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一年农忙时 ...

  •   第二天,老周头又去了地里看了一下,回来就把犁翻出来了,决定了明天就开始把麦地翻一遍。

      周家一共45亩地,之前老周头和他哥哥俩个在山脚下开荒有13亩,土质不好,刚开始没有地,就只能用这些地来种小麦,再佃几亩靠水库边上的良田,种一下水稻,够自己家里吃就可以了。

      后来分了16亩成丁田,家里就有29亩地了,这16亩,有8亩靠近水源,就用来做水稻基田,剩下8亩种小麦。开荒地里挑出7亩比较肥沃的地继续种小麦,剩下的6亩多都种一些杂粮,像黄豆,小麦,高粱,花生之类的,家里也不用在佃田了。

      等到了大龙二龙成年,家里又分到了16亩地,又挑出一半种水稻,一半种小麦,开出来的荒地就全部都种杂粮,一直延续到现在。

      家里有16亩地种水稻,16亩地种小麦。剩下的13亩种一些杂粮,其中黄豆种的最多5亩地。

      地不用年年都重新翻过,因为工程量太大了,生产工具太少,像荒地基本没有翻过,剩下的良田基本上都是三年翻一次。

      今年翻地的工作量就是16亩的麦田,两个人一个拉着犁,一个扶着犁一天最多也就1亩多地。拉犁的人需要的力气更大一点,后面的人更轻松一些。

      晚上吃饭的时候,老周头跟周大龙说:“大龙,明天咱俩先从后山那块地开始翻,那一块地咱来就得翻个10天。”

      周大龙点了点头,埋头吃饭。

      周宁觉得他们思路有点受到限制,就问:“爷爷,要不你看看能不能在借一把犁吧,我也可以帮你翻,这样速度不更快吗?”

      老周头有些无奈:“现在大家都开始犁地了,上谁家能借到呀。”

      周大龙反而觉得这个方式可行,放下饭碗道:“爹,我觉得行,咱们挨家看一下,要是能借到,咱们爷俩拉犁,让娘和我媳妇扶着犁,让弟媳和小妹在家看着孩子做点饭。咱们快点把地都翻好,我好去把老二换回来。”

      “那行,一会吃完饭,咱俩挨家问问看看能不能借到吧。”老周头有点被说服了,但还是觉得借不到犁,有点底气不足。

      吃完饭,两个人就出去了,想着趁别人休息之前,多跑几家。

      不到半个时辰,老周头先回来了,肩上扛了一把犁,兴高采烈的进了院子,把犁放到耳房里,回到正房,给自己倒了一碗水,猛灌了一口,喘出一口大气,跟王氏炫耀:“我就去了袁老四一家,他家徭役去了俩个人,今年不翻地,我一说,人家就同意了。”

      王氏有点好笑,顺势也夸一下道:“我就说你一出马,这是肯定没问题。”

      “那当然,他家要没有,我去袁老二那也能把犁接过来。”老周头现在底气更足了,大有为我独尊的意思。

      过了一会,周大龙也扛着犁回来了,进院就喊:“娘,我爹回来了吗?”

      老周头走出门,看见他也借回来一把,就问道:“老大,你借的谁家的呀?”

      “我跟李二伯家的四郎借的,他说他家要等几天,说让咱们先用四天,再给他们送回去。我寻思四天咱们差不多把后山那8亩都翻好了。”

      老周头更骄傲了,他努力得绷紧自己的脸,让脸上的笑容小点道:“我在你袁四叔家拿回来一把犁,他家今年不翻地了,咱们翻完自己家的地再送回就行了,你这把明天晚上就给人家送回去吧,别耽误人家的事。”然后转身回屋了。

      周大龙:。。。。回去睡觉了。

      早上,鸡叫一遍,大人们就都起来了,赵氏把小多玉送到张氏屋子里,放到小多福的旁边。然后和张氏一起到厨房张罗早饭了。

      老周头和周大龙,起来洗把脸,就去抬着犁去地里。

      他们今天的计划是翻好2亩地,争取4天把后山的地翻好。

      吃完早饭,他们四个人抬着两个犁又去了,留下来张氏小妹带着周宁和两个小孩子。

      周宁吃完饭,直接就跑到后院子继续观察他的麦子,雪水刚刚融入地里,现在不用浇水,肥是入冬之前盖上去的,也不用追肥。

      周宁今天就准备把外围冻死的麦苗都拔下来,看上去也没有活下来的机会了,他拔了一会。小妹就过来帮他了。俩个人说说闹闹收拾了一上午,剩下了明显比昨天更好的麦苗。

      下午吃完饭,周宁也跟着去了地里面。他也帮不上什么忙,就在地头看着。他心想这要是家里有一头牛多好,得省老多事了。

      这个时代家里有牛,骡子或者是马,相当于在现代有宝马,奔驰,奥迪了。整个村子里45户人家只有4家有牛。一般周家要是去赶集或者外出需要牛车就直接找袁家,周宁来了这么久就做过三次牛车,有俩次都是做他家的。

      周宁坐在地头上,看着他们一趟一趟的来回走,一个汗掉到地上摔八瓣,就想快点长大,挣到钱先给家里买一头牛。

      他们就这样早出晚归的干了9天,把所有的麦子地都翻了一遍。周大龙在家里休息了两天,好好的给自己补了补身体。然后就去替换周二龙了。

      周大龙服役了半个月回来,带回来200文钱。这时候已经是三月中旬了,周宁的小麦返青期已经过去了,差不多进入起身期了,麦子整体向上生长,第一叶的叶鞘已经开始伸长了,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家里面也开始为春耕准备了。

      水稻种子在周宁的建议下已经晾晒过了,现在是在做育苗的工作。小麦的种子现在也开始晾晒了。需要三天的时间,这三天老周头领着两个儿子在麦地里开始拌肥。

      种地之前,周宁单独和老周头讨论了一下黄豆的种植的时间。之前黄豆都是在种完麦子的时候种的,5月份左右,产量也不是很好。周宁就建议,把黄豆玩一个月在种,看看效果怎么样。

      出发点就是冬小麦的成熟期就是在六月初,要是黄豆在六月份种,产量还好的话,那这一年就差不多有两季的收获了。

      老周头经过麦子的事,还算听得进去话,黄豆也不算太重要的作物,并且周宁在计划中5亩的黄豆基地中要出一亩种麦子。所以俩人决定今年4亩地的黄豆在六月份下种。

      周宁缕清了今年农忙的工作顺序:水稻育苗-小麦地里拌肥-荒地种小米-小麦下种-荒地种高粱-下花生-水稻插秧-种黄豆。

      也就是从3月到6月份,全家人基本上都要在地里过了,而且还要把后院子的菜都种上。

      现在家里只完成了育苗,拌肥,然后又花了一天时间把两亩地的小米种了。

      等种小麦的时候,沈三郎提着两只野鸡过来帮忙,并且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周红有怀孕了。

      因为怀相不好,只能在家养胎,就三郎自己过来帮忙,这次留下赵氏在家带孩子做饭,剩下家里算上小妹7个劳动力全都下地了。

      17亩小麦8天的时间都种好了。后院里的小麦都快要进入抽穗期了,这些天都没有下雨,周宁就拎着小木桶浇水,看着麦子抽穗期之后就不浇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