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光阴似箭 ...

  •   那是初冬的一天,她照例起得很早,站在三楼的走廊上,看到门卫室的梅姨俩口子,正各自拿着把大竹扫帚,并排从院门口开始打扫院内随意滚动飞舞的落叶。
      一只不大不小的红色塑料袋,从梅姨这边的院门口缓缓飘进来,时高时低。越过梅姨头顶的时候,梅姨才看到,她双手举起大扫帚,想把它扫下来。但那塑料袋仿佛长了眼睛,突然使劲往前窜了一大步,但没有急着继续往前走,就像在等梅姨似的,悠闲地在原地轻歌曼舞。
      梅姨重又举起扫帚迎了上去,但随着一阵风的吹过,塑料袋原地转了一圈之后,突然改变方向,往梅叔那边快速飘移过去,并像一只气球,越升越高,不一会的功夫,飘过了院墙,不见踪影。
      又一阵微风扑面而来,曾璐感到丝些凉意,回房加了件黑色的敞口毛衣,然后轻手轻脚下到二楼,挨个房间查看孩子们的寝室,这是她每天开门之后的第一件事。
      见几个年轻的老师和孩子们睡得正香,她帮着几个身上被子被踢动的孩子重新盖好,又轻手轻脚地下到一楼食堂。
      冯叔在案板前做包子、馒头和饺子之类的面食,冯姨在一旁煮鸡蛋,还有稀饭之类的。曾璐走进去,还没跟夫妻二人说上两句,就听梅姨站在窗外喊她,说是有警察来了。
      出来一看,只见院子中间站着俩个穿着警服的年轻警察。一个,一只手提着一个鼓鼓的长方形的黑色帆布袋,另一只手则拦腰抱着一个身穿大红色连帽裙的布娃娃,帽子上还带有花边,看上去一尘不染,像刚买回来的,越看越可爱,犹如童话里的小公主。
      另一个,则双手笨拙地环抱着一个身上搭着红白格子小包被的孩子。梅叔站在一旁,怕孩子着凉似的,正仔细地帮孩子盖好身上的小被子。
      “怎么了?”曾璐快步迎上前去,眼睛望着那个拿布娃娃的警察,觉得几分面熟。
      “院长好!我是秦浩天。”拿着布娃娃的警察,微笑地看着曾璐,有点害羞的样子,右边脸上,一笑起来,还露出一个可爱的小酒窝。也就二十多岁,个子很高,五官精致,浓眉大眼。
      他好像认识曾璐,而且还像学生见到老师,毕恭毕敬地站在曾璐面前。指着同事抱着的孩子,又对曾璐说:“这是我同事刘柏远,孩子是我们今天早上出警回来的时候,在派出所大门口发现的。当时天刚蒙蒙亮,应该是被人故意放在门口的,除了身上这小被子和这个布娃娃,只有这些东西。”
      秦浩天把手中的帆布袋往上提了提,接着说:“里面是两顶帽子,两套衣服和两双鞋,标签都在,应该是特地给孩子新买的。我们打电话请示姜所长,是他叫我们送到您这里来的。”他停顿片刻,又笑着说,“您可能不记得了,去年年初,我跟姜所长一起来过您这里,当时是送一个小男孩,出生没多久,一只腿有残疾,是我们在大街上捡到的。”
      那个可怜的小男孩,送来没几天就因伤重去世了,曾璐记得一清二楚。
      “看到你脸上的小酒窝,我就想起来了。”曾璐微笑着说完,转身轻轻问旁边的刘柏远,“孩子睡着了,是吗?”
      “是个女孩。”抱着孩子的刘柏远,也是二十多岁的样子,长得虎背熊腰,像个山东大汉。他生怕吵醒睡梦中的孩子,轻轻点了点头,压低声音说,“长得很漂亮!”
      跟在曾璐后面的梅姨,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曾璐轻轻拈起孩子脸上的小被子,一张圆乎乎的小脸睡得正香,肉嘟嘟的小嘴巴还一动一动的,就像在吃奶,大概是吃饱喝足,十分惬意,竟然咧开小嘴笑了起来。
      “你们快看——”梅姨很是高兴地说,“孩子在笑呢!”
      “是吗?”一旁的秦浩天和刘柏远都好奇地把头凑过去。
      粉嫩粉嫩的小脸睡得是那么香,又笑得是那么甜,全然不知自己的命运,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全然不知,一个怎样的未来会在前方等着自己。
      “院长——”秦浩天一脸迷惑,问曾璐,“孩子长得这么可爱,换作是我女儿,每天看都看不够,怎么还有人会丟掉?”
      “你结婚了吗?”曾璐微笑着问。
      “没有。”秦浩天认真地摇头。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曾璐笑着说,“而且清官难断家务事。”
      “就算难断我也不会。”秦浩天信誓旦旦,又补上一句,“打死我也不会。”
      “说得对!”曾璐笑着伸手接过他手上的帆布袋和布娃娃,一边转身带头往前走,一边说,“我们要给孩子登记,还得麻烦你们俩人上去签个字。”……
      “真是光阴似箭!”曾璐慢慢把照片放下,转头看着阿珍,既高兴,又感伤,“要是阿宝也在,该多好!”
      “来的路上我也是这样想。”简珍眼角有些湿润,满眼疼爱地抚摸了一下照片中女孩的脸,“我每次看着阿敏,特别是看到她笑的时候,感觉就像又见到了阿宝。”
      “阿敏大学已经毕业了,是吧?”曾璐看了一眼照片,又问。
      “是的,今年刚刚毕业。”简珍复又高兴起来,喜笑颜开地说,“她学的是金融,一毕业就考进了银行,上个月上的班。她非要回来找工作,说是城市小,竞争压力也小,而且离家近,回家方便。她奶奶和小姑子倒是高兴得不得了。”
      “看来比她妈聪明多了!”曾璐笑道。
      “是比阿宝聪明。”简珍也笑,“大学四年,基本上没朝家里伸手要过钱,自己靠奖学金和打工就过来了,原本是想考研究生的。有次回来,我听到她跟同学打电话,说是专业和学校都已经选好了。但她说要回来找工作的时候,我问过她,她说什么学姐,考了两次都没考上,因为竞争很激烈,就像再经历一次高考似的,觉得很辛苦,就决定不考了。”
      “不但聪明,”曾璐笑道,“还挺有主见!”
      “那丫头,嘴上说得轻松,”简珍说,“其实是看阿捷也要上大学了,就想早点上班赚钱,好帮家里减轻负担。上次回来,听说村里可能要拆迁,还说要攒钱在城里买房子,到时候把奶奶和小姑她们都接过去一起住。小姑子母女俩一听,高兴得跟过年一样,巴不得明天就搬走,只是她奶奶舍不得。但经她一游说,最后也高兴了,说到时啥都没了,走了也好。”
      “你们那里也要拆迁?”曾璐问。
      “两年前就听说了。”简珍说,“说是要建什么化工园,但一直光打雷,不下雨。”
      “没有风吹,就不会草动。”曾璐说,“上头一旦真要拆,就会很快叫你腾地方的。到时老的老,小的小,要有个落脚的地方,是要提早做准备,阿敏说的有道理。”
      “我们村的村长,就住在我家隔壁,”简珍说,“他有个弟弟在区里上班,说是早就定了,要拆好几个村,而且附近不远已经在建还建的小区,估计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所以阿敏上次回来,我趁阿捷也在家,就问了他的意见,阿捷也赞成他姐的主意。”
      “这就是阿捷?”曾璐拿起手中的第二张照片,一边仔细地看,一边问。
      “对。”简珍笑了笑,接着说,“阿敏很喜欢拍照,还省吃俭用买了个相机,每次回来,不是拍这,就是拍那,连家里的小猫小狗都不放过,堂屋的一面墙贴的都是她拍的照片。”
      “拍的挺好!”曾璐直点头。
      照片中的男孩,留着小平头,穿着白T恤,黑短裤,白色运动鞋,双手自然地插在裤兜里,双脚微微交叉,斜靠在大门框上,面带微笑,饶有兴趣地注视着门口水泥地面上,两只胖嘟嘟的正相互纠缠在一起的棕色小狗。
      虽说身板有点单薄,但干净、阳光,笑容灿烂,让人感觉很温暖。曾璐看了又看,笑着对简珍说,“长得像你。”
      “是有点像我,”简珍笑道,“但脑袋瓜像他爸,很聪明,自理能力又很强,跟阿敏一样,学习也好,很少让我们操心。”
      “这点应该也像你。”曾璐肯定地说,“你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也一直很好,又乖巧,老师们都很喜欢你。那年高考,要不是因为那场高烧,你肯定也上了大学。”
      “我现在,也挺好!”简珍笑吟吟的,一副很幸福的样子。生怕院长不相信,又补充道,“没病没痛,能吃能睡,真的挺好!”
      “那就好!”曾璐如同母亲一般,慈爱地在阿珍的手背上轻轻拍了拍,拿起手上最后一张照片看着。
      里面的小女孩扎着两根又黑又粗的麻花辫,神气活现地背着书包,双手抱在胸前,看上去像个小大人。
      “小妹还不到三岁,她爸爸就去世了。”简珍看着照片,爱怜地说,“但她长得很像她爸爸,圆头圆脸,很可爱,隔壁左右的邻居,都很喜欢她。”
      “上小学几年级?”曾璐问。
      “再上四年级。”简珍说完,指着照片里的书包,笑着又说,“这是她上一年级时,阿敏特地买回来送给她的开学礼物。她一看到,笑得眼睛都没缝了,直接就背在身上,连那天晚上睡觉也不肯放下来,阿敏当时就给她拍了这张照片。”
      二人正说着,听见钥匙开门的声音,简珍说了句:“肯定是梅姨回来了。”就起身迎出去。见梅姨提着满满的菜篮子,她边双手接过来,边说,“我来帮您做饭。”
      “你梅姨我,除了做饭这点能耐,再没有别的了。”梅姨连连摆手,“你好不容易来一趟,还是去陪院长好好说说话,院长可想你们了。前几天晚上,燕子打电话回来,院长生生把燕子的手机电池讲没了,才恋恋不舍地把电话挂了,然后没弄明白似的,还问我们,‘好像没说几句,怎么电池就完了?’”
      “要是我没记错的话,”曾璐在房里笑着接了一句,“那天接电话的不止我一个人吧?”
      “不管怎么说,”梅姨在厨房里一边系围裙,一边大声笑道,“最后是你把电池讲没了,燕子才挂的电话。”
      简珍笑着把菜篮子送到厨房,又回到曾璐身边坐下。
      “以前在福利院”,曾璐说,“除了我做饭的手艺不值一提之外,你梅姨她,虽说没有证书,但经常去厨房帮忙,家常菜还是做的挺好的。我想,做饭对于她们来说,不仅仅是做饭,而是一种仪式,不管是锅碗瓢盆,还是萝卜白菜,都神圣得很。”
      “记得以前,”简珍说,“阿宝就曾说过,要是我们跟着冯叔和梅姨屁股后面学上几年,都可以出去开餐馆了,根本不用担心将来没饭吃,没钱赚。”
      “小姑子的情况好些没有?”曾璐笑了笑,“听燕子说,她就是跟丈夫从部队回来探亲的时候,在医院大门口遇到你们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