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三十一章 ...

  •   郎书珩一路感慨,回到燕园时,卓蔺已经回来了,卓蔺看郎书珩兴致不高,便问怎么了。郎书珩将白天她与皇帝的谈话内容告诉了卓蔺,卓蔺听完后感慨道:“怪不得皇上现在将权利都收回到自己的手中。”
      郎书珩喝了口茶:“不说这事了,我现在烦恼的是要不要将这事告诉大哥。”
      “就算现在你不告诉他,总有一天他会知道的。”
      “其实这个身份的转变对我要不要坐上皇位是没有影响的,我只怕他以后知道了真相会对我有隔阂,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要不你找个机会告诉他吧,如果以后有人在你的身世上做文章,他也不至于什么都不知道,两眼一抹黑,还有就是你亲自告诉他,总好过他从别人那里知道。”
      “也是,我找个机会与他说吧。饿了。媚茶让人传膳。”
      “是,主子。”
      郎书珩找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回来睿王府,正好是休沐日,郎书玏正在院中看书。

      “哟~大忙人怎么有空回来啊”郎书玏笑道。
      “这不是好久没见你了,想和你谈谈心吗。”
      “谈什么?回书房谈吧。”
      “先用午膳吧,吃完了再谈。”
      “好,晓春,吩咐人备膳。”
      用过午膳,两人到了郎书玏的书房。
      郎书珩先将之前她在密室中找到的脉案拿给郎书玏看,郎书玏有些不解,但还是拿过去仔细翻看起来。看完后,郎书玏问郎书珩这东西是哪儿来的,郎书珩说是他们一起去密室里找线索那次找到的,郎书玏想了想,确实那天郎书珩从密室里带走了一些东西。
      郎书玏深吸了一口气:“你问过皇帝伯伯了?”
      “嗯,问过了。”郎书珩便将她找皇帝求证以及皇帝告诉她的事情都告诉了郎书玏。
      郎书玏听完之后,沉默了一会儿,对郎书珩说他要冷静一下,郎书珩点点头,退出了郎书玏的书房。
      从郎书玏那里出来之后,郎书珩去看了池玉九与小侄女。池玉九留她用晚膳,被她拒绝了,逗了会儿小姑娘,郎书珩便起身回了燕园。
      皇帝的病来的突然,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然而皇储未立,各路人马都在为此事着急,明里暗里来刺探皇帝的心思。
      又是一个郎书珩侍疾的日子,这日皇帝的精神还不错,便要郎书珩陪他走走。两人先是谈了一些家常,皇帝突然问郎书珩对皇储之事有什么看法。郎书珩心中一惊,慢慢地说道“这是您和内阁大臣应该讨论的事,书珩不敢妄下断言。”见郎书珩不愿意多说,皇帝也不勉强她,又将话题说到了朝堂之上。
      两人走到一廊下,皇帝有些累了,便坐下来休息。
      坐下来后,皇帝又问郎书珩:“如果当年坐上皇位的是你,面对外戚专权你会怎么做?”
      郎书珩没想到皇帝会这么问,低头想了想:“隐忍,收权。您已经做得很好了,如果是我未必能做到您如今的程度。”
      “如果朕真的做得够好,明心就不会带着那么多的冤屈走了。”
      郎书珩见他又想起了先皇后,便岔开话题:“天热了,咱们回去吧。”
      皇帝点了点头。
      郎书珩扶着他回了议政殿。
      这一日下朝之后,皇帝召见了镇辅国公及内阁首辅。
      镇国公卓竟,辅国公徐安,首辅漆兰舟三人到了议政殿之后发现皇帝已经屏退了左右,几人互相看了看,这是要商量大事啊。
      几人向皇帝见了礼,皇帝赐了座。
      皇帝叹了口气开口道:“叫你们来是为了什么事,你们心里也应该有数。废话朕也就不多说了,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漆兰舟道:“皇上您是要给皇子们封爵并且确定储君之位了吗?”
      皇帝 :“这两件事,追根究底是一件事,就一并讨论了吧。”
      几人应道:“是,皇上。”
      在岳国,皇子和有继承资格的宗室封爵、公主定封号是在确立储君之后,但储君是谁并不会对外公布,也就是说郎书玏、郎书珩等人会在储君确立后封爵,在此之前他们都是没有爵位的。
      皇帝喝了口茶:“来说一说这些孩子们吧。”
      “是”
      “朕先说说朕的看法,你们补充,完了你们就回去让礼部拟封号。”
      “是”
      “先从书玏开始吧,书玏是要承袭睿亲王爵位的,所以暂时就不考虑他了,再者书玏的性子也不适合做皇帝。书景做个郡王可能都不够格,还明目张胆的想着皇位,眼高手低。书敏醉心学问,是个书呆子。书瑞······书瑞朕原本对他是有期望的,可如今他资质平平,做不好一国之君。书荣太工于心计且流露于表面,把自己的兄弟当枪使,要不得。书珩,书珩是唯一的女孩子,她的才智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朕很看重她,可她心思太重。书轩是庶子里最优秀的一个,也是最清醒的一个,他会是一个辅佐国君好臣子的。书烨直爽,什么都写在脸上,适合做个安乐的王爷。书柏幼时生病坏了身子,如今汤药不离,且他与下人厮混,偷偷出宫去些不好的地方,是个不成器的。书琪还小,如今看着是个聪慧的。其他人不说,书珩和书琪你们觉得谁更适合?”
      徐安捋了捋胡子:“从年龄和阅历来说,三殿下比四殿下更合适,可如今四殿下还小,不能说他将来就不成。”
      卓竟:“三殿下毕竟是亲王之女,虽说有继承资格,却还是没有四殿下正统。”
      “朕让你说的是才能,不是身份,书珩怎么就不正统了?”
      漆兰舟:“陛下也说了看才能,目前来说三殿下是最合适的,可四殿下如今展现出来的也不差,不过四殿下还小,恐有外戚专权之事发生。”
      卓竟:“三殿下的话就少了外戚的风险。”
      皇帝揉了揉额头:“你们将爵位之事讨论出一个章程来,书珩和书琪朕心中有数的。”
      “是”
      “你们先退下吧。”
      “是,陛下。”
      过了半个月,三人将讨论出来的各人的爵位及封号呈给了皇帝。皇帝看过之后,点了头。皇帝让李茂云找了一个紫金匣子,他写好储君的名字,放入匣中,并将匣子放到了寝殿的密室中。
      一切妥了之后,皇帝让漆兰舟开始起草遗诏。
      封爵这事皇帝没有瞒着,各路人马都在打听,可知道的人嘴很严,都没有打探到多少有用的信息。
      这一日的朝堂之上,大家都很沉默,都在等着封爵诏书的颁布。有心的人指望从这次封爵一事中看出谁做储君的可能性更大。等到皇帝入座,他向李茂云招了招手,李茂云会意的点点头,然后击掌三下,就有两个小太监捧着圣旨走了出来,小太监将圣旨展开,李茂云就开始宣读圣旨。
      除去一些无用的套话,大致就是:郎书玏封敦郡王、郎书景封慎郡王、郎书敏封颖郡王、郎书瑞封醇亲王、郎书荣封恭郡王、郎书珩封惠亲王、郎书轩封毅亲王、郎书烨封直郡王、郎书柏封恪郡王、郎书琪封庄亲王、郎书方封荣安公主、郎书盈封荣寿公主、郎书平封荣禧公主。
      几人听到自己的封号,有喜有忧。
      大家也开始猜测谁是皇储。
      圣旨宣读完毕之后,皇帝示意散朝。
      他将郎书玏和郎书珩留了下来,两人跟着皇帝回来议政殿。皇帝问两人:“你们对自己的爵位有什么看法吗?”
      “为什么大哥只是郡王?”
      “你父王已经不在了,总有一天是要昭告天下的,你哥哥会承袭睿亲王的爵位的。”
      “储君呢?是书珩还是书琪?”
      “书玏啊,你这么直白的问,让朕怎么回答你啊。你怎么不问你和书瑞呢?”
      “我自己是不是这块料,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书瑞不是我看低他,他更加不是这块料。书珩的本事大家都清楚。书琪这几年来看也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只是年纪太小,不过有辅政大臣在,年纪小也不是问题。”
      “你分析的很是透彻,书珩你呢?”
      “您想听真话吗?”
      “那当然!”
      “我想要的我会不计代价弄到手,我不要的,你给我也不要。”
      “皇位你想要吗?”
      “当然!谁又不想要呢。”
      “书玏你先下去吧,朕有话对书珩说。”
      “是,书玏告退”郎书珩便行礼退了出去。
      “您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啊?”
      “书珩,朕想让你做辅政大臣,你愿意吗?”
      郎书珩心中一沉,“这么说您是选定书琪了。”
      “就目前来看书琪确实比你合适,他是朕的嫡子。”
      “是啊,我只是你的侄女,确实书琪更合适。”
      “朕不是这个意思!朕的意思是书琪继位的阻力要小些。”
      “您什么意思?”
      “让你做辅政大臣,是让你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这个皇位,你将它了解透了,就可以把它拿过来。”
      “您这是在暗示我篡位吗?”
      “不是暗示,如果书琪不是一个好皇帝,你可以取代他,朕相信你能做到。”
      “如果书琪是个好皇帝呢?”
      “那你愿意辅佐他一辈子吗?”
      “您不怕我直接弄死他啊?”
      “朕自认还是了解你的,书珩,你其实没有你自己想的那么狠心,你做不到无端去伤害自己的兄弟。”
      “哈哈,看来您很有信心呢。”
      “你就把书琪看作是扫清你走上皇位阻碍的棋子吧。如果真的走到这一步,你还是要善待他,朕和明心只希望你健康快乐,我们不希望你的双手沾满自己兄弟的血,朕相信你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好,我答应您。我决不会是先出手的那一个。”
      “好,好好孩子。”
      等皇帝与郎书珩谈完之后,郎书珩与郎书玏一起回了睿王府。一起用过晚膳之后,兄妹俩就爵位的事详谈了一番,总结下来,如果真是郎书琪继位,对他们来说未必是坏事,他们可以借郎书琪的手做很多事。
      给皇帝下毒的人抓住了,是一位贵人。她是一个南疆小国的细作,顶替别人的身份进了宫,她的亲人在与岳国的战争中死亡,她是来报仇的。药是她在南疆买来的,没有解药。
      皇帝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没过多久便到了弥留之际。他将所有人都召到了寝殿,皇后一直坐在床边哭泣。
      皇帝看了眼郎书珩,郎书珩会意走上前来,皇帝抓住了她的手,紧紧握了一下,便落气了。
      李茂云高声喊道:“皇上驾崩了!”
      所有人跪了下来。
      磕过三个响头,漆兰舟与李茂云一起进入密室将紫金匣子取出,确认了匣中的名字与遗诏上的一致,便开始宣读遗诏。
      皇九子郎书琪继位,惠亲王郎书珩为摄政王,在皇帝亲政之前摄政,同时任命漆兰舟、乔齐、卓旻、冯窦章、孔涛江、柏喻六人为辅政大臣。
      郎书珩听完辅政大臣的名字,心中松了口气,看来皇帝是为她铺路了。
      遗诏宣读完毕,郎书琪起身走到皇帝床前,对皇帝说到:“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望。”并对皇帝磕了三个头。
      郎书珩对着郎书琪俯首道:“请皇上对大行皇帝的丧仪做出指示。”其他人也反应过来,对郎书琪行礼。
      丧礼过后,便是新帝的登基仪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