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陈元夕 ...
-
江爻带着人在城外溜达,最后快马纵过一片林子,奔到一个最不起眼的山上去,在山腰往上,临近山顶,竟是一个书院。
二人翻身下马,江爻拍了拍爱骑的头,让它自己去随便溜达,牵着林清辞往书院去。
“这里竟然有一处书院?元夕书院……倒不曾听过。”林清辞说,“这常山也少有人登,怎么会有人在这里建书院?”
“……”江爻略诧异地看他,“此山没什么风光也没什么名气,连常山这个名号也是机缘巧合里留下来的,从没传出去,你竟也知道?”
林清辞难道有点小得意:“传记里看过的,传说曾有一高人,号常缘道人,在此山隐居多年,因此这山便叫做常缘山。这山名传了数年,后人觉得缘字生拗,就化繁为简,唤常山。”
“那倒是了。”江爻点头,“这元夕书院也叫常山书院,是……”
“殿下!”恰好要下山去的两个书童一边脆生生地喊人,一边小跑着围过来,万分惊喜道,“殿下来看我们了?”
江爻嗯了一声。
他什么也没问,两个书童就噼里啪啦地说个没完:“今日先生让我们去酒楼提几道好菜,我们还奇怪呢,这又不是什么日子,原来是殿下要来。还有这位公子,看着跟仙人似的,可是殿下的朋友?”
江爻说:“他是林家二公子。”
两个小书童眼睛睁得溜圆:“林家二公子?哪个林家?可是林左相的林家二公子?是国师大人?”
林清辞微笑,破不适应道:“……好生聪慧,正是在下。”
“啊啊啊啊啊啊……”两个小书童抱在一起又蹦又跳,完了又仰头问林清辞,“国师大人是和殿下一起来看我们的吗?”
江爻没好气地扒拉开两个人,蹲下身跟他们说话:“你们先生交代给你们的任务呢?记得让酒楼的伙计多提点来,我们今日宿在这里。”
“哎,好好好,都记住了……”两个小书童恭恭正正地行了礼,一步三回头地下山去。
江爻一边起身整理衣袍,不忘喊了一句:“记得提两坛酒,要月夜白。”
“好!”
“小心些!”
“知道!”
林清辞目送两个书童下山,好奇道:“他们的先生是?”
“尹长坊和他妻子陈元夕,这书院里的孩子都是王军遗孤……”江爻说着声音轻下去,“平日是陈元夕在授业。”
林清辞轻轻回握以示无声的安慰,王军遗孤四个字的重量,除了王军没人比他更理解。
“陈元夕……姓陈么?那女先生可是出自……”
“对,陵城书香陈家。陈家在城破时满门……当时我去驰援,去得太晚,只救下了陈元夕。后来顾洛把她安置在尹长坊的长坊酒楼,尹长坊那时在这里建了书院,安置和照顾那些孩子,陈元夕又颇有学问,做先生再合适不过。”
林清辞轻笑着看他。
江爻微微眯了眸子:“……怎么?”
“只是觉得,殿下实在是……”实在是他心中的殿下。
饱读诗书通晓人情的女子不是没有,因传道授业被唤一声先生的女子却是闻所未闻,连书本里都不曾见过。
女将军也是如此。
可在江爻这里,女先生可以有,女将军也可以有。
在他眼里,没有那些门第之见,没有什么世规束缚,他看中的不是应该不应该,而是能和不能。
陈元夕有才华,会授书,那就是先生。
葛衣有将才,想领兵,那就从武将做起。
女子又何妨?
“且当你在夸我。”江爻揉了一把他的手,“瘦了许多。”
“殿下才是瘦了许多。”林清辞淡笑,“怎么想起带我来这儿?”
“暂且不想回城,等顾洛应付了宫里那两位,我再带你回去。老管家传来的书信里说,你对府里那几个孩子颇为上心,时常教导,我猜你会喜欢这书院的孩子。”江爻说,“主要是,这里还有一些陈家的绝版藏书,你应该有兴趣。”
听到绝版藏书,林清辞果然更期待起来:“我倒是忘了,书香陈家有藏书三万卷,各类奇书必定不会少。”
江爻看他真心喜欢,更觉得遗憾:“只是可惜,当年城破家亡,陈家的三万卷藏书遗落许多,能寻到的都寻回了,没寻到的怕是已经被毁,诸多价值连城的孤本再无缘得见。”
“乱世之中人人身如浮萍,连你我都是如此,哪会有事事兼顾的道理。”林清辞也觉得遗憾,却反倒安慰他,“再者,这书院子弟,不都是陈家的薪火传承。”
“……你说什么?”江爻顿了顿,双手掌心拢住林清辞的双肩,把人侧过来,“你刚说什么?”
林清辞不明所以:“我说,殿下不必遗憾,更不必自责,乱世之中你我尚且身如浮萍,哪能再事事相顾。”
“不是这一句,下一句……”
“这书院子弟,都是陈家的薪火相承。”
“对!”江爻忽地笑了,再看向通往书院的青石路,豁然开朗,“对!就是这个道理!”
林清辞仍旧不解:“……殿下?”
“清辞,还是你想得通透。原来之前种种,还是我想得太狭隘!”江爻松手,转而拉着林清辞又快步走,“我先带你去看看这个书院!”
林清辞自觉说得没什么问题,也不知道江爻想通了什么,高兴着什么,大抵是不再为陈家事遗憾感伤,那倒也不错。
“倒不曾见殿下如此展颜。”陈元夕带着二十几个八岁到十八岁不等的孩子见了礼,笑意盈盈,目光转向林清辞,“这位先生是?”
江爻说:“林家二公子,林清辞。清辞,她便是女先生,陈元夕,也是尹长坊的妻子。”
林清辞看着她,陈元夕不似林清云那般惊艳的美人,却有一身宁静致远的淡然洒脱,倒是别的女子身上不曾见过。
“早听闻东莱第一公子林清辞似是谪仙人,如今才知道,传言不假,且百闻不如一见。”陈元夕笑起来,对身后一群孩子挥挥手,“你们念了几月的殿下来了,今日便不拘着你们学问。”
一群少年乐开,也半点不怕江爻,哗地围上来一圈,大多好奇打量林清辞,还像模像样地见礼。
然后原形毕露。
“林公子,听说你会观星,真的吗?”
“林公子要收徒吗?我一直想学卜卦,可惜先生并不会。”
“林公子……”
“……”
林清辞见过对他盲目仰慕的孩子,也见过下了课的学堂孩子们玩闹,但那些孩子再活泼也会记得克己守礼,这些孩子倒是不拘,活泼得让他不知所措。
头一次见这场面的林清辞一时无言,甚至不知道先回答谁。
江爻笑了会儿,倒是给他解围,拨开几个凑得近的少年,似笑非笑道:“在学堂前闹个什么劲儿,你们先生可看着呐,后山玩去吧。”
“殿下。”一个看上去八九岁的女孩眨着眼,“你一直牵着林公子,是不是喜欢人家啊?”
牵着她的男孩约莫十五六岁,反应过来她说了什么,一把捂住她的嘴,惊慌地去看江爻脸色,场面也一度安静下来,十几道目光落在二人手上。
那男孩冷汗都快下来了,尴尬地解释:“小兰儿也太不懂事了,什么胡话都敢说,殿下万万别往心里去。”
一片寂静里,江爻蹲下身,让女孩不用仰脸看他,语气甚至算得上温和:“你怎么会这么觉得?”
小女孩扒拉开男孩捂着她的手,理所当然又天真烂漫:“因为尹先生就总是去牵陈先生的手,他说因为他们是夫妻,他喜欢陈先生。”
“哦……”江爻点点头,也仰头去看林清辞,后者面无表情,脸却悄然红了。
小女孩也跟着江爻抬头看他,却是认真地对江爻说:“林公子也喜欢你才让你牵的。”
场面安静到窒息。
江爻轻笑一声,摸摸她的头,起身说:“小丫头年纪不大,鬼机灵着。”
陈元夕没想到还有这种事故,过来让一群孩子自己玩去,等四下无人,一转身就看见江爻凑在林清辞耳边说了什么,然后林二公子别过脸,过一会儿又回过来,说了一个字。
他说:“是。”
然后江爻笑得越发不要脸,简直是……
她忽然一怔。
这情景她再熟悉不过。
她出自于书香陈家,从小学的是克己守礼,端庄得体,矜持清雅,因此后来即使和尹长坊互表了心意,也总放不开,听到一两个字的情话便脸红,说不出话来。
可情由心生,她又怎么可能忍心不回应他直白的爱意?尹长坊也懂,总逗她,每每看到她别扭的回应都乐半天。
……所以那孩子说的,恐怕不是童言。
林清辞不痛不痒地推了江爻一下,小声说:“陈先生还在。”
江爻也压着声音说:“她要是不在,我就亲你了。”
林清辞:“……”
江爻得寸进尺:“她要不在,你让我亲吗?”
忍无可忍的林清辞终于给了他一巴掌,正中胸口,江爻笑着把他手握住:“知道你难为情,我都没在孩子们面前问你。”
看新奇看热闹看铁树开花的陈元夕说:“问林公子什么?”
江爻笑而不答,林清辞侧眸看向她,顿了一会儿,轻声说:“问我是不是这样。”
陈元夕:“……?”
林清辞回握江爻,平静地说:“刚才那个孩子说,‘林公子也喜欢你才让你牵的。’,殿下问我是不是这样,我说是。”
陈元夕:“……”
头一次吃瓜吃到不知道怎么接。
但只是怔了那一下,她便明白林清辞的意思。
江爻能在别人面前承认他俩的关系,他也敢在所有人面前跟他站在一起,无论发生什么,他都要跟江爻一起承担。
“四年前就听闻林家二公子学成归家,是个温和通透的谪仙人,想来传言有误,林二公子分明该是个性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