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郝翰回到琳琅寺,站在屋檐下抖了抖雨伞上的积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不知道想些什么。
身后木门“嘎吱”一声被推开,一位衣着华贵的紫衫妇人合并着双手,握着一串佛珠缓缓退出了房间。
“娘。”郝翰躬身行礼。
“翰儿,你站在这里做什么?”郝氏眼神慈爱的看着郝瀚,一手拨弄佛珠,一手贴心的拂去他领口的雨珠。
“没什么,刚在附近随便逛了逛,雨太大便回来了。”说着郝翰看了眼阴沉的天空,又问道:“娘,您看咱们是在庙中再休息一会还是现在就下山?”
郝氏思索片刻后说道:“现在下去吧,看样子这雨一时半会也停不了,再晚些天就要黑了,那时候恐怕想下去也下不成了。”
“好嘞。”郝翰应了声后,转身招呼起下人做下山的准备。
郝氏拉住了他的衣袖,关切的问道:“翰儿,先不慌着下山,娘问你,刚才可是遇到了什么事?”
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郝氏敏锐的感觉到了郝翰的举止神态和刚才有所不同。
郝翰呼吸一滞,素衣长裙女子跳崖的画面又浮现在脑海中。
“没什么娘,只是刚才遇到了一位姑娘。”
“哟,我儿长大了。”郝氏笑着说道。
郝家门风虽严,但从不阻碍孩子们的吃喝玩乐,作为栾城土生土长的官二代和富二代,郝翰一直是同龄年轻人中的香饽饽,说媒的人隔三差五的就往郝家跑。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郝翰从没透露过自己有心仪的姑娘。
媒婆介绍的姑娘不是说看不上,就是说没兴趣,被逼的急了,还曾说过终身不娶的混账话。
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郝氏头一次听儿子表露出对一位姑娘的兴趣,自然心中有些激动。
“翰儿你跟我说说,是哪家的姑娘?样貌如何,品性如何?”
“仅仅是一面之缘罢了。”郝翰摇了摇头,不愿多说。
他不想跟母亲说那女子跳崖的事,因为和草原即将开战的传闻越传越多,越传越真,在这个节骨眼上,郝氏最听不得生啊死啊这些话,难免会让她联想起镇守边关的两个儿子。
见儿子不想多说,郝氏也没有追问,她知道自己孩子的脾性,想说的早晚会说,不想说的打死都崩不出半个屁来。
“好了好了,不想说就不说,今个娘高兴,亲自下厨为你做两道菜,但是你要答应娘,什么时候合适了,要把姑娘带回家给我瞧瞧。”说罢,郝氏拉着郝翰庙外走去,自有下人为两人撑着伞。
郝翰附和着点着头,心中却想要是那位姑娘别说带回家,要是再让他见到,那可真是见鬼了。
琳琅山陡峭无比,上山下山只有一条官府修建的栈道,深灰色的砖石上坑坑洼洼,存着不少的积水。
因为天气的缘故,栈道上只有郝家一行人,嘱咐完下人照顾好母亲,郝翰便一马当先,走在队伍最前方。
雨小了很多,并不会对下山造成太多阻碍,何况郝翰习武多年,走这种路如履平地。
下山的景色与上山的景色完全不同,栈道旁的溪水因为下雨的缘故变得汹涌了很多,时不时有两只飞鸟从头顶掠过,啼叫声在山间回响。
莫名的想到了跳崖女子的脸,郝翰惋惜叹了口气,这或许就是缘分吧......
这时,下方的小路上,一道身影越来越近,依旧是素色的长衫,依然是乌黑发亮的头发随意的束在脑后。
依然是那张脸......
一个趔趄,看清来人的郝翰腿一软,差点摔倒在地。
这不是凉亭外跳崖的那个姑娘吗......
破烂的长裙,看样子确实是从悬崖上摔下来不假......可是这姑娘怎么一点事没有......
郝翰看到的远远超过了他的接受范围,扶着栏杆,看着那个姑娘一步一步的走到身前,然后露出跳崖时......那抹诡异的笑容。
历凝很是着急,她现在没了仙力,也没什么一技之长,那二两银子就是她的全部身家。
她这人就两个爱好,一是嗜酒,二是爱财。这平白无故扔二两白银,简直比割了她的肉还要痛。
这条上下山的小路本就狭窄,当她急匆匆来到半山腰却发现有一行人慢吞吞的挡在身前,不由得心中有些焦急。
但这行人中有年迈的妇人,历凝也不好意思用蛮力冲过去,只得放缓了速度,靠在栏杆上让出了道路。
看到一位陌生的男子一直盯着自己看,她心想现在凡间的人都这个样子吗?看到漂亮姑娘不但移不开目光,甚至双腿都站不太稳,连站着都要扶着栏杆?
不明所以的历凝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微微点头示意,算是打了个招呼。
谁知扶着栏杆的男子眼神由呆滞转为惊恐,下意识的后退了两步。
一脸茫然的历凝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从没见过对方,鬼差的身份也没有暴露,他在担心什么?
不过历凝也没有多想,脸上依旧挂着笑容,穿过这一行人,迈开脚步快速向山顶走去。
“翰儿,你怎么了?”郝氏关心的问道。
郝氏发现儿子的状态很不对劲,明显是被吓着了,但是以他的胆子,不应该被一个姑娘吓到才对啊。
郝翰回过神来,咽了一口吐沫,眼神呆滞,结巴的说道:“娘...你说...人从琳琅山顶跳下...还能活吗?”
郝氏一愣,这算什么问题,沉默片刻说道:“山崖上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要是有人从崖上失足落下,多半会丢了性命,要想从那么高的悬崖上跳下且安然无恙,我想只有江湖中的轻功好手才能做到。”
江湖好手...对呀,那女子多半是江湖中人,兴许是在这恶劣的天气锻炼轻功,并不是像自己想的一样,这世上哪里有鬼这种东西。
郝翰脑子一转,明白了过来,越想越是这么回事。自己从小没有在江湖中闯荡过,终究还是孤陋寡闻了......
此时在凉亭内的历凝丝毫不知道自己在别人心中已经成为了江湖高手,而是笑眯眯的握着二两银子,感叹着自己运气真好,这么久过去了,放在凉亭内的银子还没丢。
小心翼翼的把钱放入怀中,历凝心中踏实了许多。
当务之急,是解决温饱问题,看了眼不远处的琳琅寺,考虑片刻,她暗暗摇了摇头,那种地方尽管有便宜的斋饭,但实在不适合鬼差进入,还是尽早下山,进栾城找个吃饭的地方靠谱。
栾城,是隆国南方经济重镇之一,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文有一代画圣颜庭昀,武有开国名将郝镇山,更别说具有南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和美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来此处游玩。
人多了,商家便多了,商家多了,自然就变得更加繁华。
栾城人相对富裕,华灯初上,家家户户都点上了蜡烛,酒店门口纷纷挂着红彤彤的大灯笼,街道上车水马龙,小贩高声叫卖好不热闹。
历凝已经忘记多久没好好来人世间走一遭了,每次不是缉拿魂魄就是抓孤魂野鬼,直到今天她才算是第一次见到人世间的繁华。
果然和阴曹地府不太一样,哪怕是夜晚,都比地府亮堂了许多。
此时的她已经换上了一套崭新的装扮,一袭石青色锦缎烟霞红提花褙子,外披泥金镶金丝飞凤纹薄纱,微风吹过,轻纱飞舞,多了一丝飘逸灵动的气质。
头发挽成了一个简单的单髻,一枚玉钗横穿而过,配上一脸新奇,整个人散发出淡淡的灵气。
弦歌街,是栾城最繁华的街道,酒肆林立,勾栏赌场,各项娱乐场所都汇聚在这条街上。历凝拐入弦歌街,向西前行,没走几步便看到一栋五层酒楼。
酒楼每层都挂着灯笼,在夜色中瞧去像是一座发光的宝塔。
雨后的空气清新,所有的窗户朝外打开,各种饮酒作乐的声音从窗户传出,热闹非凡。
一层正中的大门上方挂着一副鎏金横匾,上面写着三个大字,望京楼。
望京楼旁立着十来根拴马桩,桩边拴着二十来匹骏马,另有七八顶顶软轿依次靠在路边,车夫或是聚在一起聊着天,或者用帽檐遮住整个脸假寐,显然是在等各自的主子用餐。
这可比地府气派多了,历凝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站在望京楼前东张西望,她在打量望京楼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在打量着她。
一身华贵的衣裳配上精致的面容,又肆无忌惮的站在望京楼大门中央,不少来来往往的食客纷纷放缓了脚步,有的选择偷瞄有的明目张胆的直视,无不惊讶于历凝的容貌之中。
历凝嘴角含笑,丝毫不介意别人的围观,一幅皮囊罢了,若是露出真身,怕是再无人敢站在她身旁三丈之内。
就在这时,一个脏兮兮的小手,伸向了历凝腰间紫色的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