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梅亭相会 ...

  •   原来那名女郎拿着三弦,端坐台上,虽看着是同龄人,可灯光之下,肤如凝脂,面如美玉,鬓云拥黛,星眸流眄,端的是丰神秀美,光彩照人。现代社会资讯发达,这几个小伙子网上冲浪的资历不比年龄少几岁,媒体上什么样的美人没见过?可现实中活生生来到眼前的,却还真是头一回见到。

      最后一个慢了半拍,正要跟着高呼一句:“阿伟死了!”没想到那女郎似乎也听到这边动静,含情带笑看了过来,他心里一慌,面如火烧,一口气就哽在了喉咙里,险些憋出泪花。

      不等他咳出声,对方已莞尔一笑,轻启朱唇,念白道:“唐伯虎与秋香在花园中相会,两人手牵手,一路往花街而来。”

      他听得一呆,好一把清雅甜润的金嗓子,声音之明亮悠扬,宛如珠落玉盘!

      刚刚说的这句却是一段表白,乃是以第三人称旁白叙事,接下来便是起脚色,意即弹词艺人扮演书中人物的对话,也就是说白,“啊,姐姐,今日与你花园中相会,真是天机之有缘,可能请姐姐轻移莲步,我们到那首,这绿梅亭中,去谈谈衷曲可好?”

      这下别说这些年轻人,连吴老板与魏老爷子都是眼睛一亮。那行腔节奏舒缓从容,既有京腔之华美,又具昆曲之清脱,情调之美,真是令人回味无穷。这慢条斯理的一句说完,旁边桌上已有人喝了一声彩!吴老板眼风轻扫,见是个积年的老书迷,心中顿时暗暗点头。

      待台上下手“秋香”应允,一阵古朴清脆的三弦声响起,只听顾文君唱道:“他们花街同步手相携……”

      这一声真不啻于雏凤新啼先声夺人!台下听众们声气一顿,跟着一阵哗然,原来那唱腔委婉柔绵,圆润软糯,竟是闻所未闻的调派!

      吴老板失声道:“这是什么唱法?”

      魏老爷子捧着茶盏凝神细听,慢慢道:“我看她用假嗓居多,有些像小阳调,可小阳调爽利清亮,断没有这样柔润。”

      这小阳调指的是晚清弹词艺人杨筱亭在当时普遍流行的“书调”基础上自创的一种唱法,多为真假嗓并用,短腔较多,风格柔中带刚。

      这一句唱才刚唱完,台下便爆出一阵陶醉般的赞叹声,下面坐着的赵玉良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脑中一片晕眩险些摔下椅子。他已是如此,台上的陈玉麟更是冷汗涔涔,心中一片冰凉,几乎被惧意压倒,待得张口已是喑哑气短:“此刻秋姑红两颐……”

      台下听众刚刚还如聆仙乐、听得入迷,这一下如何忍得了,立刻喝起倒彩来。一个老先生向身旁的朋友们大笑着说道:“到底是唐伯虎风流才子,这秋姑都羞得说不出话来啦!”

      他一边喝倒彩一边说讥诮话,台上陈玉麟都听进了耳里,真是羞得无地自容,恨不得地上有条缝直接钻进去。

      好赖把一句唱完,顾文君接过来唱道:“你好比一西施,我好比一范蠡,与你相逢同伴到浣纱溪……”

      她一开声,台下喧哗之声又立即平复下来,听众们摇头晃脑心荡神驰。那真假声相结合,高高低低的唱起来,连成一种长长的拖腔,听起来字断音不断,软糯甜润,真乃销魂蚀骨,含蓄深情。

      若仅仅如此,还可说有失阴柔,偏它又不是一昧的甜软,那行腔之中还暗含一种劲节之气,唱起来就显得更加圆润婉转,尤其在诉说衷情时,非常醉人,真把一个俊美多情的才子唐伯虎表现得淋漓尽致。

      魏老爷子听着听着不自觉打翻了茶盏:“这、这足以自成一派了啊!”那唱腔圆转自如,极有章法,韵味自成,俨然是历经舞台弥久打磨、已至炉火纯青状态。

      吴老板瞠目结舌,一时间如在梦中。

      如此这般唱完一曲《梅亭相会》,室内竟然已是一片鸦雀无声,仿佛都还迷醉在那九曲三弯的甜润拖腔之中不得清醒。

      那几个学生晕晕乎乎呆愣了半天,猛地回过神,立刻热火朝天的讨论起来,一人激动道:“我的妈!这也太上头了!骨头都酥了!”

      另一个捧着脸发痴:“想养一个院子的小姐姐唱小曲!”话刚落音就被同伴们揍得抱头鼠窜。

      第三个鄙夷的睨他一眼,转向夏彦,咳了咳,一本正经问他:“你之前不是说,还要单独点曲听?”

      后者坏笑道:“没想到你个浓眉大眼竟然是这种人……”见对方双眉一轩,立刻识相的转移话题,道:“是可以啦!我问问先。”说着招手唤来了服务员,问道:“刚刚唱的什么?是我们套餐里的曲目吗?”

      服务员约莫已经得到了老板嘱咐,笑着答道:“刚刚是《梅亭相会》,是免费送的一支。您的套餐曲目前面已经过了。”

      夏彦默默记住曲名,又问道:“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另外点曲子来听?”

      服务员却歉然一笑,道:“抱歉,今天的表演已经结束,客人只能等下次呢。”

      四人同时发出了失望的叹息声。

      他们尚且如此,那几桌老书迷早已炸开了锅,纷纷起身将吴老板围在中间,七嘴八舌地打听情况:

      “这是什么唱法?竟然没听过!”

      “老吴,刚刚这是哪位啊?”

      “难道是上海那边请过来的?”

      “我看未必!”

      “莫非是杨家的?”

      “那也不太像啊!”

      “能不能请她再唱一曲啊!”

      一时间场面竟有些混乱。

      吴老板被问得满头大汗,一边让人赶紧领了顾文君去休息室,一边好言好语安抚众人,那赵玉良师兄弟见没人理会,便赶紧溜之大吉了。

      ————————————————————————

      顾文君在休息室坐了大概有一刻钟,吴老板才满面红光的进来,亲自沏了茶,又笑眯眯地捧到她手上,赞道:“顾老师大才啊!”

      顾文君不由失笑,双手接过,又道了谢,才道:“您太客气了。说起来您是雇主,我是员工,您这样倒显得我失了礼数。”

      吴老板连连摆手,“顾老师太谦虚!”他姿态放得很低,丝毫不因对方年轻而看轻,哈哈笑道:“您这样的人才,我真是求都求不来,还摆什么臭架子!”

      顾文君却摇摇头,道:“您这样思想开明的人还是很少的。”

      吴老板奇道:“我还以为是捡了头彩,怎么顾老师还去过其他地方试过么?”

      顾文君轻笑道:“不止一家,连街头那家如意轩也去过。可惜我报不出来历,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吴老板一愣,跟着就是一喜。

      那如意轩正是他多年来的老对头,两家为了招来客人、争夺客流量那真是屡出奇招,简直堪比什么宫心计、商场斗,尤其近来吴老板这边生意冷清,不知道被对方嘲笑过多少次,这下得知这老对头竟然有眼不识金镶玉,走了这么个大宝贝,吴老板实在是通身舒泰,开怀道:“顾老师是有真材实料的人,何必与这些俗人计较!我刚刚见您竟然能起女上手,真是吃惊啊!您可是也能放单档?”

      顾文君微微诧异,道:“您这里到底不是专业书场,单档只怕不合适吧?”

      她这话倒也没说错。如今时代发展,高档会所、茶馆、饭店中绝大多数都是男女搭档,择取经典开篇、选曲弹唱,说书一道中的“说”已迅速退化,除了专业书场外,几乎难以见到完整的长篇书目表演。

      但吴老板却注意到她竟然没有否认能放单档,心中暗暗震惊。要知道多少女名家都只能靠开篇唱琵琶,起下手为上手搭腔,可是这情节少了,艺人们锻炼说表的机会也就少了,真功夫出不来,现在评弹界内莫说女单档,就是女上手都难得一见。

      他原本是试探一问,眼见顾文君误会,便连忙解释道:“不需要、不需要。只是我这里的情况,您也知道,实在是无人可用,好在那两个今天自己羞走,多半不会再回来,我再招人就该容易许多。只是这之前,就只能请顾老师多辛苦,先独立支撑一二。”

      顾文君点点头,道:“这个好说。刚刚我已经看过曲目表,既然是我一个人,那么一些双人的就不能再用。这样,我先挑一些合适的单人曲目出来,您再选选热门的,也就差不多了。”

      吴老板大喜,一边与她讨论曲目挑选事宜,见她极有章法,对各类经典开篇、选曲都是如数家珍,对听众心理喜好也颇有独到见解,莫说刚刚毕业出道的新人,就是在书场打磨过三四年、有演出经验的艺人也未必能做到,再加上那惊为天人的新腔调,心中真是好奇得如猫抓一样。

      等两人讨论定案,吴老板便委婉道:“既然顾老师登台,我这边就先安排人去宣传造势一番。只是不知道顾老师刚刚那种唱腔,有什么说法没有?可以重点宣传一下,再做做活动,好吸引人气。”

      顾文君晓得他心思,却并不回避,只叹了口气,道:“那叫‘糯米腔’,是……一位姓徐的老师……独创。”

      她原本想说“一位姓徐的老师教的”,可是话到嘴边却又觉得耻度太高,只得改了说辞。这其中缘由,自然是因为这位“徐老师”并没有她这么一个学生,她只不过是占了穿越的便宜罢了。

      顾文君出身梨园世家,母亲是昆剧名旦,舅母是琵琶大师,自小却对评弹情有独钟,好在她有个身为国学教授的开明父亲,才得以拜入当代评弹大家门下。她又才华横溢,不到二十岁就已身兼各家之长,被誉为年轻一代中的领军人物。

      只可惜时代日新月异发展,现代人的思维习惯也在跟着发生变化,评弹一道的迅速衰退、没落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专业书场几近消亡,余下的几家也不过是苟延残喘,几乎没有六十岁以下的听众。顾文君的老师曾经被赞誉为“弹词皇后”,可是精心栽培的弟子十数人,除了顾文君以外,只有一人继承了评弹这份职业,其余人都陆陆续续改行做了其他营生。

      行业凋敝至此,若非家境不错,不需要为生计发愁,又不愿老师伤心,顾文君恐怕早就不耐烦做什么“领军人物”,只在家里自娱自乐了。

      等到了这边,才发现这竟是个历史轨迹极其相似的平行时空,只不过是从晚清到民国乃至建国这个时间轴上略有出入,导致晚清后的评弹艺人纷纷没了踪迹,在政府倡导下,整个社会对历史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又极为追捧向往。

      顾文君这才稍稍提起了一些兴趣。再者,这个仿佛平行时空的“她自己”又孤苦无依、身无余财,从未为钱财发过愁的大小姐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出来卖艺谋生了。

      不过,有才华的人难免恃才傲物。即便是在原来时空,顾文君也是弹词界的顶尖人物,到这边虽是无人知晓,却也不肯占古人便宜、将名家们的功勋据为己有。

      她方才唱的《梅亭相会》用的正是赫赫有名的“糯米腔”,乃是弹词大家徐云志自创、被上海听众称为“从杨树浦一直拖到徐家汇”的“徐调”,因极擅抒情而备受听众青睐,历经数十年而不衰。因此顾文君才说是“姓徐的老师独创”。

      她虽说得含糊,吴老板却听得心中一惊,把“姓徐的”道中人暗自细数了一番,也没有一点头绪,又听那话头,总感觉仿佛她还有其他老师一般……

      他心中愈发好奇,只是顾文君有言在先,他到底不敢追问,万一把人问跑了,那就真是得不偿失,于是转而谈起待遇问题,自然又在行情厚添了几分,连顾文君也觉得满意。

      两人又就几天后的正式登台演出商量了一会儿,这才作别告辞,分头行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