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逃离上海滩 ...
-
这个家里有五个孩子,大哥,二姐,三姐,四哥,还有我奶奶。
尽管那是上海最动荡的一个时期,但在日军来袭之前,由于父亲和□□白道上的人都有交道,所以这一家人在上海生活得还算幸福。奶奶由于最小,又是女儿,所以在家里最得父亲宠爱,在父亲眼里,小女儿就是掌上明珠。但这颗掌上明珠却注定要有坎坷的一生。
小女儿人生的第一次坎坷是遭人绑架,成为当时上海的头版头条,轰动一时,上海警察署折腾了半天没个屁用,后求救于杜月笙,小女儿当天晚上就回到了父母的怀抱。此次事件真相如何,那是后话,与我的人生无关,有一点可以知道的是绑架就是杜老大一手策划的。
由于国民党军队在华北连连败退,日军侵略的脚步越来越近,时近七月,生活在战火之外的上海人纷纷猜测日军是否会进攻上海,各大报纸散布谣言,一时间全上海人心惶惶。尽管去年年末的西安事变已停止了国民党对共军的围剿,但此时的国民党主力仍执行消极抵抗政策,直到7月17日,□□才发表了全民抗日的《庐山讲话》,但此时日军已在上海吴淞口附近集结了将近两万人,攻打上海似乎已成定居,只是日本在等像卢沟桥事件那样的时机与借口,接下来就剩下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了。果真,7月24日日军故伎重演,借机撤走上海日侨,为攻打上海作准备。日侨一撤,谣言再次四起,这时连厂里的一部分工人都自动辞职。
作为一个有一定资产地位的资本家,在这种时候有两种人,一种是像屈原那样因国破家亡投江的,上海正好也有黄浦江。但他似乎成不了那么伟大的,另一种像吴三桂那样几易其主的也不行,虽说他是为了自己家人,一起逃走本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但厂呢,他打拼了大半辈子的家产呢。他并不打算把厂迁离上海,因为一旦上海陷落的话,全中国就没什么地方是日军到不了的了,连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也时遭轰炸(卢沟桥事变后由北大,清华,南开南迁后合办的大学,存在了八年),在哪里办厂已没有区别。
他在屋里来回徘徊,忽听外边锣鼓喧天,正当他要出去看发生了什么事,才六岁大的小女儿跑进来,拉扯着他的衣角,爸爸,外面好多人,还在喊。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怜悯但随即就收起来随女儿出去,外面在游行,反对国民党统帅的先期不抵抗政策,但嘴角露出一个讥讽的笑,这时候游行,还顶个屁用,难道游行能把日本人游回老家去。
他蹲下来抚着女儿的头发,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话,一个是后人,还有一个就是这个尚不懂人事的女儿了。他忽然下决心要送女儿走,再过不久就是女儿六岁生日了,生日一过,立刻送走。但日军前进的脚步比他预想的要快,8月9日,中国守军击毙两名闯入虹桥机场的日军中尉,尽管上海市长俞鸿钧竭力和平处理,但此时的上海市民早已失去对上海安宁的最后一丝希望。
13日下午,“八一三”战争爆发,淞沪战役打响,守城军已在城外与日军浴血奋战,顿时,整个上海陷入一片混乱,市民纷纷乘船逃离上海,各大厂停业的停业,关闭的关闭,甚至连租界里的人也开始离开上海,闸北一带已有超过半数的厂关门停业。日军轰炸机更是一轮接着一轮狂轰滥炸,从外白渡桥经百老汇路直到沪东,没有一座房屋幸存。他家厂房所在的闸北工业区已有超过80%的工厂被彻底炸毁,他的工厂也随时可能在新一轮的轰炸中灰飞湮灭。为了保护家人,这个原本的厂长带着家人躲进了法租界,妻子一看形势忙劝丈夫全家一起走。但在他眼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当家人一旦跑了,这个厂怎么办,这时的他还存在着侥幸心理自己的厂不会被炸,但此刻他以分不清是非,即使不被炸掉,日军打进来了,还可能运作吗。
妻子见丈夫已下定决心,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想法也坚持留下来,结果几个孩子也纷纷要留下来,此时就剩还等着过生日的小女儿了。但生日似乎已经来不及过。中国守军由于分散在各区孤军奋战,死打硬拼,只注重正面防守不注重侧翼,连连溃败。
10月5日,有消息称日军已将对华主要进攻方向由华北转向上海方面,日军不日破城的消息从前方传来,他再也等不了,终于奶奶在生日的前一天,在睡梦中的她由平时照顾她的佣人带走,在十六铺的码头上了船。这位父亲在码头上紧紧握着佣人的手最后叮嘱道,一定要把她养大,一定。那位佣人使劲地点头,在船开离的那刻,这位从未流过泪的父亲再也无法抑制他的眼泪。
一个月后,日军从杭州湾北岸登陆,对上海进行迂回包抄,守军猝不及防。三天后,这位留守自家阵地的资本家在得知□□下令全线撤退的消息后露出了一个放心的笑,因为他本想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把女儿送走,但他看到的事实证明他的这一做法是正确的。12日,上海失守,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结束,尽管它打破了日军三月之内□□的迷梦,但中国守军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中国守军70个师共70万余人因为战斗分散,装备缺乏,不敌日军9个师22万余人。
但他何曾想到,自己的做法真的正确吗?世事难料,那个仆人在下了船后竟拿走了所有的财物还将这个不满十岁的小女孩卖给了一个人贩子。年幼的小姑娘还没想明白自己怎么会在这时,平时陪她玩的人竟要离她而去,尽管她死死的拽着佣人的衣角但还是被身后那个凶悍的男人拉开了,在她被拖着转过身的时候,她,这个在欢乐窝里呆了六年的小女孩,吃到了生命中第一个巴掌,而这天,是她六岁的生日。
小姑娘吓得连连往后退却挣脱不开眼前这个陌生男人强有力的手,顿时她的眼泪喷涌而出,她回头想要那个熟悉的人,但那个佣人早已消失在码头拥挤的人群里。
自此,她再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睡过一天安稳觉,这个没有经历过任何磨难才六岁的小姑娘开始了她充斥苦难的一生,无法想像如果远在上海的父亲知道宝贝女儿的处境会怎样地撕心裂肺啊!他会宁愿女儿留在身边一起死,总比女儿受苦好啊。后来她被卖到了一户地主家里,地主家不仅当她丫鬟还准备拿她做童养媳。才十二岁的她在和地主家还在吃奶的小儿子结婚后,日军就打到了这里,地主家是家破人亡,奶奶就住在了一个农户家。
1949年□□退居台湾后,她竟被这家人又卖给了一户地主。在新中国成立后,地主财主均被推翻,她也就嫁了一个农村老头,正式成为了中国广大农村妇女中最为普通的一个。而她也与远在上海的亲人没有任何联系,谁也不知道谁还活着,就像台湾的老人不知道老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