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赶集 ...

  •   每个月最后两天,是柏宁县赶大集的时间,县里的西南角的一块空地上,有一个简易的交易场所,随便以物换物,还是以钱易物。这算是县令促进经济的一个手段,县衙会专门派几名衙役维护治安,避免发生冲突。

      算是县令促进经济的一个手段,以目前自给自足的社会现状,村镇上的百姓没有事情基本上都不会来县城,这样的集会,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流,人流带动资金流。所以每个月底,县里都是特别热闹,纷纷攘攘。

      周宁扶着周大龙的手臂跳下车,轻轻拂了拂屁股上的灰尘,抬眼看去,古朴的城墙,布满了点点青苔。中央的城门大开,上方两个楷写大字“柏宁”,城门两边两个身穿盔甲的士兵,手携长枪,静静伫立,却让人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他转身有点兴奋地喊道“爹,快点儿,我在前面等你们了”扭头就要跑出去。

      周大龙一把按住儿子道“多子,今天你可别乱跑,人太多了,你牵着点爹的手,要不然丢了,你就回不家了。”说着跟二龙俩每人扛起一小袋粮食,拉着他往前走。

      因为家里没有什么手艺,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要卖,所以每次赶集都带着俩袋粮食,换点像盐,布之类的生活用品,还会换一斤多的猪肉,回去算改善伙食。要是上卖不完,就送到县里的粮铺,换点钱回去。蔬菜下来之后,也会带点家里吃不完的蔬菜换钱。

      进入城中,街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楼,酒馆,当铺,银楼等等,市列珠玑,户盈罗琦。掌柜的算盘声,小伙计的吆喝声,声声入耳。

      四处前来赶集的乡民正自挑担的挑担、提篮的提篮,人头攒动,杂乱无章。

      到了地方,周大龙随便找了个地方,熟练的解开装粮食的袋子,敞开了摆在原地。周宁看了一眼,里面装着大米和麦子,是家里的主要农作物,除此之外家里还种了2亩地的小米,2亩地高粱,5亩地的黄豆和一亩地的花生 。

      周大龙没有吆喝,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坐了下来,把周宁抱在怀里,又指了指旁边的位置示意二龙也坐下来。

      街上人来人往,不一会儿,就有几个人过来问价,有不满意价格的转头就走,也有几个压了压价格,称了几斤回去的,卖的价格要比粮铺便宜一些,所以陆续来的人也挺多。

      一上午的时间,带出来的粮食基本上都卖出去了,周大龙留了20斤左右,把摊子收了起来。抱着周宁和二龙就往集市外边走。

      周宁有点不愿意的说“爹,咱们咋走了呢,我们不逛逛吗?我还没有看够呢!!!”还故意扭了扭胖乎乎的小身板。

      “咱们先去把盐换回来,要不然你二叔背着这么多米不得累坏了呀。一会把这些米换了,咱们在回来溜达,你想要啥,爹给你买”二龙配合的点点头。

      到了官盐铺,用二十斤大米换了10斤盐,又买了一些酱油等调料,店里的伙计很和气,过程也很顺利。然后几个人又去买了一丈布,用来给即将来的孩子们做点衣服,尿布之类的。

      剩下的时间,就是周宁拽着他爹和二叔闲逛了,这个摊子看看,那个摊子瞅瞅。也不买,什么都东西都好像没见过一样。周大龙看他玩的开心,也跟着问“这个你想不想要,那个你想不想要,想要你就跟爹说,爹给你买”

      逛了一大圈,周宁大致的清楚了县城的商业现状,大多数都是卖自家产的粮食;然后就是一些小吃,点心,制作相对比较粗糙,但是销量还挺好的。少数卖一些自己的手工艺品,陶陶罐罐,背篓竹篓,还有一些野货,肉食。

      因为没有看到买豆腐的,周宁心里充满激动,看来这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可以挣钱的方向,随后又陷入苦恼,怎么把它拿出来呢,说是做梦得到的,这不得让人当怪物呀,太危险;说是书上看到的,但是自己连接触书的机会都没有。

      于是,回家的路上,周宁苦着小脸,思考着怎么挣钱,让他爹和二叔都有些奇怪“这孩子是怎么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