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赶集 ...
-
又同上次一样,带上银钱来到村头,搭上人家的牛车。
一路摇摇晃晃,来到桃园镇。桃园镇因种桃花而闻名。现在桃花正香,开满园,也偶有贵人来此避暑日。
行了多时,胡与福与村子失去感应,他有所准备了。
上次,他明显能感觉到有东西在挽留他。现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知道了他的打算(在出村子,他背着庄渔向村子说了他只是出来买东西),不再动,安静得像没个动作。算了,下次再试一下,到时等到了边界,有阻拦之意,再告之一次吧。
因为有上次打点,他们对这里地界还能认识。庄渔拉着胡与福的手就往衣铺里去。在进门的时候,里面推出来一个书生。
店小二:“你个穷酸书生,长得人模狗样的,穿着也不凡,居然是个骗子。也不看看这是谁家铺子?没钱还选那么多布匹,消遣爷爷不是。”
书生:“我只是出门被人偷了钱袋子。”
店小二吐了一口:“没钱就是没钱,还能被人偷了不成,你骗三岁小孩呢。我也见多了你们这种装模作样的书生,表面上看起来文绉绉的干净白嫩,没钱的多的是呢。去去去一边去”然后又看到胡与福和庄渔两个孩子,样子干净,棉布上有补丁,一看就没钱买,要么砍价狠的主儿。“去去去,这不是你们小孩该来的地方。”
眼观心,两人笑了。
胡与福:你被人嫌弃了。
庄渔:我们都被嫌弃了。
胡与福:那书生比咱们惨。
两人也不找人麻烦,抬腿就往另一处去就是了。
书生长相英俊非凡,一身衣饰也不错,也不知那家店铺小二做何生意。恐怕是真被丢了银子,也不知体谅顾客,人家买上东西还能少了他们的?
硬把人赶出来,不仅将人得罪了,还赚不到钱。也不知谁家的,让下面人胡作非为。
书生肯定很生气,不过,不关他们事。
胡与福不仅自己买,还要给福婶林爹带上两套,两岁女娃的他也买上不少。他自己和庄渔也挑了几身,再买上些布料,也可在村里请会绣活的绣娘们做活。
钱到位,总有人愿意的。
布匹是庄渔挑的,都不错。两人都能赚上钱的。
东西全都由店铺使人帮忙送到牛车那儿,两人就去吃吃喝喝。他们还在街边看到卖酸果蜜茶的,闻着味,挺像的。本来,这东西很容易被人学了去。凉茶就不行,医术这时候都被人家捂得严严实实的,谁会往外传。不过,街摊卖不了,药房到能。还有多种味,还有带甜的。便宜,有人买是肯定的。
“庄渔,你要不要去尝一下,看看配方?”
胡与福跃跃欲试。
“可。”庄渔和胡与福一人选了一种需要用口尝出药味的。
放回碗,两人走了。
“真苦。”胡与福来了一句,“看来药效一般,根本没上面写的夸张。”
“是少了几味药材,作用没那么多。”
“这开药铺的不诚,欺骗了众人。”
“嗯。村里要建学舍,找来一位秀才给村里孩子启蒙。”
“我不太想去。”胡与福不想和一群小孩一起重新读书。
“阿福,识字读书有很多好处,你很聪明,来日定有一番成就。”
“你呢?”难道你还会与一群小孩一起读书,书里可没有写到呀。
“我与阿福不一样啊。”这些时日,他都快忘了前世的事了。
“有什么不一样,不就长了我几岁。识字多懂得多,等我大些,我也会知道的。识字不是你教我。”能当上官的和一个秀才教书,傻子都知道该选谁。
而且,庄渔可以在家里教,挺自由的。
和小孩子们一起重新上一回幼儿园,他不想。
“阿福。”庄渔无奈。
集市人来人往,有好几处热闹的地方。
马家妇人拽着一瘦弱小孩,一手拉着一个穿着华丽脸上铺有一层厚厚的脂粉的老妇衣袖。
“这位夫人,你看看这孩子吧,这身子骨硬朗,买了不亏。”
“一两银子。”老妇嫌弃的用手扇了扇。
马家妇人脸色难看,“夫人,你就可怜可怜我们吧,你说这孩子我们养这么大也不容易。”
“你要多少?”老妇人翻了翻白眼,瞪了她一下。“你看这小孩浑身是伤,我买回去还得请个大夫,以后我还得管吃管喝,这哪一样不花钱?”
“您行行好发发善心,这还不是家里过不下去,他爹等着救命钱啊。”马家妇人装可怜。
“哼!你这种人我见多了。”到底不关她什么事,她是来买人的,可不是来管人家闲事的。老妇人看了看这小子的脸,五官生得不错,可能没吃什么肉,身子显得瘦小,买回去养养,说不得还能有得赚。点点头。“老妇还可以加上半吊钱,你可卖子。”
“卖卖卖”来了大半天,买这小子的一个也没有,不是嫌太瘦了太小了,就是嫌人身上份还没好全。她有什么办法,要不是他爹出去做工被人断了腿,现在急用钱,她才舍不得将人卖这么便宜。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买主,她当然得卖出去了:“要是您买回去他哪有不听话,您只管打。”
“我打他做什么?只要好好听话就是。”老妇人拿出一两银角,又哗啦分出半吊钱(五百文=半两银)。
“是极是极。”马家妇人手接过银子讨好笑着。
“好好数数。”老妇人一脸肉疼样,将人拉过来。
“夫人可拽紧呢,这小子太能跑了,劲儿大着呢。”
“”别看老妇打扮年纪大,她过手的人不少,从没逃过她手心。别说一个小孩子,成年男子都不一定比她力气大。
老妇人的手就像铁钳一样紧紧的钳住马家小孩儿的双手,将人拉着往东巷走。
胡与福与庄渔两人刚好看见。马家那小孩儿往后面拉,被老妇人教训了两耳光,都出血了。
小孩儿看了他们一眼,又低下脑袋,被老妇人拽进深巷。
胡与福转头看了一眼庄渔。
“阿福看那儿,马家小孩儿肯定是被其人卖的。”庄渔见过许多这样的事,生的时代就是这样的,但阿福很少出村,怕他很多不懂。这里面不紧紧是金钱交易,还有一些势力。他希望阿福莫要多管,也管不到,也救不了人。指出离开的马家妇人背影,人卖了,银货两清,他们也不能直接介入将人买回来。
这世道真是没人权。胡与福脸色有些不好,闭眼,金钱交易罢了。对方也不好惹的样子,官府都不管,他们两个小孩能有什么办法?
“走吧。”胡与福摇头,只愿马家那小子能有个好运。在家里被继母虐待不说,还被当货物一样买卖出去。以后的路,情况可能比“家”里好,也可能更坏。
信命吗?有人信的。命就是那么奇妙,人一出生,个个不同命。
这条街道是专门卖活物的地方,有羊有驴还能看到马匹(比较劣质的老马)。鸡鸭鹅和山货交易。商队百姓猎户之间交易。
“阿福?阿渔?”林猎户和一行友人招乎一声,从人群挤出来。
“是林爹啊。庄渔,我们过去吧。”两人都听到这一呼唤。胡与福拉着庄渔一起过去。
两头碰面。
“林爹(干爹)”两人同时叫到。
“阿福阿渔,你们怎么来了。”林猎户问。
“我来买些衣服。”胡与福没有什么不可说的。
“我也是。”庄渔点头。
“这样”林猎户在瞧他们还没买东西,“那行,我陪你们一起看。”
他这是要贴钱的意思。
“不用了,林爹,我们是和村里牛车一起来的,买好了,放到牛车上呢。”
“是啊,干爹要和我们一道回?”
“也行,走,我先带你们吃饱。”林猎户点头。
“林大哥,这两个是你儿子?”走来一个大胡子糙汉,声音特响亮。
“长得可真俊。”另一个瘦猴用手摸了一下庄渔侧脸,一手直接搭在庄渔的肩上。
“难得一见。”刀疤脸
“怎么没听林大哥你说过。”瘦猴。
林猎户是三年前来的,打猎很在行,入了他们几兄弟眼。三人不是小桥沟村的人,也是邻村,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人物。一番相识后,结伴同行。常年外出打猎,与山为伴 ,风雨无阻,很多消息都不清不楚。
“几位叔伯好。吃饭否,要不侄儿请几位到那边酒庄一坐。”胡与福先出声。
大胡子一拍胸口,“哪能让你一个小娃娃请,走,不是要吃东西吗,我请了。”
胡与福被大胡子一手抱坐在肩上,胡与福他惊呆了,视觉触觉,太新鲜不过。
“哈哈走!”瘦猴搂着庄渔的肩和刀疤脸跟在后面。
林猎户看着这群家伙,笑了一声,将弓箭一背,走。
几个壮汉还是很能喝的,来到酒庄点上一桌子好酒好菜。胡与福和庄渔早就饱腹了,只算作陪。两人都被迫喝了几口酒。人说,不喝不是男人?笑话,不就喝口酒,喝吧。
全员除了林猎户和庄渔稳如山,其他叔伯全趴了。林猎户叫人送他们去老地方住上一晚,付了钱。带着两小出了庄子。
胡与福有些醉了,老老实实被庄渔牵着,不闹腾。眼神迷糊,走到一家卖鹅苗的地方,蹲下。
“阿福怎么了?”庄渔问。
林猎户刚买了两个羊肉饼回来。
庄渔抱着一框鹅崽,牵着的胡与福正在和一群鹅崽大眼瞪小眼。
“怎么?”林猎户,“阿福醉的厉害,要不让我背着?”
林猎户将饼包好递给胡与福,“阿福,让林爹背可好。”
胡与福不说话,眼神确移到人肩膀上。
一瞬间,庄渔明白了。
最后,胡与福满意的坐上林猎户肩头,来到牛车 。
赶着牛车,摇摇晃晃。听着一群鹅子叫声,车轮咕噜,牛蹄一嗒地面,胡与福枕着庄渔的腿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