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真的不行啊!”马夫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苦着脸说,“这么大的雨,根本——”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漆黑天空中猛地炸响一声雷,完全盖过他的声音。马夫对面的公子哥不知道听清没有,皱着眉头观察天色。月白袍角已经溅上泥水,不知名但显然名贵的面料让马夫都替他心疼,态度也格外恭谨诚恳。
      “您要是跑苏州、扬州,小的拼尽一身本事,也要为您效力。”马夫说,“但长安实在是不成。太远,路也难走,就是我肯走,马也不肯的。”
      公子哥还是没接话。马夫心中戚戚,腰背俯得更低。公子哥生得不高,这人高马大的马夫躬身却比他还要低。
      “何况前两日的山洪。您有听说吗?死了好些人——”
      “我听说了。”公子哥打断他,”那就不去了。”
      马夫松一口气。
      “还要向你打听一个人。”公子哥又说。
      -
      “程大哥?喏,那边是他家。”妇人遥遥一指,“不过他说近日不走镖的。这两日总有人来找他,他任谁都要拒的。”
      妇人口音重,公子哥勉强听懂,问:“总有人来找他?”
      “都说程大哥比好多镖局的人都强。”妇人与有荣焉,“人好,模样也好,就是——”
      “太懒。”公子哥说。
      “对呀。”妇人笑着拍掌。
      妇人好心,塞给他一杯热茶暖身。公子哥一饮而尽,谢过她,又撑着伞走进雨里。
      -
      “别敲了别敲了!”门后有人嚷嚷,“我都说了,我是姓‘程’,但是和长安城那个程家一点关系都没有!怎么,这天下之大,只许他们一家姓程?”
      公子哥冷哼一声,手上反而更用劲,砸得门框直簌簌落灰。屋主听了没法不生气,三步并作两步走去,一把拉开饱受折磨的木门。公子哥还没来及收手,拳头悬在空中。霎时四目相对,他们倒是都很快认出彼此。
      “月——”姓程的镖师才开口,被公子哥狠狠剜一眼,于是闭嘴。
      镖师让开路,让他进屋。公子哥也不见外,随手甩了甩伞上的水,自己找椅子坐下。
      “我现在是程誉。”公子哥说。
      镖师愕然:“他们竟然让你来替我?”
      “不然呢?”程誉反问。
      镖师沉默,又说:“我自称‘程燕’。”
      “你是没有鸿鹄之志。”
      程燕叹气,不和他斗嘴:“你来做什么?”
      “传言杭州城外爆发山洪,死了很多人。”程誉低声说,“收殓的老人在尸体堆里发现一块玉玦,有人说是程家的东西。”
      ”我没听说。“
      ”你没听说?“程誉冷笑,”我一路过来,驿站的马夫知道,卖饼的妇人也知道,巷子里都有孩子唱‘真玉玦,假玉玦’,而你说你‘没听说’?“语毕,程誉没忍住一阵哆嗦,不知道是冻得还是气得。
      程燕递给他一块面巾,等他拭干水迹,又递一碗热水。
      “雨里带风,打伞没用,得穿蓑衣。”程燕说,“真玉玦如何,假玉玦又如何?只要程家一天不倒,那程家世代供着的那枚就得是真的。你有什么可担心的?给长安递封信,让老家伙们操心去吧。”
      “雨太大,路途艰难。等信到长安,恐怕太迟。”程誉说,“而且这次不太对劲。”
      没等程誉解释,屋外传来杂乱脚步声。程燕几乎是一瞬间跳起来,盖灭灶火,抓过挂在墙上的刀,又比手势要程誉噤声。程誉点头,轻手轻脚放下碗。脚步声越发近,程燕心里一紧:至少有十数人。
      叩门声。不同于程誉大开大合的风格,来人甚是文雅,敲过两声,问:“程镖师?”
      程燕一声不吭。
      来人仿佛笑了,又耐心开口:“我知道您在。”
      程燕还是不说话,但神色警惕,蹑手蹑脚地打开窗。浓重黑云遮蔽落日余晖。程燕打出手势。程誉半点不疑,咬咬牙,随程燕翻窗跃进冰冷雨幕。两人还没跑出几米,就听得身后传来破门声。程誉身上湿透,然而知道厉害,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也不敢停。他不认路,被程燕带着东绕西绕,跑得晕头转向。追兵渐渐没了动静,程燕抓住他的胳膊,半拽半扶地把他塞进窄巷。
      “你,”程誉努力调息,却问出毫不相干的问题,“你不用长枪了?”
      “那不是平头百姓的东西。”程燕说。
      程誉哼声,显然想讽刺几句。程燕熟门熟路地又拐过几个弯,走到一户破旧院落,直接推门而入。
      “长生?”他嚷嚷,“我快被冻死了!快,快给——”
      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约莫十二三岁的少年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噔噔噔跑过来,头上戴着一顶过大的斗笠。他一边把程燕程誉往室内引,一边抱怨:“我刚把莲姐儿哄睡下,全让你吵醒了!这下她知道你来了,你若是不给她买饴糖,看她让不让你走!”
      “对不住啊。雨太大,要是不赶紧进来,我淋得住,小公子哥也得冻坏了。”程燕笑嘻嘻地指向程誉,说,“有没有干衣裳?今天一应花销都有程公子买单,这可是大生意,你好好把握。”
      长生眼睛一亮,热切地向程誉问好,又飞似的扎进后屋,说去找衣服。程燕褪掉外衣,一拧,吸饱雨水的布料稀里哗啦地打湿地面。
      “打探消息,或者准备零七八碎的东西,这孩子都挺在行。”程燕说,“别看他咋咋呼呼的,其实口风很紧。”
      “他父母呢?”程誉问。
      程燕摇头。
      “那‘莲姐儿’?”
      “他妹妹,三岁。”程燕笑,“和哥哥一样自来熟。”
      “之前敲门的人?”
      “他托我护过几趟镖,我只知道他姓常。”程燕叹气,“这个人奇怪。从前见他总和各地富商来往,我还当他也是生意人,但有一次,我看他同一帮人进了酒楼,其中竟有熟面孔。”
      “名门的人?”程誉问,“崔家,还是吴家?我想不会是韩家,韩老爷子那种老古板。”
      “你怎么一点儿也不惊讶。”
      “你离开长安太久。”
      又是一阵“啪嗒啪嗒”的脚步声,长生抱着衣裳回来,衣服摞得太高,差不多挡住他的眼睛。
      “我只能找到这些。若想要料子更好的,得等明早。”长生踮着脚把衣服堆在桌上,“委屈程公子了。”
      程誉手指搓了搓粗糙面料,又看看长生的瘦黄手臂。
      “这种就可以。”他说,“还需要你打探个消息。”
      “山洪里的玉玦?”长生试探着问。
      程誉哼声笑:“你怎么知道?”
      长生露出大大的笑脸:“公子姓程呢。”
      长生确认过细节,戴着斗笠跑进雨里,不知去了哪里。室内重归寂静,二程背对着更换衣服。程誉比一比袖口,发现衣服不太合身,但现在不是挑剔的时候。
      “你见过那枚玉玦吗?程家祠堂里的。”程燕问。
      “见过。”
      “你那应该知道,这东西很容易仿造。至于什么‘能兑皇帝一诺’,就纯属好听,根本不能信。”程燕说,“真假玉玦,八成是有小人作乱。如果其他三家名门不掺和,这件事闹不出大水花;如果他们三家里真有谁要对付程家,那凭你自己也压不住。”
      “小人作乱?若是图财,我程誉就在杭州城,何不直接来要挟我?兹事体大,即便他狮子大开口,我也得忍了。此人图谋,必然更大。”程誉沉声说,“如今四名门之中,韩家自顾不暇,程、崔两家风雨飘摇,吴家又能好到哪里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敌人不该在我们之中。”
      程燕沉默,又忽然开口:“你这次为什么来杭州?”
      “散心。”程誉说。
      “哈哈。”程燕干巴巴地说,“赶上暴雨天,真是不走运。”顿了顿又说,“先别说程家。你自己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程燕叹气。
      “等过了年,你都二十七了。”他说。
      “我二十九。”程誉说。程燕懒得反驳他,随便点点头。
      “父亲——”程燕像是被这个称呼扎到嗓子,“——想怎么办?难道真就这么给你娶妻,让你永远顶着这个身份?你得为自己考虑。”
      “像你那样‘为自己考虑’?”程誉冷冷地问。
      程燕没生气,也不说话,平静地看着他。两人相互盯一阵,程誉先不自在起来。
      “皓弟今年十五,又有庶兄帮衬,接下来不需要我了。”程誉说,“最迟明年这时候,就把我的名字记到某个旁支的族叔名下。父亲对我还是很好的,让我自己选,只是不许在长安城——”
      “‘很好’?”程燕这时怒了,“你把这叫做‘很好’?”
      程誉无言。半晌,他说:“这是家事。”
      “嗯?”
      “我想先解决玉玦的事。”
      “这就是玉玦的事。”程燕说,“对程家来说,你没用了,而我早就没用了。咱俩掺和进来,岂不是自找倒霉?真出了事,程家把罪责往咱俩身上一推,还不省事?要我说,趁着月黑风高夜,赶紧跑路是上策。”
      “你没有心吗?”程誉说。
      “对你有,对父亲母亲有,其他眷属,兴许也有。”程燕说,“但对这偌大程家,没有。”
      木门发出“吱呀”声,二人转头望向声源。长生回来了。
      “玉玦在哪?”程誉问。
      长生脸红,支吾着说:“是……瑶红楼的真真。据说她最爱金玉,有人为了讨她欢心,把玉玦当礼物献给她。”长生停顿,脸颊红晕渐渐褪去,神色认真,“但现在她不在瑶红楼。据说伴贵客赴宴,正在城东。”
      长生探听的本事确实厉害,把情况讲得七七八八,又把宴会地点指给他们。看程誉心意已决,程燕也没再劝,只忙着烘干衣物,又硬给他灌下去一碗热姜汤。
      “喝不下。”程誉皱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