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青岛 ...

  •   在我过去十几年的生活中,一直没有见过真正的海。儿时我对水的认知停留在这个四线小城市的湖泊和流经广阔平原的黄色河流上,长大些后见到了缩小到电视屏幕、手机屏幕上的海。作为一个在内陆长大的孩子,我对海一直怀有执念。
      此次前往青岛的路上,我不停地在脑海中搜寻着华丽的词藻,想着这次见了大海之后要好好地写一篇文章,要把这篇文章装点的奢华一些,留作我来过青岛、见过大海的证明。
      也有另一部分想要装逼的原因。
      谁不想写的一手好文章呢?能让人眼前一亮。
      然而当坐在大巴车上的我看见缓缓映入眼帘的大海,车下是价值不菲的跨海大桥,不停歇一直工作的脑子突然停止了转动,呆呆地看向窗外。我看着眼前开阔、敞亮的风景、一望无际的海水、海水上零星几个小船,突然觉得路上我所想的那些词汇都太 low 了。我喜欢这种氛围,和风徐徐,艳阳高照,海水的波浪淡淡的,那些明明能坐下很多人的船,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显得也如此渺小。更远的地方也可以看到斑驳小船,雾气蒙蒙的,像是将被大海吞噬,但心甘情愿。部分海岸线上出现了高楼,让人不知道是远岸还是海市蜃楼。
      走过跨海大桥,我们到了青岛市,坐上了游船二层。本想着在二层被太阳晒着,或许很热,却不成想坐上之后才体会到海风的魅力。那迎面吹来的夏风,经过海洋的净化,不那么炎热,说不上冰凉,倒可以说海风是温暖的。原本挂在脸上的汗珠一会儿就不知所踪了,风穿过袖子、领口,有种全身心都泡在海里的错觉,这种“游泳”的好处是不会湿了衣裳。
      我向船下看去,海水碧蓝,游船经过的地方又泛起点点白色浪花。再向前方望去,不远处有一个轮船,漂浮在碧海上,又像是挂在蓝天下,风吹动海水,掀起层层波浪涟漪。我想要拿出手机把我所见之景留存下来,可是阳光下,手机屏幕极暗,拍完的照片也总是不尽人意。照片是没有我所看到的景色漂亮的。即使加再多的滤镜,都不如真实看到的大自然震撼。
      于是我还是放下了手机,闭上眼睛,静静地吹着海风。
      是温暖的。
      一路前行,我们来到了小麦岛。在导游的介绍里,我了解到了这里还有世界唯三的海拔零点,这对于一个地理爱好者可是一个好地方。
      好了,还是继续向岛内前行吧。当快走到岛中央时,向前看,是一望无际的海岸线;回头看,是岸边,岸上有计数不清的高楼大厦,阳光照在玻璃窗上,而后反射到海上,波光粼粼。在我原本居住的四线小城市,从未见过这样的高楼与这样繁华的景象。
      视线向下,海浪拍打着沿岸的礁石,时而凶猛,时而温柔。我静静地看,也静静地听。海浪的声音不能单单用“哗啦”来形容。那浪声把周围的一切其他声音都从我的耳朵里清理走了,那声音让人感觉清凉、冷静、安心。
      出了小岛,我们向金沙滩出发。阳光正好,照在黄灿灿的沙滩上,为了探寻金沙滩到底“金”不“金”,我们一行人蹲下仔细看着沙滩。这才发现沙子里夹杂着细微的、金灿灿的细沙,在烈日的摘要下,格外明亮,发出金黄色的光芒。
      我脱下鞋,光脚踩在沙滩上。这些细沙经历了一上午太阳的照射,格外“温暖”,温暖过了头,像踩在火炉上一样。同行的人开玩笑道:“光脚在这沙子上走一走,暖了身子,浑身上下都舒坦了,这个月大姨妈估计不会痛了。”沙子软软的,一点也不扎脚,向里走到离海较近的湿沙滩地段,更是如此,像走在棉花上,舒服极了。
      我继续向前走,走到海水里,风迎面吹来,带着海水,掀起一层层浪花,向我涌来。我的小腿被海水包裹着,温凉、舒适,洗涤了一天奔走的疲惫。
      当我再回去,恋恋不舍地看着这大海,碧蓝,静谧又热烈。
      再见,青岛;再见,大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