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跟学生学和跟老师学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跟老师学,我会考虑很多学习之外的事。老师那个年纪,一般都有了家室,总要养家糊口,就是不给我提要求,我也得为人家着想,得考虑给人家报酬。钱少了吧,怎么好意思拿出手,钱多了吧,又是为难自己。而且,人的年龄越大,应酬的事情也会越多,要想和人家见次面就得先预约,还总是怕打扰了他们。还有,在老师面前,总要保持一份尊敬、庄重和矜持,关系再好,师生之间也会有一种距离难以消除和跨越。
      而跟学生在一起,就会显得轻松许多。学生的理论是没有老师多,但他们教起来一样会很仔细、很用心。他们有一杯水,恨不得给你一桶水,生怕你听不明白,就会讲很多话,举很多例,用各种方式来说明。他们给你做的示范和下的功夫甚至比你的还要多很多。
      我也教过别人东西,对这点深有体会。其实这样对自己也有好处:在教别人的同时,也是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再学习,经过系统地整理和强化,从而更加巩固了所学,使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我不敢跟他们露骨地谈钱,他们对钱这种东西,还很蔑视和反感。我也知道,在年轻人之间,最好别提钱,要不会伤了感情。他们根本就没图过什么回报,他们都是一腔热忱,除了想教好你之外,再也没有其它什么想法了。看着他们单纯、真挚的样子,我除了感动之外,不知道还能再说些什么。对这份情谊我怕有任何亵渎,我唯恐一旦在我们之间牵扯上利益关系了,好象就会玷污了他们的感情一样,反而什么都不好说了。
      他们要的最多的,只是一份开心,一份真情!
      他们的需求真的很少。
      他们还是学生,没什么可花钱的,不过后来我才慢慢了解,他们其实也是没钱可花。每个月家里给他们两百块钱的生活费,这两百块钱,或许就是我和几个朋友的一顿饭钱,他们却要用来过一个月。我很好奇他们是怎么花的?
      他们说学校里的馒头两毛一个,米汤两毛一勺,玉米糊一毛一勺,他们一般每顿饭打两勺玉米糊,吃两个馒头。学校给的饭量还行。也有一些土豆、蘑菇、豆芽、西红柿、西葫芦等炒菜,一块钱一份。也有肉菜,两块钱一份,不过除了宇峰,他们一次都没有买过。
      他们喜欢早上去学校对面吃合洛面,七毛钱半碗,三毛钱一个馒头,一共花一块钱。学校的饭菜没有多少油水,人家那个好呆还有点油,有点咸汤,拿馒头沾着吃,特香。
      王凯说他晚上还喜欢吃学校的烩饼,五毛钱一勺。后来他学精了,等别人都打完饭了,锅里剩下个根儿了,他给人家五毛钱,人家说没人买了,你自己舀吧,他就可以盛一饭盆儿。后来他一直那样。
      他们说:“我们师范生还有补助,一个月39块钱,不过学校给我们发的就是饭票。如果饭票吃没了,我们再拿钱去买。女孩子可能比我们省,因为她们吃得少,有时候发给她们的饭票还吃不完呢!”
      我听后感叹着:“真难以想象!”他们说:“你要是跟我们一起生活就能想象了,毕竟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从村儿里来的,都挺朴实的。”
      我又问:“看学校周边小饭店挺多的,你们常下馆子吗?”他们说:“哥,我们就这几个钱儿,吃完就没了,以后的日子还过不过啊!我们偶尔凑一凑,出去喝点酒,基本上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之间吧,几个同学凑钱,改善一下。但别管花多少钱,都得平半儿分,差1毛钱也得给别人兑现了,我们是绝对的AA!”“一般花多少钱?”“基本上10块钱左右,绝对不会超过15。”
      我还问:“逛街吗平时?”“星期六星期天也逛街。”“不买东西吗?”“买啥呀?哪有钱啊!”
      王凯说:“我光想着攒钱买吉它呢,每个月必须攒五十,这是我给自己定的标准,必须的!这不是我才花了750块钱买了这把吉它嘛。最后没钱了,我就回家。上次我回家时,买了张车票,身上就连一分钱也没有了,手里只剩下一把吉它!”
      “家人没有赞助你点儿?”
      “一点儿也没赞助,他们还不赞成呢,总说我:你连谱都不识!现在光是精神上支持,就是不给我买,我一提出来我想要把吉它,他们就说我连谱都不识,一说就是这个!因为这个事,我跟我妈还红过眼,在她面前还哭过呢。”
      我仍不甘心地问:“你们万一有点急事了,身上没钱可怎么办啊?”他们反问我:“一个学生能有什么急事?”“比如生个病什么的?”“我是经常上火,睡觉前喝半缸子水都不管用。买药倒也不贵,找个土郎中,五六块钱拿几包药,一包里面十几片,最多的时候三十多片,红的黄的白的蓝的,反正见过的所有药片的色儿它都有,每回吃一包,他那个药见效慢,要多买他几包才行。”……
      我不知道再说些什么!特别是看到王宇峰那瘦骨嶙峋的样子,真担心风再大一点儿就能把他刮跑。
      于是我会时常请他们吃饭。他们都是非常容易满足的人。他们不在乎饭菜有多好,我也是起码想让他们吃饱。
      说实话,我不喜欢和领导在一起吃饭。和领导在一起吃饭总会觉得很拘束、很压抑、很别扭。虽然会有一大桌子好菜,但只能眼巴巴地瞅着,饿了也不能随便吃,因为领导不动筷子,别人谁好意思动。领导们在一起吃饭总有些习惯,比如先要讲许多许多话。而且当领导在讲话时,别人都得正襟危坐,好好地听着。而我们这些年少力壮的小伙子,肚子里早咕咕叫了,心里也早对那些美味垂涎欲滴了,这时我们的眼睛虽然亲切地献媚领导,鼻子却在寻找菜香,耳朵就更是听不进去半句话了。领导发完了言,吃菜时,动作也总是那么沉稳,夹个菜也缓缓的,往嘴里放也缓缓的,人家缓慢,咱也不能猴急,都得保持优雅的风度。领导吃得都不多,吃完一放筷子,别人都得放下,不能再吃了。我经常在把领导送走后,问一起陪座的战友:“你吃饱没?”“没有,你呢?”“我也没有,走,咱们找个地儿再吃点儿!”然后我们会到一个小饭馆,要两碗西红柿鸡蛋卤面条,那吃得才叫个爽!
      实在不喜欢吃个饭还那么严肃、拘谨,吃都吃不好!而我和他们在一起时,绝对称得上随意。大家只顾满足最基本的食欲,在这时,谁客气谁就会吃亏。大家都大胆地抢菜,大声地说笑,怎么让自己开心、舒服了怎么算!
      王凯是体育班的,知道他消耗多,这点先不说,主要是他体格壮,也活跃,往往他夹不起盘子里的菜时,就着急地端起盘子想往自己碗里倒,但出于基本的礼貌,先要问问别人:“你吃不吃?你吃不吃?”等递到宇峰的面前了,宇峰正要拿筷子也往自己碗里扒拉菜了,王凯却缩回手来说:“我知道你不吃!”就一股脑儿地把所有的菜拨在了自己的碗里,宇峰的筷子就停在空中,眼睁睁地看那盘菜在自己眼前消失,本来他还想笑着对王凯说谢谢呢,这时他面部表情的变化过程让人看了觉得很好玩儿!
      虽然对于抢来说,他们远远不是我的对手,毕竟我在部队早跟那些豺狼虎豹似的战友练出来了,但我不和他们抢,我一想到我们部队里的四菜一汤和他们的稀饭馒头,就想让他们多吃一些。我就喜欢这么看着他们吃,他们吃得越多越香,我心里也就越喜欢!
      大不了,我会给他们讲故事。他们一边吃,我一边讲,讲晕车的故事:
      “晕车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夏天晕车,一种是冬天晕车。你们知道这两种情况有什么不同吗?好,我先给你们讲一下夏天晕车是怎么回事。我坐客车喜欢坐在后面,因为后面颠,越颠我就觉得越好玩儿,跟坐过山车一样。可是有的人就不能坐后面,比如爱晕车的人,他们都喜欢往前坐,并喜欢开点儿窗让风吹着。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女的,在前面坐着,脸白的不行,估计是晕车,后来应该是她顶不住了,她就把车窗拉开,头往外一伸,就大口大口地吐起来。因为车还在开着,她一张嘴,刚吐出来的东西就被风往后一吹,全粘到了她后面的车窗玻璃上。这时候,谁一看她吐出来的东西,谁就能知道她早晨吃得是什么饭——她吃得是方便面!而且还能看出她早晨出门时肯定比较匆忙,因为好多面条她都没有来得及嚼碎,不少都还是半根半根的、一截一截的、弯弯曲曲的,一半粘在玻璃上,一半被风吹得想掉下来。她还往方便面里打了鸡蛋。虽然有些吐出来的东西烂了点儿,但还是能看出里面有蛋清和蛋黄。不过最好玩儿的是什么呢?向来我喜欢挨着窗坐,可这次有个座位被一个男的占了,我只好坐在他旁边,他跟我一样喜欢吹风,他正在探着头欣赏风景呢,听到前面有动静,就把脸转过去看,结果前面那个女的,刚吐出来东西,被风一吹,正好吹了那个人一脸,那个人竟然不躲,还惊讶地张嘴叫了一声:‘啊!’这回,……”
      我还没讲完,他们的脸色都阴沉了下来,夹菜的速度明显减慢了,孙菲和小雨一跺脚:“哎呀!”
      我急忙说:“好了好了,不讲这个了,换个,我给你们讲讲冬天晕车是怎么回事吧。冬天天冷,窗户都关着,现在有不少汽车的车窗还是封闭的,想开都开不开。有一回,我看到一个大胖子,也晕车,车刚启动他的脸就开始变黄,估计是想吐,不过他一直在忍着。后来售票员给了他个塑料袋。他实在忍不住了,就哇哇地吐起来,可是他在上车前吃得东西太多了,那个袋子又太小,眼看把袋子吐满了,他还想吐,这怎么办呢?大家都正担心呢,结果这个人的一个举动,把全车人都弄吐了——就是他把刚吐出去的东西又喝了几口……”
      这时,王凯、宇峰和文献还在强坐着,死要面子活受罪,反正孙菲和小雨早撂下筷子,夺门而出了……
      等他们都不吃了,或者吃慢了,我再慢慢吃。
      后来,他们严禁我在他们吃饭的时候讲故事。但我要是想讲时,那肯定是信手拈来,不用非得以讲故事的形式,整恶心他们是小菜一碟儿。比如在饭店里,我会随意地说:“我有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他们就会反问我:“什么问题?”我说:“你们看啊,桌子上的这些菜都是多好的美味啊,但是为什么被我们吃进肚子里之后,再吐出来就变成了另一种很难看,并且很难闻的东西了呢?而实际上这就是同一种东西啊!举个简单的例子:这个是鱼香肉丝,是好东西吧?这个是白酒,也是好东西吧?现在不用经过吃和吐,我只要把白酒直接倒在鱼香肉丝里面,大家闻闻,它的味道是不是就变成了吐出来的味道?大家还可以尝一尝!哎,都是好东西啊!……”他们又跑了!
      我让不让他们吃好饭的能力已经到了炉火纯青、随心所欲的地步。再比如:他们正端着一碗大米汤在喝时,以为我也没有什么可讲的了,我就让他们凑到一起:“你们看,看你们的汤里。”他们低头看自己的汤:“什么呀?”“看汤里的大米粒儿。”“怎么了?”“像什么?”他们就傻乎乎地仔细看。我再给他们提示:“白白的,中间胖一点,两头儿尖一点,有的在汤里泡的时间长了还是一节儿一节儿的,是不是还一动一动的……”“我X!”他们立即把碗伸得老远。恭喜他们,终于看出来了!这可是他们自己看出来的,是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可没说任何不干净的话!
      这种情况发展到,有一段时间,我只要在饭桌上说话,他们就立即放下筷子,先听我说话,那种认真、乖巧的样子好像特尊重人!不知道内幕的人,一定会感叹他们竟有如此之涵养!甚至于我一个异样的眼神望谁一眼,谁就会立即向我投来乞求的目光:“梅哥,你又想说啥?”特无助!好可怜的宝贝儿!
      不过,他们应该感谢我,因为跟着我,他们后来也练就出了这种强硬的心理素质,不管是谁在他们面前做任何的干扰,他们的嘴一样咂哒的有声有色,再也不受一点外来因素对他们的影响,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质量。
      他们很好玩儿,其实我们都爱玩儿。和天真烂漫的他们在一块儿,我跟着也变得无比快乐和年轻起来。
      他们说我本来也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看着又小,如果穿上他们的校服,就跟个学生一样,谁也看不出来。
      那次我真的换上校服跟着文献到教室里听乐理课。周惠在我左边挨窗坐着,文献在我右边。我没想到前两次在校外见周惠的时候她都特乖,原来在教室里却是如此活跃,还往桌子上坐,老师一进屋就瞪她。老师讲完了课,看还有时间,就让我们自己看书,他走出教室。文献这时把手伸过来,摊开手掌,得意地问我:“你猜我这支钢笔多少钱?”我瞥了一眼说:“三块!”“啊!——”他大喊了一声,惹得全班人都回头看,声音刚出口他也马上意识到自己溜嘴了,我们顿时都把头埋起来,在下面却忍不住地狂笑。下了课陪文献去理发时他还怪我。
      我给理发师提建议说这样剪会更好看,他不明白,我就自己动手剪了一剪子,结果劲儿没把握好,手一沉,文献的脑袋上就出现了个坑。理发师傻了,看着我小声地问:“这怎么修啊?”文献听见了,这回他可气得真想站起来打我了,我转身出门:“剪短了精神!你先理着,我去叫孙菲她们,一会儿咱们一起吃饭……”
      孙菲家就是县城里的,每到周五就和小雨一起回她家住。我们在万达街口的烩面馆吃完饭,沿着大名府路往西散步。
      喜欢散步,特别是在傍晚,或是睡前。喜欢让清凉又微煦的风轻拂着,把自己的梦想与愉悦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我们一直逛到县城进口处的大转盘,四周一片空旷沉寂,就在那儿,我们或说笑,或聊天,或低吟,或高歌,或静默,或凝思……这时,整个天下好象只有我们几个人。
      我们大家光顾享受和高兴了,到星期一我们四个人才知道那天晚上孙菲和小雨回家晚了,挨了家人训,还让她俩关禁闭,好不容易碰到个双休日,却两天都没有出来,真替她们痛苦……
      我们在一起开心的事太多太多!可能是因为我们年轻的原因,可能是我们性情纯真、对万事万物都会感到新奇的原因,我们眼中看到的所有事都觉得有乐趣,我们能把一个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拆分成一个又一个的玩笑,引来一片又一片的嘻笑,谁也不次于谁。但这些层出不穷的玩笑,现在都已记不起来了,可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了曾经拥有的日子。这些小玩笑、小争吵就象炒菜时放的调料一样,缺少了调料,菜就会没有味道,缺少了这些玩笑和争吵,生活就会没有一点乐趣和色彩,一切都会变得乏味!
      我一直在思索一件事:他们到底有什么,可以一直在给我?
      我们都想多做一些事,不是为自己。而中队则成了一个可以让我们施展才能、小试身手的好地方。他们乐意教战士们一些乐理、乐器、电脑、外语知识,这无疑大大丰富了战士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战士们感谢我请来这些小老师,我则感谢这些学生朋友们的无私奉献。我想:能给别人些东西,真的也能给自己很多的快乐!
      他们学校条件有限,有时我们几个人就在中队俱乐部,一起看一些演唱会的光盘,一起研究音乐。
      我们都特别痴迷BEYOND乐队,是他们忠实的歌迷。
      一开始,《大地》、《长城》、《AMANIA》、《光辉岁月》、《海阔天空》……这些歌名给我的印象就不仅仅是透着新鲜,更多的是反思和震憾!最初我也听不懂他们粤语歌词的意思,只是觉得音乐好听,这种好听也许是来自曲子的朗朗上口、顺溜易传,也许是来自配器的丰满婉转、新颖别致,也许就是来自一种心灵上的共鸣,有一种莫名的感受被他们强劲牵引并深深渲染。后来,逐渐明白了他们想要表达的心声,也逐渐了解了他们一路的艰辛历程,我的心灵也越来和他们走得越近,对他们更是感到不可名状的亲近和信赖。
      他们在我们心中就象乐评人所说的那样:“BEYOND乐队在当今乐坛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Beyond被公认为中国原创音乐的奠基人之一、香港乐坛的摇滚先驱者、华语乐坛上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乐队之一。不少人把BEYOND当成了香港摇滚乐的代名词。Beyond的音乐至今对中国做乐队的后辈影响都非常大, BEYOND唱出了自己的梦想与社会的现实,光这一点就有很多乐队根本就做不到。此外,一提到BEYOND乐队,人们还会自然而然地跟不死的精神联系在一起。他的音乐精神不同于当时其他乐队低靡的‘期待死亡’末世纪风气,追求积极向上、乐观进取。BEYOND的歌超越了那个年代人们的品味能力,BEYOND有很多首歌曲家喻户晓、久唱不衰,成为不朽的经典。BEYOND的贡献不止是出众的音乐,BEYOND乐队的奋斗足迹也是音乐人的榜样。他们更是引领了一个时代,影响了几代人,并会继续影响下去!他们是中国乐坛的一个几乎不可超越的神话!”再没有哪支乐队能有此评价。特别是有句话所说:“BEYOND ,可以说是一个名字,可以说是一支乐队,也可以说是一个传说,更可以说是一种精神!”
      听着BEYOND的歌走过了岁月的变迁,那已经不仅仅是属于一个时代的时尚,而是一份铭刻的记忆。当乐队的灵魂人物从舞台上跌落的那一刻,这份记忆就已经变得无限接近永恒!一次在看给家驹送葬的前前后后,我不禁又热泪盈眶。这时,一个纠缠了我多年的疑惑蓦然间被解开了:“如果,我还不清楚我现在为什么活着,但至少我已经知道了我以后应该怎样死去!”一个人能让很多人怀念,他的一生就是无憾的!那就看他做什么,如何去做了!
      BEYOND教会我的太多太多了。
      他们说:“有人歌唱,弹奏音乐,因为社会有这样一种商品需求,他们可以从中得到经济效益;也有人歌唱,弹奏音乐,是因为他们有些话要说,有一些情感需要沟通。”他们用音乐来诠释自我,诠释生命,诠释世界:“我感受的、思想的,会用歌唱出来……”
      他们虽然让我们睁开眼睛看清残酷的世界,但是他们绝不用阴郁姿态赢得浅薄的喝彩,也不是简单地煽动起我们内心的恐惧或者愤怒,而是以充满激情的音乐做为传介质,努力让一切创痕在阳光下被正视。这种冷静、客观但又充满希望的态度,真正值得欣赏和敬仰。
      他们说:“我们不稀罕什么漂亮的房屋,开什么跑车,象那些明星那样,我们从来都不稀罕。我们但求一样东西,就是你们永远记住这里有一支乐队叫‘beyond’”!
      就是那几个曾经在街角路边玩儿乐器的小伙子以他们独特的方式让无数的人知道了什么是音乐、什么是歌声、什么是理想、什么是追求,什么是生命、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信念、什么是永恒……他们也让无数的人知道了世界上原来有一种声音,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还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和一种生活态度!
      正是有他们,使很多人在这个艰难的世界里还能继续活着;正是有他们,使很多人内心不再冰冷和麻木;正是有他们,使很多人的思想深处还有一团火焰在燃烧!
      他们独特的嗓音一直在我的耳边呐喊,他们告诉我:“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他们告诉我:“总有挫折打碎我的心,不会放弃高唱这首歌!”他们告诉我:“达到理想不太易,纵有创伤不退避!梦想有日达成,找到心底梦想的世界!”他们告诉我:“问句天几高心中志比天更高,抱着打不死的心态活到老!”他们告诉我:“越过痛楚,战胜心魔觅自我;若有理想,哪怕崎岖实现我自由!”他们告诉我:“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能做到!”他们告诉我:“跌倒不应放弃!”他们告诉我“活着便精彩!”他们告诉我:“不息自强!”他们告诉我:“人定胜天!”……有幸此生听到这样的音乐!感慨仍能听到这样的呼号!
      这些熟悉的旋律,引领着我们回首过去,走过现在,展望未来。听到他们的歌,我们也会想起自己的故事,为了心中的理想,我们一起迷惘一起开创,一起开心一起哀伤。也许仍有一种孤独、落寞和无助的感觉困扰,但我们会坚持信念,象BEYOND一样!
      BEYOND乐队以后是否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已播下了种子,并开始生根萌芽。现在凡是玩儿乐队的,无不在重复他们的曲子,感受他们用灵魂传递温暖与光明的火种。我看过一些演出,只要BEYOND的歌出现,现场无不掌声雷动、情绪高涨,令人感慨万千。
      我们以后是否能实现超越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说,我们在做,我们还在坚持!我们也希望我们以至更多的人能积极、能上进、能不屈、能永不停步、永不放弃!纵然生命有限,也要活得无限精彩!
      我们都在用心。用心塑造我们梦想,构建我们的未来!一次县影院礼堂里排练合唱比赛节目,孙菲是主持,我们都过去看。现场伴奏乐队成员里,刘老师和卢老师也在其中。第一次听孙菲在舞台上的声音,清亮、婉转,极具穿透力,真是真人不露相啊,平时怎么没发现呢。人真的是在几种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几种不同的状态的。我们坐在观众席里,望着舞台上的眼光却时而迷离,我们正在幻想着有一天,我们也会登上舞台,让我们的声音,响彻整个大厅!
      排练结束后,孙菲约我们都到她家吃饭。她妈还是挺喜欢我们的,看我们长得比较正经,不象想象中的那种“地下乐队”的样子。这也是我们受BEYOND的影响吧,我们不会刻意追求个性和另类,更不会去追求华而不实或者萎靡与疯狂,我们玩能让许多人都喜欢听的音乐,没有故意玩让别人抵触的音乐。我们想让更多的人接受和喜欢我们。我想任何人都是这样,因为喜欢你,所以才会更加支持你!
      我们都是好孩子!
      可——真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将没有什么害怕的事了,理想再远,我们也能达成!可上天哪里会这样眷顾我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