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生活继续 ...

  •   后来,小杏的爹被胡与福和庄渔设计整治了一番。
      总归小杏爹不敢来胡家找事了。
      但小杏被其余事压榨,他们倒是想帮,却没有多好的理由。
      最后,小杏没养成猪仔,倒是被雇来胡家喂猪,每月初定时发下月钱。
      小杏不怕苦,月钱是定价,这中间月钱本身小杏是得不到一文,那么,奖金则由胡与福悄悄给她。只要她不吱声,小杏 就能攒到钱了。小杏爹拿了钱,没有不满意的。小杏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心里也是高兴的,月钱是表面的钱,阿福哥体晾她,让她能攒上嫁妆,她很敢激。表面上她还得装着月钱被亲爹全部代领后,脸色发白。
      村里人家都夸她有个好爹,这是在给她攒嫁妆呢,还让她要多孝顺她爹。小杏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了,她过几年就要谈亲事了,家里人根本没有能力给她置办嫁妆。大了,还要在家做绣活卖钱,贴补家里。家里过节吃肉,她连肉汤都喝不上,营养跟不上,瘦弱娇小得很。要不是同一些伙伴跟胡与福玩一起,有胡与福给吃,他们全部都长了个儿,还让他们学上一些药识。
      能辨上些许药材也是好的,年岁大了,多识些字,也能送到城里给药房做学徒。
      村里王老那里做学徒的,就是多数人羡慕的。
      给胡家养猪,同样让一群孩子羡慕。能去的,都是能干能吃苦的,还是胡与福玩耍过的。月钱就能赶上给周围大户人家做二等下人了,一月有一百二十文钱呢,可不让人高兴。
      小杏爹觉得这个女儿划算,初时,到处说一嘴,他家的小女挺能的,给家里赚上钱,他还能留着给她做嫁妆呢。当然,也得了胡与福警告,再到处说嘴,他就扣小杏月钱或不用小杏。那怎么行!小杏爹尝过甜头,之后就闭上嘴,笑(贱)嘻嘻的一次次领走女儿月钱,给家里买东买西。
      在很多人眼里,女儿就是赔钱货。小杏爹也只是其中之一。有钱也不会花在女儿身上,即便是小杏得来的钱。
      像小杏爹这种人,大有人在。
      大虎这傻大个儿没多少脑子,但人家里就他一个小子,他爹给他买了俩,又从胡与福这儿取经,又抱了俩儿,现在家里生活水平也提升了。
      反正,从胡宅得的猪,养大了,没地儿卖,又可以卖回胡与福手里。所以说,这样说来,多数村人都在给胡与福养猪。
      卖给胡与福的猪当然得按胡与福的规矩来办。
      其一,必须要保证猪猪的质量,病猪不要,当然,活的有救的便宜买下来做实验也不是不可以。
      其二,要打过胡与福研发出的疫苗。也是胡与福运气好,当时从一个村妇人手里买回的病猪病鸡病鸭上提取研究出的药物。
      其三,只收打上胡家标记的猪猪(在第二条规矩上,打了针才会盖印猪。
      其四,只在秋季买猪。只是因为这个时候天气还好,买的猪到标准就请人宰杀。胡宅同时在祭山庆丰收后请宴全村(只有请贴的人才能进门)。很多都做成腊肉腊肠,风干到一定时候,胡与福又转手卖给一些商人。做了两年,也算熟悉,都说味道好。
      有时候,胡与福也会杀猪做成肉饼交给一些口才好的又没钱去学堂的小孩,雇个长随送到城里叫卖。生意更是不错。
      村里人有人会请胡与福给畜牲看病,其中,长得好,只要胡与福看中,都可以卖给胡与福。
      胡与福是小孩子怎么,本事够,不仅有个泼辣的娘,又认了个有本事的义兄,在这里,能惹得起的很少。
      现在,庄渔离开,想占便宜的肯定有。可胡与福能让人占便宜,那是不可能的。
      胡与福就想,他知道的东西那么多,不如就收上学徒,在尚城开个店铺好了。早该如此了,本身又不“读书”,从商是个不错的主意。与福婶商量一番,正正好。
      如期开上店铺,调教一个掌柜看着就行,小孩儿叫喊,东西由学徒做好卖。胡与福不能离开小桥沟村太久,两年来也明白了。他之性命可以说与此地相连,像山神?不如说更像一方土地神的“陪衬”。很神奇不是。他也没想到他会有一天,能体验做神。只不过这神落伍了,限地域,出了范围,还限时。此地还会跟他闹脾气,一不高兴,在家里当着他面瞬间枯萎一株不大不小的植物。胡与福在稀奇的同时,就当有个小伙伴陪着不是。
      秋去,冬来,快到年岁,胡与福和福婶他们这才收到庄渔寄来的大包小包的东西还有书信。
      信中,庄渔说他到了某某地,所见所闻。里面还有他一些文章诗词,思念他们这些友人。书信厚度可见一般,字迹很漂亮,利落。
      这一堆吃的用的不小,福婶只拿走一些用的,吃的,她硬是留给儿子了。
      现在林家过得可好了,一口吃的,多大点儿事儿?当然还是留给儿子。
      话说,一个娘生的妹妹林阿水,福婶真的很少带到胡与福跟前。胡与福也问过,若是嫌弃,那怎么可能。福婶只笑着说,林阿水是女娘,小一点儿见见面没什么,他们非亲兄妹,太亲近了,总归不好。这已经不是福婶第一次表态了。所幸,现在林家也被带起来,林爹也能常在家,还当上地主,没有什么不好,都好。
      尚城那家小店铺生意不错,城西城东离得又太远,好些人家在背后说道,让他家多开一个铺子。
      行啊,又在另一边买下一个小铺子,调教出一批学徒送去也是可行的,那不是还缺个掌柜?胡与福就让村人或认识的人借绍到胡家面试来。有男有女,只要会算帐就好。
      其学徒也是很简单,料是胡与福提炼配制了,只要按分量与吃食按步骤来照做就好。非常死板,只要不是天生与厨房绝缘的,是个人都会。
      “胡小郎君,你看我可行?”一个干瘪着的妇人来面试,很紧张,怕胡与福不收她这样的。
      就刚才,胡与福还以为对方是个没胡须的中年男人呢。衣着打扮补丁虽多但干净,头发枯黄随意用树枝串着。
      当人自称祖上是读过书,出嫁前被教过掌家,算帐自然可行。她本是梁家庶出女娘,下嫁何家,家道中落,两年前留落到此。她是个命大的,丈夫一家都死绝了,现在活着的是她一个娘家侄儿与她相依为命。梁寡妇年岁没她看起来那么老,她真实年纪也才三十好几,和福婶差不多。要与福婶相比,那就差远了。福婶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只能算丰腴,看着也就二十几的人。说她胖,那也是与周围村人相较而言。
      或许当胡与福还是个孩子,说话,开始误会已解。梁氏渐渐说得多了,胡与福该知道的也知道了。
      梁氏要来应招,还是需要勇气的。生活的破落,流离失所也受过,她只有一个侄儿梁不凡可以依靠了。梁不凡现在和胡与福一样大,生不逢时。梁何两家都落了难,没余钱供他读书。平日,也仅靠梁氏绣活过活,哪里还有钱供他出人头地。
      前两年,梁不凡生了病,家里更是火上烧油。还是多亏胡与福茶棚子里的茶水救回一条命。大家都知道胡与福是个有福气的,时人信命,都想去沾一沾福气。可不,你看,现在的小桥沟之人过得有多好。
      不止,胡与福和其义兄阿渔都极有本事,不然,怎么会弄出许多种便宜又能治病痛的药茶。十里八乡都出了名的药茶啊,两人都被人私下称小神医。更多的时候称庄渔小神医的时候更多,叫胡与福更多的是小福神。

      第一次见面,梁氏就认为胡与福是个和善的。好说话,不会取笑她落迫样儿,还会为他说错话道歉。从进胡家门,一路都由胡与福这一家之主亲自招待,没见过一个下人。梁氏也出生大家,见过的大户一双手都数得过来,没有一户人家,有万贯家财还不会买一堆仆从回来伺候的。
      同意让她一试掌柜。后又谈论中,对方什么都懂,还怕她适应不过来,例举一些事务在纸上让她照做,她只觉,这胡小郎君果然人中龙凤。胡家宅院不大不小,花草果都修剪雅致。以她眼光,比得上富贵了。虽然想不通人为何不买仆人伺候,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她只是外人。这么多年,她也知道人的秉性是不同的。
      达到目的,梁氏也没急着走,被胡与福留下用了一顿饭。
      晚饭,桌上有一条清蒸鲫鱼,清炒豆芽,干菜炒腊肉,凉拌鸡丝,干笋萝卜炖鸡汤。
      好久没看到一桌香味十足的饭食了。这些年她从衣食无忧到啃树皮,饭菜,她好久没吃过了。端起来吃上一口白饭,哪怕没吃一口菜,她也能吃得下的。有几个村人能用得上这么好的白米来招待客人。人人都说胡家郎君大方,没想,真是。
      换到以前,白米算什么,人参那不是要吃都有。现在,食野草啃树皮,苦啊。
      她当然知道这是胡小郎君在告诉她,跟他,吃饱是没问题的。知道这是收买人心又如何,比食不饱腹强太多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