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种田(12) ...
-
我叔家有两亩七分地,当初分地的时候,都是好坏参半,他们照顾这地,比照顾自己孩子还精细,除草,浇水,捉虫,施肥,那是雷打不动。
收成好的时候,家里人勉强饿不死,还有些剩余,我婶子很勤快,她经常从别人家收麻,然后加工,织造,做衣服,往往一套下来需要费很大的功夫,而她所需的也不过是一些麻,来给自己家人做衣服。
帮我叔把地里活干完,我又去山上转转,今天运气不错,设了五个陷阱,抓到一只野鸡,一只兔子。
这个月以来,我没少抓这些东西,吃不完就卖给村里人,家里没有地窖,也没有井,盐更是稀罕物,想多放一段时间都不行。
不过这两只我没打算吃,我准备明天带出去,看能不能去别的地方卖掉。
和我叔说了这事,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他就来叫我起床,让我带上东西,我们要出发了。
在大山里卖东西是很痛苦的,往往走路都要很久的时间,狗子和二狗子还有小荣,他们和我们一起去,手里提着背上背着,都是我这段时间编制的竹制品。除此之外,还有抓的野鸡野兔,烘好多小鱼干,晒干的蘑菇木耳等东西。
我们五个男人,光着脚,裸着背走在山间小道里,我身上背的重东西最多,就这我还能游刃有余地东瞧瞧西看看,悬崖峭壁上开着粉色紫色白色的花,空气中还弥漫着不知名的花香。
这样的山里肯定有很多种草药吧,可惜我对这个不熟悉,估计就是遇到了山参啥的也不识货。
等我再攒些钱,看能不能去外面的集市里买到药材书,自学也行。
走了两个多小时,我叔把我婶子做的饼子分给我们,一人捧一口山泉水就着吃了,这就是我们的早饭。
终于看到了第一个村庄,这个庄子可比我们的大上不少,房屋依山而建,鳞次栉比,非常美观,一条河流把村庄和路阻隔开,只有一条木桥通往村庄。
我感觉最开始选这个位置当村庄的,肯定是个军事家,这地方易守难攻,河流被大山阻挡着,冲刷出一片平原,这里河流也格外湍急。
我胡思乱想着,跟在我叔后面上桥,进庄。
我叔来过这里几次,熟门熟路地带着我们去了村子里的大榕树下,这里也聚集着一些人,看到我们来了,都过来好奇地问。
我编的筐子和他们平日里见到的确实有所不同,还有野鸡野兔小鱼干什么的,不算稀罕,但凑巧需要,就可以买了。
我让狗子他们在这里卖东西,按照我们早就商量好的价格,我则跟着我叔去卖猪的人家去。
这里养猪大户姓崔,他家住在离村子较远的地方,一靠近就能闻到猪粪味。
他倒是个养猪的行家,选了一片滩涂地,用竹子围成一圈,猪就养在泥地里。
到配种或者生崽的时候,才会换到专门的圈中。
单靠养猪不能赚钱,他还卖这些粪便。
我去的时候,他正赤脚在滩涂地里装猪粪……
我叔说明来意,崔猪倌很快就出来,在旁边的水沟里清洗了手脚,带着我们到专门的猪圈。
“你们现在来可真是巧了,我们家老母猪刚下崽,哪一只都是身强力壮,买了绝对不亏。”他说着,走近石头垒成的猪圈,随便提起一只小猪仔的后腿,猪吓到嗷嗷叫。
养的确实挺好,叫的中气十足,我问他什么价格,还说是里正推荐我来买的。
崔猪倌也是个直率人,告诉我一只母猪仔一百二十文,公猪九十文。
我想了想我今天带的钱,不到五百文,刚好可以买三只母猪仔,一只公猪仔,回头还可以配种。
我叔说,要不各买一只吧。
寻常人家不养猪,因为猪太能吃了,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养死,万一发猪瘟,对一个普通农户家庭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可我压根不愁啊,我满脑子都是猪肉好吃。
最后我选了两公两母,母的留着就是下崽,公的一头留着配种,一头年底杀了吃。
看谁运气好吧。
崔猪倌很高兴做成了一笔大买卖,细心给我挑选了四只猪仔,还告诉我一些养猪的注意事项。
其中有一条是,可以把人的粪便喂给猪吃,省点粮食,拿猪粪肥地就是了。
我……差点不想吃猪了。
婉拒了崔猪倌的好心告诫,我和叔提着猪仔去和小荣他们汇合。
这边的情况比我想到要好,他们村里有钱人确实比我们村多,那些干货野物都卖完了,一堆妇人围过来,在买竹制品。
现在时间不过晌午,东西如果卖的差不多,我们就准备打道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