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历史与信息 ...
老周头他们做了4天,挣了640文,他们带回来一串铜钱。钱上印着昊元通宝,是周宁没有见过的模样。
这4天,周宁通过无数次的旁敲侧击大致的了解大致的情况。
目前的皇上姓姜,国家叫华朝,四年前老皇帝去世,皇位是太子名正言顺集成的,所以国家还算是长治久安。在治理方面,国家一共分为21个府,周宁所在的是广汉府,府城是云都城。他们在的村子叫二十里村,往东走一个时辰就到柏宁县,从柏宁县到云都城牛车要3天左右的时间,马车也要2天的时间。
他们村子有600人,相对来说比较大的聚集地了,40多户人家,也是因为近十多年国家的动荡比较小。村子里以袁姓和李姓两族人为主,袁家人最多,所以村长基本上都出在袁姓,其次是李姓,他们基本上都住在溪流对面。剩下的都是这些年陆续搬来的一些人,有的是因为逃荒,有的是为了避祸。
周老头来到这就是为了避祸,他们之前是住在隔壁府郑州府,两府都处于中原地区,周老头的父亲早逝,留下他母亲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周老头和他的哥哥都还没有到成家的年纪。寡妇门前是非多,而且当时他周围的亲属也都不是什么好人,所以他们受到挺多欺辱的。
要不是忍无可忍,谁也不会背井离乡。娘仨把家里所有的资产都卖了,没有买上原价,但好歹有一笔钱,然后一路迁到这个地方生活。没有录引和当地户籍,所以当时买不了地。他们几个先拿钱简单的盖了3间房子,然后他哥哥带着周老头开荒,在帮别人打工,就这样把最艰难的日子挺过去了。
这样过了四五年,上面新来了一个县令,做了个类似近代的人口普查,也算是运气好,他们就都有了自己的户口,不在属于流民的范围。之后他们两个小的16岁成年,官府又分了16亩的田地,叫丁田。周老头他哥18岁的时候,正在议亲的时候,意外去世,就剩俩他们娘俩相依为命。周老头后来娶了王氏,不到两年,周红刚满一周岁,他娘也去世了。
说起来周宁他爷爷和奶奶的命都不是很好,他奶奶是因为家里糟了难,全家就剩她自己活着了,然后他和同乡几个人一起逃难到了柏宁县。到柏宁县之后发现情况没有想象中好,他几个同乡就合计把这几个女孩子卖了,挣一笔钱随便找一个地方安家立业。幸亏王氏他们机灵,提前就分头跑了,后来被周老头他们无意间救了,也算成就了一段良缘。
最幸运的,这个时代考察人才的方式是科举制度。他们村子里最有文化的就是宋家的三儿子--宋三郎,三十多岁,是一名童生,还有机会更近一步,但是更多科举的信息就不知道了,可能要去私塾,学院之类的地方才知道。因为他们全家就知道童生,秀才,剩下的都不懂了。
铜钱也是相对有购买力的,一斗米差不多12斤多,要60文,算下来一文钱相当于现代的5毛钱。一两银子是一贯钱,而一贯是两吊,换句话说500文是一吊。然后周宁就理解了“半吊子”和“250”骂人的来历。
家里40多亩地,就是当时周老头他们哥俩丁田16亩,周大龙和周二龙的丁田16亩,剩下的就是家里陆续开荒的。这些是为什么古代的人都喜欢生孩子,特别男孩,因为成年之后朝廷可以分地,一个人8亩。人也多是,省的越多。
之前看了很多穿越的小说,男频,女频。我有时候会想,要是有一天我穿越了怎么办?所以我就像把我自己脑袋里的幻想写下来。所以大家要是有什么想法可以交流一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历史与信息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