会生出“惺惺相惜,无关风月”的感慨。

      将萧瑾韫当作终极对手,为了调息到最佳状态,宋榆即便心急,也不敢太过急躁。

      等她赶回阳关的时候,只见城外横尸遍野,城内黑烟股股。城墙脚下,大梁军士的尸体堆积如山;城墙之上,则挂满了大夏军士的尸体。

      大梁的攻城车,稳稳当当地架在城墙之上,城门毫不意外地洞开着,左侧城门上留着一个巨大的窟窿,还能看出些许手掌的轮廓。

      萧瑾韫出手了!

      她心底一沉,从城门直入,只见街巷上尸体遍布。

      死者的面容,还保留着生时的恐惧。

      城内的房屋,被火烧毁,留下一座座废墟。

      城内寂静如虚无,除了房屋烧垮,砖石房梁落地的声音,几乎看不见分毫人的活动痕迹。

      浓黑的青烟,混着灼人的火光,仿佛吞人而噬的猛兽。

      宋榆行走其间,几乎穿过半座城池,才终于听到断断续续的婴儿啼哭。

      抬头看了看附近的残垣断壁,循着记忆中的图纸所指,她很快找到一处地道的入口。

      只见房屋倒塌落下的砖石木梁,横散在地面上,也将一切掩埋。

      将燃烧的木梁挪开,刨走砖石等物,宋榆这才看见簇拥在洞口处,面色或哀戚或麻木的阳关百姓。

      “小宋将军带着大家守了两个日夜,眼看着咱们的援军就要到了,那个穿红色战甲的大梁人,一掌就将城门轰开。”从地道中出来的少年,不过十来岁的模样,他抹了抹被烟灰熏得黑乎乎的脸,惊魂未定地说道。

      前次宋榆处置大梁暗探的举动,让他深深地记住了她。此番家园被毁,再见宋榆时,过去因弃市血色而起的惊恐,变作了深切地信赖。

      经历战火洗礼的他,第一次懂了战争的意义,在这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中,对敌人仁慈便是对自己残忍。

      “小宋将军,可还活着?”宋榆叹了口气,少年的话,印证了她的推断。

      好在萧瑾韫虽然出手,到底顾忌着身为统领的颜面,否则便不会等到两日之后,才轰开阳关的城门。

      也正因为这两日的缓冲,才让她还能有许期待,也许宋樟等逃了出去。

      “为了掩护我们躲入地道,小宋将军左臂中箭。今日一早,小宋将军才被公子身边的长青硬拖着,携同余下的军士一起,带着往玉门关方向而去。”少年小心翼翼地看着宋榆。

      长青此举,虽然是弃城而逃,却也引走了强势攻来的大梁军士,为阳关百姓赢得一线生机。

      少年虽感激长青的当机立断,却也担心他身为仆人,行这以下犯上之举,惹得主家生厌动怒。

      “无妨,你们另找个地方避一避吧!”宋榆摇了摇头,心知长青的做法,必定是当时的最优选择。安抚地看了眼少年,以及陆陆续续从地道中走出来的老少妇孺,她对众人中看起来明显年长,性情也最稳妥的一人说道。

      失去了防御优势的城池,虽然对梁军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却也不得不防。万一梁军去而复返,这些没有多少战力的老少妇孺,便如同待宰的羔羊,毫无反抗之力。

      “公子放心。”那老者点了点头,恳切地看着宋榆,“好人有好报,小宋将军定然还活着。听闻公子医术出神入化,劳你一定治好他。”

      他身后的妇孺也跟着连连恳求。

      宋榆深深看了众人一眼,在他们祈求的眼神中,出城往玉门关方向追去。

      一路上,只见枯草被踏平,一团团马粪凌乱而有序地散在同一个方向,显然是有大批人马经过。

      宋榆顺着这显而易见的路线,奋起直追。

      尚未接近黄昏,便远远地看见一眼望不到头的军士,如黑云压城般在前方汇聚。

      银黑两色的锁子甲混在一起,厮杀声震天动地。

      看着几近平分秋色的两军战甲,宋榆缓缓舒了一口气,看来是援军提前赶到了。

      提着被血染成褐色的软剑,宋榆脚尖轻点,往上一跃,飞快地从两军士兵的头顶踩过,冲向两军交战的最前方。

      距离普通军士大约十来米处,萧瑾韫和宋宪正捉对厮杀。

      宋宪面色绯红,虽然凭借着战场多年身先士卒获得的对阵经验,勉强挡住了萧瑾韫的利剑,却也因为力竭渐渐露出几分疲态。

      与他厮杀的萧瑾韫,面色平静如常,动作看似不疾不徐,却总能出其不意地在他身上带出大大小小的伤口。

      这便是江湖厮杀与战场厮杀的区别,在单人捉对厮杀中,江湖战法机巧多变,永远是板正悍勇战法的克星。

      宋榆微微一叹,战场经验一旦脱离千军万马,不能将个人之力与众多军士一起拧成一股绳,反而陷入捉对厮杀,便必然会失去优势。

      透过对战的俩人,看向宋宪的背后,只见长青和谷雨面色沉静,持剑挡在宋樟身前。须发皆白的军医,正双手紧握,用力拔出射入宋樟身上的箭矢。

      箭头上的倒刺,从宋樟的身上拔出时,带起一片血雨。

      银针如箭,将绕过对战俩人,摸向长青和谷雨的大梁军士射杀。

      在长青和谷雨惊喜的眼神中,宋榆手中软剑绷直,破局而入,将一瞬之间颓势尽显的宋宪推将开来。

      “萧王爷找错对象了!”挑开萧瑾韫手中的剑,宋榆谈笑自若道,“您的独子是我杀的!来援的梁军,也是我杀的!”

      萧瑾韫深深吸了口气,默默消化宋榆带来的消息。他虽死死地盯着宋榆,目龇欲裂,却也不曾抢先出手。

      方才的简单试探,俩人已经清楚彼此的路数,皆将对方视为劲敌。

      “公子越界了!”萧瑾韫冷然道,压抑住出手的冲动。

      经过与宋宪对战,他看似轻松自如,却也消耗了不少体力,并不确定能顺利将眼前的少年斩之剑下。

      “本公子姓喻,名子居,是大夏余杭城外,西山学院的学子。”宋榆浅笑道。

      心知眼前萧瑾韫的示弱之举,不过是拖延时间的手段,但她心底却对这场即将到来的对战,多了几分胜算。

      听完宋榆自报家门,萧瑾韫便知道无法用江湖规矩劝退她。

      这世上,任何人都可能是江湖人士,唯独科考学子除外,那是一国之栋梁,决不能与江湖有所沾染。

      不过相视一眼,俩人便不约而同地举剑,拿出看家本领,向对方杀去。

      真气鼓动,仿若旋风一般,将地上的枯草连根拔起。

      飞沙走石漫天,挡住了梁夏军士的视线,众人渐渐停了手底的动作,纷纷后退,避开这战场上的漩涡。

      宋宪缓了口气,背着宋樟往后方撤去。

      长青和谷雨担忧地看了眼漩涡的中心,到底还是持剑跟上宋宪父子。

      大梁的将领,无不面露惊色。他们眼中无往不利地摄政王,第一次在与人厮杀时,呈现出胶着的态势。

      那个名叫喻子居的少年,居然能在与摄政王对战时不落下风,又是何等的惊才绝艳!

      漩涡中心的宋榆,早已收起了脸上的浅笑,看向萧瑾韫的眼神如同锐利的芒刺,面色也跟着变得异常凝重。

      萧瑾韫的内力,厚重巍峨如雪山,似乎怎么也无法撼动。即便有师父渡来的半甲子功力,即便在极寒之地得了几分机缘,她也不过堪堪与他战成平手。

      宋榆暗自沉吟时,却不知道她磅礴汹涌如江海的内力,同样让与她对阵的萧瑾韫,心底惊骇连连。

      简单试探之后,俩人越打越凶狠,几乎到了不留余地。

      随着手中兵器被震成碎片,俩人完全抛弃技法的比拼,你一掌我一拳,汹涌的内力真气向对方扑面而去。

      肩膀被真气扫过,宋榆身上银色的锁子甲,仿若等待剖肚的鲫鱼,瞬间落下一块块鱼鳞状的甲片。

      她眉峰深锁,俩人相差几十岁,江湖打斗经验的差距,绝非仅靠内力就能弥补。

      以伤换伤的硬撼,是她唯一的选择。

      她暗暗叹了口气,在心底说了一声抱歉,便决意放弃身体要害之外的大部分防守。

      这决定,不过火石电光般,瞬间便化作了愈加凌厉的掌风。

      萧瑾韫面色冷凝,对着迅捷得密不透风的掌影,果断地调整战术,当机立断迎上宋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