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高句丽(一) ...

  •   鉴于古代的老百姓是出了名的好说话,所以杨二的作死若是止步于此,相信隋朝应该还能再苟过几代杨家人。

      坏就坏在经过疯狂的大建时期,杨二又拓展出了新的兴趣爱好:
      御驾亲征。

      由于国力强盛,隋朝的邻邦大多老实,所以让杨二征战沙场的机会并不多,直到那个名叫高句丽(同音“高钩梨”)的小国开始闹腾。

      高句丽当时的地盘大概是现在辽宁和吉林的东南部,再加上北朝鲜,首都是平壤(今为朝鲜首都)。
      在隋王朝时期,它的话事人名叫高元。

      高元是受封于隋朝的王爷,但是他在杨二老爸上班的时候就差点被揍。
      之所以说是“差点”,只因这哥们儿在隋军抵达平壤首都之前就直接跪了,派使者向老杨请罪,自称是“辽东粪土臣”。

      可惜高元这种卑微的态度并没有延伸至杨二的大业年间。

      在杨二的带领下,大隋正式进入万邦来朝的状态。
      可是在一众恭顺的小国首领之中,却始终不见高句丽王的身影。

      对于这种不来跪舔的消极态度,杨二心里十分不爽。
      他对高元的第一次警告发生于大业3年,地点是他在榆林(今山西)举办的生日宴会。

      在众人的恭维声中,杨二看着恭顺的突厥可汗(啓民),那是倍儿有面子。
      但转头瞥见那个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私下联络突厥的高句丽使者,心情瞬间晴转多云:

      “你回去叫高元赶快过来朝见,这一天天的就知道拿使臣来打发我,什么意思。他再不来,我就跟啓民一起去高句丽会会他~”

      结果狠话放出去好多年,杨二依旧不见高元人影。

      面子丢了也就算了,可这高元还不停蚕食吞并辽东土地。后来看到隋朝没啥反应,竟然又跟北边的契丹联手,开始侵袭辽西。
      他们抢劫别国贡品不说,还把外邦跟大隋的外交通路给断了。

      杨二:你可以不上贡,但是请不要妨碍到其他愿意朝贡的国家!

      边境就这样被不断骚扰到大业7年,杨二终于忍不下去了,正式发兵攻打高句丽。

      这次出征共发动士兵113万人,左右各12路军分别进攻指定目标,大家最后在平壤汇合。

      这还只是陆军。
      另有海上战船延绵千里,高帆电逝,巨舰云飞,横断浿江,直抵平壤。

      这还只是正式军。
      负责后勤的人数还要乘以二。

      光是所有人马到涿郡(今北京与河北)集合,就用了40天时间。
      当时行军旌旗延绵千里,那场面,“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虽然阵仗摆得很大,但是这次行军的过程并不顺利。

      光是江淮到涿郡这条由南向北的运粮线上,大量因为赶时间而累死的推车民夫横倒路边。
      又有隋军在渡河时遭遇高句丽军的拦截,大量士兵和多名大将尸沉辽水。

      隋军就这样在痛苦中前进,终于来到辽河东岸的辽东城(今辽宁辽阳)下,准备开始本次东征的第一场大型攻城战。

      在正式开打之前,杨二专门把手下叫到跟前,再次跟大家强调纪律,要求他们有事多汇报,不准自作主张。

      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要求:
      “如果高元投降,你们就给我停手,我对高句丽要走怀柔路线。”*

      这句话真是跟几百年后,明朝朱允炆打叔叔朱棣时交代手下的那句“别让我背上杀害叔叔的罪名”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乍一看相当辣眼睛,但这个决定还真不是杨二拍脑门子做出来的。

      因为他出兵的目的其实跟他老爸一样,既不是想使其灭国,也没打算干掉高元,而是想通过展示隋朝的军事实力,让对方老实点儿。

      就算不上贡,也不要老在边境搞事,老子全当你高元死了,自个儿在半岛上偷着乐去吧。

      至于各位将军们是否认同这个作战方案,那是毫无意义的。
      杨二的统治风格向来是一言堂,老大都发话了还能咋办。

      赶紧开打吧。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高句丽(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